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內蒙古有啥有山有水的旅遊地方
去喀喇沁啊。
喀喇沁旗是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東部,赤峰市南部,地處大興安嶺山脈和燕山山脈交接地帶,屬七老圖山脈東北麓,東經118°08′-119°02′,北緯41°53′-42°14′,具有明顯的華北、東北向內蒙古草原過渡的特點。山勢奇特,森林茂密,東西長 104公里 ,南北寬 75公里 ,總面積3701.8平方公里。處於內蒙古、河北、遼寧三省區交界地帶,具有雞鳴三省的區位優勢。旗政府錦山鎮距赤峰市 43公里 ,距承德市 160公里 ,距北京 360公里 ,人口37萬,處於環渤海經濟區。發源於茅荊壩的錫伯河日夜不停地奔向西遼河。
喀喇沁旗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喀喇沁漢譯「守衛者」,後金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立旗,清代為卓索圖盟喀喇沁右旗。民國年間屬熱河省管轄,東北淪陷時期為偽熱河省轄區,抗日戰爭結束後喀喇沁右旗建西縣聯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為喀喇沁旗。該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5- 7°C ,平均濕度 60-80%,年日照時間2900小時,≥ 10°C 積溫1900- 3100°C ,年平均降水量 420.7毫米 ,無霜期130天,風速 2.4米 /秒,冰凍深度1.3 -1.4米 。
喀喇沁旗旅遊資源豐富。在其境內,主要的人文景觀有:內蒙古自治區目前保存最完整、品級最高、規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親王府,清代蒙古族地區藏傳佛教聖地福會寺、靈悅寺,清代公主陵,遼代古剎龍泉寺、遮蓋山石窟,遼代耶律琮墓等。主要自然景觀有:人頌「塞外黃山」的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山川秀美的皇家獵苑茅荊壩自然風景區,神秘的樓子店月牙山溶洞,充滿異域風情的美林谷私人山地牧場等。
http://..com/question/60897348.html
喇沁王的遠祖是成吉思汗的勛臣者勒篾,屬烏梁海氏。烏梁海氏,是近代蒙古民族的著名大姓,同時也是蒙古族歷史中的一個古老悠久的氏族稱號。烏梁海在古代歷史典籍中,也被譯寫為:「兀良哈」「兀良孩」「兀良海」「兀良罕」等等,音譯字樣雖不相同,其實內容相同,都是對烏梁海一詞的譯寫。
史料記載,烏梁海曾是一個森林部落,烏梁海部生活於高原森林中的年代,要遠早於《蒙古秘史》所敘的成吉思汗時代,據波斯人拉夫德所著《史集》記載:兀良哈人,原來棲居於巴爾古真灘的森林百姓,後來徙至不而罕哈喇敦。
烏梁海氏族是較早歸附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之一。《蒙古秘史》中記載:札兒赤兀歹老人的兒子者勒篾弟兄二人,來到成吉思汗身邊後立下了汗馬功勞。扎兒赤兀歹與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曾為一代摯友,所以,當成吉思汗忙於統一蒙古各部的時候,扎兒赤兀歹便將自己的兩個兒子者勒篾和速不台送到成吉思汗那裡,做了成吉思汗的「伴當」。當成吉思汗成就一代偉業時,者勒篾兄弟二人成為了成吉思汗麾下的佐命功臣。
者勒篾,也譯為「濟拉瑪」,喀喇沁王的遠祖,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時曾三次救過成吉思汗性命,特賜他九次犯罪而不罰,被封為第九位千戶那顏。後來,成吉思汗又將女兒花茵公主嫁於者勒篾之子吉伯格,享有「塔布囊」的稱號(駙馬)。成吉思汗1206年在斡難河源宣布建立大蒙古國。
明朝,烏梁海蒙古七傳至和通(又譯成「花當」),其領地為明朝屏藩福余衛、泰寧衛、朵顏衛。1627年,包括烏良哈三衛在內的喀喇沁屬地向南抵張家口.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雄心勃勃一直想重振黃金家族雄風的北元政權林丹汗,對喀喇沁部和土默特部抗拒汗庭的行為進行討伐,擊敗喀喇沁部,喀喇沁余部東遷至烏梁海三衛地。但由於林丹汗長年征討和殘酷的剝削,引起了其他諸部的反抗,後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戰役趙城之戰。明思宗崇禎元年(1628),喀喇沁部封建主達來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圖汗等糾集內喀爾喀等部,聯軍10萬,在土默特的召城(也稱趙城)消滅了林丹汗4萬多人馬。這便是著名的朵顏反擊戰.同年七月,朵顏衛首領蘇布地,色楞等害怕遭到林丹汗的報復,遂率喀喇沁部投靠了後金皇太極,行青牛白馬之誓。皇太極出兵相助蘇布地,在西拉沐淪河邊,突襲林丹汗營地,林敗走青海,皇太極詔封蘇布地仍駐喀喇沁故地,賜號為都固棱。
喀喇沁部遠祖為游牧於中亞草原今伊朗境內的的烏古思人,東遷後與朵顏烏梁海合二為一,仍以喀喇沁為部落名稱,而烏梁海人其首領是者勒篾的後裔:革蘭台之子恩克為者勒篾的10世孫,長昂為11世孫,色楞為第12世,長昂之子賴洪大為第12世,賴洪大之子蘇布地為第13世,也是明代朵顏衛的最後一任首領。 現喀喇沁左翼檔案館藏有其家族族譜.
