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關茶的古詩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瓮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譯文: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松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盪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著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採回了這珍奇的細嫩茶芽。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採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並以自然的本真盪去內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於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貳』 推薦一句有關「喝茶」的詩句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 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登上超然台遠遠眺望,護城河只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城內則是繽紛競放的春花更遠處,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採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3、《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4、《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
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瓮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5、《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便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
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叄』 成人禮送女生的送什麼好
根據您提出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18歲的女孩,應該是對未來充滿著幻想的,為自己的未來充滿著期待,你們應該送她一些有紀念意義或是對以後有幫助的禮物,為你推薦幾種: 1、定製照片魔方水晶:把十八歲的樣子留下是最好的成年禮無,畢竟一輩子只有一次,作為父母更應該替子女想的周全一些。 2、女士鋼筆禮盒:十八歲以後面臨的將是大學和社會,你們可以送她一款特別精緻的鋼筆,而且還能刻字,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會用到的。 3、精品女表:送女兒手錶作為成年禮物無可挑剔,時間一去不復返,告訴她時間的重要性,又是一件漂亮的配飾,多有意義啊! 4、漂亮配飾:還有一些其它的配飾也很合適,畢竟成年了應該打扮一下,漂亮的錢夾、化妝鏡子都是非常合適的。 PS:如果能親手製作一份無法買到的禮物,那對於這個女生來說將會是一生最好紀念禮物。 以上的是我回答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到樓主您 還望樓主採納!!!
『肆』 關於茶美好的詩有什麼
1、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譯文
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松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2、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
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
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3、與趙莒茶宴
唐代: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譯文
翠竹之下一起對飲紫筍茶,味道醇厚勝過那流霞仙酒。洗凈紅塵雜念茶興卻更濃,在蟬鳴聲中談到夕陽西下才盡興。
4、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
冬夜有客來訪,一杯熱茶當美酒,圍坐爐前,火爐炭火剛紅,水便在壺里沸騰。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
5、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譯文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伍』 描寫黑茶的詩詞有哪些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出自:唐代: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譯文: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出自:唐代:白居易《琴茶》
譯文:和老朋友聽著琴聲喝著茶,茶的故鄉在蒙山。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出自,唐代: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文: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出自:宋代:黃庭堅《滿庭芳·茶》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出自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譯文: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出自宋代: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譯文: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陸』 和茶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唐代:元稹《一七令·茶》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
譯文:茶,葉香,嫩芽,詩人喜愛,僧侶喜愛。
2、唐代·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釋義: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3、宋代·黃庭堅《品令·茶詞》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釋義: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宋代:黃庭堅《滿庭芳·茶》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釋義: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5、唐代·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釋義: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
