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裝新原型
現在多用日本第八代文化式女裝原型,制圖方法可以度娘。要自己琢磨挺難的,買本書去學或者找人教比較好
B. 服裝紙樣日本文化式原型提出原理,公式怎麼算來的,由原型推出的各種女裝男裝,原理是什麼
應該很少有書講原理的。
上圖是torso原型,這個原型和文化式原型差不多,只是比文化式原型長了一截。
文化式原型也稱扒皮原型,是像圖片中一樣直接在人體上得到的(搜集大量人體的數據得出來的平均值),而原型的公式是用得到的數據總結出來的規律,是固定值,所以要講什麼原理其實也沒辦法講。
我覺得文化式原型的公式類似於中國的比例法,舉一例:前領寬=B/24+3.4=6.9cm(原型法);前領寬=N/5-0.3=6.9cm(比例法)。他們的參照點不同,得出來的結果卻相近。所謂的公式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原理,只是為了方便製版,前人會總結出一些比較穩定的公式,這就是為什麼會有比例法,原型法,箱式原型,torso原型等等的這么多原型。
總結:那些公式只是經驗值,你記住一種原型的公式,還有千千萬萬種原型的公式,沒意義的事。由此可得:你可以直接記住原型(160/84)的結果,沒幾個數字,我和我的小夥伴都是這么記的。記住中碼是因為中碼用得比較多,其他碼數可以通過放碼得到。如果你想了解原理,先了解人體,服裝構成的依據不是某件衣服的數據和公式,而是人體。
C. 圖解女裝紙樣設計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服裝紙樣設計基礎知識 1
一、制圖工具 2
二、服裝制圖符號 5
三、人體測量 8
四、國家號型標准 11
第二章裙子的紙樣設計 15
一、裙子形成的原理 16
二、裙原型(緊身直筒裙)的紙樣設計 16
三、變化裙的紙樣設計 19
第三章褲子的紙樣設計 45
一、褲子形成的原理 46
二、合體女西褲的紙樣設計 46
三、變化褲的紙樣設計 49
第四章衣身原型與省道轉移變化 57
一、衣身原型形成的原理 58
二、日本文化式衣身原型的制圖 58
三、省道轉移的原理 62
四、省道轉移設計 62
第五章襯衣的紙樣設計與應用 67
一、一片領直身女襯衣(基本連襯衣)的紙樣設計 68
二、變化襯衣的紙樣設計 71
第六章連衣裙的紙樣設計 89
一、公主線連衣裙(基本連衣裙)的紙樣設計 90
二、變化連衣裙的紙樣設計 92
第七章外套的紙樣設計 109
一、槍駁領三開身西服的紙樣設計 110
二、四開身西服的紙樣設計 114
三、青果領三開身西服的紙樣設計 117
四、無領荷葉邊外套的紙樣設計 120
五、公主線立領外套的紙樣設計 122
六、香奈兒風格外套的紙樣設計 124
七、翻領短外套的紙樣設計 127
第八章大衣的紙樣設計 131
一、翻領雙排扣大衣的紙樣設計 132
二、三開身雙排扣大衣的紙樣設計 135
三、立領一片袖大衣的紙樣設計 138
四、連身袖大衣的紙樣設計 141
五、插肩袖大衣的紙樣設計 144
六、變化插肩袖大衣的紙樣設計 148
七、披肩短大衣的紙樣設計 153
八、帶帽直身大衣的紙樣設計 156
第九章背心的紙樣設計 161
一、馬甲背心的紙樣設計 162
二、無後片背心的紙樣設計 164
三、青果領長背心的紙樣設計 167
四、後背褶皺背心的紙樣設計 169
第十章紙樣的放縫 171
一、緊身直筒裙的紙樣放縫 172
二、基礎襯衣的紙樣放縫 173
參考文獻 174
……
D. 服裝原型版有幾種尺寸公式是多少
男仕服裝尺碼
分類 小碼 中碼 大碼 加大碼
身高 165 170 175 180
胸圍 84 90 96 102
腰圍 75 81 87 93
臀圍 88 90 92 100
女仕服裝尺碼
分類 小碼 中碼 大碼 加大碼
身高 155 160 165 170
胸圍 80 84 88 92
腰圍 60 64 68 72
臀圍 84 88 92 96
兒童服裝尺碼
分類 小碼 中碼 大碼 加大碼
適合年齡 0-2歲 2-4歲 5-7歲 7-10歲
身高 80 110-110 110-130 140-150
胸圍 50 55
E. 這張圖片有原型嗎
出自國漫《一人之下》(原名《異人》)。角色:武當山,道士王也。
人物圖見下
請採納。
F. 怎樣把一件衣服的款式尺寸拷貝成紙樣,針織服裝的原型版與一般的女裝原型有什麼區別,謝謝。
這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的經驗來完成的。兩個原型版的區別還是挺多的,無論是從放鬆度還是省量轉換上等等。建議拿給專業的服裝人來做這部分。服裝公司技術總監寄語
G. 誰能給我提供下服裝原型版打法
論服裝的裁剪方法
————將比例裁剪與原型裁剪繼續提升
目前,國內裁剪的方法有很多種,大體分為立體裁剪法和平面裁剪法兩大類。
立體裁剪法對人台的依賴非常突出,因此,一般只局限在大型時裝公司以及高等學校的課堂上,在民間手工作坊里很少採用。
