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veta這個詞的中文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高山病」
B. (九年級上冊化學書27頁)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中,為什麼集氣瓶內水面會上升
因為紅磷燃燒,消耗瓶中氧氣,導致瓶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所以外界物質要進來補充,水就被動進入瓶內,導致集氣瓶內水面上升.
理論是講進來的水的體積等於消耗的氧氣的體積.通過進來的水的體積來得出氧氣占空氣體積的比例.
C. 鸚鵡魚應該怎麼養呢
血鸚鵡,真是一隻令人又愛又恨的魚。她易養、可愛、活潑、逗趣的外型令人喜愛,但是在許多特質都名列前矛的同時,卻又帶著脆弱的呼吸器官,成為唯一的罩門。在這先天罩門下,隱藏著什麼樣的危機?
關鍵期餵食揚色飼料
通體血紅大家或許知道血鸚鵡的由來,是由紅魔鬼(Cichlasoma synspilum)父親和紫紅火口(Cichlasoma citrinellum)母親所得的第一子代(F1),但是你是否知道每一隻血鸚鵡依嘴型、頭背部和體色來區分,居然沒有一隻是完全相同的!!在小血鸚鵡苗出生後,沒有任何血鸚鵡的特色,反而有點像是一般中南美洲的慈鯛魚種。經過約20天的養育,小血鸚鵡的外型會慢慢轉變,頭背部肌肉漸漸地隆起,厚度也開始增加,體色也由條紋黑慢慢變成灰銀色。此時血鸚鵡體內的紅色色素已經開始有累積增生的趨勢,但是此時約3公分的小血鸚鵡體色不是紅的,大約在出生後50天、大小約5公分時,才會顯現出紅色的體色。建議飼主在此時以「揚色飼料」餵食,不但能充分的提供小血鸚鵡營養所需,還可以加速血鸚鵡及早轉成火紅的紅色。在這段時間血鸚鵡在營養上若未得到妥善照顧,體色沒有變紅,也不用期待她有變「天鵝」的一天了,因為此時是決定她一輩子體色的重要關鍵期。
血鸚鵡另一個特色是渾身圓滾滾的可愛造型,但是並不是因為他吃了很多飼料才造成的,想要培養如此渾圓飽滿的血鸚鵡應該由兩大方向著手:一是在小魚苗階段時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其發育,其二是飼料的選擇應取蛋白質含量於32%上下的高蛋白飼料(一般產品外包裝皆會註明成份),如此將能擁有血鸚鵡圓滾且約1:1的標准身材喔!!
水含氧量不足血鸚鵡第一個喊救命一般市面上的血鸚鵡大致分為三級,分別為特A級、A級、B級。當然會隨著等級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價差,血鸚鵡的壽命可長達4年至5年之久,但是大約三歲的血鸚鵡已經算是高齡了。不過根據親魚的年齡推算,我們評估血鸚鵡應該可以有十年左右的壽命。四、五年的血鸚鵡大約15至20公分,隨著而來的將會是魚只衰老的各種症狀。一般魚兒衰老的症狀大致為體色褪色、脊椎骨彎曲、魚鱗脫落、活動力降低等等,一旦這些症狀出現在血鸚鵡中,飼主應該已經讓這些逗趣可愛的血鸚鵡陪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魚是以鰓部和水中氧氣行呼吸作用為主,但因血鸚鵡有著先天呼吸器官的功能缺失,只有半套呼吸器官,進入鰓部的水流大減,因此血鸚鵡在呼吸方面就比其它魚種更顯艱難,一旦水中溶氧不足,血鸚鵡會是第一個感受到的;也就是說要有足夠的氧氣,否則水族缸中的血鸚鵡群們將會一起say goodbye。雖然氧氣的不足,血鸚鵡不會馬上全部死亡,但是她對環境的耐受力與病毒的抵抗力將都會急遽降低,一缸病焉焉的魚,看了也心疼。
因為呼吸器官的問題,現在將血鸚鵡常見的疾病大略簡述,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疾病:1.細菌性疾病:大致以鰓的潰爛與體表的損傷最常見。症狀是魚只的活動力降低、食慾不振、呼吸急促等,這時的鰓其實已經嚴重告急,但是外表卻還是看不太出來,惟獨將鰓蓋掀開檢查,方能看到潰爛的組織,在治療和預防可用抗生素(Antibiotics)治療,一般治療爛鰓的葯水可做簡單的預防與防治。2.真菌性疾病:這類疾病主要以黴菌為主。一般魚只被真菌覆著,大都是生長在體表,此時魚只會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動作,一般以治療水黴菌的葯水就能簡單的預防與治療了,不過只要給予良好的環境,適宜的溫度,反而能減少真菌的問題。3.寄生蟲性疾病:在水質極差的水族缸中會有寄生蟲疾病發生,主要以白點蟲、鞭毛蟲為主。一旦身上寄生蟲過多,血鸚鵡會逐漸變瘦、體色褪色,不過一般寄生蟲疾病比較好治療,只要來個葯水浴,輔以市售的治白點蟲病葯水,白點蟲自然就葯到病除了喔!
