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切相關晚禮服的專業術語及英文對譯.
服裝業專用英語大全
一、服裝標准術語
服裝款式:style,指服裝的式樣,通常指形狀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種。
服裝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裝造型要素構成的總體服裝藝術效果。
服裝輪廓:silhouette,即服裝的逆光剪影效果。
款式設計圖:design drawing,指體現服裝款式造型的平面圖。
服裝效果圖:effect drawing,指表現人體在特定時間、特殊場所穿著服裝效果的圖
服裝裁剪圖: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線等特殊圖線及符號將服裝款式造型分解展開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圖。
服裝結構線: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裝圖樣上,表示服裝部件裁剪、縫紉結構變化的線。
二、服裝產品行業術語
服裝:garments , clothing , apparel
成衣:ready-to-wear,按照規定的尺寸,以批量生產方式製作的服裝。
定制服裝:customer made ,根據個人量體尺寸,單件剪裁, 製作完成的服裝。
毛呢服裝:woolen garment ,由純毛、毛混紡織物為面料製成的服裝。
棉布服裝:cotton clothes ,由全棉、棉混紡織物製成的服裝。
絲綢服裝:silk garment ,由天然絲、人造絲、合成絲織物製成的服裝。
化纖服裝:chemical fiber garment,由各種化學纖維織物製成的服裝。
裘革服裝:fur or leather garment ,由裘皮或革皮製成的服裝。
人造毛皮服裝:artificial fur and leather garment ,由天然或化學纖維仿各種毛皮的織物為面料製成的服裝。
嬰兒服裝:infants wear,適合周歲以內嬰兒穿著的服裝。
服飾:clothing,指裝飾人體的物品總稱。包括服裝、鞋、帽、襪子、手套、圍巾、領帶、提包、陽傘、發飾等。
上裝的成品術語:
西服:Western-style clothes,又稱西裝,即西式上衣的一種形式。按釘紐扣的左右排數不同,可分為單排扣西服和雙排扣西服;按照上下粒數的不同,分為一粒扣西服、兩粒扣西服、三粒扣西服等。粒數與排數可以有不同的組合,如單排兩粒扣西服、雙排三粒扣西服等;按照駁頭造型的不同,可分為平駁頭西服、槍駁頭西服、青果領西服等。西服已成為國際通行的男士禮服。
背心:vest,也稱為馬甲或坎肩,是一種無領無袖,且較短的上衣。
牛仔服:cowboys clothes,原為美國人在開發西部、黃金熱時期所穿著的一種用帆布製作的上衣。
中山服:Zhongshan coat,又稱中山裝。根據孫中山先生曾穿著的款式命名。
茄克:jacket,指衣長較短、胸圍寬松、緊袖口克夫、緊下擺克夫式樣的上衣。
獵裝:hunting wear,原本是適合打獵時所穿的服裝,具有防露水和子彈袋收腰等結構。
襯衫:shirt,按照穿著對象的不同分為男襯衫和女襯衫。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為配西裝的傳統襯衫和外穿的休閑襯衫
棉襖:cotton padded coat,凡是內絮棉花、腈綸棉、太空棉、駝毛等保溫材料的上衣均稱為棉襖。
羽絨服:down coat,內充羽絨填料的上衣。
下裝的成品術語:
背心裙:Jumper skirt,指上半身連有無領無袖背心結構的裙裝。
斜裙:bias skirt,指從腰部到下擺斜向展開的裙子。
魚尾裙:fish tail skirt,指裙體呈魚尾狀的裙子。腰部、臀部及大腿中部呈合體造型,往下逐步放開下擺展成魚尾狀。
超短裙:miniskirt,又稱迷你裙。這是一種長度在大腿中部及以上的短裙
筒裙:barrel skirt, tube skirt,又稱統裙、直裙或直統裙。
旗袍裙:cheongsam skirt, hobble skirt, slim skirt,通常指左右側縫開衩的裙。
西服裙:tailored skirt,又稱西裝裙。它通常與西服上衣或襯衣配套穿著。
褲子的成品術語:
西褲:trousers/pants,主要指與西裝上衣配套穿著的褲子。
背帶褲 bib pants,指褲腰上裝有跨肩背帶的褲子。
馬褲:riding breeches,指騎馬時穿著的褲子。
燈籠褲:knickerbockers, knickers, bloomers, pantalets,指褲管直筒寬大、褲腳口收緊、外形似燈籠狀的一種褲子。
連衣褲:overalls,指上衣與褲子連為一體的服裝。
喇叭褲:flare trousers, bell-bottom pants,指褲腿成喇叭形的西褲。
全身裝成品術語:
連衣裙:one-piece dress,指上衣與下裙連成單體的一件式服裝。
旗袍:Qipao, Chinese dress,也稱中式旗袍。其主要結構特徵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等。
新娘禮服:bridal gown, bridal veil,是指女性在出嫁時所穿著的服裝。
燕尾服:swallow-tailed coat, swallowtail,是男士在正規的特定場合穿著的禮服。
夜禮服:evening dress, evening suit,指夜間社交場合中,女士所穿著的華麗裙服。
大衣:overcoat,指為了防風禦寒,上下連為一體,穿在一般衣服外面的長外衣。
雨衣 weather-all coat & cloak,用於防風防雨兩用的外衣,有單、夾、長、短之分。
披風:dress smock, manteau, mantle,無袖、頸部系帶,披在肩上的防風外衣。
睡衣褲:sleepwear,指包括上衣和褲子兩件式配套穿著的睡衣。
套裝:suit,指上下裝配套穿著的服裝。通常由同種同色面料製作,使上下成為格調一致的造型。
三、服裝的造型術語:
服裝的整體效果是由各部件的造型組合決定的。這些部件就是造型要素或元素。
領子的造型名稱:
中山服領:zhongshan coat collar,由底領和翻領組成,領角呈外八字形。
尖領:pointed collar, peaked collar,領角呈尖角形的領型,也叫尖角領。
襯衫領:shirt collar,或襯衣領,由上領和下領組成,是襯衫專有的領型。
圓領:round collar〕指領角呈圓形的領型,也叫圓角領。
青果領:shawl collar,是翻駁領的一種變形,領面形似青果形狀的領型。
燕子領:swallow collar, wing collar,領面下止口的兩條線形,似燕子飛翔時翅膀張開的形狀。
兩用領:convertible collar,也叫開關領。指可敞開、可關閉的領型。
方領:square collar,指領角呈方形的領型。如領面較窄,則稱之為小方領。
中式領:mandarin collar,指中式服裝的領型,其結構為圓領角關門的立領。
立領:stand collar, Mao collar,指領子向上豎起緊貼頸部的領型。
圓領口:round neckline,領圈呈圓形,根據情況領圈可開大開小,圓弧可呈圓形或呈橢圓等形狀。
方領口:square neckline,領圈呈方形。根據愛好可開成長方形或橫向方形。
一字領口:boat neckline, slit neckline, off neckline,前後衣片在肩部縫合只剩頸圈部位,前後領圈成一字形狀,即呈水平線形狀。
雞心領口:sweetheart neckline, heart shaped neckline,也叫桃形領,領圈呈雞心形狀,即下部尖、上部成圓弧狀。
底領:collar stand, collar band,也稱領座,是連接領口與翻領的部位。
翻領:lapel,指翻在底領外面的領面造型。
領上口:fold line of collar,領面的翻折線,即領外翻的連折處。
領下口:under line of collar,領子與領窩的縫合部位。
領里口:top collar stand,指領上口到領下口之間的部位,也叫領台高或起登。
領外口:collar edge〕指領子的外側邊沿處。
領豁口〕也叫駁嘴,指領嘴與駁角間的距離。
袖子的造型名稱:
圓袖:set-in sleeve,也稱裝袖,指在臂根圍處與大身衣片縫合連接的袖型
前圓後連袖:split raglan sleeve,指前袖橢圓形,後袖與肩相連的袖。
襯衫袖:shirt sleeve,一片袖結構,長袖裝有袖克夫。
連肩袖:raglan sleeve,又稱插肩袖,是肩與袖連為一體的袖型。
喇叭袖:flare sleeve; trumpet sleeve,指袖管形狀與喇叭形狀相似的袖子。
泡泡袖:puff sleeve〕指在袖山處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狀的袖型。
燈籠袖:lantern sleeve; puff sleeve,指肩部泡起,袖口收縮,整體袖管呈燈籠形鼓起的袖子。
蝙蝠袖:batwing sleeve,在肩袖連接處,袖窿深即腰節附近,整體造型如蝙蝠翅膀張開狀的袖子。
花瓣袖:petal sleeve,或稱蚌殼袖,也叫鬱金香花瓣袖,指袖片交疊如倒掛的花瓣的袖型。
袖口:sleeve opening〕袖管下口的邊沿部位。
襯衫袖口:cuff,即理克夫,指裝袖頭的小袖口。
橡皮筋袖口:elastic cuff〕指裝橡皮筋的袖口。
羅紋袖口:rib-knit cuff〕指裝羅紋口的袖口。
袖頭:cuff〕縫在袖口的部件。
雙袖頭:double cuff; French cuff; tumup-cuff; fold-back cuff,指外翻的袖頭。
袖開衩:sleeve slit〕指袖口部位的開衩。
袖衩條:sleeve placket,縫在袖開衩部位的斜絲縷的布條。
大袖:top sleeve,指兩片袖結構中較大的袖片,也稱外袖。
