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娛樂圈中女明星的唐裝誰最好看
我覺著都很好看。我們看過很多古裝電視劇,裡面的很多女星唐裝扮相都很漂亮,最近熱扎依的唐裝扮相在網上曝光後,網友稱其還原度超高,我們來看看其他女明星的唐裝扮相吧。《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Angelababy 穿著驚艷絕倫,網友們紛紛表示baby演技有進步了。
《美人製造》中,楊蓉飾演一個教坊女老闆蘇蓮衣。楊蓉扮相華美,圓圓的臉和豐滿的身材都讓她十分適合演繹唐代這樣的開放時代。范冰冰在《武媚娘傳奇》中穿著大膽性感,漂亮美麗。佟麗婭的古裝扮相真的值得一提,她出演的趙飛燕好像就是從歷史中走出來的一樣,傾國傾城,舞姿翩翩。每個明星的唐裝扮相都是不一樣的風格。
㈡ 服裝風格有哪幾類
具體有以下18種,分別是:
瑞麗、嘻皮、百搭、淑女、韓版、民族、歐美、學院、通勤、中性、嘻哈、田園、朋克、OL、洛麗塔、街頭、簡約、波西米亞。
1、瑞麗風格:瑞麗的主要風格還是以甜美優雅深入人心。
2、嬉皮風格:從細節上看,繁復的印花、圓形的口袋、細致的腰部縫合線、粗糙的毛邊、珠寶的配飾等,都將成為個性化穿著的表達方式;從顏色上看,暖色調里的紅色、黃色和橘色,冷色調里的綠色和藍色都將大熱
3、百搭風格:一般為單品,可以搭配各類衣服,很實用的單件服飾,與其他款式、顏色的服飾均能產生一定的效果。
4、淑女風格:自然清新、優雅宜人是淑女風格的概括。蕾絲與褶邊是柔美新淑女風格的兩大時尚標志.
5、韓版風格:通過面料的質感與對比,加上款式的豐富變化來強調沖擊力。面料更多喜歡用棉,錦等很舒適的面料;貼身剪裁、做工精細,特別是上身部分裁減精緻貼身。
6、民族風格:以綉花、藍印花、蠟染、扎染為主要工藝,面料一般為棉和麻,款式上具有民族特徵,或者在細節上帶有民族風格。目前流行的經典唐裝、旗袍、改良民族服裝等是主要款式,當然還包括尼泊爾、印度等民族服裝。
7、歐美風格:主張大氣、簡潔,面料自然,比較隨意,比較簡約搭配感和設計感強。
8、學院風格:簡單卻又充滿理性的學院派風格。針織帽、藏青裙、條紋衫、白襯衫……
9、通勤風格:具有休閑風格.是時尚白領的半休閑主義服裝。讓穿著者看上去溫和,更加貼近自然,做工精緻,重點在於打造干練、簡潔、清爽的形象。
10、中性風格:中性服裝屬於非主流的另類服裝,性別不再是設計師考慮的全部因素,介於兩性中間的中性服裝成為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
11、嘻哈風格:寬松的上衣和褲子、帽子、頭巾或胖胖的鞋子。主要就是穿得寬松簡單,可是卻強烈要求個人風格。嘻哈穿著風格一直在轉變。要穿得好看、簡單、干凈即可,鞋子不管是球鞋、任務靴或休閑鞋,一定要干凈,才能呈現質感。
12、田園風格:以明快清新具有鄉土風味為主要特徵,以自然隨意的款式、樸素的色彩表現一種輕松恬淡的、超凡脫俗的情趣。純棉質地、小方格、均勻條紋、碎花圖案、棉質花邊等都是田園風格中最常見的元素。
13、朋克風格:主要指標是鮮艷、破爛、簡潔、金屬。PUNK採用的圖案裝飾,常見的有骷髏,皇冠,英文字母等,在製作時,常鑲嵌閃亮的水鑽或亮片在其中。展現一種另類的華麗之風。
14、OL風格:OL是英文officelady的縮寫,通常指上班族女性,ol時裝一般來說多數是指套裙,很適合辦公室穿著的.