簡介:血鸚鵡並非是天然魚種,而是以人工方式品種改良雜交而成的。據說是在1986年左右,台灣省台北市郊,有一位名叫蔡建發的水族飼養業者,無意中在自己的漁場中將紅魔鬼(Cichlasoma citrinellum)和紫紅火口(Cichlasoma synspilum)雜交所獲得的「新品種」。就是這種不經意之間的偶然性,雄性的紅魔鬼和雌性的紫紅火口居然雜交產出了這一個稀奇古怪的品種。在很多專業水族研究者的研究和再度進行品種改良的情況下,又創造出姿態、色彩更為豐富的變種血鸚鵡。現如今的水族市場除了原始的血鸚鵡種類之外,出現了更多色彩多變的花鸚鵡、紅白鸚鵡、斑馬鸚鵡、紫鸚鵡等等種類,而在體型區別上也有重大的突破,如金剛血鸚鵡、達摩血鸚鵡、在幼魚時期剪去尾部成為「一顆心」的無尾血鸚鵡,也稱心形血鸚鵡、剪去部分魚鰭的獨角獸血鸚鵡等等種類。血鸚鵡承襲了來自兩種魚類所特有的生理習性。在飼養管理方面除了和一般的中南美慈鯛科魚類應該注意的事項相當之外,還有一些特有的,專屬於它的特點。
血鸚鵡俗稱紅財神、財神魚,其全身鮮艷通紅,加上胖嘟嘟的體形和柔柔的鰭條,煞是惹人喜愛,現將飼育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1.選購血鸚鵡:選購血鸚鵡的時侯,應該特別注意它們的嘴巴和鰓蓋。完美的血鸚鵡應該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同時,鰓蓋部分不應該外翻,眼睛越大越好,體型則越短越好。
2.級別與壽命:一般市面上的血鸚鵡大致分為三級,分別為特A級、A級、B級。當然會隨著等級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價差,血鸚鵡的壽命可長達4年至5年之久,但是大約三歲的血鸚鵡已經算是高齡了。不過根據親魚的年齡推算,我們評估血鸚鵡應該可以有十年左右的壽命。四、五年的血鸚鵡大約15至20公分,隨著而來的將會是魚只衰老的各種症狀。一般魚兒衰老的症狀大致為體色褪色、脊椎骨彎曲、魚鱗脫落、活動力降低等等,一旦這些症狀出現在血鸚鵡中,飼主應該已經讓這些逗趣可愛的血鸚鵡陪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
3.水質的管理:承襲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鯛所需要的生長條件一樣,血鸚鵡也是需要弱酸性且硬度較低的軟水。但是,因為血鸚鵡先天有嘴部無法閉合的情況(尤其是特A級和A級的血鸚鵡),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較差,經過鰓部的水流較小,靠水流與鰓部交換氧氣的能力較其父本與母本及其它魚類就差得多了。也因此,飼養血鸚鵡時需要維持更優良的水質和提供充足的氧氣。水族缸最好配備生化過濾棉、水泵、增氧曝氣設備。具體指標是PH值6.5-7.5、溶氧8毫克/升。鸚鵡喜好活動於中下層水域。
4. 溫度控制:血鸚鵡是對溫度相當「敏感」的魚種,重點並不是在於魚體對溫度的適應性相當差,而是因為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艷的體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使用加溫器提升水溫在25~28℃的范圍內,且每次換水前後水溫差不宜超過0.5℃。便可使魚只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魚只不但健康狀況差得可憐,且容易生病、死亡,相信這都不是玩家們所樂見的!
