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初一數學2000字論文!!
題目:打折銷售的學問
一、研究內容
每逢節假日來臨,店鋪商場都紛紛打出各種各樣的折扣,「跳樓價」、「驚爆價」、「最低價」、「大甩賣」…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樣的活動還真有點應接不暇.聽著這些五花八門的廣告,我們萌生了一個念頭:商家打出過低的折扣自己不會虧本么?他們是怎樣從打折銷售中贏取更多利潤的呢?打折銷售中的學問有多少?
帶著這些與我們生活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我們踏上了探究打折銷售的旅程.
二、 研究方法
詢問家長、查閱資料、市場調查、計算推理
三、 研究過程
(一)打折銷售的概念.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打折銷售是什麼:
打折,是一種商家常用的企業促銷手段之一,它通過在短時期內降低產品的價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從而實現銷量在短期內的增加.打折指的是原價乘以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則稱將標價打了幾折.打折作為企業活動的一部分,其目的必須服務於商家的總目標, 以提高商家總利潤為根本宗旨.但一些商家為了追求過高的利潤,漸漸的便出現了虛假打折、頻繁打折、盲目打折以及競相打折等現象.
現在是21世紀,一個消費的時代.購物早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了,但也使得商家投機取巧.報紙上,蘇寧、國美的打折專版不使你心動嗎?馬路邊,德克士、百富的優惠券不會流口水嗎?其實一切打折活動你都是被利用者!比如開元的滿100送50代金券:在打折前,商家早就把價錢提高很多,而你還以為佔了便宜.一般搞這種活動商品的價錢都讓你很無奈,以體育服裝為例:
品牌物件 李寧慢跑鞋 美津濃羽毛球鞋 彪馬休閑鞋
價格 289 399 492
這些商品都較靠近整百,但為了湊滿100送50的優惠卷,還得義不容辭的買雙襪子或其他配件.商家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賺啊!你想一想,一個人多掏拾元,十人多掏一百元,一百人就多掏一千元.一天下來,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呀!真不敢再想
打折有很多方式,如果精力足夠,可以不同商品採用不同方式打折,才更顯
得經營靈活.打折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
數量折扣 一般情況下,是否給予價格折扣,給予程度有多大,應視顧客的 購買數量而定.數量越多,折扣幅度就越大. 一支筆一元,十支筆每支八角
季節折扣 根據顧客購買行為發生的時間來確定是否給予和給予多少折扣.
交易式折讓 交易式折讓發生在消費者購買新產品時,將自己用舊的產品賣給 商家作為新產品的部分價格抵消. 買新自行車時將舊的賣給商家
差別調價 根據不同的顧客類別、產品形式、銷售地點、銷售時間等情況進 行價格調整. 在游樂區域等特殊地點的商品價格可能比一般商店貴一些; 飲食業在下午3點至5點生意清淡的時候,為招攬客人提供 特價優惠進餐等等
促銷折價 為達成某種促銷目的,對目標商品作暫時性及短期性的降價. 十月五日至七日,羊毛衫直降50元
特價吸引品 即將少量產品的價格定得非常低,但絕大多數產品價格仍保持不 變(有的甚至調高),其目的在於以少量「特價商品」為「誘餌」, 吸引消費者光臨賣場和積極試用,同時也寄期望於消費者在購買「特價商品」的同時會購買一些其它正常價格的產品,以賺取正常的利 潤. 在游樂區域等特殊地點的商品價格可能比一般商店貴一些飲食業在下午3點至5點生意清淡的時候,為招攬客人提供 特價優惠進餐等等.
特殊事件折價 利用一些特殊的時間和事件,大張旗鼓地進行商品的促銷活動. 「清倉大甩賣」、「搬遷大減 價」、「還債大放血」
心理折價 這是依據消費者心理上對產品的知覺和價值來調低價格的一種方 法. 如1998元、499元等),或 尾數是單數的價(如17.75元、45.25元等)更為人們心理所接受.也有用所謂吉祥數字來折價的,如把670元折為666元,
為了進一步進行調查,我們利用國慶長假的時間在西安西大街進行了一次調查:
商品 項目 運動鞋 女裝 乒乓球拍 手錶
節前價 單位:元 310 130 52 122
節後價(已打)單位:元 356 172 56 137
節後價(未打) 單位:元 396 196 70 208
折扣 9 8.8 8 6.6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這些商家用打折並沒有給顧客帶來好處,這便是我們所說的虛假打折.商家的這些行為在當時看來似乎很有效,商品的銷路似乎很好.但時間一長,人們也慢慢的明白了其中的「玄機」,不那麼容易上當了.人們的疑心變得越來越重,已經到了一折了,還是琢磨不定:會不會是商家的圈套?還是真的很便宜?這時,打折對於商家來說已經不再是薄利多銷的手段,對於顧客來說,也不會勾起他們的「購物慾」.
