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丁默邨的旗袍陷阱
鄭蘋如是浙江蘭溪人,1918年生。
父親鄭越,字英伯,早年留學日本法政大學,追隨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加入了同盟會,可說是國民黨的元老。他在東京時結識了日本名門閨秀木村花子,花子對中國革命頗為同情,兩人結婚後花子隨著丈夫回到中國,改名為鄭華君。
他們先後有二子三女,鄭蘋如是第二個女兒,從小聰明過人,善解人意,又跟著母親學了一口流利的日語。而鄭英伯在回國後,曾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還擔任過江蘇高院第二分院的首席檢察官。鄭蘋如在明光中學讀書時,丁默邨曾當過這個中學的校長,因此兩人有師生之誼。抗戰爆發後,鄭蘋如毅然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上海淪陷後,她以自身的優越條件(良好的社會關系和卓越的日語能力),擔任抗日的地下工作,她加入了中統,這時她只有19歲。她花樣年華,風姿綽約,是上海灘上有名的美女,當時全中國最為重要、最有影響力的畫報--《良友畫報》,在1937年7月的130期就以她為封面女郎,只是因為她身份特殊,只稱「鄭女士」三個字,而未寫全名。
鄭蘋如是位極優秀的情報員,她憑借母親的關系,周旋於日寇的高級官佐中,她曾和日本首相近衛文磨派到上海的和談代表早水親重攀上關系,繼而又通過早水的介紹,結識了近衛文磨的兒子近衛文隆、近衛忠磨,以及華中派遣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人。她曾想綁架日本首相的兒子近衛文隆。那近衛文隆見到鄭蘋如後,一下子墮入情網。「若掌握了近衛文隆,不就能迫使日本首相作出停戰讓步了嗎?」她大約出於這樣的考慮。但上級命令她中止這一危險的游戲,近衛文隆才不知不覺地逃脫了政治肉票的命運。
鄭蘋如探聽到汪精衛「將有異動」的重要情報,通過秘密電台上報重慶,可惜當時政府起先並未重視,直到汪精衛離開重慶投敵後,方知鄭蘋如早已掌握此一情報,因此政府對她極為倚重。於是,他們把制裁漢奸丁默村的重要任務交給她。
日偽時期,汪精衛政權在當時上海極司菲爾路76號設立了特工總部,主任丁默邨是原軍統第三處處長,在漢奸李士群撮合下投靠日偽,破壞抗戰。為此,中統上海潛伏組織負責人陳果夫的侄子陳寶驊,決定抓住丁默邨好色的弱點,施「美人計」除掉他。
丁默邨本是個色中餓鬼,交到如花似玉的鄭蘋如自然是喜出望外,而鄭蘋如佯裝成涉世未深的少女,不時恃寵撒嬌,與丁默村時斷時續,若即若離,逗得丁默邨饞涎欲滴,神魂顛倒。中統見時機成熟,布置下手。第一次行動,由鄭蘋如請丁默邨到她家作客,在鄭家附近安排了狙擊人員,然而丁默村詭計多端,他的轎車快到鄭家時,他改變主意掉頭離去,計劃遂告失敗。此時中統上海區的負責人換了張瑞京,他重新策劃第二次「刺丁」,他安排鄭蘋如以購買皮大衣為由,想把丁默邨誘殺在西伯利亞皮貨店。
