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畔的書攤是巴黎最文藝的流動風景線,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一個個墨綠色木箱攤位依次排開。海明威等1920年代「迷惘的一代」曾在這里閱讀,如今,這里依舊是圖書愛好者聚集的地方。除了售賣書籍,這里也有舊明信片及一些旅遊紀念品。 書攤歷史塞納河舊書攤靠出售罕見畫像及古籍起家,很快以販賣禁書出名,而這些禁書又多是偷來的。1557年的「宗教戰爭」使得大量新教書籍流散到這些書攤。新教書籍屬於禁書,然而書越是禁止就越激發巴黎市民的好奇心,結果新教藉助於書攤給天主教帶來巨大沖擊和影響。兩百多年以後,另一次歷史大事件給舊書攤帶來商機,那就是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遠比文革恐怖,其後果之一是富人和教堂的財產被洗劫一空,包括他們收藏的書籍,而這些書籍最終又通過書攤散落民間。1891年,巴黎政府勒令舊書攤位使用統一規格的木箱,共4個;這些木箱必須永久固定在塞納河岸石欄上的。為了維持舊書攤的這個「舊」字,市政府還規定4個木箱里至少3個是用於古董書籍,這最後一個可用來銷售流行的旅遊紀念品。今天,塞納河邊共有250個書攤,這個數目是限定了的,因此想擺攤的人必須等到有人離位才能補上,而等候一個空攤聽說需要8年時間。巴黎市政府規定攤主每周營業不得少於4天,不論刮風下雨。每年攤主須向政府交納相當於120美元的稅收,主要用於保護河岸石欄;環境衛生及維修費用則另算。早上,攤主從墨綠色木箱里拿出書籍擺攤,有的木箱已經油漆剝落;晚上,他們用鐵鎖把物品鎖進箱內,有的鐵鎖已經銹跡斑斑。第二天他們再返回營業。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塞納河書攤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⑵ 找一本書《巴黎之秋》那裡有賣
象《巴黎之秋》這種世界名著,是暢銷書,一般情況下,新華書店是沒得買的,
只有《三鹿書社》這種世界連鎖書店才有得買,這種書店,它都是開在大學城的文化街,或者就開在大學校門口的旁邊。
⑶ 我想看小馬寶莉第8集睡衣派對的每本書裡面的內容
夢想很偉大,現實很殘酷
我也很想知道的說~
⑷ 大家給我介紹一些關於歐洲游記的好看的書書吧!
彼得,梅爾的書都不錯,不過都是介紹普羅旺斯的。很不錯。我媽媽很喜歡,買了她全套的
⑸ 求《帶一本書去巴黎》電子書,林達著。
望採納!!
⑹ 帶一本書去巴黎
什麼書都可以嗎,你想看什麼?
請採納。
⑺ 帶一本書去巴黎的作者簡介
林達,是一對美籍華人作家夫婦合用的筆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筆(網)名。夫為丁鴻富,妻為李曉琳。他們都於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曾在黑龍江省插隊。1991年移居美國。
林達的書,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被譽為是介紹美國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國的托克維爾。同時,林達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南方周末》等報刊開設專欄,不僅有時事評論,還有散文和特稿。林達的文字朴實自然,富有洞見,寫作領域涉及憲政、法治、歷史、國際關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⑻ 帶一本書去巴黎的圖書目錄
帶一本書去巴黎
奧斯曼和老巴黎
塞納河上西岱島
巴黎的教堂
巴黎是法國的象徵
聖丹尼和他的頭顱
安布瓦斯的古堡
盧瓦河的地牢和詩人維永
在凡爾賽宮回看路易十四
凡爾賽宮里的國會大廳
塞納河邊的伏爾泰咖啡館
拉法耶特的故事
巴士底獄還在嗎?
迦納瓦雷歷史博物館
尋找雅各賓俱樂部
消失了的雅各賓
協和廣場上的盧克索方尖碑
杜勒里宮和聖·謝荷曼教堂
斷頭台的興衰
先賢祠走訪伏爾泰
盧梭手上的火把
從拿破崙回歸雨果
⑼ 關於在國外的游記、紀實書籍等,有哪些推薦
我去年看過《午夜降臨前抵達》感覺寫的挺好。這是一本「走腦走心」、極具小說質感的旅行文學作品。作者深入歐洲腹地,以精道的語言打磨旅途見聞,信手拈來各種逸聞掌故。他書寫相遇與別離、出發與抵達、歷史與現實、文學與音樂、美食與美酒,也審視那些逝去的靈魂、孤獨的陌生人。筆鋒中流轉的幽默戲謔和溫柔情懷,使得路上的風景閃爍出令人動容的雋永光澤。
⑽ 關於巴黎的書籍
林達的游記系列其一《帶一本書去巴黎》,應該是配有圖的。徐志摩的《巴黎的鱗爪》。此外我還記得有一套書是介紹各個國家的,巴黎的那本也可以單買,似乎就叫做《巴黎》,多圖,應該是你想要的。暫時就記得這些了,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