其實打折是平常小事,但卻折射了商家的眼界.打折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可以快速提升產品銷量,廣泛推廣商家品牌.運用妥當,效果便會非常好.經調查,我們總結出商家打折前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1、范圍:確定哪些商品打折,在此要明確為什麼要對這些商品 打折,考察是否符合打折的目的.
2、程度:確定打折的程度,讓利的幅度,即能吸引顧客,又不 喪失利潤.
3、時機:決定在什麼時間打折最為合適,比如一般經營者把節 假日看作是打折的最好時機.
4、期間:打折應持續的時間段,打折並不是越長越好.
5、頻率:一年內打折的次數.
6、方式:應採取什麼方式打折.
下面,我們提出一些具體的打折方案,供大家參考.
1、星期折
眾所周知,周一至周四是工作時間,購物的人較少,一般人的概念是周末購物,因為將有更充足的時間來精挑細選.現在,提出星期折,勢必將改變一部分人的消費習慣及消費觀念,會引來更多顧客.方案:星期一1折、星期二2折、星期三3折、星期四4折、星期五5折、星期六6折、星期日7折.
2、時間折
從下午6點開始.6~6:59六折,7~7:59七折,8~8:59八折,9~9:59九折.這樣可以使原本顧客少的時間短利用起來,6點折率最低才六折.這個手段,又將會改變一些人的消費觀念.我們可以預見6點過後的商場將會即刻爆滿.
3、倒計時折
活動時間15天:第一、二8折,第三、四天7折,第四、五天6折,第六、七天5折,第八、九天4折,第十、十一天3折,第十二、十三天2折,第十四、十五天1折.倒計時折用一般是在節日期間,像過年,過中秋節. 你可能會問,那所有人豈不是都等著最後兩天?越是折率低的商品,越是精品.只有經典的品牌,才會占據時間先機.我想,商家若合理的運用這些方法,不僅自己受益,而且改變消費者的觀念,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
(二)計算方法.說了這么多,光調查打折銷售的方法了.我們事先已知道打折銷售會給商家帶來一定的盈利,但究竟是多少呢?怎樣來算打折銷售的利潤呢?光知道怎樣打折不行,還要徹底把它的原理弄清楚啊!
所以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打折銷售帶給商家的具體盈利計算方法.
先弄清幾個概念.標價的七折,指在買貨中,將標價進行了七折,即標價的百分之七十.其中,標價指的是商家所標出的每件物品的原價,它與售價不同,售價指的是商家買給顧客的價格.標價又與進價不同,進價指的是商家從批發部或廠家批發來的價格.
即: 進價=商品的買入價(成本價)
售價=商品的實際售價(賣出價)
標價=原價
那麼,商家是如何從這中間賺錢的呢?賺的錢又稱作什麼?
商場將一件成本價為100元的夾克,按成本價提高50%後,標價150元,後按標價的8折出售給某顧客,請算一算,在這筆交易中商家有沒有賺?
150×80%-100=20(元),每件夾克商家賺了20元.
這里,夾克的成本價是100元,標價150元,售價120元,其中賺取的20元稱作利潤,即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的收入.父母還告訴我們利潤率的概念:利潤占進價的百分率.
公式:利潤 = 售價 - 進價
利潤率 = 利潤÷進價×100%
想不到商家表面上是做了虧本生意,實際卻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打折銷售後,雖然一件比標價賺得少了,但卻可以吸引更多顧客,從而贏取更多利潤!
掌握了基本的公式和概念後,讓我們這就開始打折銷售的探究吧!
一件夾克按成本價提高50%後標價,後因季節關系按標價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賣出,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是多少元?
①這里60元的售價是如何得到的?
②如果沒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那麼如何用X的代數式表示每件夾克的標價與實際的售價?
60元指的是原價的百分之八十,即,原價×80%
如果設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那麼每件夾克的標價為(1+50%)X元,每件夾克的實際售價為(1+50%)X×80%元.
解:由題意得,X(1+50%)×80%=60,
解方程得:X=50,因此每件夾克的成本價為50元.
(2)如果把上文中的「每件以60元買出」改為「每件仍獲利60元」,其餘不變,則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是多少元?
若設成本價為X元,如何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每件夾克所獲的利潤?
如果設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那麼每件夾克的標價為(1+50%)X元,每件夾克的實際售價為(1+50%)X×80%元.
「獲利60元」指的是售價與進價的差是60元,即售價-成本價=60
由上所得,設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根據題意得,
X(1+50%)×80%-X=60,解得:X=300,
因此這批夾克的成本價為300元.