15、洛麗塔風格:穿著超短裙,化著成熟妝容但又留著少女劉海的女生。但是當「洛麗塔」流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就將其當成天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
16、街頭風格:街頭服飾一般來說是寬松得近乎誇張的T恤和褲子,很多人喜歡包頭巾,另一種典型的服飾是籃球服和運動鞋,也以寬松為標准.
17、簡約風格:簡約風格的服裝幾乎不要任何裝飾,信奉簡約主義的服裝設計師擅長做減法。廓形是設計的第一要素,既要考慮其本身的比例、節奏和平衡,又要考慮與人體的理想形象的協調關系。
18、波西米亞風格:層層疊疊的花邊,無領袒肩的寬松上衣、大朵的印花、手工的花邊和細繩結、皮質的流蘇、紛亂的珠串裝飾、還有波浪亂發;其用色是運用撞色取得效果,如寶藍與金啡,中灰與粉紅……比例不均衡;剪裁有哥特式的繁復,注重領口和腰部設計。
19、森林系風格:顏色也以大地色和暖色系為主,有如從森林中走出而得名。喜歡民族風味的服飾,習慣隨身攜帶相機,並推崇反璞歸真的生活模式,這樣一股清新的氣息在日本社會中自成一格,也意外的掀起了一波熱潮。
對於服裝的量體,在量體前應注意以下事項:
1、量體順序一般是:先橫後直、由上而下。
2、要求被測量者姿勢自然,不做挺胸、彎腰或探視等動作。
3、要注意被測者穿著衣服的薄厚及顧客所需服裝穿著季節。
4、要注意測量時軟尺的松緊程度,切保持水平並以能轉動為宜。
5、量體前應注意觀察被測量者的體型是否正常,如遇不正常的部位(駝背、挺胸、凸肚),測量後在記錄上做出標記,以便裁剪時調整。
㈢ 52歲的金星,他的人生是如何活得比「女人」還漂亮的
人們只要是提到舞蹈,就一定離不開楊麗萍老師。她的孔雀舞蹈不但經典而且更是一絕,很多人都模仿不來她的神韻,她曾經說過將為自己的舞蹈事業奮斗一生。同時將舞蹈事業作為自己所摯愛的東西,還有一位響當當的人物,她的名字就是金星。不僅在舞蹈界有一席之地,而且在娛樂圈也非常火。除此之外,金星也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因為自己出眾的才華被邀請到一個又一個節目中做訪談嘉賓。
金星是一個非常懂得享受生活並且熱愛生活的人,她經常帶她的家人們在閑暇時間去遊玩。在一次外出度假的時候,她選擇一身黑色的裙子,但是這條裙子比較現代化。收腰的設計能夠凸顯出她女性的好身材。而且這件衣服最大的亮點在於它背後的設計,進一步展現出她的美背,也是絕了。
㈣ 許魏洲唐裝造型也太讓人心動了,說說你還被哪些藝人唐裝造型「殺」到過
一:美艷動人佟麗婭許魏洲在新劇《大唐明月》中的唐裝造型實在可圈可點,非常養眼,這樣的美男子也太讓人心動了吧。唐裝造型功不可沒,還有不少藝人的唐妝造型非常驚艷哦,這次主要介紹的是女藝人的唐裝造型。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分拂檻露華容。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這是古代詩仙形容唐朝的女人的美,說起唐朝,那個兵強馬壯,國泰明安的時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那時肯定是不缺美女的,可惜我們不能親眼看見。但是我們可以把它復刻出來,佟麗婭在《夢回唐朝》的妝容讓我覺得唐朝的美女若存在,就是她那樣的。新疆人的基因給予了佟麗婭一副立體的好皮囊,再加上華麗的唐裝加持,誇張的發飾點綴,從眼角暈開大面積的腮紅,換做別人,不一定能hold住,可是佟麗婭在劇裡面的一顰一笑,眼波流轉讓人過目難忘,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㈤ 唐裝搭配