5. 飼料和餌料的選取:血鸚鵡食性雜,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虱等幾乎什麼都吃,而且相當貪吃,食量驚人。因此要養活血鸚鵡很容易,但要養出體質健壯、體色艷的血鸚鵡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早期的坊間流傳:「血鸚鵡要吃蝦,體色才會紅潤!」這觀念是相當正確的。因為蝦子體內的「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方法是每天要定時定量投喂餌料,合理搭配餌料的營養,定期投喂鮮活的小蝦、小魚,最好選用專門為血鸚鵡配製的添加了蝦紅素和「β-胡蘿卜素」的人工飼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鸚鵡的體色維持艷紅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血鸚鵡無論什麼時候都彷彿是飢餓狀態。所以,喂飼血鸚鵡的時候千萬要注意適量的投喂方式,過份貪吃的它們,往往會排泄大量排泄物,以致水質突變。
6. 混養的訣巧:許多家庭和公司中所布置的水族箱,喜歡單養一群血鸚鵡,看一群健康的血鸚鵡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壯觀感人的景色。但是,也有另一群人喜歡混養的水族箱。這也是青菜蘿卜各有所好。在混養的魚種選擇上,強烈建議還是選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鯛來得合適,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鯛。血鸚鵡性格比較溫和,可以和體型差異不大的其他魚類混合飼養,但它們畢竟是兩種慈鯛魚類的混合產物,也具有輕微領域性,有時侯也會攻擊其他比它們體型小的魚,但是,它們呈心形的嘴巴構造真的要吞下其他魚類也是很難的。一般可以選擇金菠蘿、黑雲、紅珍珠關刀、珍珠火口一類的魚來搭配,除了有多樣化的體色搭配之外,還能在某種平衡之下,達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7. 水中的造景:對於這些體色通紅且顏色單一的魚類來說,水中的造景除了顏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為造景材料之外,還需要考量魚體沖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堅固性也是必備的。許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給看官們參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長大的墨絲的沉木,大都擺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血鸚鵡的鮮紅色搭配起來,有更強烈的對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岩石疊出來的水中造景,常會在水族箱中以單一或是多個石堆的方式擺設。還有一點是:血鸚鵡具有挖掘底砂的能力,所以在飼養它們的環境中如果真的很想要種植水草,那麼就要選擇顆粒較大的砂礫。
8. 繁殖特點:血鸚鵡的雌雄鑒別和其他慈鯛科魚類一樣可以輕易地根據背鰭長短加以區分。但是,血鸚鵡雖然能夠產卵,可是是不會孵化的,這是因為血鸚鵡是兩種不同物種雜交所產生的新物種,所以它們自身是無法繁殖後代的,如果想繁殖血鸚鵡,那麼只能再從雄性的紅魔鬼和雌性的紫紅火口的雜交入手,但是近來也有魚友們用羅漢與鸚鵡進行交配並繁殖成功的。仔魚生長6-8個月後性腺成熟。雄魚體色血紅,背鰭、臀鰭末梢尖長;雌魚的體色要比雄魚淡,腹部肥圓。繁殖時需用50X30X30厘米或以上的水族箱,裝弱酸性軟水,水溫26-28℃,並在其中放一傾倒的花盆,在魚群中選常在一起的一對放入。親魚在花盆壁上產卵,產卵後撈出親魚。受精卵經過36小時孵出仔魚,3-4天後仔魚開始覓食。雌魚每次可產200-300粒卵。
