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服,運動服,用透濕防水的面料比較好,一般常用塔絲隆塗PU或者PVC 等塗層,228T的塔絲隆用得較多!
Ⅱ 外套一般用些什麼面料
冬季,那最好是選擇質料偏厚的,因為可以保暖,可以選擇毛料材質的,但選擇之前最好確定這種面料是否縮水,可以買前向店家咨詢下,也可以自己辨別,覺得手感很澀的話,那這種材質大部分屬於縮水面料的 如果在春秋季節穿著,那應該選擇質地較薄的,春秋季節的面料基本沒有縮水的顧慮。
秋冬服裝講究的是舒適 服裝面料是有纖維組成的,可以根據纖維的劃分來劃分服裝的面料 服裝的面料首先從纖維上考慮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的 天然纖維包括:植物纖維:棉、麻 動物纖維:絲、毛 化學纖維包括:再生纖維:粘膠纖維、富強纖維 合成纖維:滌綸、錦綸、腈綸、丙綸、氨綸、維綸和氯綸 所以了服裝面料就是由這些纖維組成的 ,可以是純紡的,也可以是混紡的。
針織毛呢它通常適用以製作禮服、西裝、大衣等正規、高檔的服裝。它的優點是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保暖性強。它的缺點主要是洗滌較為困難,適用於製作秋冬外套。
針織羅馬是一種針織面料,緯編的,雙面大圓機做的。也叫潘揚地羅馬布(英譯),廣東很多叫打雞布。橫機做這個結構的叫打雞領。一個組織循環共4路。棉毛排針。面料橫豎彈性都較好,吸濕性強,製作貼身衣物,透氣,柔軟,穿著舒適,適用於制
Ⅲ 呢子大衣的重量
不怎麽樣。呢子有薄有厚不摸到很難感受,我覺得呢子大衣2斤4兩輕了點肯定也薄。
Ⅳ 秋季外套一般用什麼面料
1、聚丙烯:
在運動衣材質的選擇上,不少人認為純棉衣服舒適、吸汗,但實際上,選擇透氣性相對較好的聚丙烯材質,會更合適。
2、純棉面料:
棉面料在洗滌晾乾後仍會保留一點水分,能阻止靜電或火花的產生。避免穿著質地不好、容易起靜電的化纖類衣服,外衣面料如果是化纖織物的,可使用抗靜電洗滌劑洗滌。在購買秋冬季的衣服時,最好選擇全棉等天然面料。
3、麻布:
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閑裝、工作裝。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
4、羊毛面料:
具有良好的回彈性,保暖性好。具有吸水性,能夠吸收相當於其重量三分之一的水分。羊毛具有防火、抗靜電的功效。
5、羊毛混紡的面料:
即羊絨、滌綸、氨綸、兔毛等其他纖維與羊毛混合紡織而成的面料。它具有較好的染色效果,且面料手感舒適柔軟。
(4)呢外套選多重的面料擴展閱讀:
外套的選擇:
外套,又稱為大衣,是穿在最外的服裝。外套的體積一般較為大,長衣袖,在穿著時可覆蓋上身的其他衣服。外套前端有鈕扣或者拉鏈以便穿著,外套一般用作保暖或抵擋雨水的用途。
1、面料:是否防水、防風,禦寒是選擇外套的主要參數。
2、版型:歐版外套適合較高身材的,日版外套則適合相對嬌小一點的。
3、領子是否能立起來,並能保證領立起來後圓弧過渡均勻,褶皺少或沒有。
4、肩部是否平滑。試穿時,一定要抬抬左右胳膊,看看肩部是否有壓迫感。
5、檢查外套前襟是否對稱,並查看車縫針腳和圓弧過渡是否均勻。
6、雙手插在外套口袋裡,檢查是否開線,以及口袋位置是否合適,並將腰帶放在口袋裡看是否合適。