蘇布地歸附後金之後,為滿清入主中原攻錦州、破長城立下汗馬功勞,後病死,其子固魯思奇布繼任喀喇沁部首領。皇太極於天聰九年(1635)詔編喀喇沁部為左、右二旗,以固魯思奇布掌右翼旗(今喀旗),並授扎薩克銜,編95佐領,治所在錫伯河北岸龍山。也是清朝開始喀喇沁旗的第一任首領。其叔色楞掌管左翼旗(今遼寧喀左)。
清崇德六年 (1636) ,皇太極詔令蒙古諸部清查戶口,編制牛錄: 300 人為一牛錄, 150 箭丁為一佐, 50 丁為一馬甲。整編後的喀右旗有 22 牛錄, 44 佐領,計 6600 戶, 33000 口,晉封固魯思奇布為固山貝子,賜多羅杜棱號。(清代,在蒙古地區推行七等爵制,即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台吉(塔布囊)統稱王公貴族。「台吉」是只有成吉思汗血親後裔才享有的稱號,是漢語太子之意;塔布囊是喀喇沁貴族享有的品位,因其先人曾是成吉思汗的女婿,即附馬的意思。)其後,喀喇沁右翼王旗歷經十二代、十四襲。家譜世次如下:
清順治七年(1605)喀喇沁右翼旗札薩克固魯思奇布崐晉封貝勒,順治十五年(1685)死,其長子圖巴色楞襲扎崐薩克多羅杜棱貝勒,不久,病歿,由其弟班達爾沙繼任,崐康熙七年,晉封班達爾沙為郡王。班達爾沙卒後,其兄崐札什襲任札薩克郡王。(康熙十四年(1675),札什向清延密報林丹汗之孫崐布爾尼謀反,康熙皇帝重賞札什。又曾先後多次巡視塞崐外,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巡幸至哈拉和屯(今寧城崐黑城),札什奉獻土地充行圍之地。康熙三十一年(1692)康熙帝封其第五女端靜為和碩公主,下嫁札什之子噶爾崐藏。康熙三十二年(1693)康熙巡視塞外,駐蹕錫伯之勒(崐今錦山鎮),幸端靜公主府。次年,康熙再巡塞外。駐崐喇嘛洞山(今寧城頭道營),賜喀喇沁郡王札什冠纓、蟒崐緞及銀兩。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北巡,駐和碩崐端靜府第。)道光十六年(1836)喀喇沁郡王布尼雅巴拉卒,詔崐其子色伯克多爾濟襲爵,仍命御前行走,戴三眼花翎,崐道光二十七年(1847)色伯克多濟之女被清廷指定為惱親崐王妃,咸豐五年(1855)卓索圖盟盟長色伯克多爾濟,因崐奉剿太平軍有功,諭令表獎優敘。同治七年(1868)清廷崐詔准已故郡王色伯克多爾濟之子旺都特那睦濟勒襲爵。崐光緒二十四年,旺王病卒,其子貢桑諾爾布襲爵,一直到民國時期。
風土人情
虎圍:喀喇沁旗地處東木蘭圍場,乾隆年間建有虎槍營分健銳、勁強、堅固、扶翼、精壯、素通6隊,每隊10個人,各持虎槍一把。每次圍獵時每隊後面各備10名炮手。參加虎圍的人穿戴也很講究,一律灰色馬褂、戰裙、秋帽、貂尾、足履戰靴,腰帶火鐮、小刀,還有短柄鐮、斧、鐵腿齒等。每年自農歷九月十五起,扎薩克衙門每天4人值班,發現被老虎咬傷的牲畜,急速報告,然後王爺召集虎圍人員布置任務,請喇嘛誦經。虎圍人員在出發前都要吃啟程飯叫貓耳湯(一種蕎麵食品)。臨出發時候王爺祝吉祥之詞「罕山之福無疆,所適收獲無量,神佛保佑五私,立盼捷旗飛揚」。
