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婀娜旗袍詩,曼妙花樣時,這句詩出自哪裡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著身,曼妙多姿,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君不見那綾羅綢緞,艷之韻之,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美哉!天之仙子莫過於典雅高貴的中國服飾國粹——旗袍。
旗袍,源於滿族女性傳統服裝,最初的樣式為直身式寬大袍,上下身相連,服裝與身體間的空隙較大,面料為華麗柔軟的綢緞,鑲邊工藝繁復。上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前期,以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引領了女裝典範,並且成為了新女性的標志。旗袍樣式也由寬變窄,其袖子較短或無袖,腿兩側開衩,把中國女性的玲瓏曲線顯露無遺。直至現代旗袍,款式也隨之更加豐富多樣,大致為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在面料上以布料、絲綢、錦緞為主,現在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等真絲織品也多有應用。在製作工藝上,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而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了精細的手工製作。
旗袍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傳承了古韻豐盈的中國情結,它是中國女裝古典美的精華,是千年歷史的另一種氤氳。旗袍成為了中國國服的代表和中國文化的一種象徵,同時也發揚光大至全世界。比如約翰•加里亞諾在1997年秋冬高級女裝系列發布會上,就引用了中國旗袍的因素。以大紅色為主題,保留旗袍中窄身的腰身設計,配長長的下擺和流蘇裝飾,增加了華麗的奢華之氣。再如,「龍」是中國的象徵,在傳統旗袍上多以綉龍來配襯。而伊夫•聖•洛朗在2004年秋冬服裝系列發布會上,就運用了「龍」的圖案,頗有民族韻味。
因眾所周知的原因,旗袍在我國沉寂數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引領了人民大眾對時裝的追求——旗袍,在國際時裝節上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更勝當年,並被作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
暮靄四合,華燈初上,服飾展示櫥窗里,模特身上的旗袍在談藍色射燈的映襯下,純自然的面料,絢麗的色彩,婉約到極點的樣式,沉靜而又魅惑,古典隱含性感,著一襲旗袍的女子永遠清艷如水。
窈窕淑女,清水出芙蓉。何以不為這清韻典雅浮香,流連於都市古樸香醇。別具一格的民族服裝,映襯了秋月春華。那一回眸,淺笑芬芳,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在摩挲的身姿下輕舞飛揚。(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旗袍,其獨特具有的傳統韻味和時尚之美是不容忽視的。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引領新潮的新時代。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就是一種東方文化的蘊意和傳承。它古色天香,優雅大方。近年復古的趨勢也頗為明顯,裊裊娉娉,好似柳搖花笑潤初妍,旗袍成為一種氣質與高貴完美結合的經典。
天地祥和,粉黛著裝。
這篇文章的題目
『貳』 關於旗袍走秀的古詩詞
關於旗袍走秀的古詩詞如下:
1.詠旗袍
窈窕淑女著錦袍,玲瓏曲線領風騷。
香軀柔柔階前靠,笑意盈盈抬酥腳。
丹唇未啟聞音到,身姿不移醉梅桃。
美眉若想體嬌嬈,著裝還須俏旗袍。
2.詠旗袍女(一)
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
舞步輕盈驚四座,醉眼周郎矚小喬。
3.詠旗袍女(二)
錦袍華貴淑女嬌,玲瓏曲折現苗條。
媚態橫生銷魂處,飄然漫步飛燕騷。
4.詠旗袍女(三)
錦袍炫麗儀態嬌,圓臀玉腿細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飽覽娥眉樂陶陶。
5.詠旗袍女(四)
旗袍獨特有品性,紅塵初妝山河嬌;
面龐碾碎夢無常,荏苒歲月鑄哀嚎。
6.詠旗袍女(五)
白雲山上白雲飄,旗袍美女齊過招;
綠柳新荷雨里搖,亭亭玉頸小蠻腰。
7.詠旗袍女(六)
青竹曾記白雲游,不見人兒現媚嬌,
玲瓏體態碎步裊,自古美人穿旗袍。
8.詠旗袍女(七)
窈窕淑女著旗袍,玲瓏曲線領風騷,
香軀碎步階前靠,笑意盈盈暮與朝。
9.詠旗袍女(八)
丹唇未啟聞音到,身姿婀娜醉果桃;
新寵若想體嬌嬈,著裝還須俏旗袍。
10.詠旗袍女(九)
東方女子穿旗袍,天光雲影步履嬈;
有緣相遇天崖角,蒼海明月驚鴻鳥。
11.詠旗袍女(十)
安然度過一世秋,青絲沒冢滄桑笑;
溫婉韻致身上嬈,悲哀喜慶綿味道。
12.五律.旗袍
綠柳風中擺,新荷雨里搖。
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
乍現玲瓏態,憑添嫵媚嬌。
從來民國范,大美數旗袍。
13.《激流三部曲》巴金
錦衣旗袍詩,曼玉花樣時。
14.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行走在芳菲的流年裡,身著旗袍的女子,永遠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15.芊芊淑女,婀娜旗袍著身,曼妙多姿,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君不見那綾羅綢緞,艷之韻之,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美哉!