如果將上文再改為:一件夾克按成本價提高20%後標價,後因季節關系按標價的8折出售,每件夾克仍有可能獲利60元嗎?為什麼?
設每件夾克的成本價為X元,則得方程:X(1+20%)×80%-X=60.
解得:X=-1500.
成本價為負數,不符合實際意義,因此不可能獲利60元,事實上將虧損40%).
四、 研究結果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我了解了標價、進價、售價、
利潤與利潤率的概念,並明白了商家如何
從打折銷售中進行促銷賺取利潤,它們的
關系大致如右圖:
同時,我也學會了更多的解方程技巧,
即如下圖所示:
我們用方程的思想可以解決很多實際調查中的打折銷售問題.
經過假期的數據收集及多方面實踐探究,我們成長了不少,遇事也變得冷靜許多.同時,通過多天的調查整理,我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其實打折就是一個巧妙的數字管理,打折它不僅是商品降價那麼簡單,打折也絕不僅僅是以企業促銷營利為目的,打折蘊藏著許多深刻的道理,有許多學問.總之,一句話:做人要厚道,有誠信.打折也一樣,要厚道,要有誠信!
五、收獲與反思
收獲:1、了解了一些打折銷售上的概念.
2、知道了一些打折銷售問題相關的等量關系.
3、在解的過程中還要考慮答案的合理性.
4、掌握了打折銷售的知識,在今後的買賣中,不會再吃一些啞巴虧了.
5、通過數據收集整理,我們都變得更細心,考慮問題更周到了許多.
數學來源於現實生活,我們學習數學目的,就是用我們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嘛!不過,這次的探究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查找資料時,略有打擾售貨員叔叔阿姨的工作,有些數據也是直接從網上摘抄下來的.當然,進行下一次的探究時,我會更注重與實踐相結合,爭取做得更好!
再次提醒大家:其實所有的打折銷售都只是商家想讓你多買東西的圈套,但你可不要上了商家的套,乖乖往裡跳哦~
② 求海關商品編碼。品名:人棉梭織女裝背心和 人棉梭織女裝襯衫的編碼。
人造纖維女背心:62089200
人造纖維女襯衫:62064000
樓上的請注意 根據稅則詳解 61章的服裝歸類其不包含62章內的貨物歸類 也就是62章所包含貨物是不能歸入61章范疇之內的 因為人造棉屬於人造纖維 所以需要歸入62章
該屬於國檢范圍之內的 必須報法檢 而且該類紡織品是不需要商檢驗貨的 只不過需要出通關單而已 影響並不大
③ 初一數學課題研究
銷售打折有學問
李樹柯
在商業營銷中,打折是商家採用的非常普遍的一種促銷手段。然
而,許多商家僅僅為打折而打折,不明白其中也蘊含著不少學問。
有的商家在打折時,同時告訴消費者打折的原因和目的;有的商
家把打折銷售商品所存在的問題(或缺陷)明白無誤地告知消費者,
並敬請消費者慎重選用;打折商品一般是過時庫存積壓或者有些缺陷
的商品;有的商家就對打折商品的原價和打折作出合理的解釋。近幾
年來,有的商家往往在商品熱銷時甚至在新商品面市伊始就開始打折
,如格蘭款式為推銷新品,將舊款微波爐提高價格,反將新品大幅降
價,意在襯托重點推銷的新機型的價格優勢。諸如此類的打折現象,
有的重在為消費者著想,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從而獲得市場,有的
從舊的打折框框中掙脫出來,利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心理推銷
產品。應該說,其中的確有不少學問值得商家琢磨、學習和研究。
然而,一些蹩腳的打折現象也比比皆是。比如,有的商家在打折
時事先把原價改得很高。姑且不論此種做法是對消費者的欺詐,是一
種違法行為,就以一般消費者的心理推測,你原價與現價差距如此之
大,也令人懷疑,從而帶來消費者對商家的不信任。有的商家以為打
折越低越有促銷作用,可消費者會反過來思考如此低折扣原因何在;
有的消費者對商家的低折扣產生抱怨:過去沒打折,商家不知賺了多
少錢;有的商家把打折當作一貫的銷售方法,消費者便等待打折時才
去消費,沒打折時生意便一落千丈。
打折原因不一,打折方法千變萬化,但作為商家來說,打折的最
終目的就是為了推銷商品,由此可以說,打折的學問很值得深究。但
打折的根本一條,仍離不開商家對消費者的誠信態度。
④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初一數學論文
課題學習
1.做一做
(1)
剪掉正方形邊長 長方體的容積
1厘米 324立方厘米
2厘米 512立方厘米
3厘米 588立方厘米
4厘米 576立方厘米
5厘米 500立方厘米
6厘米 384立方厘米
7厘米 252立方厘米
8厘米 128立方厘米
9厘米 36立方厘米
10厘米 0立方厘米
(2)
我發現了當剪掉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0厘米時長方體的容積最小,剪掉小正方形的邊長為3厘米時長方體的容積最大。
(3)
當小正方形邊長取3厘米時,所得的無蓋長方體的容積最大,此時無蓋長方體的容積是588立方厘米。
2. 做一做
(1)
剪掉正方形邊長 長方體的容積
0.5厘米 180.5立方厘米
1.0厘米 324立方厘米
1.5厘米 433.5立方厘米
2.0厘米 512立方厘米
2.5厘米 562.5立方厘米
3.0厘米 588立方厘米
3.5厘米 591.5立方厘米
4.0厘米 576立方厘米
4.5厘米 544.5立方厘米