1939年12月21日,丁默邨在滬西一個朋友家吃中飯,他打電話邀鄭蘋如前去參加,鄭蘋如便趕到滬西陪丁默邨直到傍晚。丁默邨說要去虹口,鄭蘋如說要到南京路去,於是兩人同車而行,當汽車駛至靜安路、戈登路西伯利亞皮貨店時,鄭蘋如突然提出要去買件皮大衣,並拽著丁默邨同她一起下車,幫她挑選。丁默邨職業反應是到一個不是預先約定的地點,停留不超過半小時,照理說是不會有危險的。心想鄭的執意要他同去,不外乎是想乘機敲他一筆竹杠。於是他便隨她下車,但當鄭正在挑選皮衣時,丁默邨突然發現,玻璃櫥窗外有兩個短打衣著、形跡可疑的人,正向他打量。丁默邨看情形不對,便從大衣袋裡摸出一迭鈔票,向玻璃櫃台上一摜,說:「你自己挑吧,我先走了。」說完就急轉身向外跑。鄭蘋如見丁默村突然向外奔跑,起初一愣,本想追蹤出去,但走了兩步,又停住了。
此時徘徊在店外人行道上的中統特務,沒料到丁默邨會不等東西挑好,就突然沖出店來,因此稍為躊躇了一下,竟讓他沖過馬路。丁默邨的司機見他狂奔而出時,早已發動引擎,開好車門。等到槍聲響時,他已鑽進車內,拉上了車門,子彈打在防彈車門上,他毫發無傷,揚長而去。對鄭蘋如而言她不甘心,又心存僥幸,決定深入虎穴,孤身殺敵。於是她繼續與丁默邨虛與委蛇,但暗中身藏一支布朗寧手槍,准備伺機下手,但她哪知丁默邨早已布下羅網,等她上鉤了。因此在第三天當鄭蘋如驅車到76號要見丁默邨時,就被丁的親信林之江給扣住,她被關進76號的囚室。
李士群的老婆葉吉卿很快就得知消息,她派了畲愛珍、沈耕梅前來審訊,丁默邨自然不好阻攔。鄭蘋如否認她與中統的關系,只承認暗殺丁默邨是因為她不甘被玩弄。丁默邨雖然惱恨鄭蘋如參與對自己的謀殺,但又著實迷戀她的美色,因此他並沒想要置她於死地,只是想關她一陣子,再把她放出來。
但丁默邨的老婆趙慧敏卻悄悄找到林之江,並對他面授機宜,於是鄭蘋如被暗中移解到憶定盤路三十七號的「和平救國軍」第四路司令部內,這連丁默邨與李士群都不知道。
1940年2月,在一個星月無光的晚上,林之江從囚室里押出鄭蘋如,謊稱丁默邨找她,汽車七拐八彎,來到滬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鄭蘋如連中三槍倒下了,死時年僅22歲。
鄭蘋如之父鄭英伯因不願以出任偽職而保釋女兒,一病不起,於1941年初抱恨而終。鄭蘋如的哥哥鄭海澄在1944年的一次對日空戰中犧牲。丁默邨在此事件後,被排擠出76號特工總部。
『貳』 良友雜志怎麼訂閱
你可以找一下這個雜志,有沒有官網?然後你從裡面或者去人民日報網上面找一找,看有沒有這個雜志?然後去訂閱一下都可以了
『叄』 跪求各位音樂大人幫忙:::2011年3月25號那一期《天天向上》里,那穿旗袍模特(良友雜志社的)走秀時音樂
好聽的有
1 13分鍾左右(汪涵嘉賓在做廣告) sunshine girl
這首歌後來又出想過
2 45分左右 just the way you are 演唱者 bruno mars
3 56分左右 show!show!show! 演唱者 少女時代
如果你聽了准確 就把分給我吧!!!!!
