❶ 小班幼兒語言課小酷穿衣服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平日生活中大人包辦的又太多,在幼兒園中集中表現為部分幼兒中午起床後不會穿衣穿鞋,經常要老師幫忙,為此,我們有意識的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娃娃家中提供一些小衣服,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每天午睡起床後,都要提醒幼兒,先穿毛衣,再穿褲子,最後是外套和鞋子,我們還請家長配合,在家裡也堅持讓幼兒自己穿衣服。我們還打算舉行一個幼兒穿衣服比賽,一段時間下來,大部分幼兒都學會了穿衣服。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2、通過引導幼兒討論、嘗試各種穿衣服的方法,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的小肌肉。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鼓勵幼兒嘗試自己穿衣服,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心。
活動准備
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褲子、襪子、鞋子。2、教學圖片。3、布置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課題:
〈1〉表演內容:我是紅紅,今天天氣真好,太陽公公出來了,我也起床了,「媽媽!媽媽!媽媽去哪裡了呢?我還沒穿衣服呢!嗚嗚嗚!媽媽快來!媽媽,快來幫我穿衣服!」
〈2〉結合表演引導幼兒分析討論:紅紅做得對嗎?應該怎樣做?
2、看圖片並啟發幼兒討論講述:我們應該怎麼樣穿衣服?
3、讓幼兒練習正確穿衣服:〈1〉娃娃穿衣服。〈2〉給同伴穿衣服。
〈3〉自己穿衣服。
四、各領域中的滲透:
1、在音樂活動中學習《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塗色:《漂亮的衣服》。
五、生活中的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兒學習穿脫衣服。
六、境中的滲透:在「娃娃家」中提供娃娃及娃娃衣服給幼兒練習穿脫衣服。
七、家庭中的滲透:家長平時要鼓勵幼兒學習自己穿脫衣服。
八、教育活動設計評價結果。
教學反思
我覺得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鍛煉。什麼是生活課程?生活課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機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資源,要在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同時要挖掘生活的價值。像這類教育內容要體現生活的特點,它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不僅要依靠老師,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動地學。如果我們穿衣服只是在課堂上學習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積累的話,那麼小朋友再過幾天他還會自己穿嗎?所以教師要隨機地自然地在相應的生活環節中開展一些生活課程。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不僅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抓住這個關鍵期,鼓勵引導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飯、穿衣、疊被、系鞋帶、整理圖書等,注意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的能力,培養他的責任意識,而不是一味的包辦代替。
❷ 小李老師想要給小班幼兒開展社會活動《穿衣小達人》,她可以運用哪些方法進行
小李老師想要給小班幼兒開展社會活動《穿衣小達人》,她可以運用的方法有以下三點:
第一,學會穿衣服的簡單技能,並能運用於生活中。
第二,通過比賽,嘗試自己穿衣服,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第三,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自我服務意識。
❸ 幼兒園穿脫衣物健康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有序的穿、脫衣褲,初步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理能力給自身帶來的舒適、愉快與自信。
活動准備:
學習包《健康/社會 我會做2》;幼兒、教師的一件套頭衣服、開襟衣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示範穿衣導入1.出示套頭衣一件,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穿衣。請其他幼兒說說其穿衣順序是否正確。
2.引導幼兒討論穿衣的順序。再請個別幼兒說說穿衣服的順序。
3.教師示範正確的穿套頭衣的方法。
4.幼兒自己操作,請有穿套頭衣的幼兒將外套脫下自己進行穿衣操作。
二、引導幼兒學習穿開襟衣、褲子的順序引導幼兒自由交談穿、脫衣褲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幼兒邊年兒歌邊穿衣衣褲。
兒歌抓領子,蓋房子(把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口(把兩手伸出袖子);穿毛衣,要留心,先套大洞洞,再套中洞洞(領口),最後小手鑽出小洞洞(袖口)。
活動延伸:
1.周一至周五下午起床後引導幼兒進行穿、脫衣褲比賽。
2.請家長在家裡引導幼兒自己穿脫衣服。
❹ 小班能人秀,我會穿衣服 和 我會穿褲子的游戲規則,詳細一點,急急
我想了下~望採納~
抽簽分組,之後以小組的形式上台先亮相~然後小組比賽,比如一組5個人,5個人當中要淘汰2~3個(這是初賽,淘汰數目你們定,全程以計票的方式優勝劣汰)
每個小組比賽完,淘汰的所有人再次比賽,這次比賽就不用再抽簽什麼的了,再次選出一定的人數。(叫做復活賽)
最後,初賽的勝利者和復活賽的勝利者,一起比賽,就是決賽,直接評出一二三名。
(因為是小班,老師要給每個人准備禮物或者加分之類的,不然小孩子最愛哭了,如果您覺得復雜,也可以不要復活賽,或者刪改)
謝謝
❺ 小班社會教案《衣服寶寶怎麼穿》