5.0厘米 500立方厘米
5.5厘米 445.5立方厘米
6.0厘米 384立方厘米
…… ……
(2)
我發現了當剪掉小正方形的邊長為0.5厘米時長方體的容積最小,剪掉小正方形的邊長為3.5厘米時長方體的容積最大。而且剪掉正方形邊長為整數時,長方體的容積也是整數,剪掉正方形邊長為小數時,長方體的容積也是小數。
(3)
當小正方形邊長取3.5厘米時,所得的無蓋長方體的容積最大,此時無蓋長方體的容積是591.5立方厘米。
關於「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生活中的數學
有一個謎語:有一樣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無處不在,請問它是什麼?謎底是:空氣。而數學,也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時時刻刻存在於我們身邊。
奇妙的「黃金數」
取一條線段,在線段上找到一個點,使這個點將線段分成一長一短兩部分,而長段與短段的比恰好等於整段與長段的比,這個點就是這條線段的黃金分割點。這個比值為:1:0.618…而0.618…這個數就被叫作「黃金數」。
有趣的事,這個數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人的肚臍是人體總長的黃金分割點;有些植物莖上相鄰的兩片葉子的夾角恰好是把圓周分成1:0.618…的兩條半徑的夾角。據研究發現,這種角度對植物通風和採光效果最佳。
建築師們對數0.618…特別偏愛,無論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是巴黎聖母院,或是近代的埃菲爾鐵塔,都少不了0.618…這個數。人們還發現,一些名畫,雕塑,攝影的主體大都在畫面的0.618…處。音樂家們則認為將琴馬放在琴弦的0.618…處會使琴聲更柔和甜美。
數0.618…還使優選法成為可能。優選法是一種求最優化問題的方法。如在煉鋼時需要加入某種化學元素來增加鋼材的強度,假設已知在每噸鋼中需加某化學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間。為了求得最恰當的加入量,通常是取區間的中點進行試驗,然後將實驗結果分別與1000克與2000克時的實驗結果作比較,從中選取強度較高的兩點作為新的區間,再取新區間的中點做實驗,直到得到最理想的效果為止。但這種方法效率不高,如果將試驗點取在區間的0.618處,效率將大大提高,這種方法被稱作「0.618法」,實踐證明,對於一個因素的問題,用「0.618法」做16次試驗,就可以達到前一種方法做2500次試驗的效果!
「黃金數」在生活中竟有如此多的實例和運用。或許,在它的身上,還有更多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探尋,使它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為我們解決更多問題。
美妙的軸對稱
如果在一個圖形上能找到一條直線,將這個圖形沿著條直線對這可以使兩邊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飛機是一個標準的軸對稱物體,俯視看,它的機翼、機身、機尾都呈左右對稱。軸對稱使它飛行起來更平穩,如果飛機沒有軸對稱,那飛行起來就會東倒西歪,那時,還有誰願意乘飛機呢?
再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有許多藝術品也成軸對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橋。它算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藝術品了(應該算藝術品吧),就拿金華的橋來說:通濟橋、金虹橋、雙龍大橋、河磐橋。個個都呈軸對稱。中國的古代建築就更明顯了,古代宮殿,基本上都呈軸對稱。再說個有名的:北京城的布局。這可是最典型的軸對稱布局了。它以故宮、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門為中軸線成左右對稱。將軸對稱用在藝術上,能使藝術品看上去更優美。
軸對稱還是一種生物現象:人的耳、眼、四肢、都是對稱生長的。耳的軸對稱,使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強烈的立體感,還可以確定聲源的位置;而眼的對稱,可以使我們看物體更准確。可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軸對稱。
數學離我們很近,它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離不開數學,數學,無處不在,上面只是兩個極普通的例子,這樣的例子根本舉不完。我認為,生活中的數學能給人帶來更多地發現。
不過估計現在也沒有用了。那麼少的分要寫那麼多字。
題目:打折銷售的學問
研究報告
打折銷售的學問
一、研究內容
每逢節假日來臨,店鋪商場都紛紛打出各種各樣的折扣,「跳樓價」、「驚爆價」、「最低價」、「大甩賣」…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樣的活動還真有點應接不暇.聽著這些五花八門的廣告,我們萌生了一個念頭:商家打出過低的折扣自己不會虧本么?他們是怎樣從打折銷售中贏取更多利潤的呢?打折銷售中的學問有多少?
