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貢緞男士旗袍

貢緞男士旗袍

發布時間:2021-07-05 19:34:29

旗袍曾經男女款式都有,為何男性旗袍消失了,女性旗袍卻受到世界的贊譽

旗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服,是被世界認同的. 旗袍的歷史 旗袍(Qipao, Chinese dress, choegasam〕 旗袍起源於中國上海。 旗袍 qípáo [chi-pao] 為民國時期中國婦女開始穿著的一種帶有傳統風格的長衫。其式樣從滿族婦女的袍子改制而成,故稱。

男士怎麼配旗袍

跟旗袍配的男士服裝是中山裝:比較簡單、挺拔,個人認為很不錯

⑶ 有男士喜歡旗袍的嗎

有,我,旗袍是我心裡第一名的衣服。

⑷ 旗袍一般使用什麼布料

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

棉布料不適合做旗袍。

(4)貢緞男士旗袍擴展閱讀 :

旗袍樣式繁多。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具有適應現代生活的機能性。

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⑸ 聽人說清朝有男式旗袍,是真的有的話是啥樣的

旗袍(男式又稱長袍、大褂、長衫)是中國滿族的傳統民族服裝,和清朝的正式男裝之一。

[編輯] 旗袍的雛形及發展
旗袍,意指「旗人之袍」。旗人即是滿人。

在清王朝建立之前,滿洲民族的服飾在當時受周邊民族影響頗大。特別是效仿了金、遼、蒙等馬上民族之衣裝習俗。而滿人為適應游牧狩獵生活,在而後的女真服飾基礎上,借鑒了蒙族袍裝的瘦長,袖口狹小等特徵。

旗袍在滿語稱為「衣介」,分單、夾、皮、棉四種。傳統滿族長袍的特點是圓領、右大襟、用紐扣而不是衣帶,窄袖、袖子末端平時挽起,需要暖手和行禮撣下,稱「馬蹄袖」、男裝系腰帶、下面前後左右開叉以便於騎射。總的外形比漢族袍服緊窄。領口、前襟和袖口有時還鑲花邊。上身在長袍外穿有馬褂。

滿洲滅明建立清後,中國人改穿滿洲服飾。因此滿式服飾成為主流。旗袍由此成為中上層階級男子的常裝和平民階級的禮服。另外式樣也有所改變:開叉減少為左右兩個甚至不開叉(稱作「一裹圓」),不系腰帶。非官服旗袍開始使用直袖而不是馬蹄袖。棉旗袍外面一般罩單長衫。

在近三百年的時間內,滿漢之間的民族界限逐漸模糊。到民國初期,由於中西方文化發生碰撞。旗袍被作為中國的民族服飾繼續沿用,民國一十八年四月,國民政府正式將旗袍作為「國服」。之所以啟用旗袍,而不是明朝以前服飾,還有一原因是因為旗袍當時屬於各朝服飾中最簡化,且擁有輕便、易用省工、省料等優點,且紐扣的形式也便於穿著。這些都是適合當時歷史潮流的。爾後,長袍改短襖流行,其用意是漢人將旗袍的狹長剪除,和剪去辮子同理。領型也出現了前高後低的元寶領。男式旗袍精簡了繁瑣的裝點修飾,腰身寬松,袖口寬大,領前低後高,加寬下擺,提高開衩,最後發展成了長衫。其流行一直延續到20世紀30年代後期。之後,長袍作為日常服裝的使用變得稀少。例如50年代,李敖在台灣大學就讀時,因為穿長袍被稱為「長袍怪」。

⑹ 旗袍男生可以穿嗎

男生是不能穿旗袍的 ,因為旗袍專門為女士准備的 。如果男生穿了旗袍 ,別人一定會說這個男生有病的 。

⑺ 小的時候去山裡上然後看見一個很高也比較粗的樹,樹的上部分穿的有一件男士旗袍,請問是哪地有這個習俗

應該是少數民族吧,對大自然崇拜的一種表達,是當地風俗習慣

⑻ 男士旗袍叫什麼名字

旗裝,滿族服飾,男女都穿旗裝,與現在的旗袍有所不同,具體見網路,你要想買,可以去赫圖阿拉那邊看看,有實體店

⑼ 請問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麼啊

男的穿的是長袍馬褂。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國民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條例中》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

長袍,為大襟右衽、平袖端、盤扣、左右開裾的直身式袍,這種沒有馬蹄袖端的袍式服飾在清代原屬便服,稱為「衫」、「襖」,又俗稱「大褂」。馬褂,對襟、平袖端、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

(9)貢緞男士旗袍擴展閱讀:

