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衣服安全類別B是什麼意思
B類為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具體劃分規則
1、A類
指嬰幼兒用品,即年齡在36個月以內的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如尿布、尿褲、內衣、圍嘴兒、睡衣、手套、襪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2、B類
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的大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的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文胸、腹帶、背心、短褲、棉毛衣褲、襯衣、(夏天)裙子、(夏天)褲子、襪子、床單;
3、C類
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或僅有小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外衣、裙子、褲子、窗簾、床罩、牆布、填充物、襯布。
(1)梭織外套安全類別擴展閱讀
紡織品從紡紗——織布——製成品,包括:
1、紗、線、天然絲、人造絲、化纖長短絲、彈力絲、金屬絲等等紡織原材料。
2、針織布、梭織布、無紡布、天然裘皮面料、塑膠布、工業用布(用於工業領域的紡織品,如篷蓋布、槍炮衣、過濾布、篩網、路基布等)農業、醫用紡織品等等。
3、服裝、服裝飾品、家用紡織品、裝飾布藝製品、手套、帽子、襪子、箱包、毯子等等製成品。
4、其它紡織品:布藝玩具、燈飾、工藝品、塑膠製品;手工鉤編物、緙絲、腰帶、繩子、帶子、縫紉線綉花線等等使用紗線的製品。
❷ 2012年最新的針織和梭織家居服的執行標准和安全類別是什麼
針織類
FZ/T73025-2012
梭織類
FZ/T81014-2008
強制性-安全技術類別GB 18401-2010 類別 嬰幼兒用品 A類 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 B類 非接觸皮膚類產品 C類
FZ/T73017-2008這個標准好像是外衣的(我也不缺定不好意思)
❸ 衣服標簽上安全技術類別(分ABC類)各代表什麼
1、A類是嬰幼兒服裝;
2、B類服裝就是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比如床單、內衣等產品;
3、C類產品是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比如外套、窗簾、布藝就是C類產品。
2003年出台的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紡織類產品的甲醛含量、色牢度、pH值、芳香氨含量等做了規定,把紡織產品的安全類別分為A、B、C三種。
據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只有安全類別在B以上的產品,才適合貼身穿著。
(3)梭織外套安全類別擴展閱讀:
消費者購買衣服時,應注意參看衣服的商標及貨號。衣服商標上的貨號還能透視出生產年份、季度等隱形信息,如貨號為K2084JJ333—990的,K代表著公司品牌的縮寫、2表示種類,08是年份,4是季度、JJ33是貨品的種類及流水號等,990代表顏色的編碼。
紡織服裝在印染等生產過程中要加入各種染料、助劑等整理劑,或多或少含有或者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當有害物質殘留在紡織品上並達到一定量時,就會對人們的皮膚乃至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消費者應注意從衣服商標上標明的相關指標中辨認出衣物的質量安全水平。
正規渠道銷售的服裝都會在吊牌上標出安全類別,消費者在選購著裝時注意辨別衣物的安全類別,避免將標為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衣服貼身穿著。
❹ 外套的安全類別應該怎麼標
衣服安全類別分為A類、B類和C類。
為保證紡織品、服裝對人體健康無害,我國強制性國家標准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紡織品服裝提出了基本安全技術要求,並根據指標的嚴格程度將技術要求分為A、B、C三類,即你所說的安全技術類別,A類要求最嚴。另外,標准還規定了嬰幼兒服裝必須滿足A類,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至少滿足B類,非直接接觸至少滿足C類。
強制性標准——《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該規范對服裝的色牢度、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氣味、PH值等5項健康安全指標都作出了詳細規定。新生產的符合該規范的服裝,要帶有「GB18401-2003」的標識。即將服飾紡織品分為A、B、C三類,分別是嬰兒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和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同時根據不同類別的產品對甲醛、PH值、色牢度分別提出了限量要求。
之所以要使用該標識,是因為服裝或紡織品的面料或輔料中很有可能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超標,長期可導致人體白血病等一些疾病。所以按照接觸皮膚親密程度不同嚴格分為A類、B類和C類。
