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旗袍的特徵特性

旗袍的特徵特性

發布時間:2022-02-05 14:22:38

1. 旗袍的特點有哪些

現代旗袍
二十世紀初盛行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此後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的改動尺度有所反復。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這一改變遭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清代旗裝不開衩,出現旗袍後,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在左邊開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建國之初,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閑、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旗袍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到1956年,據說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

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准,而且更為實用。

六、七十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文革」前夕,王光美隨劉少奇出訪四國,穿過旗袍,到後來文革期間被當成罪遭到被紅衛兵批鬥。

八、九十年代——逐漸復甦

為最能體現這種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照說當年大受青睞的旗袍會再次回到人們當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並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數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它,在八十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2. 旗袍的來歷和特色是什麼

我對這方面沒什麼了解。
我給你找了,看看幫得上忙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c1a4010007rw.html(由來)

http://wenku..com/view/3a23057502768e9951e73831.html(特色)
不過感覺談特色的有點少,差不多就是把女性婉媚的特點張顯出來

3. 關於旗袍的特點,從美術角度分析,急!!!!!!

電影《花樣年
華》中的色彩應用, 這部影片中的色彩的變換是通過女主人
公的旗袍表現出來的, 這種旗袍的變換以及視覺上的欣賞表
現出來的是女主人公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因為衣服的穿著
恰好能夠表現一個人的欣賞風格。因此,色彩在電影中的應
用, 是一種藝術嫁接於另一種藝術的表現, 能夠將電影的主

4. 旗袍的類型及特點

按場合分類旗袍
一、日常穿著 二、婚嫁喜鋪 三、宴會禮服
按工藝分類旗袍
一、手工定做 二、成衣旗袍 三、手繪旗袍 四、綉花旗袍
按季節分類旗袍
一、春季旗袍 二、夏季旗袍 三、秋季旗袍 四、冬季旗袍
按款式分類旗袍
一、長旗袍 二、短旗袍 三、夾旗袍 四、單旗袍
按面料分類旗袍
一、真絲旗袍 二、棉麻旗袍 三、織錦緞旗袍 四、絲絨旗袍 五、泰絲旗袍 六、蕾絲旗袍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
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
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5. 旗袍的歷史及形制特點

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二、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大會禮儀服裝。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三、它的形制特點豐富多彩: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綉、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別致;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

6. 旗袍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旗袍的主要特點,穿上去了是人的前凸後翹的,看上去的特別的漂亮,而且呢,還能更加突出女人的身材。

7. 旗袍設計有什麼特徵

旗袍設計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

8. 現代旗袍的特點

現代旗袍在滿清以及民國旗袍的基礎上加強了展示女性身材線條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希望旗袍在現代能以更美的姿態存在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戰爭之花絢爛綻放為了她們,犧牲了她們。不去計較值不值得,因為有愛,所以承擔。她們的犧牲不僅悲慘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戰爭之花絢爛綻放 為了她們,犧牲了她們。不去計較值不值得,因為有愛,所以承擔。她們的犧牲不僅悲慘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與旗袍的特徵特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寬松版藍色衣配什麼耳飾好看 瀏覽:919
襯衫英語怎麼讀發音 瀏覽:64
黑色羽絨服搭配藍色衛衣好看嗎 瀏覽:545
什麼褲子布料細而亮 瀏覽:301
長款卡其色大衣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47
天迷女裝圖片 瀏覽:6
燈芯絨褲子搭配什麼鞋好看點 瀏覽:762
全灰色衣服怎麼搭褲子 瀏覽:765
t恤品牌伴1號2020年冬季 瀏覽:468
唐山一中校服多少錢 瀏覽:221
灰色褲子搭啥衣服好看圖片欣賞 瀏覽:795
s碼褲子適合多少斤的人穿 瀏覽:378
男生牛仔衫和衛衣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657
一件羽絨棉衣服多少錢 瀏覽:631
今年流行什麼校服套裝 瀏覽:537
外套衣的帽子怎樣織 瀏覽:337
陳佩斯戴帽子照片 瀏覽:862
風衣風琴尺寸怎麼定 瀏覽:205
菱形麻花衣編織視頻 瀏覽:79
男黑色褲子配鞋顏色好看嗎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