帶著這些與我們生活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我們踏上了探究打折銷售的旅程.
二、 研究方法
詢問家長、查閱資料、市場調查、計算推理
三、 研究過程
(一)打折銷售的概念.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打折銷售是什麼:
打折,是一種商家常用的企業促銷手段之一,它通過在短時期內降低產品的價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從而實現銷量在短期內的增加.打折指的是原價乘以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則稱將標價打了幾折.打折作為企業活動的一部分,其目的必須服務於商家的總目標, 以提高商家總利潤為根本宗旨.但一些商家為了追求過高的利潤,漸漸的便出現了虛假打折、頻繁打折、盲目打折以及競相打折等現象.
現在是21世紀,一個消費的時代.購物早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了,但也使得商家投機取巧.報紙上,蘇寧、國美的打折專版不使你心動嗎?馬路邊,德克士、百富的優惠券不會流口水嗎?其實一切打折活動你都是被利用者!比如開元的滿100送50代金券:在打折前,商家早就把價錢提高很多,而你還以為佔了便宜.一般搞這種活動商品的價錢都讓你很無奈,以體育服裝為例:
品牌物件 李寧慢跑鞋 美津濃羽毛球鞋 彪馬休閑鞋
價格 289 399 492
這些商品都較靠近整百,但為了湊滿100送50的優惠卷,還得義不容辭的買雙襪子或其他配件.商家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賺啊!你想一想,一個人多掏拾元,十人多掏一百元,一百人就多掏一千元.一天下來,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呀!真不敢再想
打折有很多方式,如果精力足夠,可以不同商品採用不同方式打折,才更顯
得經營靈活.打折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
數量折扣 一般情況下,是否給予價格折扣,給予程度有多大,應視顧客的 購買數量而定.數量越多,折扣幅度就越大. 一支筆一元,十支筆每支八角
季節折扣 根據顧客購買行為發生的時間來確定是否給予和給予多少折扣.
交易式折讓 交易式折讓發生在消費者購買新產品時,將自己用舊的產品賣給 商家作為新產品的部分價格抵消. 買新自行車時將舊的賣給商家
差別調價 根據不同的顧客類別、產品形式、銷售地點、銷售時間等情況進 行價格調整. 在游樂區域等特殊地點的商品價格可能比一般商店貴一些; 飲食業在下午3點至5點生意清淡的時候,為招攬客人提供 特價優惠進餐等等
促銷折價 為達成某種促銷目的,對目標商品作暫時性及短期性的降價. 十月五日至七日,羊毛衫直降50元
特價吸引品 即將少量產品的價格定得非常低,但絕大多數產品價格仍保持不 變(有的甚至調高),其目的在於以少量「特價商品」為「誘餌」, 吸引消費者光臨賣場和積極試用,同時也寄期望於消費者在購買「特價商品」的同時會購買一些其它正常價格的產品,以賺取正常的利 潤. 在游樂區域等特殊地點的商品價格可能比一般商店貴一些飲食業在下午3點至5點生意清淡的時候,為招攬客人提供 特價優惠進餐等等.
特殊事件折價 利用一些特殊的時間和事件,大張旗鼓地進行商品的促銷活動. 「清倉大甩賣」、「搬遷大減 價」、「還債大放血」
心理折價 這是依據消費者心理上對產品的知覺和價值來調低價格的一種方 法. 如1998元、499元等),或 尾數是單數的價(如17.75元、45.25元等)更為人們心理所接受.也有用所謂吉祥數字來折價的,如把670元折為666元,
為了進一步進行調查,我們利用國慶長假的時間在西安西大街進行了一次調查:
商品 項目 運動鞋 女裝 乒乓球拍 手錶
節前價 單位:元 310 130 52 122
節後價(已打)單位:元 356 172 56 137
節後價(未打) 單位:元 396 196 70 208
折扣 9 8.8 8 6.6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這些商家用打折並沒有給顧客帶來好處,這便是我們所說的虛假打折.商家的這些行為在當時看來似乎很有效,商品的銷路似乎很好.但時間一長,人們也慢慢的明白了其中的「玄機」,不那麼容易上當了.人們的疑心變得越來越重,已經到了一折了,還是琢磨不定:會不會是商家的圈套?還是真的很便宜?這時,打折對於商家來說已經不再是薄利多銷的手段,對於顧客來說,也不會勾起他們的「購物慾」.
