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體溫總在37到37.2度之間,這有危險沒穿很多衣服對體溫有什麼影響沒
人是恆溫動物,人體體溫一般事不受外界因素而改變的,正常人的體溫一般在37度左右,你的體溫屬正常體溫。穿很多衣服對體溫是沒有多少影響的,只是過度的保暖會相應的要求人體自身通過發汗,加快呼吸等散熱行為來維持體溫。
2. 最近天氣寒冷,睡覺的時候穿的厚睡衣,請問這影響基礎體溫嗎
朋友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哦,人體的正常提問都會有零點幾度的波動的,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哦,根據天氣及溫度變化,適當增減衣物,當然也包括睡衣,主要要自己感覺舒服,沒有太冷或太熱的感覺就好啊
3. 室內溫度過高或者自己穿的衣服過多會引起體溫的升高么急求答案!
不會導致體溫上升的。溫度高,穿衣服多人會流汗保持人體的體溫。
人是哺乳類動物,因為體溫調節機制比較完善,能在環境溫度變化的情況下保持體溫的相對穩定。
恆溫動物(溫血動物)在動物學中指的是那些能夠調節自身體溫的動物,它們的活動性並不像冷血動物(變溫動物)那樣依賴外界溫度。
(3)穿睡衣量體溫擴展閱讀:
恆溫動物為保持體溫,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在生理、形態及行為上產生不同的適應。恆溫動物中血液和循環系統是體溫維持的重要組織。
恆溫動物在大腦下方有體溫調節中樞,由這個中樞有神經通到全身血管壁之中的肌肉,當溫度升高後,血液流過該中樞增多時,刺激了中樞使其發出抑制的動作,由神經傳到全身血管的肌肉使血管舒張,結果更多的血液流向皮膚的血管,而把熱發散出去。
人們都有在熱天出汗的經驗,即是一種調節體溫的現象。
恆溫動物在構造上對低溫的適應,如動物體內脂肪的增多,獸皮及羽毛的發生。一般而言,同一類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哺乳類,其身之末端如尾、耳、嘴及喙部,較生活在溫帶地區者要短得多,這種現象稱為阿倫規則。
另外在寒冷地區之鳥類和哺乳類的體型,亦較生活在溫帶地區的相關種類為大。如地球上最大的熊-北極熊和阿拉斯加的柯迪克熊,均在極地發現,而小黑熊則在溫帶地區發現。
動物實現恆溫方式:
1、鳥類
鳥類披有羽毛。而絨毛的隔熱效果十分好,所以在人類社會常見有絨毛服裝,床墊和睡袋產品。 羽毛在一些恐龍中也有發現。因此人們推測恐龍也是恆溫的;
2、陸生動物
陸生的動物會通過在羽毛或毛發中封存空氣層實現。
陸生的哺乳類動物有毛發(獸皮)。羊毛的隔熱效果極佳。它的螺旋度比鬃毛高,可以融入更多的空氣。
3、水生動物
水生哺乳動物如鯨和海豹還有一些鳥類(企鵝)有一層特殊的隔離脂肪層(「鯨油」),羽毛和毛發在水中就不再能如在陸上那樣保暖了。
科學家發現第一種恆溫魚類——翻車魚,它們能夠像鳥類和哺乳動物一樣保溫身體恆溫,它通過持續拍打胸鰭產生熱量,通過血液將熱量傳遞。
4. 腋下測量體溫會因為穿的衣服多或少影響測量結果嗎
一天之中,人的體溫在清晨比較低,近傍晚則會稍高,處於波動當中。而剛運動完、曬過太陽、衣服穿太多、過度疲累或室內太熱等因素,都可能導致體溫偏高,但誤差不會太大,建議休息半小時後擦乾腋窩再量。
估計你這種情況算是發熱了,超過37.4度醫學上就算發熱,37度以上體溫不穩!你最好結合症狀,對應治療。若有其它疑問最好就醫,畢竟大夫經驗多。
呵呵,正常情況下,人體有體溫調節中樞,不會讓輕易就受外界環境影響那麼大的,想想夏天天氣再熱,我們體溫還是會保持在正常范圍內,人體會通過擴張血管毛孔、排汗、排尿等等帶走熱量。冬天相反。
5. 測量體溫跟穿衣服多少有關系嗎 我穿衣服量體溫腋下37.4,脫了就37.1
首先人的體溫是恆定的,一個健康的身體體溫不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即使有波動也是微乎其微的。37.4也好,37.1也罷,都屬於正常的體溫范圍。
希望你不要過分在意,你很健康,祝你生活愉快,謝謝採納
6. 室內溫度過高或者自己穿的衣服過多會引起體溫的升高么連續一星期低燒37.2度,是不是以上因素引起的,...
看看是不是最近有些陰虛陽亢,吃些地黃丸看看,具體是六味還是知柏地黃丸還是杞菊地黃丸還是其他滋陰補腎的葯物,要看具體你的情況。
室內溫度過高或者自己穿的衣服過多,體溫升高會降溫減衣服,你應該是低燒
7. 晨起測體溫應測多少分鍾測體溫時應該穿好衣服測還是躺在被窩里漏出上半身測希望專家解答,謝謝
不用穿好衣服,就像睡覺那樣躺著,也不用漏出上半身,測5分鍾就可以了
8. 冬天穿很多衣服量體溫37.5人沒有什麼感覺是不是發燒
正常的體溫,因為人是恆溫動物,體溫都是37度,凌晨偏低一點點,但是在下午的時候體溫是一天中最高的,一天都體溫波動不會超過一度
9. 量水銀溫度計跟穿衣服多少有關系嗎
水銀溫度計放衣服外測量體溫是沒有用的,測的不是身體的真實溫度,更接近外界環境的溫度。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三種:將體溫表放在舌下進行測量,叫口內測量法,將體溫表放在腋窩進行測盈,叫腋下測量法,將體溫表插入肛門內進行測量,叫直腸測量法。所以,體溫表也有三種,即口表、腋表和肛表。
國內測量休溫一般採用攝氏(C)來表示。正常口腔溫度為36.2-37.2'C。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約高0.50C。腋下正常溫度比口腔溫度約低0.4℃。正常人的體溫一晝夜間相差在1℃以內,一般下午比上午略高,白天比夜間略高。
1、口內測量法。將口表水銀端放於舌下,緊閉雙唇,切勿用牙咬,也勿說話,以免體溫表被咬碎或脫落,3分鍾後取出。測量前,應避免吃冷、熱食物或飲料,如已食用,須待20分鍾後方可測量。
2、腋下測量法。解開衣服,先用干毛巾擦去腋下的汗水,將腋表的水銀端放於腋窩的部,水銀端不能伸出腋窩外,體溫表與皮膚之間也不能隔著衣物,然後夾緊腋窩,5分鍾後取出。剛洗完澡的的話要等20分鍾左右才能測溫,以免影響測溫結果。
3、直腸測量法,讓患者仰卧,露出臀部,用20%肥皂水潤滑過的肛表,輕輕插入肛門內2--3厘米,用手握住體溫表的外端,以防脫落或折斷,3分鍾後取出。患有腹瀉及嚴重肛腸疾病不可採用此法測量。剛坐浴過的要等30分鍾才能測溫。
10. 穿得厚會不會量體溫時溫度上升
首先人的體溫是恆定的,穿衣服是為了防止散熱而不是增加身體的溫度。穿的厚感覺熱是因為熱量散發的慢而不是產生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