出發後,眾人履跡尋蹤,尋的蹤跡確認並報總管,在山進口處駐隊,查明地勢魚貫而入,當看到藍旗會於谷口及知合圍成功。見到老虎先辨毛色,再分雌雄。雌者性柔狡猾難制,雄者剛猛氣大易捕,同時還要看虎是熟睡還是警醒,卧地不起亦不怒者在槍頭綁爆竹向其燃放,激怒老虎,同時高聲大喊,報告虎位。老虎受驚張口伸腿,以尾左右擊地當前爪抓地欲躍時,虎槍手各將槍柄插地,左足在前,右足在後,雙手緊握槍柄,槍頭向前待立,激怒的猛虎張口一跳,在其即將落地時,獵手將槍頭刺入口中,借虎撲之勢,從舌根刺入顱內,兩旁炮手立即開槍,老虎斃命,獵手大喊「罕山之主,賜於無疆」。有虎假死者,尋隙逃匿時不可緊追。,立呼虎之去向,使其他隊圍捕,捕得老虎,載虎回府,請扎薩克郡王過目,然後論功行賞。接著大擺筵席,殺虎英雄坐首位,扎薩克郡王賞酒賞肉並賜紀念品,虎圍結束。
民族服飾:喀喇沁旗蒙古族清初以前過著游牧生活,著長袍,穿為衣,脫為被,騎乘護膝蓋。喀喇沁右旗建旗後,旗內人民開始過上定居生活,所以服飾方面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風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男女都喜歡穿蒙古袍,其特點是瘦長。服裝也分四季,有柴木其(單衣長袍),夾柴木其(夾長袍),得勒(皮長袍),馬甲(坎肩),原爾摩(馬褂)顏色喜艷,尚蘭。
婦女穿長袍有標志:老年婦女穿白布「柴木其」;中青年婦女穿旗袍,未婚婦女穿鮮艷的長袍套馬甲。蒙古靴子多為牛皮革製作。男帽有禮帽、便帽之分,禮帽又分冬夏,夏為仿清代圓錐形紅纓涼帽;冬為卷邊紅纓暖帽。喀喇沁蒙古族婦女的頭飾受滿族婦女頭飾的影響。
飲食:豬、牛、羊肉為喀喇沁蒙古族傳統肉食品。每年農歷五月後草茂羊肥開始宰殺,隨宰隨食。初冬小雪後,天氣轉寒,牲畜膘情好,進行一次集中宰殺,備足冬春肉食,俗稱「卧羊」。喀喇沁蒙古族肉食品通常吃法有全羊席、手把肉、烤、燉、炒、涮火鍋等,其中最具特色的為喀喇沁烤豬。
烤豬是喀喇沁郡王專為祭祀神靈和向清朝皇帝進貢而燒制的食品。每年正月、五月十八、八月十五,王府舉行祭禮大典,供奉家廟及祖宗神靈,都烤制整豬整羊。臘月,王爺進京值班前,伙房都要備好這些熟食,以備孝敬皇上,饋贈在京親友。
婚俗: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婚俗吸收了漢、滿族部分的禮節,形成具有地區特色的禮儀程序。分定親、娶親、婚禮。
待客:喀喇沁蒙古族熱情好客。客至,全家出門迎接依次問安,男子屈右膝,俗稱「打單千」婦女雙手相握,屈雙膝「打雙千」。請客人吃飯時,晚輩男女垂手而站伺候客人。禁止晚輩陪客,但要向客人獻茶敬酒,以示尊敬。
