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松江旗袍節

松江旗袍節

發布時間:2021-06-26 11:04:58

旗袍秀為什麼叫停

王旭明的話也能信嗎?就是不能信才從教育部下來的。怎麼混到語文出版社的?

② 松江有地方定做旗袍嗎

松江商城有買旗袍,不過買旗袍或定做還不如去蘇州,買才幾十塊一件,定做要貴點

③ 定製旗袍一般需要多久啊

一件旗袍定製做工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具體需要看旗袍款式來定,是否需要刺綉,刺綉的面積有多大,都決定著旗袍的具體製作工期。
製作完成之後,還需要穿上看細節,是否需要細微調整。雖說過程時間比較長,但是真正經典的旗袍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成年人穿衣服都講究一個品質,得體的剪裁和風格是品質的基礎。另外,鳳禧旗袍,專業製作旗袍,可為您量身定做屬於自己的旗袍。

④ 天天春節旗袍出自那裡

如果對天天春節旗袍喜歡的話,也可到口碑
樓主如果喜歡的話,可以直接截圖到上海南外灘面料市場的鳳和祥定製,各種款式和面料都可以選擇,幾百到一兩千都有,性價比很高,而且是面料市場,逛逛了解下行情都不錯的
好的旗袍店定製。

⑤ 在上海哪裡能買到旗袍呀請給具體地址

老上海旗袍店

消費:1800元—5000元左右(旗袍);1000元—2500元左右(男士中裝);1600元—3000元左右(女中式短裝)

「試旗袍試上癮?」沒錯,面對眼前的每一件旗袍,我們的「淘寶精靈」吳鑰都想拿來比一比,試一試。這家店雖然名為「老上海」,但裡面的旗袍一點兒也不「老」。在旗袍街上轉個來回會發現,在八九爿店中最新潮、最時尚的非它一家。

在這家店裡,很難找到那些在傳統旗袍店裡撐場面的大紅大綠,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米色、藏青色等素雅的色彩;款式上,則擯棄了長及腳踝的旗袍,保留的是適合年輕人穿著的、膝蓋以上的短式旗袍;旗袍上的圖案更以宋代書畫的「以意為先」為審美原則,不求富貴,但求意境、風雅。比如,有些旗袍遠看呈一色,只有近看時才會發現上面原來綉著精緻的圖紋。

這些符合年輕人、時尚人心意的旗袍自然不是出自一位「老法師」之手。「老上海」的設計師是一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高材生,除了具有深厚的國畫功底,對旗袍時尚化也有著自己的想法。拿面料來說,這家店除了會使用上世紀30年代的織錦緞外,在中裝或手袋上也運用了一些皮革,獨到創意可見一斑。但是,別就此將它歸入「西洋化」之列,這些旗袍的做工還是完全遵循傳統,剪裁精準、細節考究,旗袍上的圖案可都是出自蘇州綉娘之手哦!

購買TIPS:「老上海」十分體恤顧客的要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更換店中的旗袍,讓那些經常光顧的老顧客有新的選擇。

推薦二:瀚藝旗袍店

消費:800元—1500元左右(傳統旗袍);2800元—10000元左右(綉花旗袍)

這位滿頭白發的老師傅叫諸宏生,今年88歲,是上海旗袍界的「老法師」,當然也是瀚藝的「鎮店之寶」,每個慕名之客幾乎都是沖著諸老先生的大名而來。

瀚藝是一家傳統旗袍店,主要做傳統旗袍和綉花旗袍兩大類。因為手藝出色,經常得到名人、明星和外國友人的青睞。說到該店的「星路」還真夠震撼,除了曾經在電影《花樣年華》中觸電,前不久還被作為禮物饋贈給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洛蒂。

如今,諸老先生已經不再親自做旗袍了,但他依然堅持為每位顧客量尺寸。可別小看這環節,其中的講究繁復得很,如果一件旗袍要做得貼身且修身,關鍵就在於這一步驟,怠慢不得。

購買TIPS:瀚藝的旗袍都是出自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師傅之手,出品的旗袍清一色都是精綉而成,所以如果想要定做,必須提前一周以上。

推薦三:辛妮旗袍店

消費:580元—1800元左右(旗袍,手繪花旗袍1800元以上);30元(小拎包);120元(手繪花拎包)

「辛妮」是以該店老闆的名字命名的,除了生意人身份之外,老闆也是服裝設計師,退休前在某歌劇舞劇院擔任高級服裝設計師。如果湊巧,說不定還能在店裡遇到這位時髦的老闆。

該店在長樂路上已是第9個年頭了,雖然生意不如前,但這里的手繪花旗袍仍然博得許多客人的喜愛。店裡的阿姨告訴我們,手繪花旗袍講求色彩純正、畫工細膩以及構圖創新三方面,有時候甚至會採用真實的梧桐樹葉子等植物,作為繪畫的原型仔細研究上面的每條經脈,以達到逼真、靈動的視覺效果。

