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南充睡衣制衣廠

南充睡衣制衣廠

發布時間:2022-01-04 07:17:33

『壹』 我在制衣廠工做了數十年,車工都會,現在想回南充找工作,請問南充有服裝廠招工嗎

多的很,就在我們公司旁邊就是人才市場,上面我經常路過看到招工信息,縫紉工、車工熟手是搶手貨。至今還在招人。每周星期六南充人才市場都舉行招聘會。 地址:南充市就業局(西河路菜市場那邊,背後就是工行)

『貳』 南充睡衣市場調查

有特色的不多,除了商場里有些,但是比較少,環形有幾家,都還可以,價格可以,而且樣式比較好。呵呵,現在年輕時尚的都比較喜歡有個性、時尚的家居服。一般純棉和綢的面料比較好賣,便宜的就很便宜十幾二十的都有,貴的幾百的也有,不過我周圍的朋友大多鍾愛一百左右不超過兩百的。

『叄』 請問南充有沒有服裝廠搞外發加工的我想找點加工活做謝謝。

摘要 南充服裝八場匯聚各省市,多種類型的大小服裝加工廠,制衣廠,毛織廠,毛衣廠,小作坊,夫妻對,承接毛織外發,毛衣,毛衫,縫盤,等多種服裝加工

『肆』 制衣廠南充工資高還是廣州工資高些

摘要 親 目前是廣州比較高出300多左右的親 這個您大可去問一下 實際情況的呢 基本都是高出300多

『伍』 我想做睡衣生意,誰知道都有哪些地方批發睡衣

請問你想在哪個地方批發呢?廣東這邊有東莞虎門,廣州,中山(制衣廠多),深圳東門這些地方都有很多.

