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央外國女的拿著傘穿著旗袍的mv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 。至於具體的年份, 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 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 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 事實上, 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 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 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 。 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 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因此,將旗袍流行的起始時間視為1925年當為合理。
『貳』 大學生旗袍走秀的傘選多大的合適呢,然後尺寸有直徑為56cm,70cm,76cm,82cm的
小一點的美感更強一些,太大了會顯得比較笨拙。
『叄』 旗袍秀傘握在什麼部位為正確
旗袍秀傘握在什麼部位為正確大概30公分左右
『肆』 中國風旗袍T台秀用什麼背景音樂好聽
我覺得還要看背景。若沒有特殊背景,可以直接採用中國的古箏之類的,相應相隨地體現出旗袍的秀美和內涵。若是配合一些特殊的燈光場景,比如星空做背景。可以選用一些慢搖曲。或者激情卻又時而曲調柔和地旋律。
『伍』 .女生形容旗袍和油紙傘句子優美句子
《雨 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行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撐著油紙傘,
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陸』 贊美「旗袍秀」的詩句有哪些
1、《煙雨江南》
作者:和友
江南古巷雨階滑,綉傘半遮俏影斜。
極致風情盈畫卷,又來夢里憶春花。
2、《煙雨江南》
作者:林歲月
輕寒漠漠滋薄紗,巷口年年麗影斜。
若到江南逢紙傘,便知煙雨念千家。
3、《題旗袍美人圖》
作者:佚名
竹林碧綠生紫煙,妝束湘妃曉亭前。
旗袍彩繪真淑女,媚眼傳情美嬋娟。
明月夢鄉因我趣,春風花影為誰妍。
十里聞香招蜂妒,一聲鶯囀令人憐。
6、旗袍秀(《點絳唇》)
作者:佳紗
溫婉矜持,妖嬈淑女心脾著。
時光輕渡,雲鬢攜香素。
立領蠻腰,韻到端莊住。
顰不語,風情知否?鎖住娥眉處。
『柒』 求穿旗袍舉著傘的旗袍女子圖,最好是紅色的
『捌』 關於旗袍走秀的古詩詞
關於旗袍走秀的古詩詞如下:
1.詠旗袍
窈窕淑女著錦袍,玲瓏曲線領風騷。
香軀柔柔階前靠,笑意盈盈抬酥腳。
丹唇未啟聞音到,身姿不移醉梅桃。
美眉若想體嬌嬈,著裝還須俏旗袍。
2.詠旗袍女(一)
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
舞步輕盈驚四座,醉眼周郎矚小喬。
3.詠旗袍女(二)
錦袍華貴淑女嬌,玲瓏曲折現苗條。
媚態橫生銷魂處,飄然漫步飛燕騷。
4.詠旗袍女(三)
錦袍炫麗儀態嬌,圓臀玉腿細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飽覽娥眉樂陶陶。
5.詠旗袍女(四)
旗袍獨特有品性,紅塵初妝山河嬌;
面龐碾碎夢無常,荏苒歲月鑄哀嚎。
6.詠旗袍女(五)
白雲山上白雲飄,旗袍美女齊過招;
綠柳新荷雨里搖,亭亭玉頸小蠻腰。
7.詠旗袍女(六)
青竹曾記白雲游,不見人兒現媚嬌,
玲瓏體態碎步裊,自古美人穿旗袍。
8.詠旗袍女(七)
窈窕淑女著旗袍,玲瓏曲線領風騷,
香軀碎步階前靠,笑意盈盈暮與朝。
9.詠旗袍女(八)
丹唇未啟聞音到,身姿婀娜醉果桃;
新寵若想體嬌嬈,著裝還須俏旗袍。
10.詠旗袍女(九)
東方女子穿旗袍,天光雲影步履嬈;
有緣相遇天崖角,蒼海明月驚鴻鳥。
11.詠旗袍女(十)
安然度過一世秋,青絲沒冢滄桑笑;
溫婉韻致身上嬈,悲哀喜慶綿味道。
12.五律.旗袍
綠柳風中擺,新荷雨里搖。
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
乍現玲瓏態,憑添嫵媚嬌。
從來民國范,大美數旗袍。
13.《激流三部曲》巴金
錦衣旗袍詩,曼玉花樣時。
14.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行走在芳菲的流年裡,身著旗袍的女子,永遠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15.芊芊淑女,婀娜旗袍著身,曼妙多姿,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君不見那綾羅綢緞,艷之韻之,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