『柒』 關於「品茶」的詩詞有哪些
1、《臨安春雨初霽》
【作者】陸游 【朝代】宋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釋義:
近年來做官的興味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清早會聽到小巷深處在一聲聲叫賣杏花。
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呵,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2、《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釋義: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3、《山泉煎茶有懷》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釋義:
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
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4、《幽居初夏》
【作者】陸游 【朝代】宋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釋義: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
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
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
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5、《定風波·暮春漫興》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釋義: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春風把剩下的花瓣也給捲走了,但它還是沒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為花兒開放是由於春風的吹拂。想問一下,誰又看見春天離去了?離此而去的春天,被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碰上了。
6、《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作者】納蘭性德【朝代】清代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釋義:
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
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捌』 深秋的早晨,運用一處修辭手法,一處感觀描寫,應用一句古詩,300字左右
經十二月了,樹上的葉子早已枯黃,但竟還有大半都掛在枝頭。
夜幕下,昏昏的街燈中,看到的竟是一樹金黃的燦爛,那一瞬間,我呆住了。
看著那童話一樣的金樹,嘩嘩的拍動著他的枝葉,我竟有了一種要落淚的感動。
我一向以為秋天,枯葉,只是代表著蕭索與孤寂。秋風秋雨愁殺人,古人對於秋天的描寫也大都如此:
概夫秋之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 ……
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顧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奮發。
聽著秋聲,看著葉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場場的別離,也是生命的枯竭與消逝。凄涼,不舍與無奈總是揮之不去的縈繞在我的心頭。我欣賞秋天的風高雲淡。我沉醉於她的清雅脫俗,但同時也總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的情緒中去。
而今天,這種燦爛,忽然給了我一種堅強的感覺。
那棵樹,一個人,執著的近乎固執的站在那裡,帶著滿枝的金色,堅強的在風中挺立。
原來,秋天也是剛強。是堅持,也是忍耐。
秋風中的花兒
今年的秋天來得早,卻如二八女子姍姍的蓮步輕搖,那絢爛的黃葉依依的不忍墜落,我不知道爬滿籬牆的紅艷艷的藤蔓植物叫什麼,每回行走在這條小路上,都禁不住觀望駐足,我想我的神情一定是喜悅的,在這個被古詩詞渲染的蕭瑟悲涼的秋天,有這樣熱情火辣的顏色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呢。彷彿秋風也愛戀著這個季節,柔軟而溫情。陽光恰到好處的暖著我裸露的肌膚,整個人不免沉醉起來。於是嗅到了」芳熏百草,色艷群芳,在幽愈馨」的菊的清香。
自陶淵明歌詠過菊花」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的貞秀之姿並於東籬種菊之後,菊花便被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引為知己。試想忽然一夜霜滿碧瓦,芭蕉不展,荷敗蓮萎,紅凋綠落,惟有」菊蕊獨盈枝」,會是如何的驚喜呢。難怪明代詩人高啟在」秋色蒼茫人慾醉,寒香冷落蝶先知」的秋天要坐對幽軒賦詩了。這時如果有酒,有一知己,吟風弄月,把盞賞菊,對面是心愛的人,杏眼桃鰓,柳眉櫻唇,素指纖纖,笑靨如春,或者他是長眉俊目,星眸微醉,衣袂飄飄,這場景該是怎樣的風情萬千呢。當然最好是繁花落盡之後於一山清水秀天高雲淡之處尋菊之意韻,盡享生命樂趣,其中況味非塵俗庸人可體會啊。
蘇軾贊譽菊花」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寫出了菊花清冶穠艷的姿態,詩人屈原「朝飲秋菊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徹徹底底的將菊做為生命的汁液啜飲而流芳後世,寫出了菊的極致氣韻。李商隱的「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黃」點染出菊的婀娜婉轉綽約柔姿。古時女子聰慧多情,也以菊喻心,如朱淑真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道出了與菊同一的孤標傲世,而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曖昧已是對菊由衷的青睞了。不管怎樣,古文人們寫盡了菊花的幽香,風姿,異質,奇態,瀟瀟灑灑的裝點出一個風骨無限的菊的世界。唯有唐黃巢《題菊花詩》"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和《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白花煞;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中賦予菊花以重重殺氣,令人心有餘悸而惶惶然。我終是一弱質女流,難將菊花看作金盔鐵甲。而"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真正想看的是那凌霜而立獨立枝頭的菊花,好讓自己獨自走完人生的旅途吧。
菊花既然有如此多的意味,它的名字也一定是超拔飄逸的, 以花色命名的有:「空谷清泉」,「黃鶯出谷」,「玉蟹冰盤」,「綠衣紅裳」等等。或以花瓣來辨其形而命名的如:「驚風芙蓉」,「松林掛雪」。也有以花的造型來命名的如」金線垂珠」,「十丈珠簾」等,還有以歷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 「嫦娥奔月」,「湘妃鼓瑟」等等。總之一朵花背後隱藏著人們無數的願望與志趣,令人遐思不已。
菊花除了可供觀賞與浸淫之外,還有許多實用價值。可作葯,可釀酒,可制茶,可養生。當今最流行的韓國新新浪漫主義掌門人金河仁更是將菊花演繹成愛情的滋味,浪漫純粹。
秋風秋雨愁煞人
雁過秋空夜正央
回塘風起是清狂
歲華如箭幾多事
秋月秋宵秋日長。
夜已深,人不寐.
