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反曲弓箭尾太大夾不住怎麼辦
要看你的護弦繩是不是磨損的太厲害了 還是只有一隻箭夾不住。。。。箭的問題就換箭尾 要是弦的問題 就要 在上護弦繩
『貳』 弓箭的組成結構
最初的弓僅用單片木材或竹材彎曲而成,縛上動物筋、皮條或麻質的弦,最初的箭只是削尖子的細木棍或細竹棍,即《易·系辭下》所說的「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中國邊遠地區的許多少數民族,在本世紀初還使用著類似的弓箭。松花江下流的赫哲族,以「水曲梨」樹為原料(他們稱之為「布勒肯」)制弓,修整成形後,彎曲而縛上用魚膘或鹿筋製成的弦。外興安嶺的鄂倫春族人,用單根落葉松或榆木製造弓體,鹿犴筋為弦,箭以樺木製成,早先只是把木桿的一頭削尖,後來才有了石鏃和骨鏃,並在箭尾夾置天鵝或大雁的羽翎。西南一些少數民族所用的竹箭,則僅把細竹棍前端修削成尖峰,尾部插置竹葉折成的羽翼,為提高殺傷力,或在箭鋒上刻出螺旋形的淺槽,蘸以毒葯。
復合弓由三部分組成, 木, 角及腱。 未上弦線的復合弓向外彎曲, 弓背(面向目標的一面)為木製。 弓背亦包括三部分: 一對弓臂及一個弓弝。 木製部分大多採用槭樹(楓樹)、山茱萸或桑樹, 或同時採用多種木材。
金銀絲緞櫜鞬 清乾隆 櫜長37cm 鞬長76cm
弓面(面向射手的一面)
為角制,角被來加強弓臂部分。游牧民族會選用水牛角或野山羊角。 因為水牛的角相對於其他動物的角比較有彈性, 而且較長,所以兩者以水牛角最受游牧民族歡迎。游牧民族會用魚膠將動物的腿後腱(來自牛、鹿等)黏在木製的弓背部分。原因是腱像橡皮圈, 經拉扯後能夠迅速地回到本來位置, 大大加快箭的飛行速度。一對木製弓臂的末端裝有弓弰。大部分史家認為這是匈奴人的發明。弓弰增強弓弦的蓄勢及減低需要拉弦的力,使經復合弓發射的箭有更強的殺傷力。
弓弦
游牧民族利用動物的腱、馬鬃、或葡萄藤製造弦線。塞西亞人甚至曾用牛腸製造弦線。至於土耳其人, 他們以採用蠶絲制的弦線而聞名。
箭
飄泊於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所製造的箭大部分箭鏃有針,有別於在歐洲流行有套的箭鏃。有史家指出這是為了自衛。假如箭鏃只是被插入箭桿,會減低箭桿吸收沖擊力的能力,箭桿很容易折斷,因此騎弓手能夠防止對手使用自己的箭反擊。不過,適合製作箭桿的材料在大草原很缺乏,游牧民族不大可能為了自衛而大量浪費箭。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種箭鏃的製造方法不但簡單,而且所需時間較短,對人力物力不多的游牧民族很有好處。
箭桿通常用蘆葦稈或竹來製造,白樺木及山茱萸木亦是製造箭桿的材料。箭羽會用水鳥的羽毛來製造,例如鵝及鴨的羽毛都是上佳的材料。箭桿有二至四片箭羽,令箭飛行時更穩定。
拉弦工具
騎弓手都會戴上拇指環(或稱扳指),防止拇指被弦線割傷。中緯度草原的游牧民族用皮、骨、角、金屬或石製造拇指環。為了加快射箭的速, 拇指環的內側通常有槽或凹處用來扣著弦線。
弓袋及箭箙
塞西亞的騎弓手會將弓袋與箭箙結合,這種袋名叫gorytos。 Gorytos的前側有一個袋,專門用來放箭。塞西亞的騎弓手用鉤將gorytos吊在腰帶上。早期的薩爾馬提亞人都是採用這種設計。
『叄』 弓箭的箭上為什麼要裝羽毛
一支箭,沒有裝羽毛,那麼在飛行的過程中會「扭動」,很容易受氣流的流動而偏離方向,很不穩定。但若是裝了箭羽,那羽毛就可以產生很小的阻力,起到穩定箭支的作用。
整體上將空氣對箭支的影響減到最小,進而保持箭的運動軌道,從而讓箭更容易射中目標。
最初的弓僅用單片木材或竹材彎曲而成,縛上動物筋、皮條或麻質的弦,最初的箭只是削尖子的細木棍或細竹棍,即《易·系辭下》所說的「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中國邊遠地區的許多少數民族,在本世紀初還使用著類似的弓箭。
松花江下流的赫哲族,以「水曲梨」樹為原料(他們稱之為「布勒肯」)制弓,修整成形後,彎曲而縛上用魚膘或鹿筋製成的弦。外興安嶺的鄂倫春族人,用單根落葉松或榆木製造弓體,鹿犴筋為弦,箭以樺木製成。