『肆』 天天向上背景音樂在我很想要有一期是老字型大小的旗袍和良友雜志那一起在所有美女穿上旗袍走出來時的音樂》》
不知道是不是Bruno Mars 的《just the way you are》?http://mp3..com/songlist/bruno%20mars.html (第一首就是的),你先聽聽看
『伍』 民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雜志《良友》在當時有什麼樣的貢獻
民國時期,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也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代。當時的中國,未褪去幾千年的古典氣質,現代風情又在十里洋場的上場演繹,一切事物不乏精緻又充滿新鮮味道。
各色傳奇人物也在民國時期輪流登場,在這段亂世歲月里,演繹了一場絕代風華、曲折離奇的不朽傳奇故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有一本演繹著近百年古典與現代美學的雜志,於1926年2月15日走進了中國百姓的生活,這本雜志叫做《良友》,它在上海這座極具魅力沿海城市的文化推力下,形成了“海內外凡有華人之地,無不以一睹《良友》為快”的盛景。
《良友》興起的時間,正值上海電影業繁榮發展的時間段,所以這份畫報中的重要內容,就以當時國內外著名影星的新聞有關。
由於與電影相關的新聞頗多,看電影也逐漸成為了近代女性的一種娛樂消遣方式。除此之外,《良友》還與上海多家照相館合作,刊登一些充滿時尚、寫實的攝影照片,所以在那個年代裡,如果哪位女性擁有一張在上海照相館拍的照片,是最值得大肆標榜、炫耀的事情。《良友》這本舊時雜志,在悄無聲息間改變了上海女性的生活,解放了她們的思想,也成為了民國年間近代女性生活的記錄者和呈現者。
『陸』 《良友》畫報1926年2月創刊,第一期封面照片上的女士是誰
蝴蝶 良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生活類大型畫報,由出版家伍聯德於1926年創辦於上海。在一系列有效營銷手段推動下,《良友》迅速成為風靡全球華人世界的雜志,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畫報。
『柒』 穿著旗袍的民國女人有多美,看了這些照片你就挪
民國就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時代,雖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但每每想到,總以為還發生在昨天。尤其是每每到南京食朝匯吃飯的時候,看到店裡面穿著民國學生服裝的服務員,就更有這種體會了。回望民國時,那些身著華麗旗袍的女子,眼角眉梢,舉手投足之處,皆是東方式的嫵媚與溫婉。
▲
杭穉英,我國最早的商業美術家之一,設計的商品包裝、月份牌等多以旗袍美女為素材,這是一幅西湖泛舟圖,確實不錯。
『捌』 良友雜志現在在買嗎
沒有了。21世紀初,《良友》雜志再度停止公開發行,現在主要以良友文化基金會的形式在香港和大陸推廣文化事業
『玖』 旗袍的劇情簡介
這是一段民國年間美麗女子的美麗人生,因為她的傳奇與壯美,更顯瑰麗。
從一名年輕的女藝術家,成長為屢建奇功的女諜報人員。她短暫人生中,憑著機智與沉著,上演了抗戰時期諜報戰中令世人驚嘆動容的華麗之舞。
她是女版的徐則成,上演女版的《潛伏》,代號「旗袍」,在上海淪陷的歲月里,孤身奮戰在汪偽特務機關和日本特務機關梅機關,為新四軍籌措葯品,刺探軍情,並且深得兩個特務機關首領的信任。
她必須面對特務們一次次試探、考驗,必須面對潰敗的愛情,必須隨時作好犧牲准備,必須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與理想。
她的美貌令人垂涎,才藝俱佳讓她成為滬上明星,成為《良友》畫報的封面女郎,成為狂蜂浪蝶的追逐對象。
但是深藏心底的民族大義、家國夢想,又讓她成為戰時紅顏,憑著寧為玉碎之心,秘密成為地下黨員,遊走於兩個魔窟中,經受著生死煎熬。
