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西裝外套的由來

西裝外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6-17 17:55:12

Ⅰ 西服來自哪裡

西裝,又名西服,顧名思義是西洋式的服裝,它起源於歐洲。相傳,那裡的漁民因常年風里來浪里去,往返於海上,穿著領子敞開、鈕扣少些的上衣比較方便,於是出現了現代西裝上衣的雛形。同時,歐洲的馬車夫為了駕馭方便,又在上裝後襟上開了岔,這就成了西裝中佼佼者——燕尾服的前身。今日的西裝就是從那時的基礎上提高、發展起來的,並逐漸增加了佩戴領帶或領結。西裝在晚清時傳入我國,被當時激進的青年作為接受新思想的一個象徵。如今,西裝已成為男女皆宜的國際性服裝了。

西服是一種「舶來文化」,這一點無可諱言。現代的西服形成於19世紀中葉,但從其構成特點和穿著習慣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

十七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長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爾」和比其略短的「貝斯特」,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克尤羅特」一起登上歷史舞台,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西服也稱西裝,從廣義上,應指「西式的」、「歐美的服裝」。但在我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這顯然是我們對於來自西方的服裝的稱謂。

在西方,一般把前門、有袖子、衣長在臀圍線上下的男女上衣統稱為「茄克」(Jecket)。而我們平時所說的腰部和袖口有帶狀收口的茄克,英語稱「將帕」(JUMPER),法語稱「布魯宗」(Blouson),屬茄克這個大家族的一個品種。 「西服」也是一種「茄克」,英國人稱其為「拉翁基、茄克」(Lounge Jacket)。

19世紀末,當這種上衣和長褲用同質同色的面料來做成「套裝」時,歐美人又稱其為「外出套裝」(Town suit)。

在20世紀,又因為這種套裝多為活躍於政治、經濟領域的「白領階層」穿用,故也稱作「工作套裝」或「實業家套裝」(Bussiness Suit)。人類從遙遠的過去走來,向輝煌的未來走去--如果對人類的昨天知之甚少,就不可能深刻地認識人類的今天,也就無從推測明天的發展。服裝文化具有「螺旋式」地不斷重復歷史的流行特徵,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回顧過去,重溫歷史。

寧波市服裝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經過半年的研究,發現中國人開的第一家西服店是由寧波人李來義於1879年在蘇州創辦的李順昌西服店,而非國內服裝界公認的1896年由奉化人江輔臣在上海開的「和昌號」,這將寧波「紅幫」史和中國西裝史整整向前推進了17年。

Ⅱ 西裝是怎麼由來的

西裝起源於歐洲。大約從14世紀起,歐洲沿海地區的一些殖民者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常常穿著一種敞開領扣的服裝,它便是今天西裝的雛形。由於西裝能夠顯示出男性雄壯威武的氣度,所以受到了男人們的喜愛。

到18世紀後,三件式的西裝已經出現,並定型為歐洲男性普遍穿著的服裝。這種西裝造型考究,上衣的領子、袖子和肩部介面嚴絲合縫,貼切得體,與之配套的馬夾和褲子則應與上衣風格統一,顏色一致。

Ⅲ 西服的來歷

西裝又稱「西服」、「洋裝」。西裝是一種「舶來文化」,在中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這顯然是中國人民對於來自西方的服裝的稱謂。 西裝廣義指西式服裝,是相對於「中式服裝」而言的歐系服裝。狹義指西式上裝或西式套裝。西裝通常是公司企業從業人員、政府機關從業人員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男士著裝的一個首選。西裝之所以長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主流的西裝文化常常被人們打上「有文化、有教養、有紳士風度、有權威感」等標簽。 西裝一直是男性服裝王國的寵物,「西裝革履」常用來形容文質彬彬的紳士俊男。西裝的主要特點是外觀挺括、線條流暢、穿著舒適。若配上領帶或領結後,則更顯得高雅典朴。另外,在日益開放的現代社會,西裝作為一種衣著款式也進入到女性服裝的行列,體現女性和男士一樣的獨立、自信,也有人稱西裝為女人的千變外套

