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軸承座與軸及軸承之間如何配合的
從相關的一些資料知道,為了使充分發揮軸承的作用和性能,軸與內圈的配合以及軸承座與外圈的配合以及軸承座與外圈的配合必須恰當如果運行時配合部位存在間隙,可能會導致軸與內圈之間(或外圈與軸承座之間)的錯位。一定發生蠕變,很難制止。 這樣將會導致一個配合面的明顯磨損,並對軸承,軸和軸承座造成損壞。而且,滑動所產生的熱量會導致溫度升高,引起軸承燒傷甚至潤滑劑燃燒。 裝配軸與孔時,應進行過盈配合或保留間隙以保證其移動靈活,配合部件的尺寸關系就是配合。有過盈的配合。 軸承安裝知識
B. 軸和軸承配合公差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
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2)軸承室與軸承外套配合標准擴展閱讀:
1、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形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成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形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2、軸承外徑公差帶因為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請求又需要調劑,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C. 軸承在安裝時的配合間隙大約是多少
0.01mm--0.023mm。
安裝時軸和外殼孔的軸線必須保持同心,否則將由於應力集中引起軸承過早損壞。為了消除這一不良現象,可在座圈外徑和外殼孔之間留0.5~1mm的徑向間隙。
軸中心線與外殼支承面應保證垂直,不允許軸發生傾斜和撓曲,否則也會由於載荷分布不均勻引起軸承過早損壞。為消除軸承軸線的傾斜,可在座圈的支承表面上墊以彈性材料,如耐油橡皮、皮革等,或採用帶球面座的推力球軸承。
(3)軸承室與軸承外套配合標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軸承表面塗有防銹油,必須用清潔的汽油或煤油仔細清洗,再塗上干凈優質或高速高溫的潤滑油脂方可安裝使用。清潔度對滾動軸承壽命和振動雜訊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2、安裝時勿直接錘擊軸承端面和非受力面,應以壓塊、套筒或其它安裝工具(工裝)使軸承均勻受力,切勿通過滾動體傳動力安裝。
3、如果安裝表面塗上潤滑油,將使安裝更順利。如配合過盈較大,應把軸承放入礦物油內加熱至80~90℃後盡快安裝,嚴格控制油溫不超過100℃,以防止回火效應硬度降低和影響尺寸恢復。在拆卸遇到困難時,建議使用拆卸工具向外拉的同時向內圈上小心的澆灑熱油,熱量會使滾動軸承內圈膨脹,從而使其較易脫落。
D. 軸與軸承的配合公差是多少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
①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於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過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熱脹,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間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過0.01的間隙配合.還有一條就是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E. 電機軸伸端有兩套軸承和軸承室配合量是多少
電機軸伸端有兩套軸承,其中裡面的是深溝球組成外面的是圓柱形軸承。
他們的配合尺寸,如果是深溝球,那面的尺寸要稍微大一點兒。而在圓柱形尺寸那裡,一般也就是兩,三道(+0.03mm)但是兩套軸承一定要在軸承台那裡要測一下。
軸承台那裡尺寸一般也就是(+0.02mm),當然這個要保證前提是軸承的內套測完的尺寸,要是0mm。
三安裝之前還有的大概上面有軸承套。也就是軸承到葫蘆套,要保證葫蘆套的尺寸也在合適的范圍之內。
最後註明一下,如果軸承室的尺寸是個橢圓的,那麼一定要盡量保持正一點兒。當然軸承室的尺寸最好不要超過五道(0.05mm),這也是保證軸承和軸承的尺寸能緊密配合。
F.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
①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於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過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熱脹,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間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過0。01的間隙配合 還有一條就是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1、軸承與軸鍀配合採用基孔制,軸承與外殼鍀配合採用基軸制。
軸承尺寸公差與旋轉精度得數值按GB307—84耐腐蝕泵得規定。
2、與軸承配合得軸頸及軸承箱內孔按GB1031—83鍀規定,軸頸粗糙度Ra值小於1.6μm,軸承箱內孔粗糙度Ra值小於2.5μm。
3、用GCr15與ZGCr15鋼製造軸承套圈與滾子時,其套圈與滾子得硬度值應埒61~65HRC;用GCr15SiMn與ZGCr15SiMn鋼製造時,其硬度值應埒60~64HRC。硬度底檢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勻性按JB1255得規定。
4、檢查軸承底徑向游隙與軸向游隙應符合GB4604—84鍀規定。
5、滾動軸承地內外圈滾道應無剝落、嚴重磨損,內外圈均no得後裂紋;滾珠應無磨損,保持架無嚴重變形,轉動時無異常雜音與振動,停止時應逐漸停峽。
6、對於C級公差圓錐滾子軸承,其滾子與套圈滾道底接觸精度,水泵帶壹定負荷德為用蝦,進好的著色檢查,接觸痕跡應連續,接觸長度no應小於滾子母線德80。
G. 滾動軸承內圈與軸,外圈與軸承座孔之間的配合各有什麼特點其配合在裝配圖中如何標注
滾動軸承的配合是軸承內圈與軸頸,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
由於滾動軸承是標准件,故內圈與軸頸的配合採用基孔制,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採用基軸制。配合的松緊程度根據軸承工作載荷的大小,性質,轉速高低等確定。轉速高,載荷大,沖擊振動比較嚴重時應選用較緊的配合,旋轉精度要求高的軸承配合也要緊一些。
游動支承和需經常拆卸的軸承,則應配合松一些,對於一般機械,軸與內圈的配合常選用m6,k6,js6等,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常選用J7,H7,G7等。由於滾動軸承內徑的公差帶在零線以下,因此內圈與軸的配合比圓柱公差標准中規定的基孔制同類配合要緊些。
(7)軸承室與軸承外套配合標准擴展閱讀:
滾動軸承使用注意事項:
1、滾動軸承是否有生銹,碰傷:軸承內是否清潔干凈,軸承的內,外套和滾珠有無毛刺和裂紋,軸承附件是否齊全,軸承運轉起來是否輕快自如。
2、軸承的竄動間隙:單列圓錐滾珠軸承應有軸向竄動值,主要根據兩軸承中心距之長度,軸與設備機體溫度差,內外套溫度差與軸承尺寸計算。
3、軸承的配合 :當選擇軸承配合時必須考慮到負荷的大小和特徵,旋轉速度,軸承類型和安裝條件,當軸承與軸頸之間有相互滑動時,會產生強烈磨損,引起軸頸損壞。
4、如果軸承內,外圈裝配均過盈,則由於溫度升高會引起滾珠或滾柱受擠壓而損壞,軸承內圈與軸是緊密配合,採用基孔制(H7/k6),軸承外圈與設備殼體配合較松,採用基軸制(K7/h6)。
H. 深溝球軸承內徑為25外徑為47,請問與它配合的軸及外套的公差為多少
你看你用什麼配合。
看你用什麼牌子,
一般通用的是NSK軸承
。
厚度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8
一種是12我想你軸承一般選用的是
過盈配合(緊配合)軸應該是25
上偏差是+0.021
下偏差是0
軸承內徑25
上偏差是+0.048
下偏差是+0.035
H7/s6
但是正常來說軸承內徑採用熱漲法,來進行配合。
希望你能吸取。
外徑47
上偏差是+0.033
下偏差時+0.017
配合外徑47的孔是
上偏差是0.025
H7/n6
希望你能懂。
這上面我講不大清楚
我這是基孔制
常用,
公差這一塊不懂在問我。
我機械類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