7、袖子要長些,最好比里邊的衣服長1-2厘米。
8、將衣服脫下,用一隻手提起領子,檢查外套自重是否合理。
Ⅳ 同款的毛呢大衣的重量是不是越重越好
不是越重越好,是輕而保暖才好的
01 面料很重要
毛呢料按價格從高到低排列有純毛毛呢、混紡呢絨、仿呢料三類。價格昂貴的純毛毛呢保暖性能最佳,但是難打理。混紡呢絨,質感可以與純毛料相媲美,還具有易洗、易干、耐磨等優點。而仿呢料則是純化學纖維織制,具有耐磨抗皺,成衣挺括等優點,但是保暖性能略差。
02 羊毛含量很重要
市面上有售的毛呢大衣以性價比較高的混紡呢絨居多。在毛呢大衣洗嘜上有類似於「面料:56.5%羊毛,23.8%聚酯纖維,19.7%粘纖」的成份介紹。羊毛成份含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大衣的保暖性能,但是羊毛含量超過70%便較難打理,綜合考慮以30%至50%左右最為實用。
03 內襯很重要
大衣內襯一般選擇化纖織物,但是即使同是聚酯纖維織物也有好壞之分,從手感以及織物細密程度可以簡單判斷,細密緊致則品質相對較高。較差的內襯容易出現縫合口破裂等問題。內襯縫合是否服帖也要注意,襯布不服帖則可能從袖口、衣擺滑出,破壞穿著效果。
04 輔料很重要
高品質的毛呢大衣不會在輔料上偷工減料,價值最大化更利於商家銷售。從紐扣、毛領、五金配件等輔料的質量便能夠大概窺見整件毛呢大衣的價值。這與從鑒別牛仔褲上的YKK拉鏈來判斷牛仔褲質量好壞是一個道理。
05 車工質量很重要
再往細了說,就到了衣服的車工質量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做工。從針腳的疏密程度,精緻程度便能夠看出車工質量好壞。有皮草拼接設計的款型,要注意縫合線的隱蔽性。
Ⅵ 外套如何選擇才合適
在適宜的身份、季節和場合,人們對外套的選擇只有柴斯特外套、巴爾瑪外套、塹壕外套和達夫爾外套四種,或它們的變種。而首選就是巴爾瑪外套。 一.歷史久遠。但梵谷規格服裝必須要有足夠的歷史積淀,盡量遠離前衛。而外套的歷史比任何一種類型的服裝都要久遠,因此,今天我們仍在使用的第一禮服燕尾服(TailCoat)和晨禮服(MorningCoat)直譯的話應是燕尾外套和乘馬外套。現在穿著的外套都在17、18世紀以前就出現了。因此選擇經典外套暗示著主人深厚的歷史底蘊。 二.實用和簡潔程度標志著級別高下。這一點外套尤為如此,柴斯特和巴爾瑪是既實用又簡潔的那一種,前者成為禮服外套,後者為准外套。塹壕外套和達夫爾外套只實用而並不簡潔,所以就落得非正式外套的名分。 三.保有英國血統。英國紳士不僅是國際社交界公認標本,重要的是它背後的規章制度很完備,支撐了一個被國際社會接受的現代西方文明大廈。發達國家構成的主流世界經歷了二百多年崇英歷程,直至今日仍以它作為衡量地道和純粹的准則。現在看定型而又流行的柴斯特、巴爾瑪、塹壕和達夫爾等四種外套,前三種都有純正的英國血統。達夫爾雖然最初產生於比利時,但後來完全被英式風格同化,因它作為英海軍外套的印象太深,而被忘記了它的出生地比利時。 外套重要的是增加了禮儀全天候的砝碼,我權且把它叫作全制式外套。 有如此容量的萬能外套,原來不過是雨衣,19世紀初在英國叫它兩用領大衣。倫敦近郊巴尼斯小鎮(Balmacaac)上的人1850年以來喜歡穿著這種插肩袖雨衣,由兩個詞被簡化到一起而得名(Bal-collar)。駝色有防雨塗層的斜紋棉布、可關可敞的領型、暗門襟、加扣的斜插袋、插肩袖、領扣、袖袢、後開叉扣等等,這些設計都和防風防雨有關。