小袖:under sleeve,指兩片袖結構中較小的袖片,也稱內袖或里袖。
口袋的造型名稱:
插袋:insert pocket,指在衣身前後片縫合處,留出袋口的隱蔽性口袋。
貼袋:patch pocket,指在衣服表面直接用車緝或手縫袋布做成的口袋。
開袋:insert pocket,指袋口由切開衣身所得,袋布放在衣服裡面的口袋。
雙嵌線袋:double welt pocket,指袋口裝有兩根嵌線的口袋。
單嵌線袋:single welt pocket,指袋口裝有一根嵌線的口袋。
卡袋:card pocket,指專為放置名片、小卡片而設計的小口袋。
手巾袋:breast pocket,指西裝胸部的開袋。
眼鏡袋:glasses pocket,指專為放置眼鏡的口袋。
鋸齒形里袋:zigzag inside pocket,指在袋口裝有鋸齒形花邊的里袋,也叫三角形里袋。
有蓋貼袋:patch pocket with flap,指在貼袋口的上部裝有袋蓋的口袋。
吊袋:bellows pocket,指袋邊沿活口的袋,又稱老虎袋,風箱袋。
風琴袋:accordion pocket,通常指袋邊沿裝有似手風琴風箱伸縮形狀的袋。
暗襇袋:inverted pleated pocket,指袋中間活口的袋。
明襇袋:box pleated pocket,指袋中間兩邊活口的袋。
里袋:inside pocket,衣服前身里子上的口袋。
小部件造型名稱:
領袢:collar tab,領子或領嘴處裝的小袢。
吊袢:hanger loop,裝在衣領處掛衣服用的小袢。
肩袢:shoulder tab; epaulet,裝飾在服裝肩部的小袢。
腰袢:waist tab,裝在腰部的、為了穿入皮帶或腰帶用的小袢。
腰帶:waistbelt,用以束腰的帶子。
線袢:French tack,用粗線打成的小袢,多在夏裝連衣裙上使用。
掛面:facing,又稱過面或貼邊,指裝在上衣門里襟處的衣片部件。
耳朵皮:flange,在西裝的前身掛面里處,為做里袋所拼加的一塊面料。
滾條:binding,指包在衣服邊沿(如止口、領外沿與下擺等)或部件邊沿處的條狀裝飾部件。
塔克:tuck,服裝上有規則的裝飾褶子。
蓋:flap,固定在袋口上部的防脫露部件。
四、服裝部位結構名稱:
肩縫:shoulder seam,在肩膀處,前後衣片相連接的部位。
領嘴:notch,領底口末端到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門襟:front fly; top fly,在人體中線鎖扣眼的部位。
里襟:under fly,指釘扣的衣片。
止口:front edge,也叫門襟止口,是指成衣門襟的外邊沿。
搭門:overlap,指門襟與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button-hole,紐扣的眼孔。
眼距:button-hole space,指扣眼之間的距離。
窿:armhole,也叫袖孔,是大身裝袖的部位。
駁頭川:lapel,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平駁頭:notch lapel,與上領片的夾角成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駁頭。
戧駁頭:peak lapel,駁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駁頭。
胸圍:bust。指前衣片前胸最豐滿處。
腰節:waist,指衣服腰部最細處。
擺縫:side seam,指袖窿下面由前後身衣片連接的合縫。
底邊:hem,也叫下擺,指衣服下部的邊沿部位。
串口:gorge line,指領面與駁頭面的縫合線,也叫串口線。
駁口:fold line for lapel,駁頭翻折的部位,駁口線也叫翻折線。
止口圓角:front cut,指門里襟下部的圓角造型。
扣位:button position,紐扣的位置。
前過肩:front yoke,連接前身與肩合縫的部件,也叫前育克。
領省:neck dart,指在領窩部位所開的省道。
前腰省:front waist dart,指開在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前肩省:front shoulder dart,指開在前身肩部的省道。
上裝後身的部位名稱:
總肩寬:across shoulder,指在後背處從左肩端經後頸中點(第七頸椎點)到右肩端的部位。
後過肩:back yoke,也叫後育克,指連接後衣片與肩合縫的部件。
背縫:center back seam,又叫背中縫,是指後身人體中線位置的衣片合縫。
背衩:back vent,也叫背開衩,指在背縫下部的開衩。
衩 side slit,又叫側擺衩,指側擺縫下部的開衩。
領窩:neck,指前後衣片在肩部縫合後,再與領子縫合的部位。
後領省:back neck dart,指開在後領窩處的領省,多呈八字形。
後肩省:back shoulder dart,指開在後身肩部的省道。
後腰省:back waist dart,指開在後腰部的省道。
下裝的部位:
上襠:seat,又叫直襠或立襠,指腰頭上口到橫襠間的距離或部位。
燙跡線:crease line,又叫挺縫線或褲中線,指褲腿前後片的中心直線。
腳口:turn-up bottom,指褲腳口往上外翻的部位。
褲腳口:bottom,leg opening,指褲腿下口邊沿。
橫襠:thigh,指上襠下部的最寬處,對應於人體的大腿圍度。
側縫:side seam,在人體側面,褲子前後身縫合的外側縫。
中襠:leg width,指人體膝蓋附近的部位。
腰頭:waistband,指與褲子或裙身縫合的帶狀部件。
腰縫:waistband seam,指腰頭與褲或裙身縫合後的縫子。
腰裡:waistband lining,指腰頭的里子。
褲(裙)腰省:waist dart,褲(裙)前後身為了符合人體曲線而設計的省道,省尖指向人體的突起部位,前片為小腹,後片為臀大肌。
褲(裙)襇:pleat,指褲(裙)前身在裁片上預留出的寬松量,通常經熨燙定出襇形,在裝飾的同時增加可運動松量。
小襠縫:front crutch,褲子前身小襠縫合的縫子。
後襠縫:back rise,褲子後身襠部縫合的縫子。
省道:dart
滾眼:bound button hole, 用面料做的扣眼。
前過肩:front yoke,連接前身與肩縫合的部件。
門襟翻邊:placket,外翻的門襟邊。
前腰省:front waist dart,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脅省:underarm dart,衣服兩側腋下處的省道。
橫省:side dart,腋下擺縫處至胸部的省道。
前肩省:front shoulder dart,前身肩部的省道。
肚省:fish dart,大袋口部位的橫省。
前身通省:front open dart,從肩縫到下擺的開刀縫。
刀背縫:princess seam,彎形的開刀縫。
總肩:across back shoulder,從左肩端至右肩端的部位。
後過肩:back yoke,連接後身與肩縫合的部件。
背縫:center back seam,後身中間縫合的縫子。
背叉:vent,背縫下部開叉。
擺叉:side vent,擺縫下部開叉。
後搭門:back overlap,門里襟開在後背處。
領窩:neckline,前後身與領子縫合的部位。
後領省:back neck dart,後領窩處呈八字形的省道。
後肩省:back shoulder dart,後身肩部的省道。
後腰省:back waist dart,後身腰部的省道。
後身通省:back open dart,從肩縫到下擺的開刀縫。
下裝的部位:
褲頭:waistband
腰頭鈕:waistband button
里襟尖咀:button tab
褲頭里:waistband lining
褲頭鈕:bearer button
寶劍頭,褲頭搭咀:extended tab
門襟,鈕牌:left fly
鈕牌扣眼:fly buttonhole
褲門襟:front fly
褲襠墊布:crutch lining
側骨:side seam
下襠縫:inside seam
膝蓋綢:reinforcement for knees
褲腳:leg opening
卷腳、反腳:turn-up cuff
貼腳條:heel stay
褲中線:crease line
服裝英語:名稱及部位
服 裝 術 語
Terms used by the clothing instry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服裝工業常用的術語和定義或說明。
本標准適用於服裝生產、技術、教學和貿易以及其他有關的領域。
2、綜合
2.1 服飾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裝飾人體的物品總稱(包括服裝、鞋帽、襪子、手套、圍巾、領帶、提包等)。
同義詞:衣著
2.2 服裝 garments , clothing , apparel
穿於人體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的製品。
同義詞:衣服、衣裳
2.3 時裝 fashion
在一定時間、空間內,為相當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新穎入時的流行服裝。
2.4 成衣 ready-to-wear
按照規定的尺寸,以批量生產方式製作的服裝。
2.5 定製服裝 customer made
根據個人量體尺寸,單件剪裁, 製作完成的服裝。
2.6 毛呢服裝 woolen garment
由純毛、毛混紡織物為面料製成的服裝。
2.7 棉布服裝 cotton clothes
由全棉、棉混紡織物製成的服裝。
2.8 絲綢服裝 silk garment
由天然絲、人造絲、合成絲織物製成的服裝。
2.9 化纖服裝 chemical fiber garment
由各種化學纖維織物製成的服裝。
2.10裘革服裝 fur or leather garment