❺ 衣服的安全類別(B類和C類是指什麼
B類是可直接接觸皮膚,C類是間接性接觸皮膚,,,,不能直接接觸皮膚裡面可以穿一件打底衫之類的
❻ 服裝安全技術類別 C類和B類品分別有哪些
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服裝安全技術類別是按照衣服中的甲醛含量分類的,有3中類別:
1、A級的標準是≤20mg/公斤,是嬰幼兒紡織產品,即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如尿布、高檔內衣、睡衣、床上用品等;A類產品的甲醛含量必須低於20毫克/千克,pH值允許在4.0~7.5的偏酸性范圍。
2、B類則是≤75mg/公斤,B類是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的大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襯衣、T恤衫、裙子、褲子等;B類產品甲醛含量低於75毫克/千克,pH值與A類產品一樣。
3、C類為≤300mg/公斤,C類是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或僅有小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外套、窗簾、桌布等。C類產品甲醛含量要求低於300毫克/千克,pH值允許在4.0~9.0范圍。
(6)梭織外套安全類別擴展閱讀:
國家標准中專門將嬰幼兒、兒童服裝等紡織產品分成了A、B、C三大類,不同類別有不同的安全技術要求。其中,嬰幼兒紡織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
這樣一來,家長給孩子選購嬰童產品時,不僅要關注顏色、樣式是否好看、可愛,更要注重產品安全,特別是要仔細看產品的標識:購買嬰幼兒服裝等產品時,要選購標簽上標明「GB 31701 嬰幼兒用品」字樣的產品;
購買兒童服裝等產品時,要看標簽上是否標注了「GB 31701 B類」或者「GB 31701 C類」;如果是購買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服裝等產品,要看是否有「GB 31701 B類」字樣。
❼ 外套的安全級別通常都是C類嗎
外套基本都是屬於C類的,C類是服裝的級別分類,一般是指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衣服等紡織品。
紡織品的分類一般是A類、B類、C類,A類是指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品,比如嬰幼兒服裝、高檔內衣等,B類也是指可以接觸皮膚的紡織品,但是比A類的衣服要稍微差一點。
一般指襯衫、毛衣、貼身秋衣、短裙、家用紡織品等,C類是指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品,一般指外套、床單、被罩、地毯等。
(7)梭織外套安全類別擴展閱讀:
在購買衣服的時候,細心觀察下,衣服里層大都加有標簽,上面提示了不同數字、字母和符號。
專家介紹,在國內,偏瘦體型一般用Y表示,A、B、C分別表示正常、偏胖和胖。上裝的具體規格尺寸標注為:165/88A,指的是適合身高為165厘米、胸圍為88厘米、體型為A的人穿著。
同時,衣服內標簽的使用說明還有其他信息,比如水盆帶浪線為基本水洗符號,插入一隻手錶示可以手洗。熨斗圖形表示熨燙,上面打叉代表不可熨燙,還要注意內標簽上的安全級別標注。
A類是能讓2周歲以內嬰幼兒穿的;B類是能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是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如果你發現內衣上標著C類或者標著「合格品」,則不要購買。
❽ 新買的衣服吊牌上寫著安全技術類別:GB18401 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這樣的衣服安全嗎能穿不
B類代表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這類衣服是符合標准,安全可以穿的。
服裝正規的品牌會有合格的吊牌。根據我國強制性國家標准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紡織品服裝提出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中產品分為3類:
A類:嬰幼兒用品;
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8)梭織外套安全類別擴展閱讀:
檢驗規則
1、從每批產品中按品種、顏色隨機抽取有代表性樣品,每個品種和每個顏色抽取1個樣品。
2、布匹至少距布端2m取樣,樣品尺寸為長度不小於0.5m的整幅寬;服裝或製品的取樣數量應滿足試驗需要。
3、樣品抽取後密封放置,不應進行任何處理。
4、根據產品類型(安全要求類別)對照表1評定,如果樣品測試結果全部符合表1的要求(含有2種及以上組件的產品,每種組件均符合表1的要求),則該樣品的基本安全性能能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註:一般,對B類和C類產品重量不超過整件製品的1%的小型組件可不要求。
5、如果抽取樣品全部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呂的基本安全性能合格。如果有不合格樣品,則判定該樣品所代表的品種或顏色的產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