購買TIPS:辛妮旗袍店除了賣現成的旗袍、定做旗袍外,還設有來料加工的服務,也就是自帶面料做旗袍,價格一般在500元左右(非手繪花旗袍)。

⑥ 中國什麼時候設立旗袍節

一直以來都非常嚮往巴西的狂歡節,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站在里約的狂歡人群中感受桑巴女郎的迷人魅力,象普通的巴西人那樣盡情地釋放內心的能量。我有幸也親身感受過泰國潑水節的激情,更被那全民參與的熱烈場面所感動……與巴西狂歡節及泰國潑水節的全民參與性相比較,感覺中國人的節日參與性還不夠,而很多時候「過節」更多地還是圍繞著「吃」而大做文章。 在過去那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對節日的想往似乎也總是物化到了吃的上面-尤其是小孩子,盼望過節的第一理由還是因為有好吃的可吃吧。再後來,國人對節日的要求不再僅限於滿足嘴巴的快樂而對精神層面的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電視得到了極大普及的近二三十年,全家圍坐在一起看電視似乎成為了過節時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以至於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了全世界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欣賞水平以及欣賞口味的分化,人們對電視節目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對節目的滿意度卻越來越低。吃(節日飯)和看(電視節目)的形式再難以滿足人們對節日的要求,再加上各地對燃放煙花爆竹的限制等原因,我們終於發現節日的氣氛與人們心底對它的期待就變得愈加遙遠了。實際上這種心理落差的產生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電視節目再豐富,節日的聚餐再豐盛也無法為我們營造滿意的節日氛圍,要想讓節日更加快樂、讓過節的氣氛更加濃烈必須要由人們的共同參與來完成。尤其是隨著家庭結構的日益縮小,兩三口人實在無法在自家的房檐下營造什麼熱烈的節日氣氛,人們到了必須走上街頭的時候了。換句話說,我們是否也應該創造一個能讓全民參與的大眾節日呢?基於這個想法,我想到了這樣一個主題:旗袍節。 以中國人含蓄的性格我們不大可能引入巴西那樣的狂歡節,而旗袍節的設想正是充分考慮了中國人這種較為含蓄內斂的性格以及能讓盡可能多的人前來參與的考量。旗袍是中國獨具魅力的民族服裝,它的風采即使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受到推崇的。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中國女性擁有旗袍的越來越少,穿旗袍上街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為了弘揚寶貴的民族文化培養年輕一代女性的古典氣質乃至推動旅遊業的發展等等,我們完全有必要設立這樣一個全民參與的節日,讓更多的女性穿上旗袍走上街頭,讓滿街的旗袍在七月流火中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景,讓中國女性在全世界面前盡情展示東方的魅力和韻味,套用一個時髦的詞彙來形容,這也是增強軟實力的一種絕好方式吧。 上個星期,本人在北京電視台《天下天天談》節目中已經提出了關於在每年七月的第一個周末(周六周日兩天)設立旗袍節的設想並受到了節目組以及部分觀眾的充分肯定。我建議全國的婦女同胞們在七月第一個周末到來的時候請穿上你們已經壓在箱底很久的旗袍吧,穿著它去你們所在城市的步行街、商業區乃至代表性的古典建築周圍,用你們優雅的身段和端莊的氣質妝點你們所在的城市和鄉鎮,有可能的話再推舉出穿得最美的女性或是選出最佳旗袍設計師作為這個新興節日的高潮。我想,到時候男同胞們一定也不會閑在家裡,他們可以端著相機為你們拍攝、甚至穿起馬褂與你們呼應,而這樣的風景必然也會引起世界的好奇和注意,說不定幾年以後到中國觀看旗袍節會變成一個時髦的旅遊項目,這樣的話旗袍節豈不又變成帶動旅遊業的一步好棋了嗎? 世界盃快結束了,就讓我們期待著旗袍節吧……

⑦ 旗袍的幕後花絮

●因為主角問題,在拍戲時,王志文和李幼斌經常較真而產生矛盾 。
●該劇服裝設計師董仲民曾認為發表言論稱馬蘇不適合穿旗袍,馬蘇回應由於自身條件肯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在拍攝時劇組人員包括服裝設計師都很滿意,可能只是媒體只把他不滿意的登出來,因而造成了誤會 。
●為了展現關萍露的多才多藝,馬蘇除要苦練交際舞外,更是要背上多首老歌歌詞。該劇尚在拍攝時,馬蘇還經常邁著舞步一邊背台詞,一邊背歌詞的。同時要穿上高跟鞋跳舞對她來說是個挑戰 。
●製片方長城影視傳媒集團為了突出「旗袍」二字,特意聘請服裝設計師,重金縫制了100餘套精美旗袍,連慈禧太後穿過的龍袍也被復原了出來。女一號關萍露在每一集戲中都將換上不同的旗袍出場,場面著實華麗。同時,劇中製片方耗重金復原的「七十六號」魔窟場景 。
●劇中的「76號」魔窟,即汪偽時期的上海極司菲爾路76號(如今的上海萬航渡路435號),汪偽特工總部,全稱為汪偽集團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在當時是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處所,所以才被稱為「76號魔窟」。編劇海飛稱劇本初創時期,曾收集大量資料,詳細了解「76號魔窟」的細枝末節 。

