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嘉靖年間旗袍

嘉靖年間旗袍

發布時間:2021-12-31 13:06:46

❶ 明朝嘉靖年間,什麼時候上朝、退朝

早朝是制度,不請假擅自不朝的,或者撒謊的,一經發現按大不敬論處。而且是每日必行之禮!皇帝上不上是另一回事,發大事了可以臨時取消.
一般3點鍾進床。
打整儀容,吃早點,到3點半或4點。
然後出門,有的走路,有的坐轎,目的地是朝庭。
大約5點鍾,開始上朝,或者在門口等著上朝。
排隊,行禮,上朝。
有事就說,沒事就退,回辦公室辦公。退朝時間約為8、9點鍾。
回家還可以再睡,北京話「回籠覺」根這個制度有一定程度的關系。
古代節日放假也分長短假期-
除了類似星期天的休假外,政府的法令也規定了節慶的假日。在唐代,有放假一天、三天、五天或七天的大小節慶。最長的是新年和冬至,各放七天。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皇帝的生日、孔子的生日、老子的生日等都還可以放1至3天假,讓官員回家祭祀祖宗,或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
-
宋朝的休假制度顯得更加寬松。《文昌雜錄》載:「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歲共六十八日。」宋朝還有一個特殊規定,各級官署,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公務,公務人員回家過年省親,要到次年正月二十日才返回衙門「開印」辦公。這樣,他們全年的實際休假達到98天。看來唐詩宋詞還是要有閑工夫遊山玩水才會有靈感哦!-
-
到了元代,旬休、大休都沒了,一年只剩下十六天的休息時間。-
-
明朝更慘,節慶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還少。因為第一個皇帝朱元璋制定的休假制度既簡單又好操作:三天。一年中只有過年、冬至和他自己的生日這三天休假,郁悶吧。但後來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無法迴避的問題,比如夫妻分居和父母子女問題等等,估計請假的人太多了,這樣才有了松動,增加了月假3天,全年加起來大概是50天左右。清朝的休假制度基本上沿襲了明朝的制度。-
ps:
唐代官員的休假制度明細表-
當個人為了執行對家庭和宗族的責任時(例如,近親的婚喪),政府的法令也規定有回家的休假和相類似的假期。最寬大的是唐代的規定,包括:-
一、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三十日的定省假(不包括旅程);父母住在五百里外,每隔五年有十五日的定省假。-
二、兒子行冠禮時,有三天假期;如果是親戚,則有一天。-
三、兒女行婚禮時,有九天假期,不包括旅程;其他的近親行婚禮,則分別有五日、三日、一日的假期。-
四、父母親去世,強迫解官三年;如果是軍職,則為一百天。-
五、其他的近親去世,分別有三十日、二十日、十五日或七日的假期;如果是遠親,則分別是五日、三日或一日。-
六、親身受業的老師去世,給假三天。-
七、個人的忌日,給假一天。-
八、在五月有十五天的田假,在九月有十五天的授衣假。-

❷ 嘉靖的大事年表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 正月,稱孝宗為皇考,慈壽皇太後為聖母。興獻王為興獻帝,母為興王後。 九月立陳氏為皇後。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 四月,追尊興獻帝為本生皇考,母為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後。

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 十月皇後陳氏卒。 十一月,立順妃張氏為皇後。

嘉靖九年(1530年,庚寅) 正月,定南北郊分祀,並另建日、月壇。 十月,詔選妃嬪。 十二月,初立九嬪。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 十一月,在欽安殿行祈嗣大禮。 嘉靖十二年(1533年,癸巳) 三月,初開經筵。 五月,逮昌國公張鶴齡及其弟張延齡下獄。 十月,張延齡論死,張鶴齡革爵。

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 正月,廢皇後張氏,冊德妃方氏為皇後。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 十月,選補妃嬪,詔聖母命自選賢淑入宮。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丙申) 十月,定獻皇帝廟為世廟。 十二月,廢後張氏卒。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 正月,皇三子朱載垕生。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 九月,改太宗廟為成祖,獻皇帝廟號為睿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己亥) 二月,立皇子載壑為皇太子,封載垕為裕王、載圳為景王。

