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班美術繪畫活動教案《曬衣服》
1.活動目標
(1)學慣用對稱的方法畫衣服;
(2)會用多種圖案裝飾衣服;
(3)感受對稱美。
2.活動准備
(1)范畫兩幅;
(2)收集有美麗圖案的衣服;
(3)每人一張畫紙、一盒蠟筆。
3,活動過程
Ⅰ導入
(1)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我們每天都要穿什麼?"
Ⅱ幼兒第一次操作
(2)出示美麗的衣服,引起幼兒對畫衣服的興趣。
提問:"這是什麼?衣服有什麼?它是怎樣的?"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衣服的主要特徵。
Ⅲ分享經驗
3.出示範畫,學慣用對稱的方法畫衣服。
提問:(1)蝴蝶有什麼?(2)它的身體、翅膀是怎樣的?(3)蝴蝶喜歡做什麼?
老師示範和講解用對稱的方法裝飾蝴蝶的翅膀。
畫出蝴蝶的外形特徵,在用對稱的方法裝飾蝴蝶的翅膀,最後添畫有關的背景。
Ⅳ幼兒再次操作
4.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幼兒用豐富的圖案裝飾蝴蝶,啟發幼兒添畫花叢、蝴蝶採花粉的情景,豐富畫面內容。
5.幼兒自由參觀同伴作品後小結。
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並對幼兒的作品作評價。
(四)活動延伸
把幼兒作品掛在美工區,供大家互相學習。
『貳』 中班 美術美麗心情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引導幼兒了解古代年畫的構圖及其所要表現的含義。
2、引導幼兒欣賞年畫的主要色調,感受年畫色彩所呈現的快樂、喜慶、吉祥的氣氛。
3、引導幼兒自由創作一幅具有某種含義或能表現自己美好祝願的年畫。
【活動准備】
投影、「盜仙草」年畫。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年畫,了解年畫《盜仙草》的構圖及要表現的含義。
1、欣賞年畫的內容。
(1)引導幼兒分散自由討論欣賞。
師:這幅畫貼在窗上真漂亮呀,現在請你和好朋友一起看看這年畫上畫了些什麼?(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年畫中的主要內容)
(2)集中欣賞,請個別講得較好的幼兒交流。
師:你看這幅年畫上畫了些什麼?
幼1:我看到畫上有個胖娃娃,還有倆個好像仙女的姐姐。
幼2:我看到她們好像在打架。
幼3:我看到穿白顏色衣服的姐姐手裡拿著個像餅干樣的東西。
2、通過討論,使幼兒了解年畫所表現的含義。
(1)老師講故事,讓幼兒了解「白蛇傳」的傳說。
(2)盜仙草也稱瑞草圖,描述了《白蛇傳》的故事,白蛇與小青為救許仙而盜仙草,並與鶴童仙子爭斗。畫面人物生動優美,是百姓喜愛的年畫之一。
——「傳說中說了一件什麼事?里邊都有誰?」
——「小青和白蛇姐姐為什麼去盜仙草?」
——「最後怎樣有沒有盜到仙草?」
二、欣賞年畫的色彩,感受色彩所帶來的喜慶、吉祥、歡樂的氣氛。
師:我們欣賞了這么多年畫,你發現它們大都用了什麼顏色?
幼1:紅色最多,還有金黃色
幼2:紅色最多,還有他們的衣服五顏六色的很漂亮
師:紅色、金黃色給你什麼感覺呢?
幼1:很熱鬧、很開心
幼2:很快樂
幼3:很吉祥
三、交代要求,幼兒自由創作。
師:如果請你來設計一幅年畫,你想在上面畫些什麼?(幼兒交流)為什麼要畫這些?
幼1:我要畫許多魚,祝爸爸媽媽年年有餘。
幼2:我要畫一個「福」,還有許多元寶,祝爸爸媽媽(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發大財。
幼3:我要畫搖錢樹,還有珠寶,還有小人在祝我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師:我們也來設計一幅年畫,先想想你的年畫上要畫些什麼,表達什麼願望,然後想想用哪些顏色可以表現出過年時熱鬧、歡樂、喜慶、吉祥的氣氛,看誰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
四、結束講評。
展示幼兒作品
1、請你說說你的年畫上畫了些什麼?表示什麼意思?
2、你覺得誰的年畫看上去很熱鬧、很喜慶?為什麼?
『叄』 幼兒園中班漢服之美教案
設計背景
我們的祖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特色,在服飾上也不例外。每個民族都有代表他們民族特徵的服飾。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了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我國一共是由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組成了「中國」這個大家庭。除了我們漢族以外,還有許多的少數民族,他們有著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服裝特點。他們的服裝大都色彩鮮艷,顏色豐富。小朋友通過欣賞各民族服裝的圖片,還畫出了各民族服裝的特點。
活動目標
1、認識各民族服裝,感受服飾的民族特點。
2、使幼兒了解幾個重要民族的服飾,知道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飾。
活動准備
1、各族服飾圖片。
2、幼兒活動手冊1第39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小朋友,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56個)。 那,你們都知道哪幾個民族?