窗外有寥落的幾顆星,皎潔的月圓滿著,卻是凄清,幽冷.明月哪會解人心中的離恨,兀自透過雲層將那萬點清輝漫散於高處仍蓊鬱蔥蘢的樹梢上,遠處連綿的山在夜色下更顯得冷峻蒼茫,依依的西風不經意的拂過籬笆牆邊白日里翠生生的藤蘿。已是深夜了,看得見雜草叢中棲息的幾點螢火蟲,瑟縮著,許是做著一個關於夏季的夢吧。疏星明滅的夜空,居然飛過一隻雁,怕是離群失伴了,徘徊著,盤旋著,偶爾聽得一兩聲尖厲的鳴叫,劃破了夜的衣裳,突然急急掠過樹梢,倏然間消失了蹤影。這時耳邊隱隱約約傳來絲竹聲,側耳細聽,卻是那般的惆悵清冷,如大理石柱上斑駁的斜紋。是誰家的女子將那錦瑟彈響,低低的告訴我:秋天來了。
秋天來了,洞庭湖水滿溢著秋潮,漲落間淘盡了多少 英雄豪傑。雖說秋風是這樣的柔弱無骨,依然吹落了洞庭湖邊曾經枝繁葉茂的樹木,你聽:那墜落黃土的片片樹葉迴旋激盪的聲音是否如刀槍齊鳴萬馬蕭蕭?你看:那佇立水中的長衫少年衣袂飄飄的身影是否如玉樹臨風悠然從容?可是他的眉宇間為什麼會有淡淡的憂愁?是誰美妙的目光裝滿了他的心房?是誰曼妙的歌聲吸引了他的目光?是一位美麗的山鬼,披著荔戴著蘿含著醉吐著笑在不遠處翩翩起舞,可是她的嘴角邊為什麼會有恍惚的哀愁?是誰和誰的愛情讓她如此凄艷迷離?
秋雨打著她們的臉。一堆堆深灰色的迷雲,低低地壓著大地。已經是深秋了,森林裡那一望無際的林木都已光禿,老樹陰郁地站著,讓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皺紋。無情的秋天剝下了它們美麗的衣裳,它們只好枯禿地站在那裡。
秋天帶著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一樣新鮮。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雲雀的歌唱,正如望著碧海想著見一片白帆。夕陽是時間的翅膀,當它飛遁時有一剎那極其絢爛的展開。於是薄暮。
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黃色的毛衣,枯黃的揚樹葉和鮮艷的楓葉飄落下來,好象是幾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雖然寒霜降臨,可青松爺爺還穿著碧綠碧綠的長袍,顯得更加蒼翠。花園里,菊花爭芳斗艷,紅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勝收。柿子樹上的葉子全都落了,可黃澄澄的柿子還掛在指頭,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橘黃燈籠,紅通通的海棠把樹枝都壓彎了。
秋景
那一聲聲唧唧的知了叫聲己從那樹林里消失了,那一棵棵的翠綠樹木,也換上了金黃色的睡衣,那呼呼的西風也匆匆趕到,這景象告訴我們秋天已來臨了。
每當這秋天匆匆地趕來,那河邊、路旁到處掉落嫣紅的楓葉;天空中,那一隊隊的候鳥和群飛的燕子正飛向暖和的南方。
一片片金黃色的稻田中,辛勤的農夫不辭勞苦收割那黃金般的稻穗,心中正盼望今年有好的收成。
夜晚明亮的月光伴著我,每當中秋佳節,我總是想著這秋天的景色,吃著香甜的月餅。
啊,這美好的秋天景色,真是個讀書的好季節,我要贊美它,利用它。
秋景
「一葉知秋色」,落葉飄飄成為秋色一景。
秋天的風,吹走了春季的「濕」,吹走了夏季的「悶」,帶來了一陣清涼。人們都說,秋風是乾燥的。我卻不以為然,我喜歡秋風拌面的感覺,它可以讓人頭腦清醒;可以讓身上的塵埃飛向遠方;可以帶我們的靈魂走進秋色。秋風一閃,萬樹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優美的舞姿,那個場面隆重盛大,不亞於盛大晚會的熱鬧場面,滿天飛舞著蝶一般的落葉。葉子之間碰撞出的響聲似乎在向大地母親報喜,離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激動的心情是無以用言語表達的,也不需要表達,因為秋風已經悄悄地告知大地。
秋天的葉,帶走了春季的「綠」,帶走了夏季的「殼」,帶來了一段滿天飛舞的動人場面。每一片落葉都是一個生命的結束,同時又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落葉在風中盡情地舞動著婀娜的身姿,時而偏偏下落,時而轉圈,時而隨風而行,身披黃衫的它們,此時是在以最優美的舞姿向大樹告別。感謝大樹母親的養育之恩。秋天的葉鋪滿了世界各個角落,一走過,猶如在彈奏著動聽的鋼琴曲,此起彼伏。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氣勢,「餘音繞梁三日」。