由裘皮或革皮製成的服裝。
2.11羽絨服裝 down garment
內充羽絨的服裝。
2.12人造毛皮服裝 artificial fur and leather garment
由天然或化學纖維仿各種毛皮的織物為面料製成的服裝。
2.13男式服裝 men's wear
成年男子穿著的服裝。
2.14女式服裝 women's wear
成年女子穿著的服裝。
2.15兒童服裝 children's wear
適合兒童穿著的服裝。
2.16嬰兒服裝 infant's wear
適合周歲以內嬰兒穿著的服裝。
3 服裝成品
3.1 上裝
3.1.1 西服 suit
西式上衣。按釘紐扣不同,可分為單排口西服、雙排扣西服等;按駁頭不同,可分為平駁頭西服、戧駁頭西服等。
同義詞:西裝
3.1.2 中山服 zhongshan jacket
根據孫中山先生曾穿著的立領、貼袋衣服的式樣演變而成的上衣。
同義詞:中山裝
3.1.3 軍便裝 undress uniform
仿軍服式樣的上衣。
3.1.4 青年服 young men's jacket
立領、三開袋或三貼袋式樣的上衣。 •
3.1.5 茄克衫 jacket
衣長較短,寬胸圍、緊袖口、緊下擺式樣的上衣。
3.1.6 獵裝 hunting coat
原打獵時穿的服裝,現在已發展為日常生活穿的多口袋、開背叉式樣上衣,有短袖、長袖之分。
3.1.7 襯衫 shirt(男)、blouse(女)
穿在內外上衣之間,也可單獨穿用的上衣。男襯衫通常胸前有口袋,袖口有袖頭。
3.1.8 中西式上衣 eastern and western style coat
中式,裝袖的上衣。
3.1.9 中式上衣 Chinese style coat
中式領,連袖的上衣,有單、夾之分。
3.1.10 牛仔服 cowboy wear
原美國西部牛仔穿的上衣,現在已發展為日常生活的上衣,多用堅固呢製作。主要有牛仔茄克衫、牛仔襯衫、牛仔背心等品種。
3.1.11 棉襖 cotton wadded jacket
內絮棉花、化纖棉、駝毛等保暖材料的上衣。有中式棉襖、中西式棉襖之分。
3.1.12 羽絨服 down wear
內充羽絨的上衣,具保暖性,為寒冷地區穿著。
3.1.13 防寒服 cotton wadded jacket
內絮化纖棉等保暖材料的上衣。款式不拘。
3.1.14 背心 vest
無袖上衣。可穿於外衣之內,也可穿於外面,便於雙手活動。主要有西服背心,棉背心,羽絨背心等品種。
同義詞:馬甲、坎肩
3.2 下裝
3.2.1 西褲 trousers
褲管有側縫,穿著分前後,注意與體型協調的褲。
3.2.2 西短褲 short pants
工藝上與西褲基本相同,褲長在膝蓋以上的短褲。
3.2.3 中式褲 Chinese style slack
傳統的大褲腰,無側縫,無前後之分的褲。
3.2.4 背帶褲 overalls
有背帶的褲。
3.2.5 馬褲 riding breeches
騎馬時穿的褲腿收緊的褲。
3.2.6 燈籠褲 knickerbockers
褲管寬大、腳口收緊似燈籠狀的褲。
3.2.7 裙褲 culotte
褲管展寬、外觀似裙的褲。
3.2.8 牛仔褲 jeans
為美國拓荒時期,以帆布製成的堅牢工作褲所演變而來,現多用堅固呢製成的褲。
3.2.9 連衣褲 jumpsuit
上衣與褲子相連接的服裝。
3.2.10 喇叭褲 bell-bottom trousers
褲腿呈喇叭狀的西褲。
3.2.11 棉褲 cotton wadded trousers
內絮棉花、化纖棉、駝毛等保暖材料的禦寒褲。
3.2.12 羽絨褲 down wadded trousers
內充羽絨的禦寒褲。
3.2.13 連衣裙 dress
上衣下裙連成一件式的服裝。
3.2.14 背心裙 jumper skirt
無領、無袖的背心狀連裙裝。
3.2.15 斜裙 A-line skirt
由腰部至下擺斜向展開呈"A"字形的裙。
3.2.16 喇叭裙 flare skirt
裙體上部與人體腰臀緊貼附,由臀線斜向下展開,形狀如喇叭的裙。
3.2.17 超短裙 mini-skirts
一種下擺在大腿中部或以上的短裙。
同義詞;迷你裙
3.2.18 褶裙 pleated-skirt
整個裙身由有規則的褶形組成的裙。
3.2.19 節裙 tiered skirt
裙體以多層次的橫向多片剪接,外形如塔狀的裙。
同義詞;塔裙
3.2.20 簡裙 straight skirt
從腰開始自然垂落的筒狀或管狀裙。
同義詞:統裙、直裙、直統裙
3.2.21 旗袍裙 Qipao style skirt
左右側縫開叉的裙。
3.2.22 西服裙 skirt
與西服上衣配套,通常採用收省、打褶等方法使裙體合身,長度在膝蓋上下的裙子。
3.3 全身裝
3.3.1 風雨衣 all-weather coat
防風防雨兩用單、夾長外衣。
3.3.2 風衣 trench coat
防風單、夾長外衣。
3.3.3 披風 cape
無袖,披在肩上的防風外衣。
3.3.4 斗蓬 mantle
有帽的披風。
3.3.5 大衣 overcoat
為了防禦風寒,穿在一般衣服外面的外衣,款式按流行時尚而變化。主要有毛呢大衣、棉大衣、羽絨大衣、裘皮大衣、革皮大衣、人造毛皮大衣等品種。
3.3.6 旗袍Qipao
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叉的中國傳統女袍。
3.3.7 睡袍 night-gown
卧室中穿的寬松而較長的袍服。
3.3.8 睡衣褲 pyjamas
包含上衣和褲子的二件式睡衣。
3.3.9 套裝 suits
上下裝配套穿用的服裝。由同色同料或造型格調一致的衣、褲、裙等相配而成。
3.4 禮服
3.4.1 新娘禮服 wedding gown
源於歐美地區,新娘行婚禮時穿的禮服。
3.4.2 燕尾服 swallowtailed coat
為男士在特定場合穿的禮服,前身短,後身如燕尾形呈二片開叉。
3.4.3 夜禮服 evening dress
在夜間社交場合中,婦女所穿的華麗裙服。
3.5 職業服 business suit
行業人員從業時按規定穿著的具有標識性的專用服裝。有郵電服、鐵路服、海關服、海運服、民航服、稅務服、交通監督服、工商管理服等。
3.6 勞動保護服 working wear
特殊行業人員工作時提供便利和保護人體的服裝。有礦工服、煉鋼服、石油工人服、養路I作服等。
4 服裝部位、部件
4.1 上裝部位
4.1.1 前身
4.1.1.1 肩縫 shoulder seam
前後肩連接的部位。
4.1.1.2 領嘴 notch
領底口末端至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4.1.1.3 門襟 closing
鎖眼的衣片。
4.1.1.4 門襟止口 front edge
門襟的邊沿。
4.1.1.5 搭門 front overlap
門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4.1.1.6 扣眼 buttonhole
扣鈕的眼孔。
4.1.1.7 眼距 buttonhole spacing
扣眼間的距離。
袖窿 armhole
緔袖的部位。
駁頭 lapel
門里襟上部翻折部位。
平駁頭 notch lapel
與上領片的夾角呈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駁頭。
戧駁頭 peak lapel
駁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駁頭。
胸部 chest
衣服前胸豐滿處。
4.1.1.11 腰節 waist line
衣服腰部最細處。
4.1.1.12 擺縫 side seam
袖窿下面由前後身連接的縫。
4.1.1.13 里襟 under lap
釘扣的衣片。
4.1.1.14 底邊 hem
衣服下部的邊沿部位。
串口 gorge
領面與駁頭面縫合處。
假眼 mock button hole
不開眼口的裝飾用扣眼。
駁口 roll line
駁頭翻折部位。
單排扣 single breasted
里襟釘一排鈕扣。
雙排扣 double breasted
門里襟各釘一排鈕扣。
止口圓角 front cut
門里襟下部的圓頭。
前後披肩 front or back shoulder cape
覆蓋在肩部前後的部件。
扣位 button placement
鈕扣的位置。
4.1.1.23 滾眼 bound button hole
用面料做的扣眼。
4.1.1.24 前過肩 front yoke
連接前身與肩縫合的部件。
門襟翻邊 placket
外翻的門襟邊。
領省 neckline dart
領窩部位的省道。
前腰省 front waist dart
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脅省 underarm dart
衣服兩腋下處的省道。
橫省 side dart
腋下擺縫處至胸部的省道。
4.1.1.30 前肩省 front shoulder dart
前身肩部的省道。
肚省 fish dart
大袋口部位的橫省。
前身通省 front open dart
從肩縫到下擺的開刀縫。
刀背縫 princess seam
彎形的開刀縫。
後身
總肩 across back shoulder
從左肩端至右肩端的部位。
後過肩 back yoke
連接後身與肩縫合的部件。
背縫 center back seam
背叉 vent
背縫下部開叉。
擺叉 side vent
後搭門 back overlap
領窩 neckline
後領省 back neck dart
後肩省 back shoulder dart
後腰省 back waist dart
後身通省 back open dart
只能找到這些了
