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旗袍一定要用盤扣嗎

旗袍一定要用盤扣嗎

發布時間:2021-06-05 21:26:11

① 關於旗袍的問題

我和你年紀差不多。我前幾天剛在網上買了一件270元的旗袍給我女朋友,她以前也沒穿過旗袍。買回來試了下還可以。
建議你買淺些顏色的短旗袍,女孩子穿上去還是挺時尚的,很好看!我幫她買的是紫色加白色的短旗袍。我買的是M碼的。我女朋友稍微胖一些也可以穿得下的,原來還擔心小了呢。網上一般賣的M碼三圍規格是,腰:71 胸:85 臀:92 裙長:97CM
. S碼是前面數據每項減少3.
你女朋友穿S碼的是完全可以了的。另外網上買的旗袍一般都是後面開個拉鏈改良式的,如果要買傳統盤扣的那還是訂做好,但是貴,一般都要700以上。
總之按你的要求在網上買是可以的,300左右的旗袍面料還行吧,就是工藝方面沒有訂做的手工好啦。
具體有什麼不知道的還可以問我。

② 怎樣盤旗袍扣

圖解法:

旗袍盤扣的編法

文字解說法:

盤扣硬條的製作方法
1.襯線手縫法
取2cm寬的斜絲(45度)30至50cm,薄料時應在斜布條中間襯幾根棉紗線,使其堅硬耐用,厚料時可以不用棉紗線襯托。做法是:先用針釘住,然後用右手縫針繳牢。它可用於做直扣、琵琶扣及實芯花扣等。
2.機縫暗線法
為使扣型盤製得無線跡,造型美觀,可將斜布條對折,用縫紉機毛邊車縫一道,然後用長針翻正成扣帶條。它可用於做各種盤扣。
3.機縫明線法
用2cm寬的斜布條,將兩邊的毛口向里折成4層,然後用縫紉機邊車縫明線一道。它可用於做各種盤扣。
4.包細銅絲法
先將布料的反面刮上一層薄漿糊晾乾,按2cm寬用劃粉畫出並裁出斜布條,將布條兩邊毛口向里折成4層,並用一根銅絲夾在4層中間的連折線裡面,再刮漿粘牢燙干,帶寬不要超過0.5cm。它可用於做空芯花和嵌芯花扣。


旗袍扣 也稱盤扣或盤紐,盤扣由古代中國漢族而發明的,並且宋代漢服也已有使用,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羅襟折枝花紋羅衫(褙子)就以盤扣系結,最初只用於女裝常服。盤扣雖小,卻包含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文化內涵。盤扣或稱盤鈕,是傳統中國服裝使用的一種紐扣,用來固定衣襟或裝飾。說起「盤扣」的歷史並不長,它是從古老的「結」發展起來的。我國早期的服裝,要使衣服合體保暖而不散落,便要藉助於帶子、繩子,而使用時,就要系扣、打結。「結」的式樣很豐富,有起功能作用的束衣之「結」,也有起美化作用的裝飾之「結」。同時,「繩結」在人民心目中也代表著各種美好吉祥的意義。隨著清初的服裝以袍、褂、衫、褲為主,改寬衣大袖為窄袖筒身,衣襟以紐扣系之,代替了明朝漢族慣用的綢帶,這時,中式盤花扣也隨著服裝的發展而興起。

③ 旗袍上一般都是幾個盤扣

一般情況下是五個,領口一對、偏襟上面一對、腋下一對、腰節一對、最下面一對要和另一面的開氣平行。

④ 為什麼現代旗袍有的有盤扣有的沒盤扣了難道旗袍也西化了貌似連翻領旗袍都有了。。。

服裝進化史, 固步在傳統不會進步, 傳統旗袍也是在歷史改良而來的

⑤ 穿旗袍一定要穿內襯嗎

旗袍是一種很看重氣質的服裝。但是穿旗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一些動作。首先就是身體的幅度不要太大。比如說走路的時候,就不應該邁開大步。第二呢,就是必須要內襯。這樣首先是避免有些地方走光。而且這樣也會讓你的氣質更加的飽滿的。

