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大家,飛機安檢時,為什麼要脫外衣呢
如果穿著外衣的話,衣服厚重再加上衣服上會有一些金屬拉鏈,扣子,裝飾,會影響人身檢查的效率,浪費時間。脫外衣能增加效率,並且方便旅客
⑵ 剛剛過南昌昌北機場的安檢,服務人員是十分不耐煩。非要讓我先脫下外套放進盤里再放下書包。這個動作那麼
其實要做什麼,也是他職責所在,現在是高峰,工作量也大,但這種態度是不對的,都互相理解吧,大家都不容易
⑶ 坐飛機安檢時的流程
1、對國內航班旅客應當核查其有效乘機身份證件、客票和登機牌。有效乘客身份證件的種類包括:中國籍旅客的居民身份證、臨時身份證、軍官證、武警警官證、士兵證、軍隊學員證、軍隊文職幹部證、軍隊離退休幹部證和軍隊職工證,港、澳地區居民和台灣同胞旅行證件。
外籍旅客的護照、旅行證、外交官證等;民航總局其他有效乘機身份證件。 對十六歲以下未成年人,可憑其學生證、戶口簿或者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具的身份證明放行。
2、 對核查無誤的旅客,應在其登機牌上加蓋驗訖章。
3、 對旅客實施安檢時,安檢人員應當引導旅客逐個通過安全門。
4、對通過時安全門報警的旅客,應當重復過門檢查或使用手持金屬控測器或手工人身檢查的方法進行復查,排除疑點後方可放行。 手工人身檢查一般應由同性別安檢人員實施;對女旅客實施檢查時,必須由女安檢人員進行。
5、對經過手工人身檢查仍有疑點的旅客,經安檢部門值班領導批准後,可以將其帶到安檢室從嚴檢查,檢查應當由同性別的兩名以上安檢人員實施。
6、旅客的托運行李和非托運都必須經過安全檢查儀器檢查 。發現可疑物品時應當開箱(包)檢查,必要時也可以隨時抽查。 開箱(包)檢查時,可疑物品的托運人或者攜帶者應當在場。
7、旅客申明所攜物品不宜接受公開檢查的,安檢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在適當場合檢查。
(3)機場安檢脫外套放哪裡擴展閱讀:
隨身攜帶行李限額
乘坐國內航班時:隨身攜帶的手提行李總重量不要超過5公斤,每件物品的體積不得超過20×40×55厘米,超過規定件數、重量或體積的限制,航空公司將要求行李進行托運。
乘坐國際航班時:通常情況,手提行李總重量不要超過7公斤,每件行李體積不超過20×40×55厘米(三邊之和不超過115厘米)。乘坐美加航線的旅客只能隨身攜帶一件手提行李。(部分航空公司有特殊重量限制規定,請旅客留意機票上的提示,或向航空公司咨詢)
打火機、火柴的規定
2008年4月7號,中國民航局發布公告,禁止旅客隨身攜帶打火機、火柴乘坐民航班機(含國際/地區航班、國內航班),也不可以放在托運行李中托運。貴重或品牌打火機如來不及托運,可寄存安檢部門。
限制隨身攜帶的液態物品的種類
液體飲品:如礦泉水、茶水、碳酸飲料、牛奶、酸奶、果汁等;。
洗漱化妝用品:如牙膏、洗發水、沐浴露、潤膚露、剃須泡沫;
凝膠用品:定型水、啫喱水等;
葯品:如眼葯水、口服或外用葯液、噴劑等;
液態食品:甜面醬、瓶裝罐裝罐頭等食品;
氣霧劑:噴霧液
不能通過安全檢查的液態物品的處置辦法
如果攜帶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液態或凝膠物品,這些物品及容器只能棄置。安檢部門不設立保管或儲存服務。請將液體、凝膠及噴霧類物品放在托運行李內,以便順利通過安全檢查。
⑷ 坐飛機時安檢步驟
外套如果很厚,例如羽絨服就有可能脫下,(這個不是每個機場都會要求的),脫下後安檢人員會給你個小筐,放裡面就行了,像錢包、鑰匙之類的也要放在小筐里,你不用擔心東西丟失,因為是按照順序一個人一個人過安檢的,東西不會亂拿的,如果你的包里沒有違規東西,就不用翻出來,直接過掃描就可以了!一大包一小包不超重、不超大小就沒問題!那個箱子最好托運,在辦登記手續那裡辦理托運(20公斤以內是免費),下飛機別忘記行李領取,最後祝你旅途愉快
⑸ 坐飛機過安檢呢子大衣用脫嗎
坐飛機安檢,需要脫下呢子大衣,不麻煩。
⑹ 坐飛機安檢要脫光衣服嗎
不要道聽途說,連外衣都不需要脫的,只是冬天女士要脫靴子而已。
⑺ 飛機安檢的時候,我只穿了一件外套,還需要脫嗎
嚴格來講厚一點的外套是需要脫掉單獨過X光機的,建議你在沒有攜帶違禁品的情況下跟工作人員解釋一下只穿了一件外套,能不能直接過安檢門
⑻ 坐飛機安檢薄外套用脫么里邊穿的吊帶,外套是屬於薄款,以前冬天過的時候用脫的,薄外套不知道用不用
這個不一定 要看該地區的安全等級如果級別高的地區肯定得讓你脫 別說是外套就連鞋子褲腰帶都得脫下來過x光機檢查,不讓你脫只能說是照顧你 但如果讓你脫那人家也沒有錯 因為薄外套里也可以藏一些違禁品的 比如導火索什麼的 所以如果人家檢查員讓你脫外套 人家也沒錯 但如果你不脫那你就屬於拒絕安檢了 安檢有權利拒絕你登機
⑼ 為什麼在機場過安檢時要把外套脫掉
機場安檢比較嚴格,因為外套容易藏著危險的器械等等。所以需要脫掉外套過安檢的機器。
⑽ 飛機安檢可以穿外套嗎
可以穿,但是安檢員會要求你在過去安檢的時候脫掉外套。並且需要將身上攜帶的金屬物品都從口袋拿出來。個人親身經歷。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