王爺出行:[ 府門前,月台,四帶刀護衛從側門出,四名典儀隨後。 ? 典儀官:黎民百姓聽真:今日大清康熙爺五公主奉旨下嫁,王爺與世子率隊出迎。吉時已到,大開府門! ? [ 音樂起,府門緩緩打開,刀旗隊、護衛隊,由府門而出,分列階下,儀仗、文武官員分列月台兩側 ? 典儀官:恭請王爺、福晉、世子! ? [ 王爺、福晉、世子上 ? 典儀官:敬酒 ? [ …… ? 鳴炮 ? [ 放號聲音樂,後鳴炮 …… ? 擂鼓 ? [ …… ? 典儀官:鳴鑼開道! ? [ 音樂起 ? [ 鳴鑼開道,刀旗隊、護衛隊、隨從等依次而行 …… ? 安 代 舞 ? [80 名身穿黃色蒙古袍的少女,分別從府門兩邊側門湧入廣場,在歡快的樂曲聲中,進行舞蹈。
公主下嫁:[ 送新隊伍至府門月台前 ? 太 監:多羅杜棱郡王喀喇沁扎薩克扎實、世子嘎勒藏皇封,晉見和碩端靜 公主! ? [ 三人下至台前,公主下轎 ? 王 爺: ? 福 晉: 參見公主! ? 世 子: ? [ 公主示意,三人起。王爺、福晉上至台上,世子台下。 ? 典儀官:請貴賓入府 ? [ 太監、王爺、福晉、世子 ( 由典儀攙扶 ) 公主、公主隊伍、王爺隊伍依次入 府。 ? [ 留在回事處的有:太監、小太監、福晉、王爺、世子、四典儀、四帶刀護 衛、文武官員、品級牌
[ 四帶刀護衛、典儀官上 ? 典儀官:世子與公主大婚,即時舉行,文武官員排班就位 ( 品級 牌、文武官員從丹陛橋上至台上 ) ? 典儀官:恭請王爺、福晉 ? [ 王爺、福晉上,一典儀陪同。 ? 眾文武:恭喜王爺、恭喜福晉! ? 典儀官:恭請欽差大人! ? [ 大太監、小太監上,一典儀陪同,王爺、福晉迎。 ? 典儀官:恭請世子、公主! ? [ 世子、公主上至台前,一典儀陪同。 ? 太 監:多羅杜棱郡王喀喇沁扎薩克扎實 —— 接旨! ? [ 王爺、福晉、世子接旨。 ? 太 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多羅杜棱郡王喀喇沁扎薩克體恤 民情,愛護百姓,致使民心安定,百業興旺,功績卓著。特將 五公主和碩端靜許爾長子嘎勒藏為妻,即日完婚,望爾等再接 再勵,效忠朝庭,欽此! ? 老王爺: ? 福 晉:萬歲!萬歲!萬萬歲! ? 世 子: ? 典儀官:先請世子射三箭,驅邪避禍無災難。 ? 再請公主邁火盆,紅紅火火福滿門。 ? 還請公主跨馬鞍,步步登高保平安。 ? 典儀官:一拜天地 ? 二拜高堂 ? 夫妻對拜 ? 地久天長! ? 典儀官:龍鳳呈祥結良緣, ? 揭開蓋頭見紅顏! ? 太 監:公主與世子大婚,萬歲爺還有封賞哪! ? 金寶玉冊, ? 御前行走, ? 御賜黃馬褂一件, ? 皇韁一付 ? 三眼花翎一頂 ? 雅樂樂班一支 ? [ 交接儀式結束,雅樂就緒。 ? 典儀官:世子與公主大婚,普天同慶,萬民同樂,歌舞起來! ? (1) 雅樂表演 ? (2) 搏克摔跤舞 ? (3) 旗槍舞 ? (4) 時裝表演等 ?