大家或許知道血鸚鵡的由來,是由紅魔鬼父親和紫紅火口母親所得的第一子代(F1),但是你是否知道每一隻血鸚鵡依嘴型、頭背部和體色來區分,居然沒有一隻是完全相同的?在小血鸚鵡苗出生後,沒有任何血鸚鵡的特色,反而有點像是一般中南美洲的慈鯛魚種。經過約20天的養育,小血鸚鵡的外型會慢慢轉變,頭背部肌肉漸漸地隆起,厚度也開始增加,體色也由條紋黑慢慢變成灰銀色。此時血鸚鵡體內的紅色素已經開始有累積增生的趨勢,但是此時約3公分的小血鸚鵡體色不是紅的,大約在出生後50天、大小約5公分時,才會顯現出紅色的體色。建議飼主在此時以「揚色飼料」餵食,不但能充分的提供小血鸚鵡營養所需,還可以加速血鸚鵡及早轉成火紅的紅色。在這段時間血鸚鵡在營養上若未得到妥善照顧,體色沒有變紅,也不用期待她有變「天鵝」的一天了。因為此時是決定她一輩子體色的重要關鍵期。血鸚鵡另一個特色是渾身圓滾滾的可愛造型,但是這不是因為他吃了很多飼料才造成的,想要培養如此渾圓飽滿的血鸚鵡應該由兩大方向著手:一是在小魚苗階段時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其發育,其二是飼料的選擇應取蛋白質含量高於32%以上的高蛋白飼料(一般產品外包裝皆會註明成份),如此將能擁有血鸚鵡圓滾且約1:1的標准身材喔!
9. 疾病防治:(1)細菌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大致以鰓的潰爛與體表的損傷最常見。症狀是魚只的活動力降低、食慾不振、呼吸急促,病魚無力地漂在水面上無法下沉。這時的鰓其實已經嚴重告急,但是外表卻還是看不出來,惟獨將鰓蓋掀開檢查,方能看到潰爛的組織。嚴重時鰓絲失血發白,眼球暴凸又混濁,腹部腫脹積水,生殖孔及其附近的皮膚充血且紅腫。治療方法是用15毫升/立方米 。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一小時後,徹底換水。兩天後可如此再用一次。同時用葯餌喂魚,按每天每千克魚喂葯5 0毫克的劑量將紅黴素拌在餌料中,連續喂三周。(2)真菌性疾病。這類病常發生在秋冬季交替時節,主要以黴菌為主,魚體表面一些小傷口感染了黴菌,傷口上附著灰白色絨毛狀的水霉。此時魚只會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動作,一般以治療水黴菌的葯水就能簡單的預防與治療了,治療方法是用中葯水霉凈1毫克/升浸泡,第二天徹底換水。(3)寄生蟲病。這類病常發生在水溫劇烈變化的秋冬和春夏交替時節。在水質極差的水族缸中會有寄生蟲疾病發生,主要以白點蟲、鞭毛蟲為主,時間長了還會引發多種細菌性疾病。一旦身上寄生蟲過多,血鸚鵡會逐漸變瘦、體色褪色等。治療方法是用硫酸銅溶液0.3~0.5毫克/升浸泡24小時後,換掉1/2的水。
10. 其 他:就是飼養者的心態問題了!雖然在必備的生長條件置妥之後,並不需要太多的照顧,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換水,檢視水族箱中的配備,細心地觀察水中血鸚鵡的健康狀況,都是得花費一些精神和時間的!
D. C30混凝土入模含氧量要求是多少
c30混凝土的承載力為每平方米能300噸荷載。計算方法:c30代表承載力為30N
/mm2,所以按這個換算是否應該是300噸每平方米。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是指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以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劃分。採用符號C與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以N/mm^2;
或
MPa計)表示。
E. 渭南醫療級的帶氧氣濃度監控的制氧機哪裡有
我在渭南西四路朝陽大街林業大廈那兒的凱爾家護買的。新松牌的氧氣機,有氧濃度顯示,貴了點,但是用著放心哪!