配深色的寬松的褲子,看起來比較高檔些的,不然會很掉價.也可以配款式傳統的裙子也要深色的
鞋可以配那種很精緻的尖頭高跟鞋.你這個年齡配別的鞋有些顯老
再來一個淡淡的妝,但是口紅要鮮艷些.就會很漂亮啦
㈥ 為什麼中國女生愛跟風日韓穿搭,你知道有什麼富有中國特色的穿搭嗎
中國女生愛跟風日韓穿搭,主要還是因為好看時尚吧。不得不承認的是,哪些韓國小姐姐和韓國歐巴的穿搭,看起來確實很小清新,很帥氣,好看。加上韓劇在我們中國又很流行,女生都愛看韓劇,還有追韓國明星的,所以整個風氣影響下來,我們國人的穿搭就比較韓范。
我們國人的體型氣質很少有適合歐美風的,就韓系小清新看起來不錯。
提起中國的特色穿搭,肯定想到的就是旗袍,但是旗袍對身材要求的比較嚴,又挺正式的感覺,雖然看起來確實又通過特色,韻味美,但是不日常,真的希望中國在借鑒別國穿搭的時候,多融入一些中國特色,形成「中國穿搭「風格。
㈦ 去歷史文化古都類似故宮的地方,應該怎樣穿搭才能人景合一好看又不突兀
個人認為,自然是男士唐裝,女士旗袍。拿女士旗袍來說,旗袍的穿著與搭配和其他服裝一樣,也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可分為正式場合和非正式場合,非正式場合一般指家庭團圓、朋友聚會、外出旅遊、休閑散步和家庭休息等,歷史古都屬於外出旅遊這個范疇的。
可選精緻亮麗的圖案,以裝飾感極強的局部設計來突出高貴優雅的特色,如閃閃發光的亮片。最好選用織錦緞、古香緞、金玉緞、縐緞、喬其立絨、金絲絨等。如果在胸、領、襟稍加點綴裝飾,採用雕綉、拼綉、鑲嵌、打結造花等特殊工藝加強古典味道,更為光彩奪目。最佳的旗袍長度是達到穿著者的腳背。
㈧ 什麼樣的女生能把唐裝穿出古代的感覺來
現在的女生穿唐裝首先要像唐朝的女人,唐朝的女人以健壯為美。唐朝的女人,要求臉盤大,眉眼細,五官精緻,皮膚特別的好,又非常豐腴的感覺,這樣才能把唐裝給穿出古風來。
㈨ 王文娟老得很真實,94歲的她白卷發仍有端莊高貴的質感,你怎麼看
這位人民藝術家有著獨特的越劇唱腔,在舞台上很受歡迎。林大姐這個角色雖然被多次復制,但沒有人能超越。她是王文娟老師,王文娟94歲的她,成了美麗的外婆。黛玉雖然老了,但還是有她的魅力。她穿起來還是很時尚的。她並不花哨,也不被迫顯得溫柔。一頭白發的她看起來時尚又時髦,一襲素衣,精緻配飾,盡顯端莊典雅的氣息。這才是老人應該有的樣子。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老藝術家的時尚風格。從小就對越劇大師王先生敬仰痴迷。在我的記憶中,我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她的歌劇。
與秦怡同款鏡框下,身穿黑色旗袍,兩側印有深色調的大印花刺綉,顯得庄嚴沉穩。寬松版型很符合她的氣質,六分袖恰到好處舒適,值得中老年人參考。身著唐裝,王老師也詮釋了中國風的古典美。中老年人穿唐裝真的很好看。結合現代潮流,不僅時尚,更具有民族美感。王文娟和林青霞同框下,這套唐裝非常減齡氣質。立領、上衣前排中央紐扣設計、肩部內側墊肩,讓身體曲線更加完美。選擇唐裝時,建議以絲綢和錦緞面料為主。深色光澤更適合老年人,氣質十足。
㈩ 為什麼說唐裝包羅萬象