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 五月,選淑女百人入宮。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 八月,昭聖皇太後卒。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 四月,大高玄殿建成。 十月,壬寅宮變發生,宮女楊金英等十餘人謀弒未果,皆被凌遲。嘉靖皇帝移御西苑萬壽宮,不復回大內。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 十月,俺答擾邊,京師戒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 正月,選淑女三百人入宮。 十一月,方皇後卒。謚孝烈。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戊申) 正月,首輔嚴嵩專權之始。 四月,定嘉靖帝壽陵名永陵,葬孝烈方皇後。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 三月,皇太子行冠禮,二日後卒。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 六月,發生庚戌之變。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甲寅) 正月,康妃杜氏(穆宗生母)卒。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 九月,選淑女一百六十人入宮。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丁巳) 四月,奉天、華蓋、謹身三殿災。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十一月,西苑萬壽宮災,帝移居玉熙宮。戚繼光陸續平定倭寇。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 正月,重修萬壽宮成。 四月,帝遷回新宮。八月,裕王第三子翊鈞生。 十月,俺答擾掠京畿,京師戒嚴。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 正月,選淑女三百人入宮。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 三月,嚴嵩削籍,籍沒,子世蕃以謀反罪誅。 十月,海瑞力諫帝,下詔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丙寅) 十月,帝病重。 十二月,十四日,病危,回大內乾清宮,卒,年六十。遺詔裕王可即皇帝位。二十六日,裕王朱載垕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隆慶元年。

(2)嘉靖年間旗袍擴展閱讀:

由於朱厚熜是藩王繼位,所以一開始就產生了不少的茅盾。首先是禮部根據內閣首輔楊廷和的安排,以太子之禮迎接朱厚熜,但朱厚熜並不接受這種方案。

他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意思是,你們不是請我來做皇帝嘛,怎麼用太子之禮迎接我呢,必須得按照天子之禮接待,不然我不做這個皇帝。)」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皇太後和楊廷和只得讓步,要知道,朱厚熜這個時候才14歲。

朱厚熜幼時就聰敏過人,他父親教他讀詩幾次後就能准確背誦,稍大以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古籍,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

不僅如此,他父親還讓他參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禮,因此他很小的時候便熟悉了各種禮儀和規范。可見此人的聰明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朱厚熜不是個簡單的人。

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後,就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事件,最後以皇權的勝利而告終。具體是這樣的,朱厚熜的皇位可以說的撿來的。

當他繼位以後,楊廷和等人強迫他認孝宗皇帝為父親,這樣一來,他成了孝宗的兒子,繼位皇帝也就名正言順了,兄終弟及。

沒有想到,小皇帝竟然不幹了,雖然這個皇位是撿來的,但是為什麼做了皇帝以後,卻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認了。世宗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後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後,改稱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歷經三年半的大禮議,最後以君權的高壓結束,之後嘉靖帝羽翼豐滿,並且由議禮的過程體會到了如何行使皇權的無上威嚴,此後變得獨斷獨行,剛愎自用。

朱厚熜做皇帝之初,力革前朝時弊,勵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闊斧推行了改革,打擊權臣和封建地主貴族勢力,大赦天下,誅殺了錢寧、江彬等佞臣,整頓朝綱,總攬內外大政。

裁抑司禮監的權力,撤廢鎮守太監,嚴肅監察制度,嚴分廠、衛與法司職權,重視任用張璁、夏言等賢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當權亂政的教訓,對宦官嚴加管束,還地於民,鼓勵耕織,重新整頓賦役,賑濟災荒,減輕租銀,體恤民情,治理水災。

汰除軍校匠役十萬餘人,極大地緩解了當時激烈的社會經濟矛盾;軍事上整頓軍隊團營,守兵東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歷史上稱「嘉靖中興。」

嘉靖帝在歷史上以崇信道教而著名,是繼宋徽宗之後的又一位"道君皇帝",連治國都崇尚黃老之術。

嘉靖間出現了一批思想家和哲學家,出現了許多優秀文人、學者和文學流派,出現了不少胸懷理想信念、不惜以死相諫的諍臣,都與世宗的涵養人才相關,與其所實施的政治寬松相關。

可是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後,皇帝突然不上朝了,專心修道去了,他雖然修道煉丹,但是國家大權仍牢牢掌握著,嘉靖帝是個極其聰明並且自信的皇帝,而且有些自大狂妄,又喜歡亂花錢,也很要面子,能與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徐階、嚴嵩這類的官場老手。