民國建立後,前後約曾頒布過三個全民性的服飾制度,分別為民國元年的《服制案》、民國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國十八年的《服制條例》,另有汪偽政權的《國民服制條例》。

民國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個《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禮服條文,男款禮服較為繁雜,分大禮服和常禮服,常禮服又分為甲乙兩類,其中大禮服和甲種常禮服再細分為晝用和晚用兩種,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禮服等服飾為藍本;乙種常禮服則為長袍和馬褂組合的套裝,來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國三年(1914)曾公布過有《祭祀冠服制》,為根據古經書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種常禮服),帶有濃厚的以等級尊卑為特徵的帝制時代輿服制度色彩,國民政府時期被廢除,此不詳敘。

到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服制條例》,條文由禮服、制服和附則三章構成並有附圖。此條例台灣地區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被正式廢除。

⑽ 貢緞和一般純棉有什麼不同

貢緞和純棉的區別:

1、純棉主要是保溫效果好,貢緞表面比較涼,適合夏天用。

2、貢緞的洗後不會變小,用過很長時間也不會變大,只是比較容易鉤絲,鉤了就容易破大洞純棉的話洗後會變小一點點,但是用的時間越長會越用越大。

貢緞:

1、貢緞面料是緞紋組織面料,是織造工藝較為復雜的一種面料。經紗浮在織物表面,所以一般採用精梳紗,有很輕薄的60支,也有稍厚重30支,克重一般在100-200g/m2的精梳織物。另外還有彈力貢緞,檔次更高,因其富有光澤,而且柔和,是純棉織物中最獨特的產品,所以是高檔褲料或風衣的首選。

2、交織點多,質地堅牢、挺刮、表面平整,正反面外觀效果相同,平紋織物密度不可能太高,較為輕薄,透氣性較好。

全棉:

1、棉纖維具有較好的吸濕性,在正常的情況下,纖維可向周圍的大氣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為8-10%,所以它接觸人的皮膚,使人感到柔軟而不僵硬。如果棉布濕度增大,周圍溫度較高,纖維中含的水分量會全部蒸發散去,使織物保持水平衡狀態,使人感覺舒適。

2、由於棉纖維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熱傳導系數極低,又因棉纖維本身具有多孔性,彈性高優點,纖維之間能積存大量空氣,空氣又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所以,純棉纖維紡織品具有良好的保溫性,穿著純棉織品服裝使人感覺到溫暖。

3、純棉織品耐熱能良好,在攝氏110℃以下時,只會引起織物上水分蒸發,不會損傷纖維,所以純棉織物在常溫下,穿著使用,洗滌印染等對織品都無影響,由此對提高了純棉織品耐洗耐穿服用性能。

4、棉纖維對鹼的抵抗能力較大,棉纖維在鹼溶液中,纖維不發生破壞現象,該性能有利於服用後對污染的洗滌,消毒除雜質,同時也可以對純棉紡織品進行染色、印花及各種工藝加工,以產生更多棉織新品種。

5、棉纖維是天然纖維,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含有少量的蠟狀物質和含氮物與果膠質。純棉織物經多方面查驗和實踐,織品與肌膚接觸無任何刺激,無副作用,久穿對人體有益無害,衛生性能良好。

(10)貢緞男士旗袍擴展閱讀:

全棉的分布很廣,具體要看你要的是什麼類型的,針織,梭織,還是色織,山東河北都是產棉的大省,且具備相關的織造工廠,但染色和後整理能力不強,主要還是要從江浙一帶來尋找棉布廠商比較方便。

至於貢緞就比較簡單了,兩個地方,一個是蘇州,一個是柯橋,是最集中的地區。

與貢緞男士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套42中年 瀏覽:455
滸山高中校服 瀏覽:395
jk制服鞋有正山嗎 瀏覽:119
常熟鳳禧旗袍怎麼樣 瀏覽:377
深夜發媸徐老師褲子 瀏覽:39
旗袍秀傘舞煙花三月下揚州排練版 瀏覽:814
清遠市博愛學校校服費用 瀏覽:955
白色羽絨服怎麼搭圍巾 瀏覽:815
什麼感覺說明褲子腰小 瀏覽:360
童裝品牌可可鴨加盟 瀏覽:364
旗袍下的快樂 瀏覽:883
裙子上像皮帶的東西是什麼 瀏覽:870
女式睡衣短褲裁剪圖 瀏覽:951
戶外專用保暖內衣都有什麼牌子 瀏覽:645
米色針織外套內搭如何搭配 瀏覽:315
冬季女裝搭配學生下雪 瀏覽:25
經典男士圍巾多少錢 瀏覽:599
西裝的襯衫好看圖片 瀏覽:189
八歲兒童棉馬甲 瀏覽:966
中老年帽子編織法百度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