就封建社會的文化和經濟發展狀況而言,中國的唐代無疑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巔峰,唐朝政府不僅對外國實行開放政策,允許外國人到中國經商,吸引外國留學生,甚至允許外國人參加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和出任官職,對外來的文化、藝術、宗教採取欣賞和包容的態度,使當時的首都長安成為了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婦女不必恪守傳統規范,她們可以穿袒露胸臂的寬領服裝或吸收其他國家服飾風格穿出異國情調,還可以穿胡服男裝騎射,並享有選擇配偶和離婚的自由。相當富足的物質基礎和相對寬松的社會環境,使得唐代的文化空前發展,詩歌、繪畫、音樂、舞蹈等領域群星璀璨。加之在隋朝已奠定了堅實基礎的紡織業到了唐代有了長足進步,繅絲、印染的技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服裝材質品種之多、產量和質量之高前所未有,不拘一格的服裝樣式亦在當時成為世人推崇的美麗時尚。
盛世唐裝中最奪目的要數女裝,以及婦女那變幻多樣的發髻、佩飾和面妝。唐女講求配套著裝,每一套都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整體形象。人們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依據著所處的社會背景,將服飾藝術之美發揮到了極致。因而,每一種搭配都個性鮮明,又有其令人玩味的文化底蘊。唐女配套裝可歸結為三種,除了受西域文化影響而引進的胡服以外,還有傳統的襦裙裝,打破儒家禮儀規范勇敢穿起的整套男裝。
先來說一下傳統的襦裙裝。上為短襦、長衫,下為裙,這也許算不上新穎,但唐女將它穿出了新樣。如短襦或長衫,在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的交替流行中,竟索性將其唐朝服飾開成袒領,這是在前朝未曾出現過的創新之舉。最初還主要為宮廷嬪妃、歌舞伎等穿用,但很快便受到了仕宦貴婦的垂青,這說明唐代人思想是非常開放的。儒家經典明確規定要用衣服將身體裹得很嚴,婦女尤其要遵守,像唐女這樣領子低到能見到雙乳上側露出乳溝的款式,在禮法森嚴的中國古代社會是空前絕後的。
唐代仕女畫家張萱(生卒年不詳)、周昉(生卒年不詳)慣畫宮中艷麗豐腴的女子。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美人著裸肩長裙,上身直披一件大袖紗羅衫,輕掩雙乳。由於畫家手法寫實,既如實地描摹出唐代細膩透明的衣料,又逼真地描繪出女子那柔潤的肩和手臂。
唐代崇尚豐滿、濃艷之美,賞花喜歡賞牡丹,人則講究男無肩女無頸,馬也要頭小頸粗臀部大。在唐代繪畫中我們不難看到,唐女為了顯示自己豐滿,特意將裙子做成六幅、八幅、十二幅,還嫌不夠,於是就出現了將裙腰提高,直到腋下的款式,這樣就看不見女子的腰身,只見一個圓滾滾的外形。
