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開》(女子三人舞)、《鏡中緣》(男女雙人舞)、《家·梅表姐》(女子獨舞)、《胭脂扣》(女子獨舞)這些都是穿的旗袍```
② 最適合漢族的跳舞道具
反問:如果是要代表漢族跳漢舞為什麼樓主要穿旗袍?
旗袍改良自滿族的旗裝,既然樓主要表演漢舞,用漢族的道具,那旗袍是絕對不合適的。
再者說,樓主確定跳的是漢舞?沒有一位舞蹈演員穿旗袍跳漢舞,這是肯定。,所以也沒有可以搭配旗袍跳漢舞的道具~
請樓主移步查詢有關漢舞的形式。事實上,漢舞現在是古典舞的一個分支。一直以來,漢舞中的道具都具有體現主題,點睛的意味在裡面。和棒子那個太極扇不啦不啦地跳不同。例如:盤鼓舞利用道具:盤或鼓,藉由舞者特製鞋子在舞蹈的過程中打出特定的節奏-----服飾:漢服。扇舞(請勿等同於秧歌~):利用扇子製造一種水墨意境,經由舞者與扇子的互動體現不同主題,服飾---還是漢服。還有劍器舞、戴面具的儺舞等等。
樓主明白為什麼漢舞大多是近些年根據壁畫,書籍復原,而沒有出色的漢舞世家或是舞者代代傳承嗎?---就是因為漢舞意境不是穿著旗裝或是旗袍可以跳出來的,而清朝剃發易服後哪裡有傳統的漢舞舞者還能存活?(秧歌,花鼓舞等群眾基數大的民間舞蹈除外,萬幸、可悲)
不知道樓主是否願意度娘一下看看漢舞的現代復原版本(相和歌,踏歌),再和您所知道的「旗袍漢舞」比較比較哪種代表了漢家兒女的風骨-------如果樓主願意深究,推薦新雅樂:台灣「漢唐樂府」的「教坊記」和「長歌行」這又是新雅樂的代表。
最後,如果樓主堅持穿旗袍跳所謂的「漢舞」,那麼:團扇---華夏兒女的發明,不同於日本的摺扇,在漢家的歷史中更為長久。當然,流傳過來的摺扇早已有了中國特色也是推薦使用的。
最後,祝樓主演出順利,舞出華夏兒女的風骨。 (以上所有的「漢」請理解為「漢族的」而非「漢代的」)
③ 譚卓曬《如夢之夢》旗袍照,照片中的她是何姿態
演員譚卓在《我不是葯神》和《延禧攻略》裡面都有很精彩的表現,從一個鏡頭就能看出演員譚卓的表演功底。
大家都說,話劇是最能鍛煉一個演員的,真沒想到譚卓也是脫胎於話劇的。
譚卓在微博上面曬出了話劇《如夢之夢》一行人的照片,譚卓一行人演了《如夢之夢》九年,如今沒看過的朋友們就已經很遺憾了,因為譚卓是在暗示《如夢之夢》不會再演出了。
雖然告別總是讓人傷感的,但是譚卓在裡面的旗袍造型還是讓人眼前一亮,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④ 七級民舞《團團扇》
您好
我已把您要的舞蹈視頻
上傳到網路雲
且已共享
您點擊下載即可
請及時採納
謝謝
⑤ 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勢有哪些
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勢
1.叉腰
叉腰可以說是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勢,有單手叉腰或者雙手叉腰,不是為了叉腰而叉腰。或者是雙手交叉,右手放於左手上。叉腰的一隻手要放在身材最細的部位,才能更有曲線感,背要挺直,稍微向後仰,顯出端莊大方。
叉腰這個動作雖然模特的經常性動作,但絕不是隨意發揮的,為了展示服裝,最重要的是要顯示服裝的特性。
⑥ 團扇劇目 求推薦女子獨舞
古典舞女子青年組: 1.《點絳唇》 2.《且看行運》 3.《空谷幽蘭》 4.《彩蝶飛舞》 5.《東山吟》 6.《梅娘》 7.《春》 8.《海棠依舊》 9.《鳳還巢.情緣》 10.《驚憐夢》 11.《山鬼》 12.《吉祥天》古典舞女子少年組: 1.《翩若驚鴻》 2.《楚優》 3.《青. 蜓》 4.《再別斷橋》 5.《嫦娥》 6.《霓裳夢》 7.《人間四月》 8.《紅色童年》 9.《夢角兒》 10.《自在幽蘭》民族民間舞女子青年組:1.《竹音瑟瑟》2.《神祭》3.《戀舞。伊人》4.《「背勒個」沁》5.《情。劫》6.《天地間》7.《羽化靈蛇》8.《西域之火》9.《浪》10.《心境》11.《冬趣兒》12.《天邊的愛》13.《紋面。獨龍》民族民間舞女子少年組:1.《麗人》2.《虎妞》3.《月之花語》4.《傣家女》5.《賽拜努》6.《徽娘》7.《心泉》8.《外婆灣》9.《紅蜻蜓》10.《山南笠影》11.《隔壁之女》12.《鮮花》13.《你是我的心》14.《鄂溫克的拉瑪湖》15.《一婁秋》都在這兒啦。
⑦ 上聯:旗袍演繹新時尚,下聯是
上林旗袍澤藝興是上下列示不曉得我們不要進駐這件事情你要去問那些事那沒有信任就你會知道的咯
⑧ 團扇舞蹈技法中握扇的做法是以什麼手型為基礎的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