秋天的色,塗撣了春天的「多彩」,塗撣了夏季的「火紅」,染上了一層深褐色。褐色是秋的主色調。秋的到來,天地萬物以此來迎接。褐色讓人產生無限暇想。我不喜歡「多彩」,不喜歡「火紅」,也不喜歡「潔白」,唯獨熱愛褐色。它代表著一種莊重、沉穩,同時它也是人們內心深處的一顆「琥珀」,透明之中裹著一種辛酸。同時褐色也是畫家們在描繪秋景時的最愛。秋天的色調樸素。不雍容華貴,不矯柔造作,以質朴征服了我。
秋天的陽光,覆蓋了春季的「溫暖」,覆蓋了夏季的「炎熱」,送來了一絲絲「爽意」,秋天的陽光醒來都是挺晚的,消失得也快。算得上「晚出早歸」。但並不妨礙它的質美。它不單單照射到萬物,同時把人類心靈深處照得通通透透。我想,秋天的陽光是了解我內心的秘密,我不用向誰傾吐。因為秋天的陽光已經告訴大自然的萬物,它們會和我一起同喜同憂。
秋天的風,秋天的葉,秋天的色調,秋天的陽光,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圖畫中埋藏了許許多多的秘密,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就有以揭開;圖畫中蘊藏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只要我們積極求索,就可以領悟。圖畫中展現了許許多多多姿的人生,只要我們端正態度,就可以擁有。
秋景——一幅美妙的人生宏圖。
秋天的雨是透著一股邪氣的,天地間彌漫著如愁絲的雨時,萬物都在靜默,承受著它無情的洗刷。將一個夏天的躁氣在慢慢浸泡中徹底打掃干凈,清涼伴隨著暑氣的逃遁而成為主流。
如果春天之葉如妙齡少女的臉那麼柔嫩,夏天之葉如一位成熟女性的臉那麼香滑,那麼秋天之葉就像已經四、五十歲的少婦的臉一樣,已經看不出青春的光澤,經雨的一番清洗,雖然表面上像塗上一層胭脂,有點鮮艷,但那從內到外逐漸發黃的疲態卻出賣了它脆弱的靈魂,被秋雨任意肆虐的樹葉的點點飄零已經宣告了秋天成為大自然的主宰。樹葉飄到池塘中,魚兒忙著趕來,用嘴輕吻了一下這剛至的來賓,可能感覺沒有什麼可吃的,旋即一轉身,一個水花,但又游向了另一個地方。雨中的魚兒是快樂的,那輕快地落進水中的雨點,就像一個按摩師,溫柔地將魚兒的身軀撫了又撫。
干荷葉,減了清香越添黃,已經不耐風吹雨打,大多已經貼倒於水中,剩下的幾個老柄在風中無助地飄盪,在秋雨連綿中,顯得分外寂寞。對於蓮花總是懷有別樣的感情,或許是源於周敦頤的《愛蓮說》!對《愛蓮說》的解釋後人總是有不同的說法,也許正是內容的不確定性才成就了這篇短文的不凡,一篇文章一旦以研究的眼光去看,其實它就不美了,如這些連綿的秋雨,他們本是天地間飄動的精靈,調皮地從高高的天上飛躍,農民從中看到了豐收,氣象學家從中看到了雨量大小,科學家從中看到了大氣問題,而文學家則從中看到了詩或美,而有一顆敏感心靈的人們則從中發現了秋雨的生命。
於秋雨中攜一兩好友,信步走於村邊小路,沒有喧嘩的城市污染,只有雨落之音,在這個浮華的世界上,還有多少天籟之音,被現代文明包圍的現代人,還有多少有敏感的心靈去感受這細膩的秋雨紛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秋雨是最有個性的,秋雨下的景物也分外有特點,個個卓而不凡,與命運進行無聲的抵抗,雖然美好的歲月已經接近尾聲,但是他們卻在秋雨中歡快地唱著歌,這歌不是頹廢的,是感激的,是對往事甜蜜的追憶。其中一友曰:「秋雨真是纏綿,這種不慌不忙的氣魄倒真是最符合人的智慧了,春雨凄迷、夏雨囂張、冬雨卻最無情,只有秋雨最體貼人意,最像一位古典美女了。」我等點頭稱是,是呀,秋雨是最具特色的,秋天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季節,即有前一季的熱情又有後一季的冷峻,糅合了兩季之長而丟棄了兩季之短,表現的恰到好處,成為了最迷人的季節,而秋雨就成了最能代表其特點的景緻之一,秋雨中的景物靜心且安詳地與秋雨交流,那份閑適正與秋雨呼應,構成了天地間最美麗的一幕。
喜歡秋雨的紆緩細膩,從容不迫,舉手投足間顯現出的大家風范,點點飄落的不是雨絲,而是心靈上的甘泉,不知洗滌去了人身上多少的俗情雜念!漫步於鄉間幽靜小路上,聽雨輕撓片片綠葉,無由地生出對鄉村無限的嚮往,真想告別人際上的紛爭,尋一偏僻所在,蓋一所別致院落,其間種上各種菊花,深秋之時,採得菊花置於杯中,品菊之隱逸,人生之苦短。
忽爾想到,秋雨的閑適早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奢侈行為,自然之美漸漸消失於眾人視野,各種現代誘惑早已將人所俘獲,人之眼界大多限於一個小單位上的紛爭,能逃出現代文明的圍追堵截的畢竟是少數,而能始終保持一顆平淡之心,在塵世中活得從容有趣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秋雨,你是天地間的智者,人因你的存在而清醒,因你的智慧而從容!