『陸』 有誰知道南充寶升制衣廠工資待遇

摘要 您好,很高興能夠為您解答,這邊為您查詢的信息如下。 南充寶升制衣有限公司工資待遇在四千到五千之間,您參考一下。

『柒』 南充哪裡有手工編製品賣啊

6月12日,在嘉陵區文峰鎮蠶繭站,偌大的院子被前來賣繭的蠶農圍得水泄不通。
「有訂單,有技術,銷路不愁,我們養蠶就穩賺錢,養蠶比種莊稼劃算得多。」剛剛賣了蠶繭,手裡拿著一疊百元鈔票的文峰鎮烏木橋村八組村民林世奇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說,他剛以每公斤23元的價格,賣了65公斤的方格簇蠶繭,收入了1495元。他說今年他共餵了4張紙的春蠶,這是一張半蠶種的收入。
「今年准備喂春蠶、夏蠶、秋蠶和晚秋蠶四季蠶,估計今年養蠶收入可以超過1萬元。」林世奇喜滋滋地說,今年繭子收購價每公斤在去年13.2元的基礎上提高到每公斤19元左右,如果用紙板方格簇化蛹的蠶繭,每公斤收購價在22至25元;他家的4張春蠶全部使用紙板方格簇飼養,因此今年每張紙的收入可以增加200元左右。
近年來,嘉陵區抓住國家「東桑西移」和我市蠶桑「百萬工程」實施的機遇,以強化蠶桑基地鄉鎮建設和培育業主大戶為重點,夯實蠶桑產業發展載體,依託千年綢都第一坊、西部繭絲綢交易中心、絲綢服裝企業等延伸產業,打造蠶桑產業發展助推器,搭建「以蠶桑基地為塔基,以繅絲加工、服裝生產等產業為塔身,以依託蠶桑發展的旅遊產業和絲綢服裝交易商貿為塔尖」的蠶桑產業鏈條共同發展的「金字塔」,打造川東北蠶桑產業經濟強區,給區域經濟騰飛插上了「金翅膀」。
2007年,嘉陵區共發種5.6萬張,產繭3.8萬擔,蠶農繭款收入近3000萬元;區繭絲綢交易中心交易額超過3億元;依託蠶桑開發的千年綢都第一坊旅遊產業收入7000多萬元。
一組組數字猶如一縷縷陽光,普照著「絲綢之鄉」,溫暖著嘉陵百姓,見證著在過去幾年裡,嘉陵蠶桑產業通過改革機制、科技創新等手段理順發展關系,從興盛到衰敗,再從衰敗到崛起,構建川東北蠶業經濟強區的不平凡歷程。
蓄勢:突破陳舊觀念,佔領思想高地,嘉陵蠶桑重振「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雄風,重現「絲綢之鄉」魅力
「巴蜀人文勝地,秦漢絲錦名邦」。有著「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稱號的嘉陵區,蠶桑業具有3000多年歷史,是富民興區的傳統優勢支柱產業之一。曾幾何時,嘉陵蠶桑書寫了年發種10萬張,產繭300萬公斤的輝煌歷史。
正是由於嘉陵蠶桑具有悠久歷史,區內現有的1億株桑樹良桑化率不足60%。特別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推廣的桑品種,不僅產葉質差、量低,而且硬化早、畝桑效益不高;加之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受到市場疲軟和體制障礙等方面的影響,嘉陵蠶桑業發展出現了兩種怪象:一是養蠶規模越來越小,2004年全區發種量不到3萬張,產繭量僅為歷史最高期的20%,農民毀桑嚴重;二是蠶桑部門債台越築越高,2004年底累計負債1100多萬元,蠶種場、繭絲綢公司停產多年,部分職工因為工資問題身陷困境。
發展陷入僵局,穩定面臨危機,嘉陵蠶桑何以才能重振「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雄風,再現「絲綢之鄉」魅力?正在這時,有利於蠶桑業發展的利好消息一個個傳來。
2006年,國家吹響「東桑西移」的號角,沿海發達地區絲綢產業轉移滾滾而來,作為「中國綢都」的南充又被納入了我省絲綢服裝產業帶;同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實施蠶桑「百萬工程」建設的決策。面對這一發展機遇,嘉陵區如何搶占承接絲綢產業轉移的「第一落點」?嘉陵人審視自身,尋找發展潛力。屬於典型傳統農業大區的嘉陵區,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脫貧致富一直是區委、區政府的頭等大事,蠶桑產業是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基礎良好,蠶農生產積極性高,且具有豐富的經驗,發展蠶桑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必然選擇。區位優勢明顯,嘉陵地處成都—南充—重慶三角經濟貿易區介面處,與成都、重慶構成兩小時黃金經濟圈,有利於發展繭絲綢貿易。區內絲綢服裝企業聚集且發展態勢良好,絲綢服裝企業原料需求量十分巨大,栽桑養蠶是推動絲綢服裝產業發展助推器。
面對優勢,嘉陵人毫不沾沾自喜,而是思索著如何才能將潛在優勢變為現實優勢,將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搭建『以蠶桑基地為塔基,以繅絲加工、服裝生產等產業為塔身,以依託蠶桑發展的旅遊產業和絲綢服裝交易商貿為塔尖』的蠶桑產業鏈條共同發展的『金字塔』,打造川東北蠶桑產業經濟強區。」嘉陵的決策者們「開發」出了蠶桑產業馬車加速前行的「新動力」。
面對著有多種增收渠道選擇和正日漸對栽桑失去興趣的蠶農,嘉陵區委、區政府領導開始了思索!「取經」、「醒腦」、「提神」、「充電」等一系列工程在嘉陵緊鑼密鼓地展開。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僅請來蠶桑經濟專家為廣大幹部授課,還組織全區蠶桑基地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以及部分蠶繭企業負責人和區級有關部門負責人近到省內的閬中、高縣、珙縣學習,遠赴廣西、雲南、浙江取經,從他山之石中謀求嘉陵蠶業發展新思路。幹部開闊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啟迪了思維。全區上下形成了「打造川東北蠶業經濟強區」的產業強區主導意識。