她走近了汪偽特務頭子,卻被對方愛上。她先行刺殺,繼而策反,一切都要做到不露聲色。她走近了日本特務機關梅機關,卻被機關長包裝為親日漢奸,被國人唾棄。她的初戀男友對她的漢奸行為深惡痛疾,差點除掉了她。而男友叛變革命後,卻被她親手除掉了。她和介紹她入黨,並且打入敵人內部的單線聯系人上演了生死絕戀,最後卻相繼犧牲,留下的僅是衣櫃中一襲襲華麗的旗袍。
她的一生,從未索取,卻毫無保留地用生命和青春,祭奠了自己的理想:為新中國、為民族大業奉獻一切
這是一段《花樣年華》,也是一段《色戒》……
這是一段抗戰時期的凄艷戀歌,感人肺腑,震聾發饋;也是一段驚險迭起的《諜中諜》,引人入勝,令人拍案。
那個年代的光榮與夢想;一個女人的孤獨之美、知性之美、奮戰之美;舊上海名媛的傳奇人生;錯綜復雜的諜戰疑雲;黃浦江畔的愛恨情仇及百樂門舞廳的驚天刺殺,無不成為當年見諸報章抓人眼球的新聞。精彩劇情,重現當年上海灘風雲際會,愛恨情仇,呈獻舊日奇女子 。
『拾』 旗袍大結局是什麼
旗袍大結局是:關萍露被搶救過來,他們奔赴延安。李部長說等她身體好了就開始新的旗袍行動。
大結局劇情介紹:
關萍露穿上了九鳳旗袍,丁默群將錢鵬飛去雲安寺找那種機密文件的事告訴了她,他給她分析了未來的三種可能性。關萍露用簪子將東西刺在她的身上,她對錢鵬飛的話實際上就是提醒他。
他們結婚當晚,錢鵬飛從下水道進入丁府。丁默群對關萍露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那份密件,關萍露說她可想想,但是不能逼她,她利用換衣服的時候打開了廚房中的煤氣。
晚上丁默群的住宅里的燈全不亮了,錢鵬飛的手下以電力公司維修工的身份合理進入他家,吳土保攔住了那輛車,雙方一場激戰。
關萍露將丁默群推向廚房,然後用火點燃了煤氣,煤氣的爆炸沒將丁默群炸死,關萍露也已奄奄一息,他抱著關萍露走了,身上中槍的丁默群還有知覺。
錢鵬飛在關萍露的胸前發現了蓮花圖案的圖形,他急速趕往雲安寺,在蓮花台下錢鵬飛找到了那份密件,關萍露被搶救過來,他們奔赴延安。李部長說等她身體好了就開始新的旗袍行動。
(10)良友雜志旗袍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這是一段民國年間美麗女子的美麗人生,因為她的傳奇與壯美,更顯瑰麗。從一名年輕的女藝術家,成長為屢建奇功的女諜報人員。
她短暫人生中,憑著機智與沉著,上演了抗戰時期諜報戰中令世人驚嘆動容的華麗之舞。她是女版的徐則成,上演女版的《潛伏》,代號「旗袍」。
在上海淪陷的歲月里,孤身奮戰在汪偽特務機關和日本特務機關梅機關,為新四軍籌措葯品,刺探軍情,並且深得兩個特務機關首領的信任。
她必須面對特務們一次次試探、考驗,必須面對潰敗的愛情,必須隨時作好犧牲准備,必須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與理想。
她的美貌令人垂涎,才藝俱佳讓她成為滬上明星,成為《良友》畫報的封面女郎,成為狂蜂浪蝶的追逐對象。
但是深藏心底的民族大義、家國夢想,又讓她成為戰時紅顏,憑著寧為玉碎之心,秘密成為地下黨員,遊走於兩個魔窟中,經受著生死煎熬。
她走近了汪偽特務頭子,卻被對方愛上。她先行刺殺,繼而策反,一切都要做到不露聲色。她走近了日本特務機關梅機關。
卻被機關長包裝為親日漢奸,被國人唾棄。她的初戀男友對她的漢奸行為深惡痛疾,差點除掉了她。而男友叛變革命後,卻被她親手除掉了。
她和介紹她入黨,並且打入敵人內部的單線聯系人上演了生死絕戀,最後卻相繼犧牲,留下的僅是衣櫃中一襲襲華麗的旗袍。
人物介紹:
1、丁墨群 演員王志文
76號汪偽特工首腦人物,陰險狠毒、深謀遠慮,殺害軍統特工和共產黨地下黨員時絕不手軟。同時也是一位服飾文化研究者,喜歡收藏旗袍,並對旗袍典故津津樂道。
2、關萍露 演員馬蘇
代號「旗袍」的中共諜報人員,在中共地下黨組織,她聰明勇敢、臨危不亂;在大漢奸丁默群和日本人面前,她是才貌雙全、風情萬種的滬上名媛;而在不知情的家人和男友眼裡,她卻是賣國求榮、令人不齒的漢奸。
3、錢鵬飛 演員李幼斌
中共地下黨員,潛伏在丁墨群手下,除了與關萍露一同傳送情報,還要和丁默群明爭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