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旗袍下的風情

旗袍下的風情

發布時間:2021-06-29 19:13:28

Ⅰ 民國時期的旗袍美女:坐姿風情萬種,站立更顯誘人

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是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這段時間中國處於特殊時期,軍閥混戰,但此時的文化發展倒也沒慢下來,還是有許多仁人志士涌現,女性在這段時間也逐漸登上歷史舞台

民國美女穿旗袍,從後面拍著視角,顯得更加誘人,圖為一群穿旗袍的民國美女,個個在江邊眺望,誰能猜到她們都在幹些什麼嗎?

Ⅱ 孫允珠 旗袍下曼妙的身姿得令多少人浮想聯翩

搭配旗袍的確個人的條件是有要求的。例如身材氣質長相,發型的搭配等等。

對於明星來講,應該具備這些才可以做到完美。

Ⅲ 旗袍唯美語錄

旗袍做為衣中貴族,以其流動的旋律和濃郁的詩情表現了女子的賢淑、典雅和溫柔,它是中國女人的一種情節、一種夢幻、是鐫刻在中國女人骨子裡的一種美麗。

有關旗袍的唯美句子

有關旗袍的唯美句子1
一、她挽著簡單的小發髻,穿著一件淡雅的白色旗袍,上面是雛菊的淡淡花紋,領口、袖口與裙擺處鎖著精緻的白邊,整個人就像是一朵恬淡美麗的雛菊。

二、說起旗袍,印像最深的是電影《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各式各樣的旗袍在她完美身段下被演澤的淋漓盡致。每一款旗袍穿在她的身上,舉手投足間都顯得那麼恰到好處。只見她蓮步輕移,或朱唇翠袖,或眼波琉璃,或輕盈淺笑,或凝神沉思。與其說是與愛情的邂逅,不如說是一場旗袍的盛宴。

三、也想去做一個江南女子,那個結著丁香一樣愁怨的女子。身著美麗的旗袍,執傘走進深深的雨巷,搖曳出若隱若現的萬種風情,任雨絲飄飛,心事迷離。走過一程又一程的長亭更短亭,走過紅塵阡陌,是否也能碰巧遇到那個依然在驀然回首處守候我的男子?

四、旗袍對女性的身材要求是很高的,不是所有的女性穿旗袍都好看,不同的女性穿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少女穿出的感覺是明媚的有著青春的張揚;五六十歲的人穿出的是華貴和雍容;尤以三四十歲的女人最能穿出旗袍曼妙的風情,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女人褪去了少女的青澀,成熟中帶著幻想,壓抑中散發著渴望,剛好與旗袍的感覺絲絲入扣。在所有的女演員中,張曼玉是最適合穿旗袍的,在《花樣年華》和《阮玲玉》中她把旗袍的韻味兒演繹到極致——慵懶、頹廢、華麗、曖昧、嫵媚、幽怨、寂寞……也許旗袍骨子裡就充滿了舊上海的氣息,唯有張曼玉這種略帶滄桑經過歲月磨礪有故事的女人才能傳達出這種氣息,昏黃的燈光、狹小嘈雜的空間,她那精緻的臉龐,略帶迷離的眼神,曼妙的身姿,微微勾起的的雙肩,以及她抽煙的姿勢都美得讓人心疼。

五、她穿旗袍有味道,真正穿出了中國古典女子的那種特別韻味。

六、一直都覺得旗袍最能凸顯東方女性的神韻,穿上旗袍的女人總會多一份神秘,一份優雅。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剪裁得體的旗袍把女性凹凸有致的身軀勾勒的恰到好處,行走時開叉處若隱若現的玉腿把性感與誘惑拿捏得恰到好處,勾起人無盡的遐想……而那做工精緻的盤花扣又傳達出古典的雅緻,再沒有哪種服裝能像旗袍那樣集女性的端莊溫婉與性感魅惑為一體……

七、旗袍的美,在我心中,它就是如同一個美麗的夢。在三

Ⅳ 旗袍的起源是怎樣的 [民風民俗]

旗袍(Qipao, Chinese dress〕

也稱中式旗袍。其主要結構特徵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等。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始於清朝的旗人著裝。經過辛亥革命及現代的改良,保留了傳統旗袍的服飾工藝,使其更加符合對人體的表現。這種比例非常適合胡人胸部較平、臀位較低、上身較長的體形特點。旗袍傳達出現代的胡人主義思想和胡人獨特的韻律之美。

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事實上,深衣與袍服頗有差異,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後來袍服逐漸被接納為一種穩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並行不悖。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起始多為交領、直據,衣身寬博、衣長至附、袖較肥闊,在袖口處收縮緊小,臂肘處形成圓弧狀,稱為「袂」,或稱「牛胡」,古有「張袂成蔭」之說。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閑生活。服飾上的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為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Ⅳ 什麼場合下適合穿旗袍