『叄』 老年人穿的旗袍有那些款式
1--女式旗袍要根據人的特點和形體來選擇。
2--女式旗袍的領口要符合女式的特點,領口要碼邊突出旗袍的特徵。
3--女式旗袍要選好領口的盤扣,盤扣要用手工來盤。
4--女式旗袍要看人的袖口來選擇是否不帶袖,是半截袖,還是短袖的。
5--女式旗袍要看人的胸圍來選擇旗袍,或旗袍的面料。
6--女式旗袍的下擺有開的長些,有開的短些,這就根據年齡來選擇做工。
7--女式旗袍要根據年齡的特點來選擇旗袍的長度,老年人穿旗袍最好要長些。
『肆』 贊美「旗袍秀」的詩句有哪些
1、《煙雨江南》
作者:和友
江南古巷雨階滑,綉傘半遮俏影斜。
極致風情盈畫卷,又來夢里憶春花。
2、《煙雨江南》
作者:林歲月
輕寒漠漠滋薄紗,巷口年年麗影斜。
若到江南逢紙傘,便知煙雨念千家。
3、《題旗袍美人圖》
作者:佚名
竹林碧綠生紫煙,妝束湘妃曉亭前。
旗袍彩繪真淑女,媚眼傳情美嬋娟。
明月夢鄉因我趣,春風花影為誰妍。
十里聞香招蜂妒,一聲鶯囀令人憐。
6、旗袍秀(《點絳唇》)
作者:佳紗
溫婉矜持,妖嬈淑女心脾著。
時光輕渡,雲鬢攜香素。
立領蠻腰,韻到端莊住。
顰不語,風情知否?鎖住娥眉處。
『伍』 中老年人學習旗袍秀心德怎麼寫
漢服經歷了五千年的文化洗禮。而旗袍不過是一個野蠻民族與西方美學的的結合體,說難聽點就是個小雜種。何為端莊?是漢服的保守、內斂,還是旗袍露臂露腿的「性感」?顯而易見。華夏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怎是一件旗袍所能高攀?
『陸』 哪一位老阿姨,穿旗袍的身材堪比模特
當一個女人已過花甲之年,依舊能保持年輕少女的狀態,擁有超模般的身材,估計做夢都能笑醒吧?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有著「駐顏有術」的女人,即使已經是62歲,從外形上絲毫看不出年齡來,顏值身材都與三十歲的女人無異,當穿上最考驗身材和氣質的旗袍,簡直是美得驚艷時光!
旗袍在當下依舊是小眾的服飾,但每個女人的一生,都要嘗試一次旗袍才不會留遺憾。古典的旗袍氤氳出來的復古懷舊氣息,在旅行的時候,行走在古鎮老街,完美入畫,隨便一拍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溫潤流年,驚艷時光!
『柒』 旗袍奶奶重新定義「中國大媽」,集體穿旗袍走秀,看上去有多驚艷
相同年齡的人總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在穿衣方面也是如此。年輕人追求個性和時尚。對於中老年母親,奶奶服裝是對中國母親的默契。在每個人的記憶中,一定有那些「中國阿姨」,他們戴著絲巾,穿著明亮卻俗氣。盡管同一代人中的大多數人具有相似的審美品味,但也有一些人敢於嘗試並拒絕接受舊的奶奶。一群時尚且造型優美的旗袍奶奶用自己的形象重新定義了「中國阿姨」。在圖片中,他們在時裝秀上一起穿著旗袍。盡管它們有一頭白發,但又高又直,而且在70多歲時令人贊嘆。
旗袍的經典風味更加符合奶奶的白發色。懷著復古的精緻感,白發已成為一種時尚元素。令人耳目一新的紅色,只要不是太亮,中老年人也可以穿上紅潤而優雅的感覺。奶奶的深色印刷也精美而優雅。大多數相似年齡的人都有相似的時尚品味。曾經的「中國姨媽」是一種審美上的默契。但是旗袍奶奶的驚人外觀使人們不僅可以看到老式的奶奶感覺,而且還可以看到更明亮,更精緻的中老年人服飾,旗袍非常推薦的魅力單品。
『捌』 穿旗袍凹出窈窕好身材的劉曉慶,你能看出她64歲了嗎
已經是64歲的劉曉慶,依舊頻繁的活躍在大眾的事業當中,雖然沒有過去那麼的輝煌,但不管是影視劇、話劇還是綜藝節目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讓人驚艷的是,劉曉慶不僅是身材窈窕,年輕的狀態也絲毫讓人看不出年齡來。在新劇《旗袍刺客》中,劉曉慶一襲古典的旗袍上身,窈窕婀娜的身材曲線完美展現,女王般的氣場讓人不服不行。
劉曉慶搭配上依舊是選擇了綠玉的項鏈、耳墜和手鐲,整體就紫色和綠色兩種色系,低調中透著奢華,搭配了一頭麻花辮,優雅又溫婉的女人味盡情釋放。劉曉慶這個身材曲線,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九曲三彎」,這哪像是64歲的人啊?