❷ 中英文對照的旗袍起源簡介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風行於二十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民國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爛的時期。這時的旗袍造型纖長,與此時歐洲流行的女裝廓形相吻合。此時旗袍已經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別裁派"的說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葉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這些改革的應用雖並不廣泛,但表示了當時人們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須遵循的。旗袍與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別裁派"的一個特點,這使得旗袍進入了國際服裝大家族,可以與多種現代服裝組合,用現在的話來說,它已經"國際化和現代化了"。20年代的旗袍仍然寬大平直;與沁時流行的倒大袖相呼應,旗袍的下擺比較大,整個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狀。但肩、胸乃至
腰部,則已呈合身之趨勢。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這位以善於觀察和描述時裝的女作家所說的"初興",如果是指20年代,那"嚴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末出現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結構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時出現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體了。有人還使較軟的墊肩,謂之"美人肩"。這表明女性開始拋棄以削肩為特徵的舊的理想形角。這些裁剪和結構上的改變,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鴻翔公司的後人金泰鈞先生對此堅信不疑。他本人雖未親身經歷了這一過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於鴻翔時,還可從老師傅處獲得有關於此的很多消息。這時旗袍已經成熟已經定型,以後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確定的基本形態,只能在長短、肥瘦及裝飾上作些變化。全世界女性們所鍾愛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為楷模的。
二十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早期旗袍款式之一
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屬於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20世紀10年著旗袍者極少,20年代才略有回復。鼎革後的旗袍有了質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發生之地,卻是上海。
清代旗裝與民國旗袍的主要差別有三點:
⒈ 旗裝寬大平直,不顯露形體;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或女性曲線。
⒉ 旗裝內著長褲,在開衩處可見綉花的褲腳;民國旗袍內著內褲和絲襪,開衩處露腿。
⒊ 旗裝面料以厚重織錦或其他提花織物居多,裝飾繁瑣;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增多,裝飾亦較簡約。
正是這三點差別,使旗袍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傳統的袍服變成可與西方裙服相類比的新品種。袍服是外套,是強調功能(防寒、遮體、表示身份等)的服裝種類,其審美意味是傳統的含蓄。裙服,法語中的robe或英語中的one-piece dress,雖也有著與中國袍服相仿的歷史和強調功能的傳統,但表現女性體態曲線卻也是它悠久的傳統之一;而現代裙裝則加強了這一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滿族統治者,摧毀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梏。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滿族封建統治者,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
陳數旗袍照
辛亥革命後「達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徵裝束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為絕唱。1920年前後,新文化運動的春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
這一時期,上海成為以女性妝飾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飾的新穎時髦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時髦女子對政治與服飾流行有著雙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裝影響,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裝"開始流行,女學生與女教師愛著的黑色裙成為時尚。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30年代——黃金時代(i)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進入30年代後,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使得以後的旗袍始終難以跳出該種廓形,只能在長短、胖瘦及裝飾上略作變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旗袍,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海派旗袍),實際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於30年代,30年代是屬於旗袍的黃金時代。
可以說到這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裝,現代意義上的時裝。外國衣料的源源輸入,各大報刊雜志開辟的服裝專欄,還有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都無疑推動著時裝的產生與流行。由於旗袍的修長適體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灘倍受青睞……
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這樣,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們所講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迥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建國之初,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閑、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❸ 求翻譯一句日語!!!!關於旗袍的
袖口は徐々にゆるくなり、四方の裾が両側に変わるか、またはフォークが分割されず、襟または襟が徐々に襟になります。
❹ 旗袍美探插曲英文歌
《You Know》
於洛熙作詞,胡小鷗作曲,高嘉朗演唱的歌曲。
歌詞:
You know I would die for you
你知道我會為你而死的
Whatever you want
你想要什麼都行
I'll give all I own to you
我會把我所有的都給你
I just want you to be mine
我只想讓你成為我的
From now until the end of time
從現在到時間的盡頭
Nothing Babe nothing'll stand between us
沒什麼寶貝沒什麼能阻擋我們的
I just wanna ease your mind
我只是想讓你安心
創作背景:
《You Know》是電視劇《旗袍美探》插曲,於2020年9月1日發行。該劇講述了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老上海,法租界警務局中央巡捕房探員蘇雯麗和探長羅秋恆一同破解懸案的故事。
高嘉朗,1993年1月12日出生於吉林白城,中國流行樂男歌手,畢業於韓國中央大學音樂系。
❺ 哪位專業人士幫幫忙翻譯下,旗袍的開襟形式有很多種,如斜襟、對襟 、雙襟、琵琶襟等,用英語翻譯
斜襟、對襟 、雙襟、琵琶襟
Surplice, double-breasted, double lapel, Pipa lapel,
水滴領、竹葉領、馬蹄領、無領、鳳仙領
Water droplets, bamboo, horseshoe collar collar collar, no collar, Impatiens collar
❻ 旗袍襟形之間的區別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琵琶襟旗袍禮服——此外還有雙圓襟旗袍、雙開襟旗袍等款式.