=====================================================================================================
過了秋分,秋的興致漸濃。落葉時候,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北風吹緊,雁陣驚寒。圍湖的楓林在風鳴中漸漸憔悴了,以血色照亮這暗淡的仲秋。狂風卷地,鉛雲壓城,色色豪華盡去,不見光輝氣象。日月躲開了,任風雲勾勒秋的形容。惴惴地醞釀,不承望竟淅淅瀝瀝地下起一場秋雨來。
雨絲如夢如幻,飄飄灑灑,稀稀疏疏地時有時無,彷彿清晨薄衫的秋氣。雨落無聲,漸漸將蒼白的大地染上淺淺的眉黛。長街靜默,延續著秋憂郁的性情;風情脈脈,不無企盼地向懷人敞開凄清的愁思。不論悲喜,不帶炎寒,只那一股涼意吹去,淡淡地摩挲著肌膚,彷彿微微的雨絲落在心間,為激烈的熱血降溫。碧水揚波,層林微低。風未止,雨未盡,衣未溫,思緒的溫度與雲的暗色相隨。於是惆悵,嘆流年如夢,去日苦多。而今朝之思混混沌沌,無頭無緒,無有盡期,飄然如瀟瀟秋雨,輕盈靈動,輾轉纏綿,似有還無,落在幽空,和清風共醉。
雨打秋葉,如離人幽語,竊竊相聞,如泣如訴:此一別又當是山高路迥,會面無期,山重水復,望斷秋波。纖影微動,漫遊秋意,向雨幽咽的口邊聆聽秋韻秋聲。昔年的小傘又撐起了,彷彿流動的溫情的居所,朵朵彩雲飄飛,追憶逝去的春夢。天空陰翳,暮色裹住層雲,連同風雨一並落入夜的深邃。風更猖獗起來,雨也變得震怒,無邊的黑夜落入恐懼中。
風狂雨驟的夜晚,是毛毛草草地獄般的黑暗。雖然視而不見,摸而不著,但我們並不覺得它空洞而純凈。它模糊得就像一個喝了八百壇高度烈酒而蹌蹌踉踉的吐得一塌糊塗的醉漢。它並不溫柔嫻靜,並不像恬淡和順的處子般細膩清新,卻像個豹眼環睜虎須如戟聲似驚雷的沙場驍將,在刀光劍影鼓角爭鳴的混戰中左沖右突手起刀落。它不修邊幅,彷彿三個月沒有洗過一次頭面,五年沒換過一身衣服,並又在腥臭的泥水間過了幾個滾。我們並不能看清它的面容,卻已經感覺到它的粗糙,感覺到它扎人的體毛。它讓人惴惴不安,不敢親近。瘋狂的雨夜,兵荒馬亂的世界,讓我們感受自然的殺伐氣象與無助的驚慌。
關上窗子,讓我們從現實中逃脫,遠離狼牙密布四面殺機的奪命之旅。椅窗而坐,聽雨,也是一種極富情趣的享受。窗外雜訊如潮,彷彿萬馬奔騰,三軍吶喊。響羽從九天上飛射而下,發出心悸的顫音。一縷縷的音絲從雲端懸掛下來,彷彿豎琴上的音弦,相激相和,攝人心扉。風聲大作,卷得音絲交錯紊亂,尖音兀起,刺人耳膜。一時之間,聲勢滔天,鬼哭狼嚎,此起彼伏,延綿不絕。隱約間,就彷彿沉沉的悶雷嗡嗡作響,似乎發於千里之外,但依舊驚心動魄,有一股無法宣洩而強烈至極的抑鬱之氣在躁動,卻又始終積聚不成一個霹靂,徘徘徊徊,最終竄上高空。於是石破天驚,嘩然秋雨,心魂俱碎。
清晨是夜的尾巴,是夢的延續。我們單衣瘦體去體察秋雨的韻趣。「斜風細雨不須歸」,任大自然的靈氣與我們做最親密的接觸。清冷的晨風吹寬我的腰帶,肌脂減卻三分。在陰雲的環抱中豪懷受到壓抑,盪胸之中徒然四壁,空空如野,惟有如秋寒一般的落寞,卻又無窮無盡,莫可名狀。天空依舊飛些珠玉的碎末,紊亂的頭發掃過空洞的眼神。上有漫天之飛雨,下有徹地之波瀾,我精靈般的處在其間,若虛若實。路邊飄零的柳色寒傖而苦澀,是那種美人遲暮的憔悴與無助。池中的蓮葉衰敗了,耷拉著腦袋任憑風雨的洗禮。「留得殘荷聽雨聲」,雨聲自然是有的,細細膩膩,聽起來蘇蘇癢癢的,就像詩的聲音在心靈中回盪,是凄清的美的觸動。大路上坑坑窪窪有大片的積水,淹沒著凋零的楓葉,隱約透著血的顏色。
「秋天摧殘了自己,以凄寒的姿容向大自然昭示哲理。而生命不解風情,沉溺於永不釋懷的蕭衰與不自信,最終讓白雪飛霜來填補視覺的空白。」這大概就是秋色需要惋嘆的東西,而我們的思想卻已被浸染,連帶微溫的軀體鹵泡在無邊的秋水之間。
重新走回去,我經歷舊時的風光,但歲月已經不再。我只剩下軀殼。秋雨瀟瀟,依舊打人眉睫,但我並不看它,只向自己索要情懷,以維系虛擬的真實與憂愁的歡樂。雨並不很大,但風卻十分的猖狂,我拉緊衣裳,掩實胸腹,逆著風雨從狹小的街巷中孤寂的走去。
「風如奔騰的野馬,
卷得浮雲散了,
散了又聚來,
終究又飄去;
彷彿了無牽掛,
秋把歡樂肅殺,
展示原始的情趣,
荒涼而孤寂;
生命應趨於淡漠,
但無聊而失落。」
秋之神韻:
我愛秋。不只愛它令人贊美的碩果,不只愛它奉獻一生的落葉,我最愛它令人神往的神韻。