Ⅱ 長沙美食 多多益善
臭乾子 糖油粑粑 白粒圓 1.燒賣
馬嗲嗲燒賣任何時候去買都是熱的,因為出籠即賣完。好味道來自馬嗲嗲自己炸的油渣,吃起來特別香。只有每天早上8點半前國儲電腦城巷子里有賣。
溫馨提示:火車站國儲電腦城右手邊的巷子里。
2.糖油粑粑
新大新對面的糖油粑粑很出名,上午去早了沒有,下午去晚了沒有,中午太熱了沒有,俏得很。
溫馨提示:五一路綠化廣場。
3.涼面
白沙路靠天心閣附近的喬伯涼面是個小攤,不過從創始人喬伯算起也有十多年了,現在兒子、媳婦接手做面,外帶打包還很專業地用半個保鮮袋裝好湯料。小小的攤子也有電話預定,能提前知道出攤的時間,號碼是5111946。
溫馨提示:南門口國美電器城往上走,天天向上附近。
4.炸榴槤
文廟坪的油炸小店開了11年,從街頭做到街尾,長郡校門大改三次,不少學生還是特意繞來走這條小路,除了炸牛奶、香芋酥、榴槤,還有長沙版的爆米花、土豆泥和手打肉丸。
溫馨提示:南門口附近。
5.麻辣燙
辣姨在大古道巷裡做了10多年麻辣湯,最開始沒有名字,是後來食客叫出來的名字,每天下午4點多才出攤子,到了5點半,基本上就只剩下豆腐皮和大白菜在賣了。
溫馨提示:南門口步行街附近。
6.臭豆腐
「中國城」後面的鐵路宿舍,有一個炸臭乾子的店,比五娭毑還出名,白色的臭乾子據說是香港搞法。
溫馨提示:中國城在解放東路233號,距火車站僅1公里。
7.烤腸
出國肉腸不是說外銷品,而是描述裕南街的老兩口靠賣自家做的肉腸將兒子送出國的故事。2元一根香腸名聲在外,即使是一口氣買50根,也要排除半個小時以上。
溫馨提示:裕南街在火車南站附近。
8.雞爪
熊貓姨在八一橋下做雞爪子很多年,從小攤子做到小門面。六毛錢一個的雞爪子煮得很爛,老闆圖的就是薄利多銷。店內還有一個「專利」叫「靈范得樂」,其實就是那可樂加點沙冰,很大一杯。
溫馨提示:在第一中學那裡。
10熱鹵
吃四合一的地方長沙很多,可能吃到十六合一的,估計除了火星鎮的熱鹵老店,找不出第二家。可能老闆是過慣了隨性生活的人,開門要看心情,吃飯就得碰運氣。
11.燒烤
朝陽燒烤越晚越熱鬧,不管是在朝陽一村,還是搬到朝陽二村,人們總能第一時間找到那股地道的孜然味。
溫馨提示:朝陽一、二村在火車站金蘋果服裝市場對面。
12.餛飩
書院路口的家庭夜宵攤幾乎什麼都賣產。有餛飩(肉價這樣漲,他家餛飩肉還是好多)、面(有乾麵乾粉,也有湯麵粉)、熱鹵、燉品和湯,冷盤首推糖醋排骨、鴨腳筋、粉皮、土豆絲。人多的時候擺到街上去了,酒水少喝,因為沒路燈,沒廁所。
13.涼面
從南門口四娭毑旁邊的巷子進去,周娭毑涼面老店,據說做了幾十年,賣刮涼粉和豬血,飲料就只有可樂、雪碧等瓶裝汽水。涼面的特色是芝麻醬很多,看上去清淡,其實特辣。
14.芋頭燉排骨
天馬師大宿舍門口,一台板車每天5點半後出來賣燉湯,推薦芋頭燉排骨,芋頭燉得相當好,湯味夠,記得不要放蔥,賣湯的大姐手很快。
15.酸黃瓜
老三角花園對門的蔣記,最拿手就是拍黃瓜,3元一份,最好不要空腹去吃,辣得你胃痛。自製牛肉乾也好吃,千萬不能催,老闆的態度那叫一個。。。。。。。汗。
溫馨提示:老三角花園在青少年宮附近。
16.蛋炒飯
文藝路口喜鵲咖啡旁,晚10點才出攤,招牌是炒鴨架子和蛋炒飯,鴨架拌著大蒜、香菜、辣椒在鍋里翻滾幾下味道就出來了,蛋炒飯就要加火腿。