❼ 服裝的名稱 英語
clothes 衣服,服裝
wardrobe 服裝
clothing 服裝
habit 個人依習慣.身份而著的服裝
ready-made clothes, ready-to-wear clothes 成衣
garments 外衣
town clothes 外衣
double-breasted suit 雙排扣外衣
suit 男外衣
dress 女服
tailored suit 女式西服
everyday clothes 便服
three-piece suit 三件套
trousseau 嫁妝
layette 嬰兒的全套服裝
uniform 制服
overalls 工裝褲
rompers 連背心的背帶褲
formal dress 禮服
tailcoat, morning coat 大禮服
evening dress 夜禮服
dress coat, tails 燕尾服,禮服
nightshirt 男式晚禮服
dinner jacket 無尾禮服 (美作:tuxedo)
full dress uniform 禮服制服
frock coat 雙排扣長禮服
gown, robe 禮袍
tunic 長袍
overcoat 男式大衣
coat 女大衣
topcoat 夾大衣
fur coat 皮大衣
three-quarter coat 中長大衣
st coat 風衣
mantle, cloak 斗篷
poncho 篷卻(南美人的一種斗篷)
sheepskin jacket 羊皮夾克
pelisse 皮上衣
jacket 短外衣夾克
anorak, ffle coat 帶兜帽的夾克,帶風帽的粗呢大衣
hood 風帽
scarf, muffler 圍巾
shawl 大披巾
knitted shawl 頭巾,編織的頭巾
fur stole 毛皮長圍巾
muff 皮手筒
housecoat, dressing gown 晨衣 (美作:ster)
short dressing gown 短晨衣
bathrobe 浴衣
nightgown, nightdress 女睡衣
pyjamas 睡衣褲 (美作:pajamas)
pocket 衣袋
lapel (上衣)翻領
detachable collar 假領,活領
wing collar 硬翻領,上漿翻領
V-neck V型領
sleeve 袖子
cuff 袖口
buttonhole 鈕扣孔
shirt 襯衫
blouse 緊身女衫
T-shirt 短袖圓領衫,體恤衫
vest 汗衫 (美作:undershirt)
polo shirt 球衣
middy blouse 水手衫
sweater 運動衫
short-sleeved sweater 短袖運動衫
roll-neck sweater 高翻領運動衫
round-neck sweater 圓領運動衫
suit, outfit, ensemble 套服
twinset 兩件套,運動衫褲
jerkin 獵裝
kimono 和服
ulster 一種長而寬松的外套
jellaba, djellaba, jelab 帶風帽的外衣
cardigan 開襟毛衣
mac, mackintosh, raincoat 橡膠雨衣
trousers 褲子
jeans 牛仔褲
short trousers 短褲
knickers 兒童燈籠短褲
knickerbockers 燈籠褲
plus fours 高爾夫球褲,半長褲
braces 褲子背帶 (美作:suspenders)
turnup 褲角折邊,挽腳
breeches 馬褲
belt 褲帶
skirt 裙子
divided skirt, split skirt 裙褲
underskirt 內衣
underwear, underclothes 內衣褲
underpants, pants 內衣褲 (美作:shorts)
briefs 短內褲,三角褲
panties 女短內褲
knickers 女半短內褲,男用燈籠短褲
brassiere, bra 乳罩
corselet 緊身胸衣
stays, corset 束腰,胸衣
waistcoat 背心
slip, petticoat 襯裙
girdle 腰帶
stockings 長襪
suspenders 襪帶 (美作:garters)
suspender belt 吊襪腰帶 (美作:garter belt)
socks 短襪
tights, leotard 緊身衣褲
handkerchief 手帕
bathing trunks 游泳褲
bathing costume,msuit, bathing suit 游泳衣
bikini 比基尼泳衣
apron 圍裙
pinafore (帶護胸)圍裙
shoe 鞋
sole 鞋底
heel 鞋後跟
lace 鞋帶
moccasin 鹿皮鞋
patent leather shoes 黑漆皮鞋
boot 靴子
slippers 便鞋
sandal 涼鞋
canvas shoes, rope soled shoes 帆布鞋
clog 木拖鞋
galosh, overshoe 套鞋
glove 手套
tie 領帶 (美作:necktie)
bow tie 蝶形領帶
cravat 領巾
cap 便帽
hat 帶沿的帽子
bowler hat 圓頂硬禮帽
top hat 高頂絲質禮帽
Panama hat 巴拿馬草帽
beret 貝蕾帽
peaked cap, cap with a visor 尖頂帽
broad-brimmed straw hat 寬邊草帽
headdress 頭飾
turban 頭巾
natural fabric 天然纖維
cotton 棉
silk 絲
wool 毛料
linen 麻
synthetic fabric 混合纖維
acryl 壓克力
polyester 伸縮尼龍
nylon 尼龍
worsted 呢料
cashmere 羊毛
patterns 花樣
tartan plaid 格子花 (美作:tartan)
dot 圓點花
stripe 條紋
flower pattern 花紋花樣
veil 面紗
❽ 英文中的各類服裝名詞(內搭背心/衣領袖口等..)