2、 每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代表性服飾,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一下幾個民族的服飾(出示圖片)
二、漂亮的民族服飾
學慣用圖案和花邊繪畫,裝飾民族服飾。
1、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藏族服飾。藏族的衣服袖子很寬大,穿長靴。
接下來我們再來認識一下蒙古族服飾——他的主要特點是身穿長袍,斜衣襟,頭上扎著頭巾或者戴著皮帽子,腰間束腰帶,腳穿皮靴。
最後我們來認識一下維吾爾族服飾——男子穿斜領無扣的長袍,腰系長方巾。女子多在寬袖連衣裙外套上對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幾十條小辮子。
----我們漢族的衣服最最典型的衣服就是旗袍,很神聖的,女孩子穿上很漂亮。
2、剛才你們在欣賞民族服飾的時候,都看到了些什麼不同的地方?逐一提問,引導幼兒發現圖案裝飾的主要地方。
小結:小朋友看得真仔細,這些美麗的民族服飾的圖案主要裝飾在衣服的袖口、領口、衣角。
3、 那袖子兩邊的圖案是不是一樣的?(是)這就叫對稱。小朋友再仔細觀察,除了袖子還有什麼地方能表現對稱美?(衣領、褲腳、紐扣)。
4、 衣服上的圖案有什麼顏色?是怎樣排列的,有什麼規律?再看下一張圖片。它怎樣排列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原來這些民族服飾不僅有對稱美,圖案的排列也很有規律,就像我們數學里的排序。
5,欣賞二方連續圖案,了解其規律。
三、欣賞作品
1·幼兒裝飾圖案,教師關注幼兒對二方連續圖案的運用,鼓勵幼兒裝飾出不同的民族服飾。
2.幼兒作品展示。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覽,請家長欣賞幼兒的民族服飾。
評價分析
都說繪畫和語言是融為一體的,說能為幼兒繪畫做好鋪墊,繪畫能讓幼兒說的內容更加豐富。活動需要讓幼兒在了解民族服飾的基礎上,進行手腦並用表達,也即繪畫。前面的活動已經讓幼兒充分了解了服飾的特徵,教師在繪畫前讓幼兒又一次觀看各種圖片,承上啟發式的談話,能讓幼兒馬上回憶起已有的經驗,進行口語表達,為繪畫打開一個廣闊的思路。然後教師進行地民族服飾的范畫展覽,讓幼兒在欣賞、回顧的基礎上,進行簡單地交流,並為幼兒創造一個空間,讓幼兒與夥伴商量,並可以模仿,可以自己設計,雖然是「留白」的空間,但是可以豐富幼兒頭腦中對服飾的印象。接著,我讓幼兒進行第一次繪畫表達,並進行展示,一是幫助繪畫展示的本人以自信,在第二次繪畫的時候進行創作。二是經過大家的展示交流,豐富其他小朋友的視野。
教學反思
本主題的活動目標是通過觀察和比較,了解幾個少數民族服飾的名稱和特點,感受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在活動過程中,我利用幼兒用書的畫面,讓幼兒了解我們祖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除了漢族以外,其他都是少數民族,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服飾特點,我們壯族是個大少數民族家庭,服飾也很有特色,很漂亮,隨後讓幼兒動手製作新疆帽,自己欣賞或交換欣賞各自的作品,從而使達到了活動的目標,使幼兒了解少數民族服飾名稱和特點,以及分辨少數民族服飾特點,及製作少數民族的服飾作品,從而培養了幼兒熱愛祖國的文化的思想感情。活動達到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活動效果好。
『肆』 漂亮的漢服中班幼兒園教案
設計依據 動物對於幼兒來說很有親切感,他們平時就很喜歡模仿各種動物。由於幼兒受到直接經驗的影響,因此特別樂於扮演身邊的小動物,如小兔、小狗、小貓等。為了幫助幼兒做進一步知識經驗的拓展,選擇了一個離幼兒生活較遠但又很有特點的動物,藉助音樂游戲為工具,結合幼兒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將故事形象地用樂器展現。 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中感知大象和小兔的不同音色,並嘗試創編簡單節奏,選擇樂器為故事 2.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想法,體驗樂器故事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小兔和大象的圖片及春天景色圖。 2.對大象和小兔的外形特徵有初步了解,如笨重的或靈巧的,為創編簡單節奏鋪墊。 3.對樂器有一定的操作經驗。 4.鼓、小鈴。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大象和小兔》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T: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蘇醒了,森林裡又變得熱鬧起來。大象和小兔約好了一起來找春天。小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看見樹枝上冒出了嫩芽,草地上開出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大象也甩著長長的鼻子來到草地上,看見小溪的冰融化了,覺得春天的太陽暖洋洋。春天真美呀,兩個朋友在草地上曬太陽做游戲,不知不覺太陽落山了,該回家了。大象走在前面,小兔走在後面,他們約好明天再來找春天。 2.理解故事 T:故事裡有誰?他們在干什麼?看到了哪些春天的美景? (二)為故事配器 1.為小兔配器 T:今天請來了小樂器為故事配音,小兔怎麼走路? (引導幼兒動作表現,感受小兔的形象。) T:什麼小樂器代表小兔?為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小鈴為小兔配音) 2.為大象配器 T:大象怎樣走路?發出什麼聲音? (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聲音表現。), T:什麼樂器代表大象?為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大鼓為大象配音) 3.初步為故事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