隨著繭絲綢行業的復甦,蠶繭價格不斷上漲,蠶農收入日益增加,絲綢服裝企業發展壯大,隨著千年綢都第一坊的成功打造,繭絲綢交易中心的生意興旺……現在的嘉陵區以蠶桑絲綢為「媒」,絲綢經濟、絲綢旅遊、絲綢文化互相滲透,形成了栽桑、養蠶、繅絲、織綢、服裝生產貿易以及蠶桑旅遊和蠶桑附產物開發利用「一條龍」的蠶桑產業鏈條。嘉陵蠶桑重振了「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雄風,重現了「絲綢之鄉」魅力。
發力: 創立全新機制,土地等生產要素相對向業主集中,技術等生產要素迅速向農戶推廣,嘉陵蠶桑譜寫跨越華章
明確發展方向後,嘉陵區委、區政府迅速吹響了實施蠶桑「優質蠶繭基地建設」的集結號,按照「決心一次下足、規劃一步到位、基礎一年夯實、栽植一年完成」的工作思路,成立了「萬畝生態優質蠶桑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了對蠶桑生產的領導,並於去年的1月19日,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蠶桑生產的意見》文件,組織編制了詳盡的優質蠶繭生產基地實施方案及其詳細目標。
2007年,全區新栽桑10萬畝,桑園面積達到14萬畝,實現當年育苗、當年栽桑、當年嫁接、當年完成養蠶設施添置改造、當年投產,一年完成三年栽桑任務。到2011年,全區桑園面積達到20萬畝,發種20萬張,產繭20萬擔,蠶農繭款收入達到2億元,蠶農人均增收突破1000元。
「以市、區級蠶桑基地建設為重點,打造以國道212線、318線和李蟠線為中心的『百里蠶桑走廊』。」區蠶桑局局長羅彤介紹說,為了把目標變為現實,嘉陵區以文峰、雙店、土門等5個市級蠶桑發展基地鄉鎮和吉安、臨江、世陽等7個區級蠶桑基地鄉鎮為「優質蠶繭」項目實施區,輻射雙桂、集鳳、華興等8個區級基地鄉鎮,掀起全區蠶桑產業發展熱潮。
蠶桑產業的發展,育苗是關鍵,建設是基礎。去年5月,該區召開了全區育苗工作會議,出台了育苗管理辦法,明確了統一供應桑種、統一發放薄膜、統一技術規程、統一補助標准、統一驗收辦法的「五統一」措施。為了給蠶農育苗提供技術保證,區蠶桑局組織全體職工建立起技術大聯包機制,起早摸黑地下鄉進村,包片指導育苗,短短半個月時間里,就發動186戶育苗大戶育下了營養杯8000萬株,創造了嘉陵育苗史上速度最快、面積最多的全新紀錄。
「區上任務逼得緊,我們每天天剛亮就起床和農民一起勞動,中午餓了就在地里吃農家飯,在冒暑奮戰的日子裡,先後有20多名鄉、村幹部累倒、中暑住院……」6月12日,正在新廟鄉養蠶業主大戶鬍子剛的蠶房裡,指導使用紙板方格簇的該鄉副鄉長王曉慧說,自從領到新栽桑任務後,全鄉幹部把辦公地點搬到了田間地頭。去年,該鄉新栽桑4000多畝,桑園總面積已近6000畝。
為了激發農村基層幹部抓蠶桑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該區按照「一項產業,一套政策,一個班子,一把尺子」的原則,區政府及時與各鄉鎮簽訂栽桑目標責任書,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到農戶和地塊,並組建督察組,奔赴鄉鎮明察暗訪。區委、區政府對栽桑任務還實行專項目標考核,對工作落實差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實行跟蹤問責。同時在蠶桑基地鄉鎮栽桑中實行「升降級」制度。
四面環山的土地都披上了桑林綠裝,昔日撂荒的土地里見不到成片的雜草。「我一共承包了280畝土地,搞起了栽桑養蠶。」鬍子剛對筆者說,去年5月初,鄉上組織鄉村幹部和部分養蠶大戶到該區文峰鎮參觀蠶桑產業發展狀況,看著文峰蠶桑產業蓬勃發展態勢,讓身為鄉農業中心主任的鬍子剛萌生了租地栽桑養蠶的想法。鬍子剛盤算著:1畝桑園一年可養4至5張蠶,按當時的繭價13元/公斤,每年養蠶收入大約在2100元以上,加上桑園里間種黃豆、秋玉米、花生等經濟作物,一年收入3000元以上不成問題;而純粹種1畝小麥、玉米、紅薯等糧食作物,一年下來的收入不超過2000元。兩相比較,更堅定了他的想法。
同年11月初,鬍子剛與嘉興絲綢有限公司的老闆林加勝一起投入40萬元,按照前三年80元/畝,三年後180元/畝的價格,在該鄉合興嘴村承包了280多畝的荒坡地搞起了栽桑養蠶。
為了培育蠶桑業主大戶,新廟鄉整合各種涉農項目資金,打通了連接鄉道與鬍子剛桑園的500米泥碎路,1公里的便道路,修砌了4口蓄水池和1口沼氣池,並完善了灌溉水渠。如今280多畝的荒坡地已全部栽上了桑樹,地里間種上了大豆、花生、中葯材等經濟作物。「今年我已養了8張春蠶,按現在方格簇蠶繭的價格,收入6000元以上不成問題,這還不加各類經濟作物的收入。」鬍子剛高興地說。
去年以來,嘉陵區通過創新土地流轉機制,積極培育養蠶大戶,涌現出了一大批像新廟鬍子剛一樣的蠶桑業主和專重大戶,如大通謝鳴鶴、移山唐彬等。全年,該區新培育有桑園10畝以上的大戶58戶,現有桑園3至10畝的骨幹戶達79戶,有桑園30畝以上的示範戶26戶。在這些蠶桑業主和專重大戶的典型帶動,該區蠶農思想上實現了「要我栽桑養蠶」為「我要栽桑養蠶」的轉變。
而「誰發展、誰受益、誰收購」的蠶繭收購經營政策的放寬,以及蠶業專項扶持資金的設立,也激發起了以嘉興絲綢為主的絲綢企業當產業龍頭的積極性。
去年,全區新栽桑8000萬株、10.1萬畝,改良4500萬株、5.5萬畝,在養蠶大棚發展上,已經新建起了養蠶大棚136處,改建養蠶大棚123處,標准蠶房達到9195平方米,在小蠶共育室推廣上,已經新建小蠶共育室42處,改造小蠶共育室21處,新建、改建面積達到3075平方米,小蠶共育面達到了60%以上。全年發種5.6萬張,產繭3.8萬擔,蠶農繭款收入近3000萬元。