服裝度尺部位專業英語詞彙
〖
BUST WIDTH 胸闊
FRONT CROSS 前胸闊
BACK CROSS 後胸闊
WAIST WIDTH 腰闊
BOTTOM 腳闊
SHOULDER ACROSS 肩闊
SMALL SHOULDER 小肩長
C/B LENGTH 後中長
SLEEVE LENGTH 袖長
SLEEVE OPENING 袖口闊
CUFF WIDTH 介英寬
ARMHOLE(CURVE/STRAIGHT) 夾圈(彎度/直度)
NECK WIDTH 頸闊
SLEEVE CROWN HEIGHT 袖山高
UPPER ARM WIDTH 袖脾闊
COLLAR LENGTH 領長
FRONT NECK DROP 前領深
UPPER COLLAR HEIGHT 上級領高
COLLAR BAND HEIGHT 下級領高
COLLAR POINT 領尖長
COLLAR POINT SPREAD 領尖距
PLACKET WIDTH 前筒寬
POCKET HIGH POINT 袋尖高(袋最長的高度)
WAIST(RELAX) 腰圍(松度)
WAIST(STRETCHED) 腰圍(拉度)
HIP 坐圍
HIGH HIP 上坐圍
THIGH(UNDER CROTCH) 脾圍
LEG OPENING 褲腳圍
FRONT RISE 前浪
BACK RISE 後浪
INSEAM LENGTH 內長
OUTSEAM LENGTH 外長
WAISTBAND 褲頭高
KNEE 膝圍
SWEEP(HALF) 裙闊(裙底半度)
FLY WIDTH 鈕牌闊
FLY LENGTH 鈕牌長
BELTLOOP 褲耳
服裝布料英語專業詞彙
靛藍青年布:Indigo chambray
人棉布植絨:Rayon cloth flocking
PVC植絨:PVC flocking
針織布植絨:Knitting cloth flocking
珠粒絨:Claimond veins
倒毛:Down pile making
平絨:velveteen (velvet-plain)
仿麂皮:Micro suede
牛仔皮植絨:Jeans flocking
尼絲紡:Nylon taffeta (Nylon shioze)
尼龍塔夫泡泡紗:Nylon seersucker taffeta
素麵植絨:plain flocking
印花植絨:flocking(flower)
雕印植絨:Embossing flocking
皮革溝底植絨:Leather imitation flocking
牛仔植絨雕印:Embossing jeans flocking
兔羊絨大衣呢:Angora cachmere overcoating
雙面呢:double-faced woolen goods羊毛
立絨呢:cut velvet
順毛呢:over coating
粗花呢:costume tweed
彈力呢:lycra woolen goods
塔絲絨: Nylon taslon
塔絲絨格子:N/Taslon ripstop
桃皮絨:polyester peach skin
滌塔夫:polyester taffeta
春亞紡:polyester pongee
超細麥克布:Micro fiber
錦棉稠(平紋):Nylon-cotton fabric (plain)
重平錦棉稠:Nylon-cotton-cotton fabric(double weft)
人字錦棉紡:Nylon-cotton fabric
斜紋錦棉紡:Nylon-cotton fabric (twill)
素色天鵝絨:solid velvet
抽條磨毛天鵝絨:Rib fleece velvet
雪花天鵝絨:melange velvet
軋花天鵝絨:ginning velvet
粒粒絨布:pellet fleece velvet
麻棉混紡布:linen/cotton blended fabric
麻棉交織布:linen/cotton mixed fabric
素色毛巾布:solid terry
螞蟻布:fleece in one side
素色衛衣布:solid fleece
魚網布:fleece
彩條汗布:color-stripes single jersey
T/R彈力布:T/R bengaline
T/C色織格子布:T/C solid check fabric
彈力仿麂皮:Micro suede with spandex
T/R仿麂皮:T/R Micro suede
仿麂皮瑤粒絨復合布:100%polyester micro suede bounding with polar fleece
仿麂皮針織布復合:100% polyester bounding with knitting micro suede fabric
仿麂皮羊羔絨復合布:100% polyester micro suede bounding with lamb fur
蠟光緞:cire satine
全消光尼絲紡:Full ll nylon taffeta
半消光尼絲紡:semi-ll nylon taffeta
亮光尼龍:Trilobal nylon
全消光塔絲隆:Full ll nylon taslan
全消光牛津布:full ll nylon oxford
尼龍格:Nylon rip-stop
塔絲隆格:Taslan rip-stop
啞富迪:Full ll Micro polyester pongee
全消光春亞紡:Full ll polyester pongee
春亞紡格子:polyester pongee rip-stop
全消光滌綸桃皮絨:Full ll polyester peach
寬斜紋桃皮絨:Big twill polyester peach
滌錦復合桃皮絨:poly/nylon peach
滌綸格子:polyester taffeta rip-stop
滌綸蜂巢塔絲隆:polyester honey taslan
全消光滌綸低彈牛津布:Full ll poly textured oxford
滌錦交織桃皮絨:Nylon/polyester inter-woven peach
服裝部位名稱——裙子
1——waistband 裙頭
2——zipper opening 拉鏈開口
3——inverted pleat 暗襇
4——center front seam 前中縫骨
5——front waist dart 前腰褶
6——back waist dart 後腰褶
7——zipper opening 拉鏈開口
8——front yoke 前拼腰
9——pleats 褶
10——hem 裙腳
11——side seam 側骨
12——hip pocket 後袋
13——beltloop 腰帶袢,耳仔
服裝部件名稱中英對照+解釋
各種領子的造型名稱
〔倒掛領〕指領角向下垂落的領型。
〔中山服領 zhongshan coat collar〕由底領和翻領組成,領角呈外八字形。
〔尖領 pointed collar, peaked collar〕領角呈尖角形的領型,也叫尖角領。
〔襯衫領 shirt collar〕或襯衣領,由上領和下領組成,是襯衫專有的領型。
〔圓領 round collar〕指領角呈圓形的領型,也叫圓角領。
〔青果領 shawl collar〕是翻駁領的一種變形,領面形似青果形狀的領型。
〔荷葉邊領)領片呈荷葉邊狀,波浪展開的領型。
〔燕子領 swallow collar, wing collar〕領面下止口的兩條線形,似燕子飛翔時翅膀張開的形狀。
〔兩用領 convertible collar〕也叫開關領。指可敞開、可關閉的領型。
〔方領 square collar〕指領角呈方形的領型。如領面較窄,則稱之為小方領。
〔中式領 mandarin collar〕指中式服裝的領型,其結構為圓領角關門的立領。
〔立領 stand collar, Mao collar〕指領子向上豎起緊貼頸部的領型。
〔海軍領〕指海軍將士們軍服的領型,其領子為一片翻領,前領為尖形,領片在後身呈方形,前身呈披巾形的領型。
〔扎結領〕也叫一字領,領片是一長條形,在前頸點可以紮成花結的領型。
〔圓領口 round neckline〕領圈呈圓形,根據情況領圈可開大開小,圓弧可呈圓形或呈橢圓等形狀。
〔方領口 square neckline〕領圈呈方形。根據愛好可開成長方形或橫向方形。
〔!字領口 "!" shape neckline〕領圈呈英文字母!字形狀。根據款式的需要,!字的開口可大可校〔一字領口 boat neckline, slit neckline, off neckline〕前後衣片在肩部縫合只剩頸圈部位,前後領圈成一字形狀,即呈水平線形狀。
〔雞心領口 sweetheart neckline, heart shaped neckline〕也叫桃形領,領圈呈雞心形狀,即下部尖、上部成圓弧狀。
〔底領 collar stand, collar band〕也稱領座,是連接領口與翻領的部位。
〔翻領 lapel〕指翻在底領外面的領面造型。
〔領上口 fold line of collar〕領面的翻折線,即領外翻的連折處。
〔領下口 under line of collar〕領子與領窩的縫合部位。
〔領里口 top collar stand〕指領上口到領下口之間的部位,也叫領台高或起登。
〔領外口 collar edge〕指領子的外側邊沿處。
〔領豁口〕也叫駁嘴,指領嘴與駁角間的距離。
袖子
〔連袖〕指衣袖相連、有中縫的袖子。中式上衣多採用這種袖子。
〔圓袖set-in sleeve〕也稱裝袖,指在臂根圍處與大身衣片縫合連接的袖型。圓袖是基本的西式合袖形式與肩袖造型。
〔前圓後連袖 split raglan sleeve〕指前袖橢圓形,後袖與肩相連的袖。
〔中縫連袖〕指袖中線有合縫分割線的圓袖。
〔襯衫袖 shirt sleeve〕一片袖結構,長袖裝有袖克夫。
〔連肩袖raglan sleeve〕又稱插肩袖,是肩與袖連為一體的袖型。
〔喇叭袖 flare sleeve; trumpet sleeve〕指袖管形狀與喇叭形狀相似的袖子。
〔泡泡袖 puff sleeve〕指在袖山處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狀的袖型。
〔燈籠袖 lantern sleeve; puff sleeve〕指肩部泡起,袖口收縮,整體袖管呈燈籠形鼓起的袖子。
〔蝙蝠袖 batwing sleeve〕在肩袖連接處,袖窿深即腰節附近,整體造型如蝙蝠翅膀張開狀的袖子。
〔花瓣袖 petal sleeve〕或稱蚌殼袖,也叫鬱金香花瓣袖,指袖片交疊如倒掛的花瓣的袖型。
〔袖口 sleeve opening〕袖管下口的邊沿部位。
〔襯衫袖口 cuff〕即理克夫,指裝袖頭的小袖口。
〔橡皮筋袖口 elastic cuff〕指裝橡皮筋的袖口。
〔羅紋袖口 rib-knit cuff〕指裝羅紋口的袖口。
〔袖頭 cuff〕縫在袖口的部件。
〔雙袖頭 double cuff; French cuff; tumup-cuff; fold-back cuff〕指外翻的袖頭。
〔袖開衩 sleeve slit〕指袖口部位的開衩。
〔袖衩條 sleeve placket〕縫在袖開衩部位的斜絲縷的布條。
〔大袖 top sleeve〕指兩片袖結構中較大的袖片,也稱外袖。
〔小袖 under sleeve〕指兩片袖結構中較小的袖片,也稱內袖或里袖。
〔袖中縫〕指一片袖中間的開刀縫。
〔前袖縫〕大袖與小袖在前面的合縫。
〔後袖縫〕大袖與小袖在後面的合縫。
口袋的造型名稱
〔插袋 insert pocket〕指在衣身前後片縫合處,留出袋口的隱蔽性口袋。
〔貼袋 patch pocket〕指在衣服表面直接用車緝或手縫袋布做成的口袋。
〔開袋 insert pocket〕指袋口由切開衣身所得,袋布放在衣服裡面的口袋。
〔雙嵌線袋 double welt pocket〕指袋口裝有兩根嵌線的口袋。
〔單嵌線袋 single welt pocket〕指袋口裝有一根嵌線的口袋。
〔卡袋 card pocket〕指專為放置名片、小卡片而設計的小口袋。
〔手巾袋 breast pocket〕指西裝胸部的開袋。
〔袋丬袋〕裝有袋丬的開袋。——袋蓋袋(flap pocket)?