活動目標: 喜歡參加裝扮活動,體驗裝扮的樂趣。 活動准備: 和爸爸媽媽交流過。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如果你喜歡的人不見了,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二、觀察感受 1、情境表演:媽媽不見了。 2、交流討論:寶寶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 三、嘗試體驗 請幼兒作媽媽,帶著寶寶去公園玩,將發生的事情表現出來。鼓勵孩子大膽表現,並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
❻ 幼兒園家政課《如何穿外套》教案
目的: 1、讓幼兒初步學會穿衣方法 2、進一步認識衣服的各個部分,豐富詞彙:領子、袖子、紐扣 准備: 每個幼兒一件衣服(可以是自己的外套),一件用袋子裝好的衣服(教師用) 過程: 1、開始部分: 大公雞喔喔叫,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兔子揉揉眼睛起床了,咦 ,衣服怎麼不見了?小兔子急的哭了起來,小朋友快來幫幫忙,幫小兔子找一找衣服,提示幼兒到椅子下面去找一找。 衣服找到了,小兔子可高興了,一邊穿,一邊還念起了兒歌,你們聽: 教師一邊用緩慢的速度念兒歌,一邊示範穿衣服 「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了,」「吱吱扭扭上房子」 你們聽到了嗎? 提問: a、「抓領子,蓋房子」是什麼意思? b、「小老鼠」指的是什麼?「洞子」指的是什麼? c、「吱吱扭扭上房子」是在干什麼? 2、小兔子穿衣服真有意思,老師也真想學一學(教師再次示範穿衣,邊念兒歌) 1、你們說小兔子穿衣服有沒有意思啊?想不想學啊?幼兒學念兒歌。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穿衣。 3、小兔的衣服都穿好了,讓我們去活動活動吧。
❼ 幼兒園小班小朋友穿衣
天氣轉涼了,早晚溫差較大,早上要穿個外套,裡面穿個長袖T恤,然後跟老師們一聲,中午熱起來了就幫孩子把外套脫了,小班的孩子自己不會照顧自己,老師肯定要多關注,如果孩子懂事了,可以交孩子熱了就跟老師講,但是小班的孩子老師自己也比較關注的
❽ 幼兒園小班生活活動有哪些內容
幼兒園小班生活活動是指:滿足幼兒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動。它主要包括進餐活動、專睡眠活動、盥洗活動、排泄活屬動、整理習慣和作息習慣等。
一、小班:
1.使幼兒了解盥洗的順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脫衣服的順序;學習保持自身的清潔,會使用手帕;培養幼兒坐、站、行等正確姿勢;培養幼兒良好的作息習慣。
2.讓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進餐,保持情緒愉快;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懂得就餐衛生;初步培養幼兒愛吃各種食物和主動飲水的習慣。
二、中班:
1.學習穿脫衣服、整理衣服;學習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潔;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進一步培養幼兒愛吃各種食物。同時,教育幼兒喜歡吃的東西不宜吃得太多,身體超重也會影響健康;教育幼兒少吃冷飲,多喝水,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大班:
1.保持個人衛生,並能注意生活環境的衛生;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導幼兒使用筷子就餐,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幼兒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則會有礙於身體健康。
❾ 幼兒園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教案的活動延伸怎麼寫
動目標:1、學習並掌握簡單的穿、脫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
活動准備:
1、請家長給幼兒帶一件和幼兒身上所穿不同款式的衣服來幼兒園。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教師:喔喔喔,太陽出來啦。睡醒了,要起床了,我們要做些什麼事情呢?
教師:起床以後我們要先穿好衣服,鞋襪,然後刷牙,洗臉,女孩子還要梳頭發,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做動作吧。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發現衣服的不同樣式,學習衣服的不同穿、脫的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在做游戲的時候,是用什麼動作表示穿衣服的?原來剛才穿的是一件需要紐扣的衣服啊。其實在生活中有著各式各樣的衣服,你們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不同的方法來穿的。
教師:紐扣衣服先穿兩只袖子,然後將衣服穿到身上,從下往上扣扣子。
教師:套頭衣服先穿兩只袖子,在套頭。
教師:後面有拉鏈的衣服先按套頭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請老師或者是好朋友幫忙拉後面的拉鏈。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長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嗎?
三、幼兒判別對錯。
教師:現在老師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說說他們做的對不對?小剛早上起床,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他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了,不要媽媽幫忙:紅紅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幾次紅紅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後紅紅終於起床了,但是他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教師:你們覺得誰做的對呢?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教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們要早點起床,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