延伸:帶動下游產業,開辟廣闊天地,承載南充厚重的絲綢文化,拓展「中國綢都」外延,豐富「中國綢都」內涵,嘉陵蠶桑演繹「破繭成蝶」神話
「我們以保護價從農民手中收購鮮繭,繅絲後直接賣給嘉陵服裝工業園的織綢制衣企業」嘉興絲綢負責人林加勝介紹說,公司同時與農民和織綢制衣企業簽訂購銷合同,三方合作在嘉陵本地就能完成,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在質量、信譽等方面不用操心。據了解,嘉興絲綢已與服裝園的順成紡織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嘉興絲綢負責收繭和繅絲兩道工序,然後將加工好的白廠絲賣給服裝園區的服裝企業織綢制衣。
從養蠶、收繭、繅絲,再到織綢、制衣、銷售,嘉陵區的蠶桑基地、絲綢企業和商貿市場的完備,將蠶桑產業鏈條越拉越長。擁有20個蠶桑基地鄉鎮,桑園14萬畝,年養蠶量可達10萬張,讓繅絲加工有了充足的「口糧」,園區順成、依格爾、詩琪麗等多家服裝企業就在本地消耗成品絲,製成成品後通過繭絲綢交易中心等商貿流通渠道將產品銷售出去。
走在嘉陵區「綢都大道」,感受濃郁的絲綢文化。街道兩邊是精心製作的絲綢宣傳欄,營造出濃郁的絲綢氛圍。在繭絲綢交易中心各個裝飾精美的商鋪里,人氣旺盛。精緻、美觀的蠶絲被、真絲窗簾、真絲床上用品、絲綢工藝品、真絲服飾等各類絲綢產品琳琅滿目,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據嘉陵區商務局局長韓榮武介紹,為叫響「中國綢都」品牌,區委、區政府煞費苦心,不僅將原耀目路改名為「綢都大道」,還千方百計廣招絲綢企業和商家入駐該大道,爭取形成西部最大的繭絲綢交易中心。
「沒有絲綢產品的展銷作為載體,『中國綢都』的品牌就容易成為空殼。」韓榮武告訴筆者,幾年前,北京、廣州等外地遊客到南充旅遊時,紛紛抱怨南充雖然是絲綢之城,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絲綢產品,想購買幾件很不容易。「那時的絲綢專賣店不多,且零星分布,根本沒有形成規模。」
如今,愛膚爾、依格爾、美亞、六合……南充的名牌絲綢企業產品紛紛入駐綢都大道經營,就連浙江嘉興、萬事利等絲綢產品也來此「安營紮寨」。林立的絲綢專銷商鋪,琳琅滿目的各種絲綢產品,讓綢都大道成了名副其實的絲綢一條街。
據四川依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明樹介紹,公司在交易中心設立的專賣店,展銷了20餘種暢銷歐美國家的「拳頭」產品。其中,一款新的絲綢製品還受到了烏干達總統的青睞,專門安排人員購買了數套。
南充市繭絲綢交易中心經理熊得民告訴記者,繭絲綢交易中心不僅吸引了成都、重慶、遂寧、廣元、達州、巴中等南充周邊城市的顧客,還有上海、雲南、北京、廣州等外省(市)的消費者慕名前來購物。目前,綢都大道的繭絲綢交易中心年交易額超過3億元。到2010年,繭絲綢交易中心的繭絲綢交易額,可望突破10億元。成為西部繭絲綢交易「航母」。
來到嘉陵區文峰鎮渭鍾沱村看到,一望無際的桑海、優雅別致的小樓房,一幅幅充滿生機的和諧新農村畫卷展現在眼前。遊客在這里穿桑林、過棧道、沐江風,親身感受鄉村旅遊的樂趣和魅力。
「去年一共養了24張蠶子,也就是2萬多元。說老實話,我們情願在家養蠶,比在外打工要好一點。」踏著蜿蜒的青石板路深入「天蠶部落」,正忙碌著給幼蠶喂桑葉的養蠶大戶蒲秀珍告訴筆者,今年,她家又養16張春蠶,按目前的市價預計收入近1.3萬元。
來到「姐妹坊」蠶家樂,只見這里的生意火爆。「今天有30多名城裡人來我這吃農家飯。」業主李安蓉樂呵呵地向筆者說,她們三姐妹每年單搞農家樂,純收入至少在4萬元以上,還不加養蠶、閑時外出打工的收入。來到一座紅牆青瓦的古典建築前,門楣上「絲綢文化陳列館」幾個金黃色的大字,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陳列室內擺放著古時繅絲車、紡車、手搖式織布車等「土設備」,牆壁上有反映南充桑蠶、絲綢發展的歷史圖片,還有用桑蠶絲製作的服裝服飾產品,刺綉、綢扇、旅行袋等絲綢工藝品,蠶絲被、真絲睡衣……
隨行的區蠶桑局局長羅彤介紹,憑借豐富的蠶桑資源,該區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業主百姓參與」的建設思路,籌集民間資金5000萬元投入到「千年綢都第一坊」景區的打造中。農家樂、蠶家樂的鄉村旅遊開發、核心景點的打造如火如荼。目前,塘坊渡碼頭、蠶渡碼頭、蠶桑景觀道、古桑風情園等景點已全部建成。
以桑蠶養生、娛樂休閑為主題,重點開發旅遊精品。該區先後開發桑葉茶、桑葉餚、桑葚糕、桑蛾酒、桑枝菌等系列蠶桑食品,讓遊客在品嘗天下第一蠶桑宴時,還可以購買蠶桑保健旅遊產品。擬建的蠶桑休閑坊,則可以讓遊客品桑葉茶、做泥療、沙療等。
該區還從浙江購進嫁接桑苗25萬株,集中在文峰鎮建密植桑園,並引進手工製作絲棉、手工刺綉、桑葚酒釀造等民間工藝,利用現有農房產改造建設「天蠶部落」,農民通過辦「蠶家樂」大發旅遊財……
「『千年綢都第一坊』景區盛大開坊以來,已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7000萬元。」嘉陵區委主要領導告訴筆者,該區力爭在兩年內,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農耕文化、蠶桑文化內涵,鑄造千年綢都第一坊景區旅遊靈魂,打造集南充城郊、嘉陵江沿線的蠶桑絲綢文化與歷史文化觀光、生態觀光度假、川北民俗文化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區,推進產業互動、城鄉共融、百姓致富。