而平面裁剪法又可劃分為比例裁剪與原型裁剪法兩種。說到裁剪,不能不講製版。工業化裁剪之前必須要做的就是製版,服裝製版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設計師設計的服裝款式圖或服裝效果圖,進行服裝版型設計,應用哪種方法都可以,其主要目的,還是設計出准確的版型結構圖。
傳統的比例裁剪是一種比較大眾化的一種服裝裁剪的方法。它以簡單、靈活、速度快而受到一般裁剪愛好者的歡迎。但是,它也存在著諸多缺點。例如,它對經驗的依賴很強,在精確程度方面以及女裝轉板的結構設計的靈活性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服裝技術領域除了短寸方法,也只有傳統的比例裁剪法可供選擇,可以說處在一段蠻荒的時期。
原型裁剪是一種國外引進的一種方法,其實這是乘虛而入的一種方法,在80年代初期,日本原型被求知若渴的中國學者引入中國,幾乎統治了國內所有的高等院校的服裝結構設計課堂,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比例裁剪由於系統性和科學性不夠強,難以登上大雅之堂,不如原型法操作那樣靈活、直觀,而日本體型與國內的體型相差不多,也順理成章成了占據中國高校課堂的理由。(近年來國內也有人推出了自己的原型,但應用的范圍相對狹窄的多)誠然,原型也有不足之處,例如我們在應用時,都離不開原型板,這其實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更大的不便:我們總不能走到哪裡都要帶著那些原型板吧?哈!
服裝裁剪方法的流派之多,種類之復雜,真的很難用語言說得清楚,筆者好事,專門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居然發現帶有「裁剪」字樣的專利技術就有數百個之多!這些林林總總的裁剪方法各自有自己的優缺點,一時很難判斷熟優孰劣。那麼能不能有一種裁剪的方法,既有比例裁剪的快捷,簡單、靈活,又有原型的直觀與嚴謹呢?那就是模板法,其實,模板法也是一種比例裁剪法,它省去了我們攜帶原型板的不便,本人曾經嘗試了一些嫁接與轉移的方法,把原型的所有優點都移至比例裁剪之中,在我的使用過程中,它也非常簡單、靈活、速度快且精確程度與轉板不比原型差。
在使用模板的過程中,一定會用到比例。在操作中,比例是一種特殊的計算形式,最近幾年大連人發明的真比例三角板,巧妙地免除了這種計算。不僅如此,該三角板還在女裝的省道轉移方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真比例使得模板製版操作大有取締原型裁剪的勢頭。
其實,如果系統地接受免計算三角板的使用訓練,製版人員甚至可以越過模板這個環節,直接運用免計算的比例手段進行復雜款式的版型設計,這,就是目前勢頭強勁的服裝真比例裁剪製版技術。
誠然,真比例技術未必是最好的技術,但它至少可以作為服裝技術領域的一個新平台。只有站到了這個平台上,我們才會有「風景這邊獨好」的感覺……如果不登上這個平台,則不會有這種體驗。
H. 本人在自學服裝紙樣打板,原型繪制基本上都會,但是推碼不會,請求師傅們解釋或者指教,小弟不勝感激!
讀音:chān fú 詞義:用手輕輕架著對方的胳膊或手 同義詞:扶持
編輯本段詳細釋義
基本解釋 [support sb. with one』s hand;help by the arm] 牽挽架扶 攙扶不及,一頭栽倒 詳細解釋 牽挽扶持。 《古今小說·陳從善梅嶺失渾家》:「 羅童 越耍風,叫走不動! 王吉 攙扶著行。」《紅樓夢》第九七回:「兩人攙扶著 黛玉 到屋裡來。」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九章:「輕傷員互相攙扶著,在激流中轉移。」
I. 哪些款式適合在女上衣原型的基礎上進行變化而方便快捷的完成紙樣
很多的,比如說女襯衫就和原型差不多,還有一些內衣性的衣服,比如說T恤什麼的
J. 在女裝原型里那些剪裁的數字的依據是什麼,為什麼要那樣做
各家公司自定的,一般是根據年齡,身材,職業需求,文化,綜合成比較有具體共同消費意識的購買群體,裁剪的數據一般設定統一,便於生產的型號推檔,不過現在有些休閑的類的我看是成年女兒和媽媽通穿,很有趣,我就在一個內銷休閑品牌店裡,看到一位保養尚可的媽媽,拿起一件背面蝴蝶背覆勢 的中短寬松休閑素灰色小外套,一瞅就知道有感覺,二話不說就買了,其實尺寸誰也說不準,但是,那款式上身的適宜,給予了年齡空間的遐想,從背部看,還以為是個萌妹,但是轉過身來的,素色給人的淡定沉澱也不突兀,呵呵,我好想怎麼練習寫自己的網店評語了,羅嗦了,我覺得對現在沒有方向的,有句聽來的話可以給你做個提醒,做服裝水也不淺,但是你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做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做好。。。。然後也觀察市場需要的,再看自己能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