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赫圖阿拉在哪裡滿族的起源
中國滿洲後金政權都城。又稱興京、黑圖阿拉、赫圖阿喇或黑禿阿喇,滿語作hetu ala,為「橫崗」之意。故址在今遼寧省新賓縣。
滿族起源:
滿族歷史據推測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沖文化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公元前22世紀肅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肅慎王國的第二代王室開始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我國考古學界認為今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湖南端的鶯歌嶺原始社會遺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當於西周時期,當是肅慎的文化遺存。出土了許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豬、陶狗、陶熊。豬的飼養,說明古時民族部落已經過著相對穩定的以原始農業為基礎兼漁獵的原始生活。陶豬、陶狗、陶熊是作為陪葬品埋入墳墓的,是對死者靈魂崇拜的一種有力的證明。」
肅慎自公元前22世紀的舜禹時便見諸史籍。《山海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竹書紀年》載:「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肅慎)來朝,貢弓矢。」禹定九州時,周武王、成王時,肅慎均派使來貢,最著名的貢品為「楛矢石砮」。周人稱「肅慎、燕、亳,吾北土也」。
肅慎人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東臨大海。到了周武王與周成王時,史書上曾記載他們進獻過「楛矢石始砮」。在中國以後的史書中,肅慎即被稱為「挹婁」。挹婁生活的地區大致與肅慎相同,不過一部分部落已遷徙到今吉林省和遼寧省東北部。這時挹婁與中央政權的關系更為密切。挹婁人以采獵為主,種五穀、養牲畜。到了北朝和隋唐時期,肅慎人和挹婁的後人被稱為「勿吉」和「靺鞨」。他們與中原王朝不僅有密切的經濟聯系,而且也有了密切的政治聯系。隋煬帝曾封其首領突地稽為「遼西太守」,唐太宗封其為「右衛將軍」。
『貳』 沈陽有哪家裁縫店做旗袍好還便宜的
我覺著還是惠英旗袍專業些, 一分錢一分貨
『叄』 初三歷史復習資料
給你一些熱門題和世界歷史的資料(在後面)
1.文藝復興最早興起於哪個國家?其實質是什麼?
答案:義大利 是資產階級扣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
2.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中具有標志性的歷史事件有哪兩件?這兩國革命的基本模式有什麼不同?說明了什麼問題?
答案: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首先在城市發起暴動,最後奪取政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首先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的勝利。
說明革命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國情符合,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3.如今的美國有「超級夢幻大國」之稱。根據你所學知識,回答美國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你有什麼啟示?
答案:兩次社會革命的影響:即美國歷史上的獨立戰爭和內戰。獨立戰爭摧毀了英國殖民主義枷鎖,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美國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
兩次科技革命的影響:。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國領先一步,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到19世紀末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國在二戰後經濟繼續發展,保持了世界工業大國和科技大國的地位。
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前期,美國利用"中立"地位,大發戰爭財,戰後工業迅猛發展;二戰期間,美國遠離歐洲戰場,再發戰爭財;戰後初期美國以絕對的經濟優勢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霸權。
美國經濟發展還得益於:適時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如羅斯福新政;豐富的國內資源;控制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引進人才、技術、勞動力;穩定的社會環境等。
5.<<獨立宣言>>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是什麼?它的發表有何意義?此後哪一個國家也發表了類似基本思想的什麼文獻?
答:思想:提倡平等自由。意義:美利堅合眾國誕生。(或者宣告美國獨立。 文獻:法國<<人權宣言>>
6.你認為美國今天的所作所為,是否遵循了<<獨立宣言>>的基本思想?試舉一例說明
答:美國的霸權行徑有違「平等自由「的思想。如對伊拉克的戰爭。(或者科索沃戰爭等)
7.法國在資本主義民主法制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請列舉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統治時期的重要法律性文件。
8.美國獨立後資產階級民主法制建設的憲法性文件是什麼? 20世紀30年代,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寫出與之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
9.1954年,新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什麼?
答案:7.《人權宣言》《法典》
8.《1787年憲法》、羅斯福新政
9、 你知道1989年以後,歐洲的政治版圖發生了哪些變化?歐洲政治版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這一原因的出現導致了哪一國際組織的解散?
答:變化:①1989年東歐劇變後,歐洲的政治版圖發生了重大變化。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南斯拉夫一分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②1991年底俄羅斯聯邦等11國共同簽署建立「獨聯體」文件,這樣蘇聯解體了。
原因: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導致了歐洲政治版圖的變化。
這一原因的出現導致華沙條約組織的解散。
10、 二戰前及其期間,世界歷史上出現了哪些堅持反法西斯侵略的著名政治家?選擇其中一位,談談他從事反法西斯斗爭的事跡。
答:堅持反法西斯侵略的政治家有: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戴高樂、季米特洛夫、毛澤東。
丘吉爾:丘吉爾是二戰期間英國首相。德國空軍對英國進行空襲期間,丘吉爾領導英國人民進行了頑強抵抗,粉碎了德國的企圖。丘吉爾領導的英國同中、美、蘇等國為反對共同的敵人法西斯而走向聯合,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丘吉爾出席了二戰期間的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貢獻。
羅斯福:1933年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使美國經濟從經濟危機中逐漸復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羅斯福於1942年初聯合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國際反法西斯同盟;二戰後期,為盡快戰勝德、日法西斯,分別與中、英、蘇等國召開了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協調了盟國行動。為最後戰勝法西斯作出重要的貢獻。
11、 你認為對二戰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有哪些?你選擇這些事件的理由是什麼?