沒有春的纏綿,夏的狂熱,冬的冷漠;你如原野上時而奔跑跳躍,時而戛然而止的駿馬,猶如飽經滄桑豁達開朗的將軍,猶如從容飄逸劃過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頭上是高闊的天空,藍藍的不雜一絲雲彩;腳下是平坦的大地,處處有成熟的金黃,恬靜的街道。風中飄灑黃葉的颯颯聲,與清澈透底歡愉跳躍的小溪輕聲伴和。一切都是那樣的請純與灑脫。
秋天是熱情的。因酷暑而萎頓的人們,在微微的涼意里振作起來了。學生們又滿懷信心地開始了新的學年;年輕人也興高采烈地重陽遠眺,一個個步履輕快,神采飛揚,他們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誠的。一陣秋風,吹散了平日的虛偽與私心,人們胸懷坦盪,以誠相待,在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節里又怎麼會容得下猜疑與做作呢?
清爽、熱情和真誠,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雲流水般的抒發自如,透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新意,這就是秋的高潔與瀟灑的神韻。噢,秋之高潔,我欽佩你,秋之瀟灑,我欣賞你。
故都的秋 天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象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 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於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沈,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玖』 家居服網購買最實惠的
taobao--大
K牌商城--專業
凡客--做襯衫還行,家居服,還是kpai
『拾』 寫茶的古詩~~還要有它的譯文
1、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盪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著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採回了這珍奇的細嫩茶芽。
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採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
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並以自然的本真盪去內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於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2、寒夜
南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3、汲江煎茶
北宋-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譯文:要用流動的活水和旺盛的火來烹煮,便親到江邊釣石汲取深處的清水。大瓢把映有月影的江水貯存入瓮,小杓將清流濾凈裝進瓶內。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煎處翻騰漂浮,沸聲似松林間狂風在煮時震盪怒吼。清澈醇美使枯腸難以三碗為限,坐著傾聽荒城裡長更與短更相連。
4、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譯文:永州的夏天又濕又熱,困得使人像醉漢打盹,推開北窗,憑案酣睡長精神。中午醒來,只覺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靜,隔著竹林,惟有山童搗制新茶時敲擊茶臼的聲音。
5、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
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