⑧ 海派旗袍的海派旗袍歷史

在濃厚的清代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當今時代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傳統旗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這時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民國旗袍這些與西方服飾審美一致的特徵,並非偶然產生。在當時,上海這個中西文化雜處的大都市是最具條件的誕生地。當今我們或許已經難以尋找民國旗袍在上海誕生的確鑿證據,但我們還是可以斷言,海派旗袍是民國旗袍的典型。如果我們再膽大一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假設,現代旗袍,或狹義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兩字所引發的聯想或意象,就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
20年代的旗袍仍然寬大平直;與沁時流行的倒大袖相呼應,旗袍的下擺比較大,整個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狀。但肩、胸乃至腰部,則已呈合身之趨勢。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這位以善於觀察和描述時裝的女作家所說的初興,如果是指20年代,那嚴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爛的時期。這時的旗袍造型纖長,與此時歐洲流行的女裝廓形相吻合。此時旗袍已經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別裁派的說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時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這些改革的應用雖並不廣泛,但表示了當時人們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須遵循的。旗袍與西式外套搭配也是別裁派的一個特點,這使得旗袍進入了國際服裝大家族,可以與多種現代服裝組合,用現在的話來說,它已經國際化和現代化了。30年代末又出現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結構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時出現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體了。有人還使較軟的墊肩,謂之美人肩。這表明女性開始拋棄以削肩為特徵的舊的理想形角。這些裁剪和結構上的改變,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鴻翔公司的後人金泰鈞先生對此堅信不疑。他本人雖未親身經歷了這一過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於鴻翔時,還可從老師傅處獲得有關於此的很多消息。這時旗袍已經成熟已經定型,以後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確定的基本形態,只能在長短、肥瘦及裝飾上作些變化。當今世界上許多女性所喜愛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為楷模的。當時的上海,是亞洲時尚的中心,是社會名媛的樂園。
定義更為寬泛而事實上基本形卻更加確定了。在30-40年代中旗袍的變化更多地表現於面料和裝飾的選擇,以及長度和開衩的變化。由於裙擺的位置是女裝流行的重要特徵,擺線是最重要的風格線。在歐洲,30年代女裝的擺線一直很低,而腰線較高。長裙是30年代的特徵,是區分於20年代女裝的標志。30年代的旗袍也很長。1931年和1932年,由於20年代的影響未除,下擺位置較高。從1932年起,到1938年,旗袍一直很長。尤其在1934年左右,在上海,下擺幾乎及地的旗袍十分流行。這表明海派旗袍與國際女裝的流行幾乎是同步的。任何具有中國趣味(或面料或細節或裝飾上所顯示)的one-pieie dress(以合身者為多)都可以被稱為旗袍。所以我們可以有無襟、無領或不開衩的旗袍。

⑨ 請問松江最大的演出服出租店在哪

去老紅軍劇院借,說不定能行那,我去借過,他答應借給我半天,你只需交些押金,最後交一些錢就行了。如果不行,就去其他有演出的地方借。

⑩ 上海拍攝旗袍寫真

估計就在威海路延安東路,一直沿著威海路走下去總歸有的

與松江旗袍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請問一下這款耐克t恤是什麼型號 瀏覽:140
陳數旗袍女皇 瀏覽:417
部隊發的絨皮鞋配啥褲子好看 瀏覽:481
淘寶網羽絨服女款天貓 瀏覽:720
褲子的褲襠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625
晴綸衣用開水燙會變小嗎 瀏覽:599
小孩衣從上到下的視頻 瀏覽:192
短款米色皮衣搭配圖片女 瀏覽:439
小數點童裝加盟要多少錢 瀏覽:313
杏色羽絨服配什麼內里好看 瀏覽:678
皮草馬甲搭配什麼鞋子 瀏覽:23
哺乳期老婆穿旗袍 瀏覽:819
找浙江省義烏小孩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152
羅蒙男士格子襯衫 瀏覽:392
寬松衣韓版搭配圖片女 瀏覽:522
為什麼牛仔褲門禁外翻什麼原因 瀏覽:89
男士皮衣海報 瀏覽:561
廣州哪有男裝尾貨批發市場 瀏覽:404
界首旗袍協會視頻 瀏覽:942
酒紅色短款風衣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