晚年嘉靖帝疏遠嚴嵩,起用徐階為內閣首輔,國家才再次走上了正軌,嘉靖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獨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強的一位,他為人聰明,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都有不錯的造詣。

同時也特別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奮,批閱奏書票擬經常到後半夜。總的說來,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也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嘉靖

❸ 明朝嘉靖年間的風俗習慣。

明代嘉靖百姓習俗的變化,根據服飾、房舍、器用、婚娶喪葬等風尚的日趨奢侈,可劃分為初期、中期,末期三個階級,自洪武至宣德(1368- 1435年)為初期,正統至正德年間(1436- 1521年)為中期,嘉靖至崇禎(1522- 1644年)為末期。以社會風氣而言,明朝初期,在禮法控制下,物質生活儉朴,價值觀念守成,精神生活沉悶,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社會生活多依禮而行,社會風俗 儉朴淳厚 ,統治者企求的 貴賤有等 的社會景況已初見成效。明代中期則是 渾厚之風少衰 ,社會漸趨奢侈。到了明末,則是 華侈相高 、 僭越違式 的社會。雖然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程度有別,以致物質變化略有先後,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 重本抑末 的傳統觀念和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道德規范,受到沖擊,出現了社會生活沖擊禮法並反禮法的趨勢,而且愈演愈烈,表現出不平衡性,一般是城市先於農村,沿海先於內地;地區越是偏僻落後,受禮法的禁錮就越深。從文獻記載看,明末社會生活的反禮法趨勢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普遍性。二是超越性。越禮逾制的不但有皇室貴戚、封疆大吏、富戶豪民、庶人百姓,就連歷來身份低賤的優伶奴僕,也敢藐視禮法。而大吏富戶豪民又是違制的發軔者,使社會生活的反禮法有由上而下的趨向。三是並發性。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反禮法同時發生,說明社會生活對禮法的沖擊,已由表層的物質文化滲透到深層的精神文化。社會上的確出現了一股去朴存艷、好新慕異的風俗習尚。各種畸形社會丑惡現象也有膨脹和發展,結果,尋致封建末世種種 危象 的並發和滋生。

❹ 明朝嘉靖年間吳永堅其人

明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在此期間世界上(中國略)發生的大事如下:1508年:西班牙征服古巴1517年:(1)葡萄牙人到達廣州,歐洲跟中國的海上貿易,從此開始。(2)威丁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焚毀教皇李奧十世紀出售贖罪的諭旨,宗教革命爆發。1519年:(1)麥哲倫船長得到西班牙國王查里五世資助,開始第一次環球航行。(2)西班牙征服墨西哥。1520年:麥哲倫船隊穿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1521年:麥哲倫到達菲律賓群島,被當地居民所殺。1528年:蒙古酋長巴卑爾(帖木爾可汗五世孫)進攻印度,陷德里城,建莫卧爾帝國。1542年:西班牙征服菲律賓群島。1543年:波蘭學人哥白尼逝世,所著《天體運行論》發表,揭示了地球非宇宙中心,太陽乃宇宙中心。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恐怖伊凡),改稱沙皇,俄羅斯帝國出現。1551年:(1)被羅馬帝國卡爾五世軍隊圍困的德國馬德堡城上空,突然出現了3個太陽,羅馬人以為是上帝不讓攻打此城,倉惶撤走。(2)英國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家股份公司--俄羅斯公司(又稱MUSCOW公司),該公司向公眾發行了面值25英鎊,總值6000英鎊的股票。(3)在西班牙的巴利亞多利德召開了大型辯論會,主題是:世界上有沒有劣等民族?先進民族有沒有理由對落後民族開戰並奴役他們?這種性質的論戰在西方殖民史上是僅有的一次。1554年:英國女王瑪麗(血腥瑪麗)迫害新教徒。