⑥ 盤扣是不是漢元素漢服旗袍 清朝 我覺得應該是漢元素,因為中國結是漢族的,盤

盤扣無疑是漢元素,而旗袍學術界還有爭論!
盤扣,也稱為盤紐,盤扣由古代中國漢族而發明的,在漢服中廣泛使用,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羅襟折枝花紋羅衫(褙子)就以盤扣系結。盤扣最初常用只出現於女裝常服。盤花扣是古老中國結的一種。我國清代用盤扣來束縛寬松的衣服,用布條盤織成各種花樣,稱為盤花。盤花的題材都選取具有濃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義的圖案。盤扣的花式種類豐富,有模仿動植物的菊花盤扣、梅花扣、金魚扣、盤結成文字的吉字扣、壽字扣、囍字扣等。也有幾何圖形的,如一字扣、波形扣、三角形扣等。盤花分裂兩邊,有對稱的,有不對稱的。盤花扣的作用在中國服飾的演化中逐改變,它不僅僅有連接衣襟的功能,更稱為裝飾服裝的點睛之筆。生動地表現著服飾重意蘊、重內涵、重主題的裝飾趣味。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 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的樣式起源,在學術界爭論很多,主要觀點有四種:
第一種以周錫保先生《中國古代服飾史》為代表,認為旗袍即是從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發展而來。但也有學者認為:「民國旗袍雖然具有類似於旗女之袍的形式,卻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義,如果完全認為民國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發展而來,未免有失偏頗」
第二種以袁傑英教授《中國旗袍》 以及包銘新教授《中國旗袍》《近代中國女裝實錄》 為代表,認為旗袍和旗裝袍有一定繼承關系,但同時認為旗袍的源頭應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裝或先秦兩漢的深衣。江南大學崔榮榮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中說:「「有些人質疑旗袍是滿族服飾……我認為這些認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漢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滿族的袍和褂的歷史淵源又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國學大師章太炎亦認為:「昔諸葛亮造筒袖鎧……滿洲之服,其筒袖鎧之緒也 。」將滿族服飾的源頭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蜀漢服飾。
第三種以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為代表,認為中國婦女所穿的袍,遠溯周、秦、漢、唐、宋、明時代,並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認為旗女之袍對民國旗袍有影響,但不認為二者有直接繼承關系,因此認為民國旗袍稱之為「旗」袍並不合適,所以他倡導旗袍改名為「祺袍」,並把「台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台北祺袍研究會」。多年以來,台灣服裝界人士一直呼籲為「祺袍正名」。
第四種以卞向陽教授《論旗袍的流行起源》 為代表,認為旗袍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化變異。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 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 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 ,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他同時認為「旗袍」名稱的起源是一種「誤稱」,因為較早倡導旗袍的群體都是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的新女性、學生等社會群體,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 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她們不可能去復辟帝制時代的、還是異族壓迫者的服飾,所以旗裝袍在民國復辟的條件並不具備。

而民國之時「旗袍」的稱呼之所以最終會流行開,是因為整個清代,漢族女裝依然保留漢族女性傳統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貴族命婦禮服外,尋常女子一般並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論貴族女性禮服還是尋常女子的日常服飾卻都是袍服。因此在長達近300年時間的潛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經習慣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歷史記憶,所以在民國旗袍開始出現的時候會給普通人一種這是「旗袍」的聯想。實際上民國旗袍首倡群體並不承認「旗袍」這個稱呼,而是「只叫它做長衫、長衣或長袍,與男性服裝混為一詞,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國日報》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議改稱「中華袍」。又有人提議叫做祺袍的,但兜兜轉轉的,最後還是叫回旗袍了。

⑦ 請問女裝旗袍領部都是一個盤扣,但有些會有雙扣和三扣的,甚至有的是四扣,這有什麼傳統上的意義

盤扣最早出現在四五百年前的蒙古服飾上,起固定衣服的作用,方便騎射。進入現代以來,我們只能在旗袍和唐裝上看到盤扣了,盤扣通常是一對,由一公一母組成,公的一端是結,母的一端是環,把結系進環中,就起到了固定衣服的作用,現在服裝的盤扣也越來越漂亮,花樣也越來越多

⑧ 旗袍盤扣

沒有吧,現在的改裝旗袍都很少會用拉鏈縫合的。盤扣比較能體現中國風的氣息,而且也比較方便,洗衣服都 簡單,如果是用拉鏈縫合的就沒那麼 方便了。像現在的那旗袍五大品牌,憶江南 秀觀唐 東方格調 陶玉梅 夢至超 ,特別是秀觀唐的特別方便,我大姐就有一款

⑨ 復古旗袍盤扣數目有規定嗎

不可以是單數,一定要是雙數。因為單數在古代是陰的體現。

⑩ 旗袍的一個問題!!!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華夏民族是炎黃子孫的民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全稱。

旗袍是滿族元素、西式立體裁剪的【時裝】,你看看他的立領單排盤扣、滾鑲邊、拉鏈,跟漢服有什麼關系?
漢服的特徵是交領右衽、繩帶固定、兼用帶鉤,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和深衣制。
你看看現代漢服,哪一件露大腿了?甚至於在古代,女子露手臂和腳都是不被允許的。
漢服是民族服裝,旗袍是具有中國元素的時裝。旗袍不屬於漢服。

純原創,有問題追問。

與旗袍一定要用盤扣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睡衣守護者厄加特上線 瀏覽:974
秋天長款風衣配什麼包 瀏覽:511
中國人察大學校服 瀏覽:602
聲雨竹正牌羽絨服 瀏覽:423
男人穿酒紅色褲子配上衣圖 瀏覽:926
阿迪童裝批發商 瀏覽:498
拳擊手套大拇指開線怎麼辦 瀏覽:275
軍綠外套裡面配啥顏色 瀏覽:663
穿西裝襯衫領怎麼塞 瀏覽:676
紅藍肉絲旗袍 瀏覽:674
弟弟當我溜後脫我褲子 瀏覽:242
拉丁舞粉色裙子配什麼眼影 瀏覽:361
量身定製旗袍圖片 瀏覽:550
奢侈品皮帶打孔打偏了怎麼辦 瀏覽:866
黑鞋搭白褲子好看嗎 瀏覽:727
彩虹針織衫搭配漁夫帽 瀏覽:817
深卡其色短褲子配什麼顏色上衣 瀏覽:125
同學聚會穿旗袍合適不合適 瀏覽:261
羽絨服領去乾洗店能弄順嗎 瀏覽:266
褲子上滴上指甲油怎麼處理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