Ⅳ 西裝的由來100字左右。

西服起源於歐洲,西裝的結構源於北歐南下的日爾曼民族服裝。據說當時是西歐漁民穿的,他們終年與海洋為伴,在海里謀生、著裝散領、少扣、捕起魚來才會方便。它以人體活動和體形等特點的結構分離組合為原則,形成了以打褶(省)、分片、分體的服裝縫制方法,並以此確立了日後流行的服裝結構模式。也有資料認為,西裝源自英國王室的傳統服裝。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裝,由上衣、背心和褲子組成。在造型上延續了男士禮服的基本形式,屬於日常服中的正統裝束,使用場合甚為廣泛,並從歐洲影響到國際社會,成為世界指導性服裝,即國際服。
現代的西裝形成於19世紀中葉,但從其構成特點和穿著習慣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十七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長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爾"和比其略短的"貝斯特",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克尤羅特"一起登上歷史舞台,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西裝之所以長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主流的西裝文化常常被人們打上「有文化、有教養、有紳士風度、有權威感」等標簽。西裝一直是男性服裝王國的寵物,「西裝革履」常用來形容文質彬彬的紳士俊男。西裝的主要特點是外觀挺括、線條流暢、穿著舒適。若配上領帶或領結後,則更顯得高雅典朴。另外,在日益開放的現代社會,西裝作為一種衣著款式也進入到女性服裝的行列,體現女性和男士一樣的獨立、自信,也有人稱西裝為女人的千變外套。

Ⅳ 西服起源於哪個國家

西服起源於英國。

西裝源自英國王室的傳統服裝。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裝,由上衣、背心和褲子組成。在造型上延續了男士禮服的基本形式,屬於日常服中的正統裝束,使用場合甚為廣泛,並從歐洲影響到國際社會,成為世界指導性服裝,即國際服。

西裝之所以長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主流的西裝文化常常被人們打上"有文化、有教養、有紳士風度、有權威感"等標簽。西裝一直是男性服裝王國的寵物,"西裝革履"常用來形容文質彬彬的紳士俊男。

(5)西裝外套的由來擴展閱讀:

穿著西裝應遵循以下禮儀原則:

1、西服套裝上下裝顏色應一致。在搭配上,西裝、襯衣、領帶其中應有兩樣為素色。

2、穿西服套裝必須穿皮鞋,便鞋、布鞋和旅遊鞋都不合適。

3、配西裝的襯衣顏色應與西服顏色協調,不能是同一色。白色襯衣配各種顏色的西服效果都不錯。正式場合男士不宜穿色彩鮮艷的格子或花色襯衣。

4、襯衣袖口應長出西服袖口1—2厘米。穿西服在正式莊重場合必須打領帶,其他場合不一定都要打領帶。打領帶時襯衣領口扣子必須系好,不打領帶時襯衣領口扣子應解開。

Ⅵ 西裝的起源是怎樣的

西裝最初來源於歐洲。原來,西裝的上衣是漁民的穿著。漁民常年在海上捕魚,穿著敞領少扣的衣服,感到非常方便。

西裝硬領是由古代軍人防護咽喉中箭的甲胄演變而來的。西褲則原是西歐「水手服」的樣式,它便於水手將褲腿擼起來幹活。

17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長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爾」和比其稍短的「貝斯特」,以及緊身合體的半截褲「克尤羅特」一起登上了歷史舞台,構成了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

Ⅶ 西裝的來歷是什麼

是啊,西方服飾文化很經典哦!西裝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Ⅷ 西裝的發源地是

西裝的發源地是法國。
一、詳細:
現代的西服形成於19世紀中葉,但從其構成特點和穿著習慣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
十七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長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爾」和比其略短的「貝斯特」,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克尤羅特」一起登上歷史舞台,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
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二、其他:
1、也有資料認為,西裝源自英國王室的傳統服裝。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裝,由上衣、背心和褲子組成。在造型上延續了男士禮服的基本形式,屬於日常服中的正統裝束,使用場合甚為廣泛,並從歐洲影響到國際社會,成為世界指導性服裝,即國際服。
2、19世紀40年代前後,西裝傳入中國,留學的中國人多穿西裝。
寧波市服裝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經過半年的研究,發現中國人開的第一家西服店是由寧波人李來義於1879年在蘇州創辦的李順昌西服店,而非國內服裝界公認的1896年由奉化人江輔臣在上海開的「和昌號」,這將寧波「紅幫」史和中國西裝史整整向前推進了17年。
1911年,民國政府將西裝列為禮服之一。
1919年後,西裝作為新文化的象徵沖擊傳統的長袍馬褂,中國西裝業得以發展,逐漸形成一大批以浙江奉化人為主體的「奉幫」裁縫專門製作西裝。

Ⅸ 西服的起源

這個問題提的很寬泛噢。
西服中級別從禮服(燕尾服、晨禮服)到常服(運動西裝、休閑西裝)跨度非常大的!你要問的是某一級別的西服還是所有的呢?
先給你一個大的概貌吧。
現代禮服、西裝起源、發展、形成的關鍵時期是18世紀末到20世紀末。

起源是18世紀末從裘斯特克外套發展而來。
1789年,法國大革命,燕尾服外套出現。(為了使好騎馬的紳士和征戰的將士更加靈活方便,當時的大衣外套前襟腰部以下被去掉。其結果促使了燕尾服的誕生)