❺ 明嘉靖年間的人物

階:字子升,號少湖,又號存齋,明松江府華亭縣人。早年即工詩文,善書法。嘉靖二年(1523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徐階是明代公認的頂級政治家,他的權謀手段和政務能力除張居正外,可謂無人匹敵。
徐文長本名徐渭,文長是他最常用的號。徐渭(1521-1593)明代傑出謀士、書畫家、文學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又號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自幼聰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參加過嘉靖年間東南沿海的抗倭斗爭和反對權奸嚴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謂「落魄人間」。最後入獄七、八年。獲釋後,貧病交加,以賣詩文、畫糊口,潦倒一生。
此外還有,嚴世藩(嚴嵩兒子,獨眼龍),害人無數,是嚴嵩專權得力的助手
陸炳(錦衣衛指揮使,非常牛的一個人,嘉靖兒時的玩伴,在他領導錦衣衛的時期錦衣衛的地位超過了東廠)
抗倭名將俞大猷、戚繼光、胡宗憲
著名哲學家王守仁(徐階是他的弟子)
為扳倒嚴嵩而入獄被害的楊繼盛
名臣高拱、張居正、海瑞

❻ 嘉靖、萬曆年間,裝飾繪畫有什麼大變化

嘉靖、萬曆年間,裝飾繪畫有了大變化,即圖案是以紅、淡綠、深綠、黃褐、紫及釉下藍色交織繪成,彩色濃重,尤其突出紅色,青花反而僅起藍彩點綴作用。

❼ 王誥和嚴蒿是嘉靖幾年間的

嚴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漢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縣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進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63歲拜相入閣。嚴嵩書法造詣深,擅長寫青詞(實為他人代筆)。《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透過戲曲和文藝作品、歷史典籍,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概述圖片來源:明·嚴嵩《鈐山堂集》)

王誥,字公遇,號棠溪,河南西平人,生於明弘治戊午年(1498),明末抗倭功臣。

經歷
王誥,字公遇,號棠溪,河南西平人,生於明弘治戊午年(1498),年少聰慧,學識博深,為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進士,著有《河西稿淮南奏議》《三餘雅會題》《東隅集翰》等書籍,曾任山東按察司副使、陝西布政司使、南京戶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資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漕運等職,南征北戰,屢建奇功,為大明江山的穩定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王誥忠君為民,忠於職守,定大同兵變,巡撫甘肅,剿除倭寇,厥功昭偉。王誥的有生之年,授行人,遷戶郭郎中;定大同,馬到成功,記功在冊;官汝寧,世襲千戶,後補任山東東昌知府,升山東按察司副使;尋擢僉副御史;巡撫甘肅,練兵馬,增城堡,戍邊衛國,政績顯赫,受白金文綺之賜;累遷南京戶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使;總督漕運,兼撫淮南地方。當時,倭寇又起,王誥提調浙、福、湖等九省軍務,調兵譴將,風從響應,江淮之地,長以安寧。誥平倭碑文存載於江蘇《阜寧縣志》。王誥一生為官,明嘉靖丁巳年(1557年),感疾卒,歸葬西平縣譚店鄉王吉白庄西南一公里處洪河北岸。《河南通志》記載,明王誥「故里在縣西王寨保下里老王莊」,王誥墓「在西平縣城西三十里處汝河北岸,誥右都御史。」

❽ 如何通俗解釋嘉靖年間的「大禮儀」事件

事件經過: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憲宗之孫,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興獻王朱佑杬次子(長子為朱厚熙,生五日而夭,嘉靖四年追贈岳王,謚懷獻)。明憲宗生十四子,長子為明孝宗,次子為興獻王。1494年(弘治七年),興獻王前往其封國安陸州就藩,1507(正德二年)年秋八月,朱厚熜生於興獻王邸。

1519年(正德十四年),興獻王薨。以世子身份居喪並決策封國政務。1521年(正德十六年)三月,尚未除服,明武宗特旨令其襲封。五天後(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駕崩,那時,朱厚熜尚未正式受封。明武宗無嗣,而明孝宗也無其他皇子在世,皇太後張氏與大學士楊廷和(朱厚熜未至京師前,楊廷和總攬朝政三十七天)攝理國政,根據《皇明祖訓》中所說的「兄終弟及」的原則,於三月十五日派定國公徐光祚、壽寧侯張鶴齡、駙馬都尉崔元、大學士梁儲、禮部尚書毛澄、太監谷大用等前往安陸迎接朱厚熜,到京師即皇帝位。三月二十六日徐光祚等抵達安陸。(谷大用先期至,朱厚熜不許其私謁。)1521年四月初一,拜別其父陵墓,次日辭別母妃啟程。四月廿二,朱厚熜抵京師,止於郊外。當時朝廷官員就有關於以什麼禮儀迎接興獻王世子朱厚熜的爭論。禮部尚書毛澄根據楊廷和的授意,定議以皇太子即位的儀式。