旗袍的穿著與搭配和其他服裝一樣,也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有正式場合的,也有非正式場合的。

所以在這列舉幾個比較常見的場合該穿什麼樣的旗袍。

日常場合

很多人對旗袍有著一種天生的刻板成見,認為旗袍只適用於正式場合或者某些特定場合,其實是大錯特錯的。現在有很多短款旗袍和各式各樣的改良旗袍,是非常適用於日常穿的。

Ⅵ 體驗別樣風情,來自旗袍的恬淡華麗

目錄體驗旗袍別樣風情旗袍配SUV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別看我平時休閑打扮居多,但是卻對旗袍情有獨鍾。在我看來,東方人骨子裡重尺度,對女?性之美崇尚含蓄,卻也不乏曼妙,而最能勾勒這種美感的衣裝,莫過於旗袍。旗袍它貼合女?性身材的剪裁,優雅的氣韻,含蓄內斂的性感,都完美體現了東方女性的大方美麗。對中國?女子來說,如果一生沒有穿過一次旗袍,感覺是一件遺憾的事。?我對旗袍的癮源於第一次看《花樣年華》,張曼玉穿著旗袍搖曳生姿,一個獨一無二的東方?美人和一個有點憂傷的愛情故事。。。被徹底打動,本來對旗袍不感冒的我,從那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斥巨資買了好幾身旗袍。隔斷時間就拿出來穿一穿,體驗一番別樣的美。?旗袍一上身,整個人立馬就端莊起來,優雅的氣韻,含蓄內斂的性感,突然感覺有了不一樣?的自信與美麗。

文末福利,再放幾張自己非常喜歡的旗袍美照。下次見哦!

Ⅶ 旗袍擁有的一抹揮之不去的風情,究竟來自何方

在今天五花八門的影視劇或電影中,但凡牽涉到民國時期,劇中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位身穿旗袍的美麗女子。這固然是影視劇想要表現出一種女性身上的美麗“民國范兒”,但也反映出在當今人們的心目中,旗袍與身份尊貴的女性緊密結合,已然成為能夠代表中國女性之美的典型服飾。作為一種相對年輕的服飾,這一抹揮之不去的風情到底來自何處?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旗袍的歷史。

李沁在《遇見天壇》中還原的民國旗袍

到1930年之後,旗袍在中國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女性均以穿旗袍為尊貴和美麗的象徵,而旗袍的樣式也變得五花八門,難以形成唯一的製作標准。例如旗袍的袖子時有時無,到最後乾脆將袖子取消,下擺的長度時長時短,底擺的長度一時間由早先的垂至地面縮短到膝蓋以上,而旗袍兩側的開叉則越來越高,最高時幾乎與臀部齊平。而旗袍製作的工藝也愈發的考究,上流社會自然以進口綢緞為主,而普通民眾則主要以陰丹士林布來製作旗袍,裝飾圖案則以龍鳳、孔雀或者簡單的幾何圖形來裝飾,不再像晚清時期那麼艷麗,更顯莊重與素雅。這種種改變都體現出了人們思想的轉變與突破,衣服的設計以美為主,不再考慮傳統的禮教規矩,而衣著的變遷也反映出了民國時期的社會風貌。

文史君說:

旗袍的演變歷史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審美與思想的轉變史,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與中國近代化的開展,人們尤其是女性對於衣著的想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再盲目追求華美與艷麗,也不再受傳統禮教的束縛,她們更加註重展現女性的美,更加註重衣服自身所帶有的典雅氣質。一部旗袍史中包含了多少中國人追求近代化的夢想啊!

Ⅷ 旗袍的特點

旗袍在外觀上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絕對必要的。

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而近代旗袍則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發展至今,旗袍一直秉持著讓女性更美的宗旨融入潮流、追趕時代。到現在,旗袍也仍然是美麗典雅的代名詞。

(8)旗袍下的風情擴展閱讀

分類:

1、無袖

無袖的款式是通用款,無論胖瘦高矮還是老少,都可以駕馭的款式。張曼玉在影視作品《花樣年華》中身穿的無袖旗袍特別經典。無袖的旗袍,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涼舒適,露出一整條手臂,所以最適合夏天的穿著。

2、連肩袖

連肩袖比無袖稍微長一些,它將人的肩部用衣物遮擋起來,但是並不會顯得十分死板,而是和自然的貼合我們的肩部的弧度,使肩部看起來非常柔美,連肩袖能夠很好的突出肩的曲線。

3、小蓋袖

如果在肩部和手臂連接的地方會顯得比較胖的話,但是又不想選擇袖子太長的旗袍,小蓋袖的旗袍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因為它包住了一部分的手,不會顯得太胖。缺點呢就是如果旗袍使用的面料是沒有彈力的話,會有一點卡胳膊,限制活動。