早先只是把木桿的一頭削尖,後來才有了石鏃和骨鏃,並在箭尾夾置天鵝或大雁的羽翎。西南一些少數民族所用的竹箭,則僅把細竹棍前端修削成尖峰,尾部插置竹葉折成的羽翼,為提高殺傷力,或在箭鋒上刻出螺旋形的淺槽,蘸以毒葯。
『肆』 學校要做水火箭,問其如何製造,請附上製造圖。(不是製成品圖片)
1 准備材料。三四個2.5升的健力寶瓶或可樂瓶, 若干X光片,幾個化學器材用的3號和4號軟膠塞,一整套單車氣門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膠、雙面膠和絕緣膠布,502膠水一支。
2 機翼製作。用剪刀將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塊,梯形長12cm,高6cm,斜腰和長底夾角約45度。另裁4個同上規格但高為8cm,短底相連接兩面重疊的梯形(用作機翼的表面)。用雙面膠將7小塊梯形緊密粘成一個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後用一個大的雙面梯形將其緊密包住並粘緊。為使機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後將機翼的厚面用絕緣膠封住。最後,將機翼兩邊長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這樣,按上述方法將其餘的X光片做成三個機翼。
3 機身製作。取一個健力寶瓶(瓶頭弧線過度比較自然,作火箭頭利於減小空氣阻力)在離下端11cm處將其橫截剪開,用絕緣膠將帶瓶口的部分粘緊在另一個瓶子的底部,用絕緣膠在介面處多纏繞幾圈以牢固。
4 氣塞製作。取一個4號的軟膠塞,用開洞工具在膠塞的底部正中處開一個比氣門芯套筒稍小一點的平直洞,然後用小刀橫切去細端約0.6cm;將氣門芯套筒上一個面積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賣),從軟膠塞的細端往上把氣門芯裝好,套上一個同樣的「戒指」,擰上螺絲,稍微緊就可以。最後將氣塞用磨刀石磨成圓柱體,達到剛好能夠完全進入可樂瓶口或稍緊一點,裝上氣門芯即可使用。
5 炮頭製作。取一個3號軟膠塞用小刀將其削尖且圓滑。
6 組裝機翼。取一個健力寶瓶剪一個長比機翼長稍長的兩面相通的圓柱體,然後用透明膠和絕緣膠將4個機翼4等分緊密粘好。最後,將粘好機翼的圓柱體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與瓶口相平(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飛行實踐中上下調節尋找確定),用絕緣膠纏繞粘緊。
7 其他。為增大氣塞和瓶口的接觸面以增大瓶內氣壓,可用小刀將氣塞大端削細一點並使之圓平粗糙。由於機身增長了一節做火箭頭,火箭頭部分較輕不平衡,可適當往裡面塞紙以達到平衡。為盡可能減小空氣阻力,將用軟膠塞做成的炮頭用502膠水在火箭頭瓶口粘好。
按以上方法一個簡單的水火箭便製作完成。根據我們研製的水火箭,通過實踐的改進,水平方向飛行可達160米左右,豎直方向飛行可達40~50米。
水火箭發射方法:
1 水量調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氣空間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約為火箭容氣空間的1/4到2/5之間(2.5升的空間大約裝600毫升左右,可多試驗幾次尋找確定)。
2 發射角度。水平方向飛行,由於空氣的阻力,發射的最佳角度在50到55度之間,不同的水火箭可能不同,可通過控制變數的方法試驗確定。(我們製作的水火箭最佳角度是53度左右)。豎直方向飛行則為90度。
3 氣塞使用。氣塞的使用原理是通過壓縮軟膠塞體積膨脹來調節氣塞的松緊程度,壓縮越厲害體積膨脹越大,氣塞越緊,要把氣塞沖出來的氣壓就越大,即火箭獲得的動力越大。具體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拆下氣塞的氣門芯,將氣塞在原形塞進火箭的瓶口內,然後用套筒(一種專門用來擰螺絲的工具,五金店有賣)擰緊氣塞的螺絲,最後安裝氣門芯即可加氣使用。(註:擰緊程度可按需要來調節。)