其實打折是平常小事,但卻折射了商家的眼界.打折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可以快速提升產品銷量,廣泛推廣商家品牌.運用妥當,效果便會非常好.經調查,我們總結出商家打折前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1、范圍:確定哪些商品打折,在此要明確為什麼要對這些商品 打折,考察是否符合打折的目的.
2、程度:確定打折的程度,讓利的幅度,即能吸引顧客,又不 喪失利潤.
3、時機:決定在什麼時間打折最為合適,比如一般經營者把節 假日看作是打折的最好時機.
4、期間:打折應持續的時間段,打折並不是越長越好.
5、頻率:一年內打折的次數.
6、方式:應採取什麼方式打折.
下面,我們提出一些具體的打折方案,供大家參考.
1、星期折
眾所周知,周一至周四是工作時間,購物的人較少,一般人的概念是周末購物,因為將有更充足的時間來精挑細選.現在,提出星期折,勢必將改變一部分人的消費習慣及消費觀念,會引來更多顧客.方案:星期一1折、星期二2折、星期三3折、星期四4折、星期五5折、星期六6折、星期日7折.
2、時間折
從下午6點開始.6~6:59六折,7~7:59七折,8~8:59八折,9~9:59九折.這樣可以使原本顧客少的時間短利用起來,6點折率最低才六折.這個手段,又將會改變一些人的消費觀念.我們可以預見6點過後的商場將會即刻爆滿.
3、倒計時折
活動時間15天:第一、二8折,第三、四天7折,第四、五天6折,第六、七天5折,第八、九天4折,第十、十一天3折,第十二、十三天2折,第十四、十五天1折.倒計時折用一般是在節日期間,像過年,過中秋節. 你可能會問,那所有人豈不是都等著最後兩天?越是折率低的商品,越是精品.只有經典的品牌,才會占據時間先機.我想,商家若合理的運用這些方法,不僅自己受益,而且改變消費者的觀念,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
(二)計算方法.說了這么多,光調查打折銷售的方法了.我們事先已知道打折銷售會給商家帶來一定的盈利,但究竟是多少呢?怎樣來算打折銷售的利潤呢?光知道怎樣打折不行,還要徹底把它的原理弄清楚啊!
所以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打折銷售帶給商家的具體盈利計算方法.
先弄清幾個概念.標價的七折,指在買貨中,將標價進行了七折,即標價的百分之七十.其中,標價指的是商家所標出的每件物品的原價,它與售價不同,售價指的是商家買給顧客的價格.標價又與進價不同,進價指的是商家從批發部或廠家批發來的價格.
即: 進價=商品的買入價(成本價)
售價=商品的實際售價(賣出價)
標價=原價
那麼,商家是如何從這中間賺錢的呢?賺的錢又稱作什麼?
商場將一件成本價為100元的夾克,按成本價提高50%後,標價150元,後按標價的8折出售給某顧客,請算一算,在這筆交易中商家有沒有賺?
150×80%-100=20(元),每件夾克商家賺了20元.
這里,夾克的成本價是100元,標價150元,售價120元,其中賺取的20元稱作利潤,即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的收入.父母還告訴我們利潤率的概念:利潤占進價的百分率.
公式:利潤 = 售價 - 進價
利潤率 = 利潤÷進價×100%
想不到商家表面上是做了虧本生意,實際卻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打折銷售後,雖然一件比標價賺得少了,但卻可以吸引更多顧客,從而贏取更多利潤!
掌握了基本的公式和概念後,讓我們這就開始打折銷售的探究吧!
一件夾克按成本價提高50%後標價,後因季節關系按標價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賣出,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是多少元?
①這里60元的售價是如何得到的?
②如果沒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那麼如何用X的代數式表示每件夾克的標價與實際的售價?
60元指的是原價的百分之八十,即,原價×80%
如果設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那麼每件夾克的標價為(1+50%)X元,每件夾克的實際售價為(1+50%)X×80%元.
解:由題意得,X(1+50%)×80%=60,
解方程得:X=50,因此每件夾克的成本價為50元.
(2)如果把上文中的「每件以60元買出」改為「每件仍獲利60元」,其餘不變,則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是多少元?
若設成本價為X元,如何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每件夾克所獲的利潤?