〔眼鏡袋 glasses pocket〕指專為放置眼鏡的口袋。
〔鋸齒形里袋 zigzag inside pocket〕指在袋口裝有鋸齒形花邊的里袋,也叫三角形里袋。
〔有蓋貼袋 patch pocket with flap〕指在貼袋口的上部裝有袋蓋的口袋。
〔吊袋 bellows pocket〕指袋邊沿活口的袋,又稱老虎袋,風箱袋。
〔風琴袋 accordion pocket〕通常指袋邊沿裝有似手風琴風箱伸縮形狀的袋。
〔暗襇袋 inverted pleated pocket〕指袋中間活口的袋。
〔明襇袋 box pleated pocket〕指袋中間兩邊活口的袋。
〔里袋 inside pocket〕衣服前身里子上的口袋。
小部件造型名稱
〔領袢 collar tab〕領子或領嘴處裝的小袢。
〔吊袢 hanger loop〕裝在衣領處掛衣服用的小袢。
〔肩袢 shoulder tab; epaulet〕裝飾在服裝肩部的小袢。肩袢通常沒有實用功能,只做裝飾或標志用,如職業服及軍服上面的肩袢。
〔袖袢 sleeve tab〕裝在袖口處,或兼有收縮袖口作用的小袢。
〔腰袢 waist tab〕裝在腰部的、為了穿入皮帶或腰帶用的小袢。
〔腰帶 waistbelt〕用以束腰的帶子。
〔線袢 French tack〕用粗線打成的小袢,多在夏裝連衣裙上使用。
〔掛面 facing〕又稱過面或貼邊,指裝在上衣門里襟處的衣片部件。
〔耳朵皮 flange〕在西裝的前身掛面里處,為做里袋所拼加的一塊面料。
〔滾條 binding〕指包在衣服邊沿(如止口、領外沿與下擺等)或部件邊沿處的條狀裝飾部件。
〔壓條〕指壓明線的寬滾條。
〔塔克 tuck〕服裝上有規則的裝飾褶子。
〔袋蓋 flap〕固定在袋口上部的防脫露部件。
上裝前身的部位名稱
〔肩縫 shoulder seam〕在肩膀處,前後衣片相連接的部位。
〔領嘴 notch〕領底口末端到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門襟 front fly; top fly〕在人體中線鎖扣眼的部位。
〔里襟 under fly〕指釘扣的衣片。
〔止口 front edge〕也叫門襟止口,是指成衣門襟的外邊沿。
〔搭門 overlap〕指門襟與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 button-hole〕紐扣的眼孔。
〔眼距 button-hole space〕指扣眼之間的距離。
〔袖窿 armhole〕也叫袖孔,是大身裝袖的部位。
〔駁頭川 lapel〕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平駁頭 notch lapel〕與上領片的夾角成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駁頭。
〔戧駁頭 peak lapel〕駁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駁頭。
〔胸部 bust〕指前衣片前胸最豐滿處。
〔腰節 waist〕指衣服腰部最細處。
〔擺縫 side seam〕指袖窿下面由前後身衣片連接的合縫。
〔底邊 hem〕也叫下擺,指衣服下部的邊沿部位。
〔串口 gorge line〕指領面與駁頭面的縫合線,也叫串口線。
〔駁口 fold line for lapel〕駁頭翻折的部位,駁口線也叫翻折線。
〔下翻折點〕指駁領下面在止口上的翻折位置,通常與第一粒紐扣位置對齊。
〔單排扣〕里襟上下方向釘一排紐扣。
〔雙排扣〕門襟與里襟上下方向各釘一排紐扣。
〔止口圓角 front cut〕指門里襟下部的圓角造型。
〔扣位 button position〕紐扣的位置。
〔滾眼〕用面料包做的嵌線扣眼。
〔前過肩 front yoke〕連接前身與肩合縫的部件,也叫前育克。
〔翻門襟〕也叫明門襟貼邊,指外翻的門襟貼邊。
〔領省 neck dart〕指在領窩部位所開的省道。
〔前腰省 front waist dart〕指開在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腋下食指衣服兩側腋下處開的省道。
〔前肩省 front shoulder dart〕指開在前身肩部的省道。
〔肚食指在西裝大口袋部位所開的橫剩
〔通食也叫通天落地省,指從肩縫或袖窿處通過腰部至下擺底部的開刀縫。如公主線即是一種特殊的通省,它最早由歐洲的公主所採用,在視覺造型上表現為展寬肩部、豐滿胸部、收縮腰部和放寬臀擺的三圍輪廓效果。
〔刀背縫〕是一種形狀如刀背的通省或開刀縫。
上裝後身的部位名稱
〔總肩寬 across shoulder〕指在後背處從左肩端經後頸中點(第七頸椎點)到右肩端的部位。
〔後過肩 back yoke〕也叫後育克,指連接後衣片與肩合縫的部件。
〔背縫 center back seam〕又叫背中縫,是指後身人體中線位置的衣片合縫。
〔背衩 back vent〕也叫背開衩,指在背縫下部的開衩。
〔擺衩 side slit〕又叫側擺衩,指側擺縫下部的開衩。
〔後搭門〕指門里襟開在後背處的搭門。
〔領窩 neck〕指前後衣片在肩部縫合後,再與領子縫合的部位。
〔後領省 back neck dart〕指開在後領窩處的領省,多呈八字形。
〔後肩省 back shoulder dart〕指開在後身肩部的省道。
〔後腰省 back waist dart〕指開在後腰部的省道。
下裝的部位名稱
〔上襠 seat〕又叫直襠或立襠,指腰頭上口到橫襠間的距離或部位。
〔燙跡線 crease line〕又叫挺縫線或褲中線,指褲腿前後片的中心直線。
〔翻腳口 turn-up bottom〕指褲腳口往上外翻的部位。
〔褲腳口 bottom,leg opening〕指褲腿下口邊沿。
〔橫襠 thigh〕指上襠下部的最寬處,對應於人體的大腿圍度。
〔側縫 side seam〕在人體側面,褲子前後身縫合的外側縫。
〔中襠 leg width〕指人體膝蓋附近的部位。
〔腳口折邊〕褲腳口處折在裡面的連貼邊。
〔下襠縫〕指褲子前後身縫合從襠部至褲腳口的內側縫。
〔腰頭 waistband〕指與褲子或裙身縫合的帶狀部件。
〔腰上口〕腰頭的上部邊沿部位。
〔腰縫 waistband seam〕指腰頭與褲或裙身縫合後的縫子。
〔腰裡 waistband lining〕指腰頭的里子。
〔褲(裙)腰省 waist dart〕褲(裙)前後身為了符合人體曲線而設計的省道,省尖指向人體的突起部位,前片為小腹,後片為臀大跡〔褲(裙)襇 pleat〕褲(裙)前身在裁片上預留出的寬松量,通常經熨燙定出襇形,在裝飾的同時增加可運動松量。
〔小襠縫 front crutch〕褲子前身小襠縫合的縫子。
〔後襠縫 back rise)褲子後身襠部縫合的縫子。
衣袖詞彙
袖裡Sleeve lining
大(小)袖裡Top(under) sleeve lining
袖型Sleeve shape ,sleeve style, sleeve modeling
袖窿Armhole, scye
袖山Sleeve cap, sleeve cuff, cuff opening
單袖頭Single cuff
雙袖頭Double cuff, French cuff, turn-up cuff, fold back cuff
單(雙)扣袖頭One(two) –button cuff
兩用袖頭Convertible cuff
松緊袖口Elstic cuff
羅紋袖口Rib-knit cuff
防風袖頭Storm cuff
活動袖頭Detachable cuff
假袖頭Imitation cuff
假翻袖頭Cuff band, cuff strap
緊袖口Bracelet cuff
束帶袖頭Strpped cuff
扇型袖頭Scalloped cuff
褶襇泡狀袖頭Bead cuff
無卷邊袖頭Cuffless
襯衫袖頭Wristband
袖頭里子Cuff lining
袖衩Cuff opening, cuff vent, sleeve placket, sleeve slit, sleeve vent
大袖衩Sleeve facing
小袖衩Sleeve under facing
袖衩搭邊Sleeve overlap
袖衩條Sleeve placket
腋部吸汗墊布Shield