17.鐵板香乾
五一路口腔醫院和大成華天中間的巷子里,又是夫妻檔,每次聞到鐵板香乾的香辣味就忍不住要買,只是每次都要排好長的隊。
18.涼皮
葯王街涼皮,人民公社的對面,味道很正,文運街裡面西安人開的涼皮店,兼賣稍子面,也好吃。
溫馨提示:春天百貨旁邊的巷子里。
19.豬腳
南門口東之傑的東南角,非常窄的門面要下午4點才開門,進去後豁然開朗,打包豬腳的人最多,也有五張桌子,可以坐下來吃海帶排骨、冷盤。
20.拌面
高葉塘下去一點,蘇寧對面的彭記,吃炒碼面和粉的店,一直做到晚上7點,推薦芹菜肉絲和黃瓜炒肉拌面。
21.油爆蝦
南湖路的新哥油爆蝦是去年才興趣的夜宵店,今年周邊突然開成了片,沒到凌晨2點,前坪里就人扎堆了,也分不清是哪家店的客人,吃的都是和新哥一樣的油爆蝦。
22.水煮活魚
陳記大排檔,在伍家嶺維多利亞商場左側活魚村對面,開了八年,早餐也有人排隊吃粉,不過推薦還是夜宵的水煮活魚,雄魚先燜煮,上桌後再放在酒精爐子上慢慢煮,還送火鍋小菜兩份,花生米一碟。
23.魚唇
潮宗老街的魚嘴巴店在好吃魚的人眼裡,是有點奢侈的,一條魚只吃嘴巴也吃出了名堂。42元一份的魚唇火鍋,得靠酒咽。
24.蛇
燕山街的帶皮蛇好吃在蛇皮勁脆,是大廚試驗了十多年才得來的手藝,哪個廚校都學不到。
女子大學的九龍緣吃薑辣蛇,分淡辣、中辣、猛辣、特辣四等,如果不在點菜時說明,一般就會上中辣的。
25.口味蝦
易記今年重新刷牆了,三年前還在做米粉的小店,在白沙路口居民呵護下,成了長沙頗為有名的口味蝦店。來吃口味蝦和油炸餛飩的食客,車子可以從白沙路南排到白沙路北。
溫馨提示:白沙路和城南路交界的橋下面往碧水藍天方向。
26.醋炒蛋
從老闆女兒出生的1985年,做到安塑路上頂頂有名的小村飯店,醋炒蛋好吃又實惠,老闆把好味道歸於好材料,比如土雞蛋。
溫馨提示:安塑路在商學院附近。
27.芋頭娃娃菜
城裡的戴家村分店很多,可是裝修後加了菜譜的新店到底不是芙蓉北路靠城郊的那個味道了,想吃正宗的芋頭和娃娃菜還是不能省那點油錢。餐前的豆奶,老闆要是沒給,千萬記得開口要哦。
溫馨提示:長沙市韶山南路100號(九芝堂公司旁)。
28.魷魚絲
中山西路的小巷2008年依然強勢,天下客、娟娟餐館、桑桑廚房,飯店都是家裡樓下,推薦魷魚絲和酸菜豆腐腦湯,反正不管別人怎麼創新,它總是抱著「虛心接受」的態度,堅決不改。
29.臘味
從白沙南路上一個洗車店旁邊的巷子進去,很隱秘的嶺上人家,三層小樓,最著名是大蒜葉炒臘牛肉,因為店裡有個臘肉熏烤房,保證臘味原料正宗。
30.炒肚絲
曙光北路的「蘭外婆家菜館」,最好吃是炒肚絲和姜辣豬腳。訂座要直播老闆兼廚師的手機號碼,如果打過去聽到極不耐煩的答復「過來再說,我在炒菜」,那表示你飛奔過去也沒位置了。
31.肥腸
不吃內臟的記者,開始吃腸子就是從王府花園內街的石門永惠土菜館開始上癮的。以肥腸、辣椒和土豆上鍋的老式做法,吸引的可不僅僅是客人,競爭對手也開成了一整條肥腸街。
32.蓋碼飯
蔡鍔南路天心閣西門X5酒吧正對面,推薦酸辣魷魚、口味豬肝、酸辣腰花,辣得爽。價格不貴,長沙行市價8元起。上面的草坪,適合晚上去找靈感。
33.三合魚粉