『捌』 睡衣十大品牌

一般情況下睡衣的價格也不會貴到哪裡吧,一百多的就可以買套挺好的啊,而且布料的質量也不會差,建議樓主參考下十大品牌網買購上給出的最新的睡衣的品牌名單啊,愛慕,美標睡衣,秋鹿睡衣 ETAM艾格 芬騰睡這幾個牌子都是排名比較靠前的,買的時候你都可以用來做參考。我上次去買了兩套吧,是愛慕跟美標的差不多都是一半左右,穿起來還是挺舒服的。

『玖』 南充制衣廠招工嗎,工資有多少

多,嘉陵服裝工業園里,都是計件的,工資看你手腳快不了,我老婆一個月兩千多。

與南充睡衣制衣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rose朴彩英睡衣 瀏覽:800
用什麼線織針織衫防曬 瀏覽:578
穿濕褲子會有什麼危害 瀏覽:958
千鳥格圍巾一般多少錢 瀏覽:213
如何穿薄白色褲子不顯瘦 瀏覽:850
女孩穿男襯衫當外套 瀏覽:719
高腰白褲子女 瀏覽:144
拉鏈童衣廠批發 瀏覽:56
新款旗袍唐裝批發 瀏覽:999
夏裝襯衣女裝 瀏覽:130
一件代發免費學生女裝 瀏覽:41
男士酒紅色褲子好看嗎 瀏覽:94
知道凈尺碼怎麼選外套 瀏覽:855
旗袍秀東方視頻福州知青 瀏覽:379
睡袍外套怎麼打蝴蝶結 瀏覽:570
童裝女孩秋裝5歲多少錢 瀏覽:89
中原萬達鄭州女裝 瀏覽:145
肩小撐不起襯衫 瀏覽:155
鴨鴨女式馬甲 瀏覽:132
香檳色搭配墨綠色外套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