腋下鑲布Underarm gusset
肘部墊布Elbow patch
衣前身
裁片Cutted pieces, cut pieces, cut parts
衣大身Bodice, body
大身衣片Body piece
前身里子Front lining
全(半)襯里Full(half) lining
活動里Detachable lining
脫卸里Zip-out lining
防縮里Shrink-proof lining
衣肩Shoulder
腰節Waistline
前過肩Front yoke
領嘴Notch
衣胸Chest, breast, bosom
(襯衫) 硬襯胸Front stiff
前幅,前襟Forepart, front, front panel
左(右)前襟Left (right) forepart
單(雙)襟single ( double) breast
開襟Opening, placket, open front, cardigan front
全襟Full open front
長開襟Deep placket
半開襟Placket front, neckline placket
對襟Front opening
偏襟Slanting front, side opening
曲襟Crank opening
門襟Top fly, front fly, fly, placket, plaquette, button warp, storm flap
明門襟Front strap, front band, box pleat front, top center plait, top center, placket front, neckline placket
貼門襟Facing strap
暗門襟French front, plain front, wrap over front, button panel, cover placket
假門襟Mock fly
門襟里搭袢Fly tongue
里襟Under fly, right fly, right front
掛面Front facing, facing
前搭門Front overlap
門襟止口Front edge
腰Waist
下擺Bottom, hem, lap, sweep, expansion, suso
平下擺Square-cut bottom, square front, plain bottom, flat bottom
斜下擺Slant-cut bottom
弧形下擺Curve bottom
圓下擺Round bottom
襯衣下擺Shirttail hem, shirttail
羅紋下擺Rib bottom
大圓角前擺Front cut away
圓角前擺Front round cut
方角前擺Front square cut, square front
止口圓角Front cut
止口圓角點線Front cut point
衣邊edge
下擺折邊Bottom hem
袖口折邊Cuff hem
口袋折邊Pocket hem
下卷邊Roll-down hem
反折邊Turn up hem
貼邊Facing, welt
滾邊Piped edge, welted edge
滾條Welt
嵌條 Panel
中心嵌條Centre panel
左右嵌條Left (right) side panel
包邊Covered edge
假縫邊Tack edge
毛邊Fringe
縫頭Seam allowance, seam, balance
領串口Gorge line
領駁口Fold line for lapel
扣眼Buttonhole
圓鎖眼Eyelet buttonhole
平鎖眼Straight end buttonhole, flat buttonhole
花式扣眼Fancy buttonhole
假扣眼Mock buttonhole, decoration buttonhole
滾眼Welt buttonhole
扣位Button stand
扣眼位Button position
扣眼檔Button distance
省Dart
前肩省Front shoulder dart
前腰省Front waist dart
胸省Chest dart, breast dart
領省Neck dart
領口省Neckline dart, gorge dart
駁頭省Lapel dart
肋省Underarm dart, side dart
橫省Side dart
袖窿省Armhole dart
肘省Elbow dart
肚省Stomach dart
曲線省French dart
魚型省(褶)Fish dart
服裝英語詞彙-服裝部位名稱(二)
〖
上下裝部位
肩縫: shoulder seam 前後肩連接的部位
領嘴: notch 領底口末端至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門襟: closing / closure 鎖眼的衣片
門襟止口:front edge 門襟的邊沿
搭門: front overlap 門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 buttonhole 鈕扣的眼孔
眼距: buttonhole spacing 扣眼間的距離
袖窿: armhole 緔袖的部位
駁頭: lapel 門里襟上部翻折部位
平駁頭: notch 與上領片的夾角呈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駁頭
戧駁頭: peak lapel 駁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駁頭
胸部: chest 衣服前胸豐滿處
腰節: waist line 衣服腰部最細處
擺縫: side seam 袖窿下面由前後身連接的縫(側骨)
里襟: under lap 釘鈕的衣片
底邊: hem 衣服下部的邊沿部位
串口: gorge 領面與駁頭面縫合處
假眼: mock button hole 不開眼口的裝飾用扣眼
駁口: roll line 駁頭翻折部位
單排扣: single breasted 一排鈕扣
雙排扣: double breasted 兩排鈕扣
止口圓角:front cut 門里襟下部的圓頭
前後披肩:front or back shoulder cape 覆蓋在肩部前後的部件
扣位: button placement 鈕扣的位置
滾眼: bound button hole 用面料做的扣眼
前過肩: front yoke 連接前身與肩縫合的部件
領省: neckline dart 領窩部位的省道
前腰省: front waist dart 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肋省: underarm dart 衣服兩側腋下處的省道
橫省: side dart 腋下擺縫處至胸部的省道
前肩省: front shoulder dart 前身肩部的省道
肚省: fish dart 大袋口部位的橫省
前身通省:front open dart 從肩縫到下擺的開刀縫
刀背縫: princess seam 彎形的開刀縫(公主線)
鈕子: Button stay 釘鈕扣的部位
上裝後幅
總肩: across back shoulder 從左肩端至右肩端的部位
後過肩: back yoke 連接後身與肩縫合的部件(後擔干)
背縫: center back seam 後肩中間縫合的縫子
背叉: vent 背縫下部開叉
擺叉: side vent 擺縫下部開叉
後搭門: back overlap 門里襟開在後背處
領窩: neck line 前後肩與領子縫合的部位
後領省: back neck dart 後領窩處呈八字形的省道
後肩省: back shoulder dart 後身肩部的省道
後腰省: back waist dart 後身腰部的省道
後身通省:back open dart 從肩縫到下擺的開刀縫
❾ 旗袍英文怎麼說
旗袍
cheongsam音譯
chinses robe意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