如果設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那麼每件夾克的標價為(1+50%)X元,每件夾克的實際售價為(1+50%)X×80%元.
「獲利60元」指的是售價與進價的差是60元,即售價-成本價=60
由上所得,設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根據題意得,
X(1+50%)×80%-X=60,解得:X=300,
因此這批夾克的成本價為300元.
如果將上文再改為:一件夾克按成本價提高20%後標價,後因季節關系按標價的8折出售,每件夾克仍有可能獲利60元嗎?為什麼?
設每件夾克的成本價為X元,則得方程:X(1+20%)×80%-X=60.
解得:X=-1500.
成本價為負數,不符合實際意義,因此不可能獲利60元,事實上將虧損40%).
四、 研究結果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我了解了標價、進價、售價、
利潤與利潤率的概念,並明白了商家如何
從打折銷售中進行促銷賺取利潤,它們的
關系大致如右圖:
同時,我也學會了更多的解方程技巧,
即如下圖所示:
我們用方程的思想可以解決很多實際調查中的打折銷售問題.
經過假期的數據收集及多方面實踐探究,我們成長了不少,遇事也變得冷靜許多.同時,通過多天的調查整理,我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其實打折就是一個巧妙的數字管理,打折它不僅是商品降價那麼簡單,打折也絕不僅僅是以企業促銷營利為目的,打折蘊藏著許多深刻的道理,有許多學問.總之,一句話:做人要厚道,有誠信.打折也一樣,要厚道,要有誠信!
五、收獲與反思
收獲:1、了解了一些打折銷售上的概念.
2、知道了一些打折銷售問題相關的等量關系.
3、在解的過程中還要考慮答案的合理性.
4、掌握了打折銷售的知識,在今後的買賣中,不會再吃一些啞巴虧了.
5、通過數據收集整理,我們都變得更細心,考慮問題更周到了許多.
數學來源於現實生活,我們學習數學目的,就是用我們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嘛!不過,這次的探究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查找資料時,略有打擾售貨員叔叔阿姨的工作,有些數據也是直接從網上摘抄下來的.當然,進行下一次的探究時,我會更注重與實踐相結合,爭取做得更好!
再次提醒大家:其實所有的打折銷售都只是商家想讓你多買東西的圈套,但你可不要上了商家的套,乖乖往裡跳哦~
六、 家長的話
商家打折的行為,表面上看是非常感性的舉動,藉以蠱惑起客戶偏向感性選擇的購物行為,作為商家來講無可厚非.作為消費者來言大多也明白需要理性思考,但往往無從理性著手.此類課題,既貼近教學內容,又使同學們掌握如何理性思考解決問題,明白了不正確的思考更具破壞性.這樣和時代同步的教學實踐我們深表贊賞!
七、教師點評
身居鬧市,難免會遇到「大甩賣」「一折起」……的叫賣場景,那麼應如何看待打折銷售呢?楊韻芳、趙晨辰、李原、何健豪這一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走訪調查、搜集資料、統計計算、分析總結,研究歸納出了商家打折銷售的原因和手段.從這份研究報告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們能將課堂里所學的東西活學活用到生活中去,這不正是我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嗎?他們調查、分析問題的能力正在逐漸提高,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把打折後價格與原價進行比較,揭示了問題的本質,引導大家理性消費,明白消費.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實踐活動,學生們既鍛煉了綜合實踐能力,又形成了正確的理財觀,有利於世界觀的形成.而通過課題研究的形式展示學生們的才能,也正符合了多元化評價學生的目的.大千世界,千奇百態,只有走進去,才能看得清,讓我們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學以致用吧!
⑤ 進價1元,定的售價1.5元 的東西買2.5元,,,這樣算違法么..