武宗年間,大學士楊廷和曾幫武宗起草遺詔,這時卻被朱厚熜利用,成為迫使楊廷和改變立場的利器。 因為遺詔的內容是以武宗的語氣表示:「皇考孝康敬皇帝親弟興獻王次子,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後,與內外文武群臣合謀同詞,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引

其中,「嗣皇帝位」四字最為關鍵。朱厚熜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楊廷和仍要求朱厚熜按照禮部的方案(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擇日登極。但未行,最後是由皇太後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當天中午,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詔書曰:「奉皇兄遺命入奉宗祧」。以明年為嘉靖元年(未採納群臣擬定的「紹治」年號)。
四月廿七,朱厚熜下令群臣議定武宗的謚號及生父的主祀及封號。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漢朝定陶王(漢哀帝)和宋朝濮王(宋英宗)先例,認為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繼大宗,就應該尊奉正統,要以明孝宗為皇考,興獻王改稱「皇叔考興獻大王」,母妃蔣氏為「皇叔母興國大妃」,祭祀時對其親生父母自稱「侄皇帝」。另以益王次子崇仁王朱厚炫為興獻王之嗣,主奉興王之祀。五月初七,禮部尚書毛澄和文武群臣60餘人將此議上奏皇帝,並聲稱朝臣中「有異議者即姦邪,當斬」。

對世宗而言,這絕對是不可接受的,雙方產生僵持。年方十五歲的朱厚熜試圖優撫楊廷和,並向毛澄厚贈黃金,欲使其改變主意,但兩人都不為所動,幾次下詔尊加其父徽號也被楊廷和等大臣封還。但毛澄亦修改意見,認為將來朱厚熜有子時,可以第二子取代朱厚炫成為興王,繼承其父親的王統。
1521年七月初三,新科進士張璁上疏支持世宗,認為朱厚熜即位是繼承皇統,而非繼承皇嗣,即所謂「繼統不繼嗣」,皇統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繼,而且漢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預先立為太子,養在宮中,實際上已經是過繼給漢成帝和宋仁宗,「其為人後之義甚明」。張璁建議朱厚熜仍以生父為考,在北京別立興獻王廟。朱厚熜見此奏章後大喜,稱「我父子得以保全了」。但張璁人單勢孤,難以動眾,世宗唯有先行妥協。但在奉迎生母蔣妃入京的禮儀上,朱厚熜堅持行以迎皇太後之禮,遭到楊廷和反對後痛哭流涕,表示願意辭位,奉母返回安陸,楊廷和無奈之下只得讓步。當年十月,朱厚熜以皇太後禮迎母親入宮。

1522年(嘉靖元年)三月,朱厚熜無奈之下,勉強同意稱父親為「興獻帝」,母親為「興國太後」。尊封祖母邵氏(明憲宗貴妃)為壽安皇太後,孝宗皇後為昭聖慈壽皇太後,武宗皇後為庄肅皇後。三年之後,朱厚熜的地位已穩固,試圖為父母封號加「皇」字。那時已被貶至南京刑部主事的張璁與同僚桂萼等揣測帝意,便紛紛上書重提舊事。兩人得以宣詔入京,委為翰林學士,專負責禮儀事項,並迫使楊廷和辭職,而其他反對者都被下獄、貶官奪俸。以張璁和桂萼為中心,在朝廷中形成了支持、奉迎皇帝的「議禮派」,將議禮當作起家的政治資本,因此在醞釀了一段時間後,又重新挑起了議禮之爭。

事件影響:
經過三年的大禮議,最後以君權的高壓結束,朱厚熜已經羽翼豐滿,並且由議禮的過程體會到了如何行使皇權的無上威嚴,此後變得獨斷獨行、一意獨行。如遇上不合自己心意的大臣,都會下獄廷杖。大禮議加強了皇權專制,促成了朱厚熜剛愎自用的政治作風。
大禮議使得楊廷和明世宗兩人形同陌路。楊廷和被削官為民,更中斷了楊廷和在明武宗去世之後推行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世宗日漸腐化,大肆興建、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又好長生不老之術,此後明朝政治風氣愈發頹廢。議禮派「以片言至通顯」,因迎合皇帝而從下級官員升至首輔、六卿,使朝廷官員看到奉迎君主帶來的好處,嘉靖十七年後,內閣14個輔臣中,如徐階、顧鼎臣、嚴訥、夏言、郭朴、嚴嵩、袁煒、高拱,李春芳等,有9人是通過撰寫青詞起家的。從此明朝官員中諂媚阿上之風盛行,政治風氣日益敗壞。