4 發射穩定調控。僅討論水平方向的發射。需要製作一個發射台,發射台要配有導航軌道,導航軌道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一般長為60cm(可用三個教學用的大三角板和兩根掃帚柄拼湊而成,為減少掃帚柄作導航軌道時對水火箭的摩擦,可用透明膠粘貼掃帚柄或如圖例所示的模型)。無風天氣時,正對目標按最佳發射角度(指發射軌道與地面的夾角)發射。刮風天氣時,應視風力和風向適當調偏與發射目標的方向,保持最佳發射角度發射。
5 注意事項。發射時,確保火箭和軌道的平直一致,若偏離1~2度都會影響飛行的平穩性而呈「8」字型飛行。用氣筒打氣時,要盡可能平穩,打氣頻率不要太慢應快點。要盡可能將氣塞塞緊,可通過擰緊氣塞的螺絲來調節,氣塞塞得越緊瓶內氣壓越大而火箭的動力就越大。
取第一個瓶子,稱之為A瓶。在瓶子上下1-1、2-2的位置各畫一條線,兩條線位置的決定方法如下。
1-1:選瓶上弧線曲度與火箭泡棉頭曲度相近處。
2-2:選瓶子下方曲線轉直點的下方約0.5cm處。
自1-1線上方、2-2線下方約0.5cm處用美工刀(或剪刀)切(剪)開。
用剪刀慢慢修剪至畫線處,盡量使其平整,以便與B瓶銜接時可以較為密合。
將火箭泡棉頭放置於A瓶上方,由正上方看泡棉頭是否對準保特瓶之正中央位置。若已放正,則使用電工膠布纏繞於相接處,加以固定。
取另一個瓶子稱之為B瓶,將瓶蓋卸下,然後將噴嘴由保特瓶開口處旋緊。
將A、B瓶相連接。然後至於平坦之桌面或地上滾動,看看是否連接平整,滾動是否平順。若是,則以電工膠布加以固定。
連接完成圖
取第三個瓶子,稱為C瓶。在瓶子3-3、4-4之位置各畫一條線。
3-3:選瓶子上方曲線轉折點的下方約0.5cm。
4-4:選瓶子下方曲線轉折點的下方約0.5cm。
自3-3線上方、4-4線下方約0.5cm處用美工刀(剪刀)切(剪)開。
C瓶完成圖
將厚紙板對折,然後用鉛筆畫出四個梯形。然後用剪刀沿線剪開。
註:尾翼之尺寸、形狀,可以做不同的變化,以測試 其對飛行有何影響。
同樣以投影片至做出與厚紙板規格相同之梯形。
將製作好之投影片包覆於厚紙板梯形之外側,可以先使用雙面膠帶將投影片及厚紙板接合在一起,然後使用電工膠布將其三邊貼過。
用雙面膠帶貼於摺起部分之底部。此步驟為了將做好之四個尾翼年貼於C瓶。
四個尾翼完成圖。
將四片尾翼年貼於C瓶上,需確定為十字對稱,如此才能平衡。
先以電工膠布黏貼於尾翼兩側,黏貼時須注意電工膠布的長度須夠長,上方需比尾翼高約一個膠帶的高度,下方反折入C瓶內,以增加牢固程度。再以電工膠布纏繞於尾翼上方約兩圈。
將C瓶與B瓶用電工膠布做連接。
註:同樣須注意保持水火箭箭身的筆直以確保飛行方向的准確。參考資料:引用蒸汽工作室
『伍』 請問現代射箭比賽為啥不採用蒙古式射法
因為現代競技反曲弓弓臂較長,用地中海射法對手指沒那麼大壓力。另外現代競技反曲的射法是開弦手靠位到頷下,蒙古射法拉到耳後,沒有靠為。
蒙古族及地中海地球人類,早期的社會經濟主要是狩獵與游牧,直到13世紀,蒙古族仍然有「圍獵「的習俗。在相當長的時期里,畜牧經濟是蒙古族主要的社會經濟門類。
射箭技術是他們的生產技術,因此對於他們的生存能力衡量標准,就包括了射擊水平。因此,射箭分為蒙古式射箭法和地中海式射箭法。
目前國際上主流射箭比賽,如奧運會,都是採用的地中海式射箭。然而,目前日本,韓國,和中國國內很多的傳統射箭愛好者仍然保留著蒙古式射箭的技藝。
(5)外套式箭尾夾圖片擴展閱讀:
蒙古式射箭法的特點在於,拉弓弦的手用大拇指扣弦,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窩處。蒙古式一般採取大拉據的方法,弓開的十分滿,這樣有助於弓箭的威力提高。
另外現代競技反曲的射法是開弦手靠位到頷下,蒙古射法拉到耳後,沒有靠為。從技術上說,射箭跟開槍一樣,前面搭箭的位置固定,每次開弓時開弦手拉到的位置(靠位)固定,那麼除開溫度濕度風速的不定因素,那麼射出的箭散布是一樣的。