有需要就有市場。本來本就小的東西,當然要算上成本費
⑥ 百分之衫怎麼樣
款式可以,價位還能接受,衣服質量有的可以,有的不行。不過總體而言還行吧
⑦ 請問關於數學的研究性學校報告怎麼寫
我只給你格式可以嗎
千差萬別的研究成果在撰文上也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即「題目、署名、前言、正文、結論」。對於中學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小論文式的調查報告。一、調查記錄
調查研究是一項很細致的工作,要按照調查提綱一步一步地進行調查,提綱要包括調查對象各個方面的情況。
如果在研究中你採用的調查方法,應使用下面的記錄表。
表1、學生調查研究計劃表
年 月 日
課題名稱
調查目的、意義
調查內容
調查對象
調查時間、地點
調查步驟
備注
如果在研究中你採用的調查方法是專訪某一個人,應使用下面的記錄表。
表2、學生訪談記錄表
課題題目:
訪問日期:
訪問者(學生):
班級:
同行者:
被訪問者:
職務(職稱): 專長:
工作單位:
訪問地點: 訪問方式(電話、書信、面對面、其他):
訪問主題:
訪問記錄(問答式): 記錄者:
結論(專家意見、建議):
訪問時間: 分鍾 專家簽名:
二、調查報告的結構與組成要素
調查報告具有以調查過程和結果來說明現象的特徵。它一般包括題目、署名、摘要、關鍵詞、前言、正文、結論和建議、參考文獻、附錄這九個部分。
表3、調查報告的結構與組成要素
題目
指明主要研究問題;
可加副標匙,補無說明主標題。
署名
調查報告的實際作者。
單位
作者的單位、作者的籍貫及作者單位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摘要
對全文有—個大致的了解。
關鍵詞
起決定作用的詞語。
前言
1、調查動機與背景;
2、調查目的和意義;
3、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
正文
1、調查內容:主要研究問題;
2、調查方法:時間、地點、對象、范圍、取樣及調查方式;
3、通過敘述、調查圖表、統計數字、有關文獻資料表述研究內容。
兩種不同的寫法:
1、把調查的基本情況分成幾個並列的項目進行寫作;
2、按照邏輯順序、演變過程加以排列,層層深入地進行寫作。
結論和建議
1、概括某一現象的特點,規律和形成原困;
2、提出新的見解,新的理論和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在報告最後列出重要的參考文獻。
附錄
各種調查表格、原始數據、研究記錄等。
三、調查報告協作的一般格式
調查報告的格式決定於研究成果的內容。研究成果因學科不同、選題不同、性質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實驗過程、邏輯推理和結果的表現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異。具體撰寫時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1、標題
標題是對調查報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常用一個動賓片語去表達,基本要求是確切、簡潔、醒目和避免雷同。調查報告的題目可直接揭示論點,也可點明論述范圍。標題可用判斷句、陳述句,也可用疑問句。標題一般不要超過15個字,太長的標題可分出副標題來。標題的構思十分重要,好的標題能引人入勝,能使人抓住調查報告的中心議題。
2、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個: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代價;二是表示作者要對文章負責;三是便於同行或讀者與作者聯系。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實際作者才應該署名。是個人寫作的,署個人的姓名;是集體的成果,署集體的名字,也可以在集體的名義下,分署參加者個人的名字。
3、單位
單位包括作者的單位、作者的籍貫及作者單位所在地的郵政編碼。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弧,在括弧里寫上作者的單位,隔一個字寫上作者的籍貫,再隔一個字寫上作者單位所在地的郵編。
4、摘要
摘要是調查報告基本思想的縮影,是調查報告的簡單介紹,是濃縮了的情報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對全文有—個大致的了解。
5、關鍵詞
關鍵詞是指文章中最關鍵、起決定作用的詞語。它是文章內容、觀點、涉及的問題和類別等方面的標志和提示。一篇文章關鍵詞的個數根據文章內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個為宜。
6、前言
前言亦稱引言、引論、緒論、序論或導論,是調查報告的開頭部分即開場白。主要內容是提出問題、明確中心論點或闡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紹研究的背景、范圍及意義,以使其他人對論述的內容先有個概括的了解。
7、正文
正文又稱本論,即調查報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開論題,對論點進行分析論證,以表達你的見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調查報告的絕大篇幅。正文的內容一般包括實驗方法、理論依據、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等。一篇報告只有想法、主張是不行的,必須經過科學嚴密的論證,才能確認觀點的合理性和真實性,才能使別人信服。因此,報告主題部分的論證是極為重要的。
8、結論
結論是調查報告的結束部分,即解決問題的部分,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整篇調查報告的歸結。但不是實驗結果的簡單重復,而是經過綜合分析,將各種數據材料連貫起來,思索判斷,邏輯推理,形成總體論點。結論是去粗存精、由表及裡、抽象出共同的、本質的規律,它與正文緊密銜接,與前言相呼應,使調查報告首尾呼應。它還要求結論寫得措詞嚴謹、准確、鮮明。
9、參考文獻
在報告最後列出重要的參考文獻目錄目的有三個:第一,表示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報告的信息量,提高報告的學術價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為線索查閱資料原文。凡是在調查報告寫作或研究過程中起到參考作用的文獻資料,都屬於參考文獻之列。
10、附錄
各種調查表格、原始數據、研究記錄等。
就調查報告來說,必須具備題目、署名、前言、正文、結論和建議、附錄這六個部分。
⑧ 3百分之衫怎麼樣
衣服太差了,就沒有見過這么爛的東西,染色特別嚴重影響好幾件新衣服都被染色。同為連鎖服裝企業,性價比差的是不能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