在天心區一中出口的巷子里,門口有一個很大的魚字,還以為是吃魚的餐館,不過店內只有粉招待。
34.三杯肉
私房菜館僅次於解放路城市經典13樓,推薦三杯肉,味甜有嚼勁,用面片將大蔥、黃瓜和肉包在一起,吃起來感覺像片片鴨,而且老闆很帥很man的。
35.柴魚
嶽麓區天馬阜埠河路口的衛記野生柴魚館,整體口味偏湘菜,最有名的是肉嫩入味的香辣柴魚片,晚上在坪時吹吹風也好舒服。
36.雄魚
韭菜園九如巷的九如川菜館,湯料是雄魚生長的深山泉水,雄魚有湖藕墊底。還有水煮牛肉、麻婆豆腐、辣子雞丁等正宗川菜。
37.鴨
名聲思房菜開在芙蓉廣場曼哈頓寫字樓,主菜以鴨為主,但做法每月一換,記者吃到的是檳榔鴨。
38.煎豆腐
白沙井對面的巷子進去,只要問「吃豆腐的店」都知道,最有名的是煎豆腐,再煎條桂魚,要個榨菜皮炒肉。生意好的時候廚師一個鍋煎兩條魚。
39.海鮮火鍋
從成都到長沙的芙蓉中路,蝦佬頂湯是原本專賣基圍蝦的老闆開拓海產品市場後研製出來的,兌新湯熬制25小時,是鍋小湯濃的秘訣。
40.羊肉火鍋
猴子石大橋旁的羊羊得意蒙古綿羊城,豪爽的大盆肉,鍋底只是清湯撒點蔥段,不蘸點老闆特製的辣椒醬,會膻得入不了口。
41.吃蟹去天福家菜館。
秘制口味蟹小份從58漲到88,食客也不見少,晚上不接受預定,中午訂座還要趁早。
42.吃排骨去何氏排骨。
現在的老闆是第四代傳人,牆上發黃的老照片和桌上的霸王排骨一樣震得住人。
43.吃魚丸去廣殿漁村。
搬家後底盤低的車子要小心翼翼地走,不過魚丸還是正宗,配上自釀米酒,爽口不醉。
44.吃石鍋魚去教育街的老屋。
板凳有點低。但多的是開賓士、寶馬的客人。
45.吃雞去杜家雞。
環境談不上好,但味道正宗,最特別是開了長沙對講機點菜的先河。
46.吃蛙去錢四口味店。
配料除了辣椒就是大蒜,老闆特別爽快,就是服務員做事太慢。
47.吃花江狗肉去南陽街鐵哥老店。
狗肉火鍋配米豆腐,貴州廚子做了十幾年。
48.吃叉燒去好食尚。
烤得焦脆,肥肉不膩,而且顏色正。惟一不足是分量太少,當真是「珍品」。
49.吃湘菜去省委旁邊的湘菜研究所。
50.吃辣椒炒肉去水泵廠旁邊、芙蓉路上的辣椒炒肉。
Ⅲ 女生胯大,腰細 穿什麼短褲或裙子好看
可以從褲子的式樣和顏色兩方面來揚長避短。式樣上避免窄小修長的褲子,尤其是褲腿細長的褲子,容易形成細腿與粗大腿的對比。顏色上盡量不選擇淺顏色,尤其是純的淺色褲子。如果時尚,在小腿部位作點裝飾,可以將別人的注意吸引到下腿部。
搭配建議:直線條的直筒褲,垂感要好,這樣能增加合體度,口袋在前面的款式最合適,臀部不可以有太多裝飾。如果穿合身的牛仔褲,那褲腳不可以太小,穿好、站直後應該和胯骨的寬度差不多。不需要選擇過分寬大的褲子,那樣會顯得鬆鬆垮垮,很邋遢的沒有精神。臀部大如何穿好喇叭仔褲。中型闊腿喇叭褲可謂是修型的良品,不但拉長腿部線條而且是收臀效果很好的牛仔褲,如果搭配短款的背心更能打造高腰的優美線條。切忌腰部蝴蝶結系在胯骨處以致寬臀更寬。深色褲本身就有收縮效果,有暗條紋的褲子同樣能收縮跨部的寬度,稍寬的褲腳適合OL的干練氣質,能帶來飄逸的瀟灑感。
推薦單品:闊腿褲 牛仔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