F. 高純氬中的氧氣含量一般是多少,有超過痕量級的氧氣么
一般要99.999%或99.995%以上才叫高純氬。剩下的雜質中一般主要是氮氣。氧氣含量很小(估計在0.0001%的量級,就是1ppm)
G. 一級接觸氧化池溶解氧高對出水口COD有什麼應想
首先,生物接觸氧化池結構包括池體,填料,布水裝置,曝氣裝置。工作原理為:在曝氣池中設置填料,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待處理的廢水經充氧後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達到凈化廢水的作用。影響因素有:填料、水溫、PH、溶解氧、水質、水力停留時間。
溶解氧:
生物接觸氧化池中曝氣的作用, 一是供給生物氧化所需的氧, 二是提供反應器內良好的水流紊動程度, 以利於污染物、微生物和氧的充分接觸, 保證傳質效果, 同時還可通過對水體的擾動達到強制脫膜, 防止填料積泥, 保持生物活性。生物接觸氧化池中溶解氧一般應維持在 2.5~ 3.5 mg/L 之 間, 氣水比約為(15~ 20):1。溶解氧不足使得生物膜附著力下降而脫落, 導致水黏度增加, 氧轉移效率下降, 進而造成缺氧, 形成惡性循環使處理效果惡化; 過高的氣水比會造成對生物膜的強烈沖刷, 導致生物膜大量脫落, 影響處理效果。如果溶解氧過高,其原因可能是曝氣裝置曝氣量太大,導致汽水比過高,容易導致生物老化,生物膜脫落,出水SS增高,COD等污染物增加,出水不達標。
H. 國家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准中有嗅、色、硬度、溶解氧這四個指標嗎
只有色度這個指標要求,一級標準是50倍。
I. 如何解決太陽能級的單晶硅棒頭部氧含量偏高的問題9
單晶矽片</ol>當前開發得最快的一種太陽電池,它的構成和生產工藝已定型,產品已廣泛用於宇宙空間和地面設施。這種太陽電池以高純的單晶硅棒為原料,純度要求99.999%。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現在地面應用的太陽電池等採用太陽能級的單晶硅棒,材料性能指標有所放寬。
2.多晶矽片單晶硅太陽電池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高純硅材料,而製造這些材料工藝復雜,電耗很大,在太陽電池生產總成多晶矽片本中己超二分之一,加之拉制的單晶硅棒呈圓柱狀,切片製作太陽電池也是圓片,組成太陽能組件平面利用率低。
3.是否有毒譬如搞清洗、腐蝕、電鍍等工作,如果防護條件不好或者自己不注意防護,那就容易慢性中毒;如果常用高頻加熱設備,而又不知道怎麼防護,那就容易受到電磁污染;如果是做P、As擴散或者化合物半導體工藝(特別是化合物半導體片的磨、拋工藝),就需要特別防止中毒。不過,現在一般的單位都比較注意人身安全,只要自己注意,還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再說,就是搞電路設計的工作,也難免有環境污染(特別是顯像管的x線輻射)。其實,室內或者室外的環境條件倒是很值得注意的。
J. 溶解氧ph電導率怎麼計算水質級別
1.測定懸浮物、pH、溶解氧、BOD、油類、硫化物、余氯、放射性、微生物等項目需單獨采樣;在測定溶解氧、BOD和有機污染物等項目的水樣必須充滿容器;測定pH、溶解氧和電導率等項目宜在現場測定。采樣時要同步測量水文和氣象參數。
2.填寫登記表
水樣的保存
1.保存要求
不發生物理、化學、生物變化;不損失組分
不玷污(不增加待測組分和干擾組分)
2.容器的要求
選性能穩定,不易吸附預測組分,雜質含量低的材料製成的容器,如聚乙烯和硼硅玻璃材質的容器是常規監測中廣泛使用的,也可用石英或聚四氟乙烯製成的容器,但價格昂貴。
3.保存時間要求:
即最長貯放時間,一般污水的存放時間越短越好。
清潔水樣72h;輕污染水樣48h;嚴重污染水樣12h;運輸時間24h以內。
4.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凍法
(2)加入化學試劑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劑、調節pH值、加入氧化劑或還原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