對於唐裙的描繪,詩人幾乎想盡了絕妙的詩句,除了款式之外,還有不少提及裙色。從詩中可以看到,當年的裙色相當豐富,而且官方的束縛少,因而可以盡人所好。僅色彩就有深紅、杏黃、深紫、月青、草綠、鬱金等,其中以石榴紅裙流行時間最長。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中都有關於石榴裙的描述。《燕京五月歌》中記述石榴裙流行盛況,說石榴花開的時候滿是濃重艷麗的石榴紅,千家萬戶買石榴花給家中的女子染紅裙,可以想像有多麼壯觀。鬱金裙也是以植物色染成的,但這種植物不同於原產小亞細亞的鬱金香,而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肥大根狀莖及紡錘狀塊根的汁液能夠染布、而且散發著香氣。唐中葉時一位公主的百鳥裙,更是中國織綉史上的名作,其裙以百鳥羽毛織成,白天看是一色,燈光下看是一色,正看一色,倒看一色,而且裙上呈現出百鳥的形態,可謂巧奪天工。
女子襦裙裝並不只是上衣下裳,還有其它款式用以補充或裝飾,如半臂,就是一種短袖衫。現代人都是在夏天穿著,可是唐女穿時,常套在長袖襦衫的外面,其功能與坎肩有些相似。只因袖的長度在坎肩和長袖的中間,所以稱半臂。穿起來娉娉婷婷,體態美妙怡人。
唐女愛披一件帔子,或是兩只胳膊上搭著披帛。這兩種裝飾物的樣子,區別在於帔子闊而且短,一般披在一肩,從出土的唐代女俑上可以看到逼真的效果。傳說有一次宮中露天筵席,唐明皇大宴群臣。一陣風起,將楊貴妃的帔子吹到賀懷智的襆頭(一種黑綢巾裹成的帽子)上。由此來看,帔子或許是很輕盈的,當然也不排除以厚重毛織帔子禦寒的可能性。披帛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飄帶」,長長的,一般較窄,從身後向前,搭在小臂上,兩端自然下垂,後人畫仙女和古裝仕女,怎麼也忘不了這種美妙的披帛。
與襦裙裝相配合的足服,有鳳頭高翹式錦履,也有麻線編織的鞋或蒲草鞋,軟軟的,但很精緻、很輕巧。除了繪畫作品為我們提供了形象的資料以外,在新疆等地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實物。
唐女著襦裙裝時,頭上一般不戴帽子,當然也有花冠等是屬於裝飾性的,出門時則戴一圈垂紗的帷帽。這種帷帽從唐初開始流行,至盛唐時,女人們連帷帽也不屑於戴了,乾脆露髻騎馬出行。當年發式可謂多變,體現著唐女的奢華之風。僅高髻,就有雲髻、螺髻、半翻髻、反綰髻、三角髻、雙環望仙髻、驚鵠髻、回鶻髻、烏蠻髻及峨髻等,另外還有較低的雙垂髻、垂練式丫髻以及拋家、半翻、盤桓等30多種。這些發髻大多因形取名,也有的是以少數民族的族稱取名,今天的人們除在唐代仕女畫中看得到發髻上插滿了金釵玉飾、鮮花以及酷似真花的娟花的具體形象外,還能在出土文物中一睹各種精緻的金銀首飾和絹花的實物。
面妝雖說不是唐女發明的,但奇特華貴、變幻無窮。唐女在臉上廣施妝藝,不只是塗上妝粉,以黛描眉,以胭脂塗兩頰,以唇膏點唇,還要在額頭上塗黃色月牙狀「額黃」(亦稱「鴉黃」)飾面。據說是模仿西北民族的黃面佛妝。眉式也花樣翻新,傳說唐玄宗曾命畫工畫十眉圖,這也是風流皇帝在服飾史上留下的逸事。眉式的名稱很好聽,有「鴛鴦」、「小山」、「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煙」、「拂雲」、「倒暈」、「五嶽」等,再加上民間的柳葉眉、卻月眉、闊眉(桂葉眉)、八字眉等,真是美不勝收。這還不算完,雙眉中間要有花鈿,可以用鳥羽、黑光紙、螺鈿殼,也可以用金箔、魚鰓骨、雲母片或者直接用顏料畫。眉梢處則要描上一道「斜紅」。嘴唇以唇膏點出各種時興的唇形,在唇角外一厘米處再點上兩個黃豆般的紅圓點,美其名曰「靨」。盛唐以後,靨的范圍越來越大,擴展到鼻翼兩旁,還變化出錢形、杏桃形、小鳥形、花卉形等。我們在敦煌五代時期的莫高窟61窟壁畫上,仍能見到這種「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的女供養人形象。