小蓋袖與月牙袖很多姐妹也是傻傻分不清,小蓋袖的裁剪,袖口平直,而月牙袖就像彎彎的月牙一樣,袖口是有弧度的,切袖子長度比小蓋袖再短一些。

4、四分袖

四分袖是常見的袖型,長度在28公分左右,這個袖型非常適合胳膊比較有肉感的女性,可以適當遮擋手臂。

5、中袖(五分袖)

中袖容易顯成熟,更適合年輕的女子,所以選擇中袖旗袍要慎重些。另外胳膊比較粗的女性也不適合中袖旗袍,會顯得手臂粗且短。

6、七分袖

七分袖是一個比較適合春秋的長度,長度40cm~43cm這樣。這個袖子的好處就是露出纖細的手腕,而實際在初春和深秋穿的時候手腕處會感覺到寒涼,春末初秋時七分袖是不錯的選擇。

7、九分袖

基本上就是只露出手腕的一款旗袍袖子,長度一般在50公分及以上,可以很好的顯示出纖細的手腕,如果配上合適的首飾,就更好看了。相比長袖,九分袖在秋冬搭配外套更適合。

8、長袖

長袖大家都知道,袖子長度蓋住手腕,一般有55公分以上,但是長袖比較挑人,非常適合氣質雍容大氣的女性,不過天氣較冷的時候,穿上長袖旗袍比較保暖。

Ⅸ 關於旗袍的唯美句子

1、我打馬走過江南,你一襲旗袍,一把花折傘,回眸瞬間,天地獨染芳華。從此,你在我夢里,不曾離開。
2、你我因旗袍相識、相知、相愛,可終歸是你心思太小,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卻當作理所當然,情依舊,卻不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旗袍可以在煙雨紅塵中寵辱不驚,風情萬種。它有著雲水禪心一樣的簡約,在眾芳國里行走的從容。
4、行走在芳菲的流年裡,身著旗袍的女子,永遠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5、旗袍,是一直想嘗試的服飾,卻一直沒有如願。
6、我那年還身著你常見的素色旗袍,而你一身紅火喃喃笑語,我想那一刻身著紅色旗袍,而不是祝福你。
7、旗袍是女人最美麗的相遇,是沉香水榭里的一簾幽夢;是流年渡口深情的叮嚀;是才情女子軟玉的人生。
8、旗袍,用細膩的曲線勾勒出女人的玲瓏體態,讓她們的氣質得到最大程度地凸顯。
9、旗袍是我落筆時的驚喜,在煙雨迷濛中書寫著厚重,它是曾經獨守的一豆燭火,一笑傾城。
10、一件實用的旗袍,不需要綉鳳描龍,也不需要鑲金滾銀,只要選料適當,剪裁得體,就可以襯出出水芙蓉的秀美了。
11、你說,你那麼喜歡旗袍,等我們結婚時,便以旗袍為幸福的嫁衣,可我突然不想了,不是不愛了,只是你不懂我。我想要的只是簡單的幸福和你的體貼,愛情里,不是一個人的唯一付出。
12、旗袍,是歲月深處的一株梧桐,等待著鳳凰的情有獨鍾。
13、旗袍是瓔珞搖動的春風,帶給人無限地憧憬;它是情人眼裡的朦朧,帶著微笑戲說人生。
14、旗袍在經典永恆的光華中,依舊未老。花樣年華,隨花開花落,寵辱不驚而典雅地走過一度度春秋。
15、那件青花旗袍,一直被我潛藏在箱子底下,也早已染上了歲月的味道。

與旗袍下的風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針織衣加工廠 瀏覽:931
手錶皮帶怎麼裝圖片大全 瀏覽:59
墨綠羽絨服配圍巾好看嗎 瀏覽:730
刺激戰場風衣抽獎抽址 瀏覽:398
凱喜雅女裝品牌口碑 瀏覽:2
女士衣長馬甲好看 瀏覽:731
芬騰睡衣秋冬款珊瑚絨 瀏覽:467
親子外套冬 瀏覽:353
這頂帽子你覺得怎樣的英語怎麼說 瀏覽:440
給他蓋件外套英文怎麼說 瀏覽:900
馬甲裁剪圖解 瀏覽:219
女生牛仔衣配褲子圖片冬季 瀏覽:727
踏板摩托車的皮帶什麼時候換 瀏覽:154
耐克運動上衣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314
中老年人中長款棉睡衣冬季 瀏覽:242
快手帶著帽子唱粵語歌的女子 瀏覽:850
國產衣編織機教程 瀏覽:278
高檔女裝店裝修圖片大全 瀏覽:691
無帽羽絨服怎麼搭配 瀏覽:291
黑色色大衣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