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關於旗袍的書籍值得觀看或參考
旗袍論然後我覺得。這些書籍還是很值得觀看的。也非常吸引我。
② 旗袍的圖書目錄
旗袍的由來
歷史上的袍服
清代的旗袍
旗袍的演變
旗袍之美
形之美
工藝之美
質之美
選購適合自己的旗袍
旗袍的選購
旗袍的定製
旗袍的配飾
旗袍的保養
附錄:現代旗袍鑒賞
③ 請教:平裁旗袍和普通旗袍區別是什麼
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民國旗袍這些與西方服飾審美一致的特徵,並非偶然產生。在當時,上海這個中西文化雜處的大都市,是最具條件誕生如今我們或許已經難以尋找的民國旗袍的,在上海誕生的證據雖不甚確鑿,但我們還是可以斷言,海派袍是民國旗袍的典型。如果我們再膽大一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假設,現代旗袍,或狹義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兩字所引發的聯想或意象,就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凝練。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④ 中國旗袍的圖書信息
作者:本社 編
出 版 社:
出版時間:
版次:
頁數:
字數:
印刷時間:
紙張:膠版紙
印次:
包裝:盒裝
⑤ 有會平裁旗袍製作的嗎在哪學的
1.款式要點
旗袍,有一種恬淡的華麗在其中。那種寧靜與寬容之美,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擁有的。它是那麼緊致、細密,用絲綢或者錦緞,裁製成各式各樣的旗袍,再配上小立領,縫上別致、精巧的盤花扣,真是擋也擋不住那洋溢的美麗。即便用最普通的碎花棉布,裁剪得體,那緊束的腰身,流暢的線條,也一樣讓人心馳神往。
具體細節再展示一下。
袖子只用半月袖的原型稍微加了一點小小的創意。效果還不錯哦。
網上都有教程,可以網上學習,加入一些專門的交流群,可以向大師請教。
⑥ 有沒有講日本服飾的書國內的買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旗袍等等,都很好,現在想了解一下日本古代服飾,要
我靠日本有古代嗎,即便有也是中國的領土,只不過近些年狗日的翅膀硬了
⑦ 急求有關旗袍類的書,但不是服裝方面的,屬於歷史范疇,最好是關於旗袍的變化與女性地位之間關系的書!
《旗袍》
●旗袍之源
作為袍服家族中的一員,棗旗袍的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悄然過渡
民國初期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發辮,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20世紀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旗袍款式出現倒大袖等變化。
●黃金時代
20世紀30年代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20世紀40年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以說在上世紀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燦爛瞬間
20世紀50年代
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這個年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冷落時期
20世紀60、70年代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輝煌難再
20世紀80、90年代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⑧ 學做旗袍買什麼書,製作與裁剪
上網搜,應該有。市面上基本沒此書。這是個傳統技術,基本沒啥市場就沒人出此書了。旗袍的要點就是領和腰身要服貼。另外再就是滾邊和紐扣的工藝了。
⑨ 旗袍有什麼類型
按旗袍的開襟來看:
旗袍的開襟通常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琵琶襟、曲襟以及無襟。
按旗袍的領型來看:
旗袍的領型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一下八種樣式:傳統立領、企鵝領、鳳仙領、無領、水滴領、竹葉領 、馬蹄領等。
按旗袍的袖型來看:
大致上可分為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馬蹄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