這些面妝並不都是唐人的創造,有些帶著前代的傳說,故事美妙動人。如花鈿,傳說南朝宋武帝劉裕(363—422)有一位女兒叫壽陽公主。正月初七那一天,壽陽公主行於(一說卧於)含章殿下,忽然微風吹來一朵梅花,恰好貼在壽陽公主的額頭,拿不掉也洗不掉,看起來很美,於是就在民間流行起來。這種被稱為「壽陽妝」或叫「梅妝」的面飾伴隨了唐代乃至宋代女性很長時間。唐代李復言在《續玄怪錄定婚店》中記下了這樣一段故事:有人名韋固,一日路過宋城,住在南一家客棧。夜晚見到月下老人倚著裝滿紅繩的袋子閑坐。按照中國人的說法,月下老人用紅繩將男女二人腿系在一起,就成了夫妻。韋固遂上前詢問自己的妻子是誰,老人翻開婚姻簿查了一下,說城北賣菜婆的女兒就是,時年剛剛三歲。韋固聽了很生氣,就命僕人去射殺。僕人不忍,匆忙間只刺傷了女孩的眉心。十幾年後,刺史王泰看韋固勇猛可信,就將自己的義女嫁給了他,新娘額頭裝飾著花鈿,夜晚卸妝時惟獨花鈿不取下。韋固奇怪,一問才知道,正是當年被刺傷的那個女孩。這是一段傳奇故事,但由此也不難看出,女性白天在臉上施以裝飾,在當時已蔚然成風。關於「斜紅」的傳說是,三國時魏文帝曹丕(187—226)曾有個宮女,名叫薛夜來,文帝對她十分寵愛。一天夜裡,文帝正在燈下讀書,夜來上前侍侯,不小心撞在水晶屏風上,頓時鮮血順著太陽穴流下來。痊癒後,臉側依然留著紅色的瘢痕,可是文帝依然喜愛她。於是,宮女白居易像們竟以此為時髦,紛紛用胭脂在臉上畫對稱的紅瘢。剛開始時叫「曉霞妝」,狀如清晨的紅霞,後來大多稱之為「斜紅」。
關於眉,宋人《隋遺錄》(題為唐顏師古撰)中記錄,隋煬帝巡遊江都(古代揚州),其隨行人員分別乘龍形和風形的遊船,每隻船上有千百漂亮的女子劃槳。其中有個叫吳絳仙的女子,就因為畫著長眉,引起了隋煬帝的注意。
就在唐女認為面部再也沒有地方塗抹花樣時,面妝之風卻陡然一變。《新唐書·五行志》中提到,唐代中期以後,女性一度流行不施脂粉,而且以黑色的膏脂塗唇。詩人白居易也在《時世妝》詩中寫道:「時世牧,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近似含悲啼。」這種被稱為「啼妝」或「淚妝」的妝容,配以墮馬髻、弓身步、齲齒笑,格外惹人憐愛,因而風行一時。
與花枝招展的襦裙裝相比,將整套男服穿在身上則別有一番情致。唐代典型男服是頭戴襆頭,身穿圓領袍衫,腰間系帶,腳蹬烏皮六合靴。這身裝扮使男子穿著干練、瀟灑又不失儒雅,女子穿又別有一種洗盡鉛華卻添帥氣、俏皮的風度。盡管儒家經典中早就規定:「男女不通衣裳」。唐代女著男裝的形象,在張萱《揮扇仕女圖》、《虢國夫人出遊圖》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畫上都可以見到。《舊唐書·輿服志》和《中華古今注》中也記載,唐代女子穿男裝,包括皮靴、袍衫、馬鞭、帽子,不論身份尊卑,甚至不管在家還是出門,都這樣裝扮。由此可見,唐代社會開放,對女性的束縛很少。
盛世唐裝就是這樣散發著耀眼的光芒。盡管今天的人們習慣將對襟襖通稱為「唐裝」,以其代表中國傳統服飾,但那不過是一種以唐代為榮的說法,事實上,現代的唐裝遠不及唐代的服裝璀璨奪目、千姿百態而富有生命氣息。當年「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氣勢是多麼宏大,唐代中國才真正稱得上是「衣冠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