大禮議對歷史發展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嘉靖皇帝以旁支小宗入繼大統,內心深處實際上隱藏著難言的自卑感和不安。楊廷和等人的「繼嗣」論縈繞在他的心頭,必須制服群臣才能樹立嚴威。自卑心理轉化為剛愎、猜忌、橫暴、獨斷,處處標新立異,時時戒備群臣,千方百計樹立威權。

經過大禮議,在理論和禮儀上終於為自己樹立了正統地位;在權力上終於獨攬乾綱,威懾群臣。除強化了皇權外,還產生了許多其他嚴重後果。由於朝野上下都把主要精力集中於議禮,因此干擾、沖擊、擾亂了政治、經濟的進步性改革;由於只要順著嘉靖皇帝的意願議禮有功,便可飛黃騰達,甚至一躍而為巨卿宰輔,因此釀成諂媚之風;由於議禮兩派黨同伐異,勢不兩立,因此釀成黨爭之風。所有這一切都加重了朝政的腐敗,因此史家說「吏治繁偽,兵政窳(窳,瘦弱;懶惰)惰,民力虛耗,亦由是始」。
滿意請採納

❾ 大明嘉靖年和大明宣德年那個年代老

宣德更早些。
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的年號,他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的年號,明朝使用嘉靖這個年號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長的年號(最長的是明神宗萬曆帝(嘉靖皇帝之孫)一共48年)。原來是興獻王。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的父親朱祐杬沒有做過一天皇帝,被嘉靖強行追封明睿宗,生母蔣王妃封為蔣太後。明世宗只孝順蔣太後,不尊敬張太後。嘉靖的繼位也意味著明朝孝宗一脈斷絕。

❿ 明朝嘉靖年間的罵神歐陽衣禁簡介

明朝嘉靖年間的罵神不是歐陽衣禁,應該是歐陽一敬。

歐陽一敬(?-1570年),字司直,江西彭澤人,明朝言官,官至太常少卿。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歐陽一敬中進士,任蕭山知縣,後任給事中,彈劾太常少卿晉應槐成功。擔任兵科給事中的時候彈劾九人,其中八人罷官。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楊博京察事件發生,歐陽一敬彈劾高拱,高拱罷官。隆慶三年(1570年)十二月,高拱復任首輔消息傳出,歐陽一敬辭官回鄉,途中憂郁而死。

人物成就
歐陽一敬彈劾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二十餘人,並侯爵一人、伯爵兩人皆罷。其中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的京察風波中,楊博包庇山西籍官員受到胡應嘉彈劾,正式引發徐階一黨和高拱一黨的爭斗,歐陽一敬參與其中,駁倒了高拱及其弟子齊康。此後歐陽一敬屢屢上書,陳述兵政,直言不諱,為明王朝作出了貢獻。
人物評價
《明史》:自嚴嵩敗,言官爭發憤論事,一敬尤敢言。

與嘉靖年間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綠色長襯衫怎麼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112
潘瑋柏新說唱新一期的外套是什麼 瀏覽:546
呢外套買這么面料的好 瀏覽:105
真絲睡衣一面滑一面粗糙 瀏覽:1
呢子外套有靜電 瀏覽:643
羊呢外套夾克男 瀏覽:585
女褲子什麼品牌好 瀏覽:104
兒童衣片大全 瀏覽:265
真正鱷魚皮帶多少錢一條 瀏覽:397
矮個子女生褲子怎麼搭配衣服 瀏覽:633
男生羽絨服搭配衣服 瀏覽:84
黑色皮衣可以搭配絲巾嗎 瀏覽:105
藏青色呢大衣配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880
白色的羽絨服配什麼衣 瀏覽:563
手套鍵盤是什麼 瀏覽:848
吃雞中白色裙子多少錢 瀏覽:231
白色高幫回力配什麼褲子 瀏覽:863
什麼牌子的綿羊皮羽絨服最好 瀏覽:87
北面海外款羽絨服 瀏覽:141
線編織喜羊羊帽子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