時至今日,這些元素的原始功用已不重要,而演化成准巴爾瑪外套紳士語言的象徵符號。 有意思的是,它被上流社會接納以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被推出作為戰地軍服,並在此基礎上完善功能設計出塹壕服,到二次大戰其防雨防風的細部設計成為服裝仿生學和功能化的集大成者。因此,巴爾瑪外套和塹壕服就有兄弟外套的說法。它的推廣,以20世紀初美國東部常青藤名校聯盟的推崇成為催化劑,直到30年代末。在50年代利用蘇格蘭呢做成活里,既增加了巴爾瑪的英國品質,又加強了它的使用范圍和時間,為其成為白領的萬能外套奠定了基礎。巴爾瑪在級別上屬中性。它的顏色除了標準的駝色,也有黑、深藍、棕色、灰色等等;面料除了防雨斜紋布,還有羊絨、粗呢、薄呢;款式上,其它外套的元素也滲透進來,如半插肩袖、明門襟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級別的要求,顏色越深級別越高。如黑色、深藍色巴爾瑪適合作禮服,駝色巴爾瑪可視為准外套。越遠離准巴爾瑪,款式的細小設計特徵越少,因為這時防雨的功能已無足輕重,如領扣眼和口袋扣眼、暗門襟等。但專家建議應選擇插肩袖、暗門襟、斜插袋的基本款式;駝色、深藍和黑色作為基本色;華達呢、羊絨、粗紡呢作為基本面料。
Ⅶ 一件雙面呢大衣大概多重啊
一般情況下,一件雙面呢大衣是兩到三斤;
大衣一般為長袖,前方可打開並可以鈕扣、拉鏈、魔鬼氈或腰帶束起。具保暖或美觀功效。在古代,大衣指代古代女性的禮服,名詞起於唐代,沿用至明代。現在所稱的西式大衣約在19世紀中期與西裝同時傳入中國。
(7)呢外套選多重的面料擴展閱讀:
約1730年,歐洲上層社會出現男式大衣。其款式一般在腰部橫向剪接,腰圍合體,當時稱禮服大衣或長大衣。19世紀20年代,大衣成為日常生活服裝,衣長至膝蓋略下,大翻領,收腰式,襟式有單排紐、雙排紐。
約1860年,大衣長度又變為齊膝,腰部無接縫,翻領縮小,衣領綴以絲絨或毛皮,以貼袋為主,多用粗呢面料製作。女式大衣約於19世紀末出現,是在女式羊毛長外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衣身較長,大翻領,收腰式,大多以天鵝絨作面料。西式大衣約在19世紀中期與西裝同時傳入中國。
大衣,古代婦女的禮服,起於唐代。沿用至明代。宋高承《事物紀原·衣裘帶服·大衣》:「商周之代,內外命婦服諸翟。唐則裙襦大袖為禮衣。開元中,婦見舅姑,戴步搖,插翠釵,今大衣之制,蓋起於此。」
Ⅷ 夏季正裝面料一般選擇多重
我定製的店漢邦剪裁的店員告訴我的,依季節特性選適合的就好,一般來說,夏季就可以選擇克重輕一點的,比如在250左右的,輕薄透氣;春秋以280克為標准,280克也是四季通用的;冬天就選重一點的,厚實。這些自己選太麻煩了,去漢邦定製的時候店員都會直接幫忙選擇和推薦。
Ⅸ 秋季外套選什麼面料好
一般的化纖的居多,像滌綸,還有一些毛料,針織的,棉的都有的。需要面料的話可以來布聯網試試。
Ⅹ 冬天的衣服選什麼樣的面料好
你是指什麼衣服呢?羽絨服也沒什麼可選的,就那些,主要是看填充量。毛衣看情況,羊絨羊毛的保暖,兔毛的起球,經綸的沒那麼暖和,純棉的舒服。外套呢大衣類的料子雖然有分別,但是也差不多,主要看厚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