1803年,燕尾服作為禮服普及。

1816年,弗瑞克大衣出現。形制為雙排扣,長度膝部以下,領子常以天鵝絨裁製。為19世紀日間禮服典型。

1843年,深藍色燕尾服過時,黑色燕尾服流行。

1850年,燕尾服稱謂普及,並作為正式晚禮服專用語。

1870年,弗瑞克升格為日間正式禮服

1885年,去掉燕尾的正餐套裝在英國出現,成為塔士多禮服的前身。

1886年,塔士多禮服誕生。在美國作為燕尾服的替代禮服成為晚間正式禮服。

1899年,塔士多(tuxedo)定型。形制為單排一粒扣,緞面戧駁領,無袋蓋側袋。單側掌西褲。

1900年,董事套裝出現(英國)

1903年,阿斯科特晨禮服流行。1915年取代弗瑞克升格為正式日間禮服

1933年,白色梅斯套裝登場

1936年,白色塔士多作為夏季晚禮服流行。裝飾塔士多同時出現

1940年,訂有金屬扣雙排扣塔士多禮服出現。源於英國牛津與劍橋兩所學校的校際帆船比賽,又稱運動西裝或俱樂部西裝

1964年,當代風格流行

1990年,90年代以後燕尾服和晨禮服成為公式化禮服,日常中很少使用。塔士多禮服和董事套裝(或黑色套裝)成為事實的晚間和日間准禮服。套裝成為常禮服,為全天候便裝禮服。

哎喲,類似偶了!就這樣吧。

Ⅹ 西服的由來

西服顧名思義,是西方人穿的服裝,它是有別於東方人民的服裝。它是怎麼發明的呢?

大家知道,古代西方人的服裝也和東方人一樣,是一種比較粗糙簡陋的長袍。

至於今天風行世界的西服,據說是法國一個叫菲利普的貴族從漁民和馬車夫那裡學來的。

有一年秋天,天高氣爽,碧藍的天空中飄盪著幾朵白雲,滿山的紅葉像紅地毯那樣與湛藍與天空比美相映。這天,年輕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們結伴而行,踏上了秋遊的路途。

他們從巴黎出發,沿塞納河逆流而上,再在盧瓦爾河裡順流而下,品嘗了南特葡萄酒後來到了奎納繹爾。想不到的是,這里竟成為西服的發祥地了。

奎納澤爾是座海濱城市,這里居住著大批出海捕魚的漁民。由於風光秀麗,這里還吸引了大批王公貴族前來度假,旅遊業特別興旺。來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項娛樂是隨漁民出海釣魚。菲利普一行也樂於此道,來奎納澤爾不久,他們便請漁夫駕船出港,到海上釣魚取樂去了。

魚一旦上釣,要將釣竿往後一拉,這里的魚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緊領多扣子的貴族服裝很不方便,有時拉力過猛,甚至把扣子也掙脫了。可他看到漁民卻行動自如,於是,他仔細觀察漁民穿的衣服,發現他們的衣服是敞領、少扣子的。這種樣式的衣服,在進行海上捕魚作業時十分便利。就是說,敞領對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於大口地喘氣;扣子少更便於用力,在勞動強度大的作業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開。

不久,一種時新的服裝問世了。它與漁夫的服裝相似,敞領,少扣,但又比漁夫的衣服挺括,既便於用力,又能保持傳統服裝的莊重。新服裝很快傳遍了巴黎和整個法國,以後又流行到整個西方世界。它的樣式與今天的西裝基本上相似。

與西裝外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品牌長款女裝大衣圖片和價格 瀏覽:744
外套怎麼拍 瀏覽:499
我想找一個美人魚的校服短袖的 瀏覽:951
襯衫的法式袖口適合什麼人群 瀏覽:798
火焰風衣隱身 瀏覽:353
jk制服裙子長短 瀏覽:945
皮外套怎麼搭配鞋子 瀏覽:528
多少sb織衣 瀏覽:319
大好時光選旗袍劇集在第幾集 瀏覽:884
約會戴什麼帽子 瀏覽:62
明制帽子如何獲取 瀏覽:560
喇叭褲搭配衛衣好看嗎 瀏覽:698
件加大碼女裝胖人服裝批發 瀏覽:198
肥褲子穿著搭配 瀏覽:179
美女制服個人圖片大全 瀏覽:158
淺灰色短袖可以牛仔褲搭配嗎 瀏覽:153
穿校服小姑娘簡筆畫 瀏覽:977
三歲女寶寶不喜歡穿褲子 瀏覽:783
深色長裙配什麼外套好看嗎 瀏覽:933
鬼子被旗袍女騙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