『玖』 老年人旗袍怎麼穿好看
體胖不能穿太短的旗袍,最好穿中長款,長度在膝蓋以下。
體瘦這類身材各種款型都比較適合,短款更顯氣質和身材。如果個子比較矮,還是短款顯修長,顏色最好用淺色。
臂粗以有袖子的深色旗袍為佳,最好是中袖,能包裹住身體。腿粗穿過膝能蓋住腿的,切忌不要不長不短剛好在小腿最粗的地方。
臀大其實臀部豐滿穿旗袍好看,能襯出旗袍的美,還能更顯腰細。臀小最好量身定做,不然穿上去胯部松大,體現不出曲線。現在有墊臀的內褲,不妨穿著試一下。
『拾』 贊旗袍秀的詩句
1、題旗袍秀
佳麗靚金枝,風采神玉秀。
織錦連衣袂,水袖映春秋。
滿腹經綸卷,一身氣質裘。
歌喉抒詩韻,彈指寫風流。
作者桑山,原名張澤芳,男,漢族,祖籍湖南耒陽,現居新疆烏魯木齊市,漢語言文學中文系畢業,獲得第二屆《龍魂杯》網路文學大賽現代詩歌類一等獎、第一屆詩酒文化大會現代詩優秀獎,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網新疆頻道副站長。
2、旗袍秀
柔情似水小蠻腰,
風韻無邊步態搖。
垂柳擺條輕似舞,
疑猜瑤殿女飄飄。
作者梁錫濤,黑龍江省雞西市高中物理教師。
3、尤物——頌旗袍走秀《荷塘月色》
從春到秋,
沒有一首詩歌,
能形容出,
這般的美艷。
瑤池中那一株株盛開的蓮,
只因一縷塵緣,
婀娜飄落,
充滿情愛的人間。
一支謠曲響起,
尋香而至的蝴蝶共翩躚,
上,故事經典,
下,煙雨江南。
四周無數閃爍的目光,
比夏日更火熱,
心內奔跑的激情,
瞬間雷鳴爆發。
而我終於看見了傳說中的,
月光濺落,
銀河奔流。
作者馮亞娟,筆名千紙鶴,女,1976年10月出生,遼寧省作協會員,營口市作協會員。詩歌發表於《詩潮》《海燕》《陽光》《中國詩影響》《詩意人生》《天津詩人》《四川詩歌》《遼寧詩界》,《遼河》《香稻詩報》等多家文學雜志報刊。在全國各省、市級詩歌比賽中偶有獲獎。
4、旗袍
石庫門,一條老弄堂,
樓上有胭脂花匝地而落,
女子的背影投在斑駁的幕牆上,
畫一樣安寧。
她們說,
那走過青石路面的女子就是你,
錦緞的光澤忽隱忽現,
彷彿一抬腿,就觸及一個女人,
柔軟的靈魂。
滾邊、立領、小盤扣,
曾經的絕色風華隱在流年中,
卻終留不住婉約的夢。
六十多年了,她每天,
依然是小軒窗,正梳妝,
一卷線書,一闕宋詞,一襲暗香
都跌落在相思的枯井中。
找一塊橡皮,擦掉鄉愁,
用一方徽硯代替素描的鉛筆,
忘掉那些誓言:雪落時,
便劫了你,和你,
九月的酒窩。
作者筱米(庄筱濛),蒙古族,土默特左旗人,客居廣東。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陰山作家網主編,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作品見《遼河》,《山風》,《水仙花詩刊》,《土默川》,《大西北詩人》,《大楚文學》,梅州日報,南方周末及各類網路平台。
5、旗袍
一襲青花瓷,
與三月的毛毛雨和韻,
就是煙雨朦朧的江南。
兩只黃鸝鳥,
為湖畔的細柳傳情,
就是碧波盪漾的江南。
竹篙在烏篷船頭咿呀一聲,
民國就從蘆葦盪里劃過來,
商末的綢緞,
從老字型大小布莊拋一個媚眼,
隋唐的公子就打馬而來,
上弦月下又多出一對戀人。
發髻高高挽起清晨,
心思縝密的盤扣,
勾畫出閨閣女子的曲線。
高跟鞋,
早已印證烏衣巷的幽深,
旗袍的裙裾,
迷離了水鄉最後一抹黃昏。
吳歌,原名:吳德傳。祖籍河南省信陽市人,現在廣州經營一家服裝公司。
定居廣州。
自九十年代開始詩歌創作,詩歌作品先後發表於《詩選刊》、《延河》、《山東詩人》、《世界漢詩》等各類紙刊。
詩歌作品曾獲《詩選刊》雜志社「中國詩歌網杯」美麗河北,名村古鎮」詩歌大獎賽三等獎。第二屆「夢.烏鎮」詩歌大獎賽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