『陸』 射箭時的標准搭箭法為什麼是用食中兩指指節夾住箭尾
個人是無弓射箭的教練,平時遇到很多新來的學員也會遇到這個情況,基本上都是兩個問題。1.弓不水平:不管是搭箭時還是舉弓准備射箭時都要保持箭、箭台和地面水平。
弓:射箭運動員使用的弓、箭器械是現代科技的成果,具有良好的性能。弓上可安裝瞄準器,並允許安裝穩定器或箭飛行防震器。
但不準用作引弦瞄準,不能觸及他物。現代弓的種類可以分為復合弓、反曲弓。一把反曲弓主要是由 弓把、弓片、瞄準器、信號片、箭台、平衡桿(V型座、延長桿、推把、長桿、側桿桿)構成。
器材:
箭:箭包括箭頭、箭桿、箭尾和箭羽。動員在同一組比賽所使用箭支的樣式、箭羽的顏色組合必須相同。每個運動員的每支箭上都應標明自己的姓名或姓名的縮寫,以示區別。
箭靶:射箭比賽用靶一般有方形和圓形兩種。箭靶用稻草加麻布或其他適合的材料製作。箭靶的邊長和直徑不得少於124厘米,厚度一般在15-25厘米。箭靶要求結實耐用,堅硬適度,使箭既易射入不受損又不易穿透或反彈、脫落。
『柒』 什麼叫做夾著尾巴做人
夾著尾巴做人就是說人要低調,做人要虛懷若谷,防止驕傲自滿。
尾巴一翹,就容易犯錯誤。一位外國人說,猴子爬得越高,你越能看清它的屁股。雲南民諺說,孔雀開屏展示它最美麗的部分的同時,也暴露了它不美好的屁股。孫悟空有七十二變,可就是藏不住自己的尾巴。人的那個無形的尾巴一不夾緊,也會翹起來。約束沒有了,監督也不在乎了,自己原告的弱點、缺點就會釋放出來,也就要栽跟鬥了。
人之所以翹尾巴,多是因為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人生在世,工作以及事業取得成績,固然是與自己艱苦的勞動、辛勤的努力分不開,但是,千萬不要忘記有利於自己成才的周邊環境,千萬不要忘記組織的關心、同志的支持。翹尾巴的人恰恰忽視了這一點,自我感覺良好,以我為主,非我不行,甚至唯我獨尊,把同志的功勞記在自己的帳上,把組織的關心不放在眼裡,自我膨脹,自以為是,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不能正確對待組織,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不能正確對待組織,不能正確對待同志,這樣的人,不犯錯誤才算奇怪呢!
能否夾著尾巴做人,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和綜合素質。夾著尾巴做人,說到底是要謙虛謹慎,嚴於律己。應該說,金無赤金,人無完人,誰都有自己的缺點、弱點或者說毛病,別人不應對一個人過分苛求,要他十全十美;也不宜提倡謹小慎微,要人家做謙謙君子;而我們自己則要有自知之明,律己之心,常思患而預防之,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最大限度地克服這些毛病,不要讓它們成為我們人生的羈絆、事業的障礙。
我們提倡夾緊尾巴做人,也並不是要人畏畏縮縮,一味順從。夾著尾巴做人,說到底是為了甩開膀子工作,在工作、事業中,居安思危,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握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角色,如履薄冰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兢兢業業地自好自己的門、守好自己的攤,干好自己的工作,既為黨分憂、為國分憂,又使自己少走彎路,少背包袱,少犯錯誤,從而在人生的旅途上做出更大的成績。
『捌』 ps中找不到圖中的圖案,是因為版本問題嗎,pscc裡面會有這個圖案嗎→箭尾2(64像素×21像素
PS裡面一般是沒有的。那個是要自己去下載素材載入到ps裡面就可以了。網上有很多素材下載的
http://www.sucaitianxia.com/photoshop/tuan/200910/1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