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旗袍左衽右衽的區別
衽,衣襟。左衽,我國古代部分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不同於中原一帶人民的右衽。滿式旗袍最初是左衽的,入關後在乾隆時代中期改為右衽
② 交襟漢服到底是左壓右還是右壓左襟呢
交領漢服是左壓右,稱右衽;右壓左稱左衽,是少數民族的穿法,死者穿法也是左衽。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中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於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交領的兩直線像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天圓地方學在漢服上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體現。
漢服的領型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就是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右衽」傳統,也和和中國歷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另外一種作為「交領」補充的是「直領」和「盤領」。直領就是領子從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來,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帶,有的則直接敞開而沒有系帶。這種直領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領漢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經常運用。盤領是男裝中比較多見的一個款式,領型為盤子狀的圓形,也是右衽的,在右側肩部有系帶,在漢唐官服中採用,日常服中也有盤領款式。
③ 這個旗袍扣子上的吊墜叫什麼
這款旗袍上面的扣子上的吊墜應該只是一個流蘇裝飾。
④ 到了四十歲的女人,穿旗袍是不是個很好的選擇
年齡對有些女人來說,是一把殺豬刀,但對於精緻的女人來說,卻是一把美工刀,雕刻出來的優雅與知性氣質,給人一種沉澱了歲月的美,當一個女人到了40歲,最大的「優勢」是氣質,而不是容貌,穿衣搭配要追求質感和品味,春天面對眼花繚亂的連衣裙,不知道怎麼選?今年不妨試試當下最流行的「旗袍」,顯瘦優雅又有涵養,再穿十年也不會過時。
旗袍已經是有著百年的歷史,一邊融合著時髦的元素,一邊獨守著自己的「形制」,旗袍沒有過時一說,甚至是可以傳承下去的,著一襲旗袍緬懷逝去的過往,在這個喧囂嘈雜的世界獨守著一份寧靜,不用出門也可以尋找到「詩和遠方」,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
⑤ 大紅旗袍配什麼色的壓襟好看
我覺得應該配白色的非常好看。
⑥ 旗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女性服飾,為什麼旗袍是的衣襟是左襟壓右襟
人類大多數都是右撇子,所以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的文化裡面,都不免會出現重右輕左的現象。單從衣襟的處理方法,便可以看得出歷來都是左撇子吃虧的。
中國的傳統漢服服,兩邊衣襟的穿法,自古以來都是左襟疊蓋在右襟之上,而因為衣襟是朝右開,所以便稱為「右衽」。
而左衽由於將右側衣衽掩蓋在衣服內側,反而不會勾住弓弦。 古人穿著右衽服裝的時候,也有解決勾住弓弦問題的方法,就是「袒左」。
⑦ 西方有胸針,而東方則有「壓襟」,壓襟是什麼
其實不難理解字面上理解就是「壓住衣襟的東西」,是古代女子掛在胸前的配飾,多為銀質的,佩掛於衣襟的右上方。此物又名「事件兒」。
在古代他們的衣服是肥款的,風一吹就鼓鼓的,所以就要用東西壓住。如不用小物件壓住些,如果風大把女人的衣服吹起來,在古代可不是風情萬種,而是視為失禮放盪的行為了。而用沉甸甸的銀質壓襟正好可以壓住輕薄的衣衫,是一件既有裝飾作用又有固定衣襟實用效果的飾品,這就慢慢演變為了壓襟。
壓襟不僅可以令衣物平順,體現出人的儀態美,所以在古代的妃子們喜歡佩戴。
⑧ 玫紅色旗袍做什麼色壓襟好看
沒有紅色旗袍做什麼色壓褶好看呢?黑色的吧,黑色的壓褶能好看一些吧,黑紅搭配更是絕配。
⑨ 中開的旗袍壓襟掛在什麼位置
該開到大腿那裡吧?這樣子的話,比較性感哦
⑩ 旗袍一般使用什麼布料
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
棉布料不適合做旗袍。
(10)旗袍壓襟是什麼擴展閱讀 :
旗袍樣式繁多。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具有適應現代生活的機能性。
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