答:除考試說明中的外,還可舉:《開羅宣言》發表、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雅爾塔會議等。
12、 科技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也給人類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你能談談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便利嗎?以比較的方式來表述。
答:交通: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人們坐的是馬車,後來坐的是汽船、火車,第二次科技革命後坐的是汽車、飛機,給人們的旅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照明:工業革命前,人們使用自然火或蠟燭等照明,第二次科技革命後電力的廣泛應用,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為人類驅走了黑暗。
通訊:工業革命前,人們通過郵寄或寫信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第二次科技革命後,人們使用有線電話、有線電報或無線電報來傳遞信息。
13、 簡要評述拿破崙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
答:拿破崙是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他以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名聲大噪,成為資產階級強有力的代表人物。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實行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秩序。他頒布《法典》,確立了資產階級立法的規范。他還率領法軍抗擊歐洲反法同盟,打擊了歐洲各國封建勢力,但他也借對外戰爭進行掠奪,遭到各國人民反對。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封建王朝得以復辟。
14、 美國一位歷史學家指出20世紀30年代世界歷史發展的特點是「走向戰爭」,你認為這個觀點正確嗎?談談理由。
答:我認為正確。①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打擊下,意、德、日先後建立和強化法西斯統治,擴軍備戰,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②30年代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增強了實力,世界面臨戰爭威脅。③西方大國的「不幹涉」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④受侵略國家人民雖然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沒有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聯合陣線,有效抑制侵略。⑤德意日法西斯卻於1937年組成「軸心國」軍事政治集團,侵略氣焰更加囂張。⑥1938年英法同德意共同製造了「慕尼黑陰謀」進一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法西斯侵略野心進一步膨脹,最終使世界走向戰爭。
15、 有人說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最大的受益國,因為它每次都是由中立國轉變為參戰國的。請問: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美國是怎樣完成這一轉變的?又造成了什麼影響?
答: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兩次世界大戰前和戰爭初期,美國實行的都是犧牲弱小國家利益,同交戰雙方進行貿易,大發戰爭橫財的政策。
轉變和影響:
①一戰進行到1917年,交戰雙方都已筋疲力盡,美國為撈取戰利品,爭奪世界霸權,向德國宣戰。這一做法加速了一戰的結束,戰後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②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戰火燒到美國本土。1941年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很快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美國的參戰對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打敗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很大貢獻。
16、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德國的經濟發展為什麼能趕上並超過英國和法國?
答:因為美國和德國在電力方面領先一步。除直接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外,還因為在美國方面:①內戰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②資源豐富;③大量的歐亞移民提供了技術和勞力;④吸收了大量歐洲剩餘資本。 在德國方面:①實現了國家統一;②從法國得到了大量戰爭賠款③通過普法戰爭從法國奪取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重要礦區,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礦藏資源。
經驗:發展經濟要積極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更新設備,擴大海外市場,引進外資。
教訓:①不能固步自封,拒絕先進技術和外來資本。②充分利用國內資本,發展民族工業。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原因:新航路開辟後,英國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開展殖民掠奪,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生貴族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掌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來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總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
歷史意義:a.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1689年,為限制國王權利,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b.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2.<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為限制國王的權利,確定議會的大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後的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這就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3.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英國採用海盜方式,在海上進行搶劫活動.16世紀晚期,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取得了海上霸權,開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動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擴張過程中,英法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後,英國戰勝了荷蘭和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4.來剋星頓的槍聲和美國獨立
a. 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b. 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整編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c. 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
d. 1777年,在薩拉托加戰役中,美軍打敗英軍,是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e.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f. 意義:
1.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總統制,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它同時又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5.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6.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和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791年6月,奧地利和普魯士採取軍事行動,幫助路易十六鎮壓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統治,,9月,法國軍隊也把外國軍隊趕出國境,並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後,法國政局動盪,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對外打擊反法聯盟,擴張法國勢力.對外戰爭損害了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遠征俄國失敗,敲響了帝國的喪鍾;在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再次慘敗;1814年反法盟軍開進巴黎,帝國滅亡.
7.英國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場發展到機器大生產的一次革命,,它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
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出現於棉紡織業.
進程:a.18世紀六七十年代,珍妮紡紗機,水利紡紗等機器相繼問世;80年代,水利織布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b.機械師瓦特製成了改良蒸氣機,1785年,這種蒸氣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從而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c.蒸氣機的使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汽船和火車機車相繼誕生.d.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
8.工業革命的影響
影響:a.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c.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彼此聯系,不可分離的整體.
9.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的兩次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論研究同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聯系在一起,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意義:使無產階級有了自己強大的思想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0.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 北部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南部實行大種植園經濟,以黑人奴隸為主要勞動力.雙方在關稅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調和.
意義: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為擺脫落後狀態使俄國成為近代強國,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內容包括加強中央集權,擴大軍事力量,發展經濟,推行學校教育.它實際上是一場封建農奴主推行的富國強兵改革.作用:增強了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鞏固了專制統治,為對外擴張准備了條件.
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所發展,但由於農奴制的阻礙,發展極其緩慢.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農奴的生活;農奴可以出錢贖買一塊份地.它實際上是一場沙皇自上而下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作用: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12.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主要內容: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意義: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但日本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世界歷史>
1.科學成就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成就:a.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 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的開采和提煉,石油,電力和煤炭構成了三大能源.
b.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德國的西門子創制了第一輛有軌電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導致了汽車和飛機的試製成功.
c.新的信息傳遞工具的發明 19世紀中期,發明了有線電報;19世紀晚期,有線電話和無限電報也研製成功.
影響:大大促進了生產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途徑.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19世紀晚期,隨著生產力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其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國和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更多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分別成為世界頭號,二號資本主義工業大國.
英國和法國由於技術裝備落後和過分依賴殖民地,經濟發展緩慢,工業生產被美國,德國趕上和超過.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竭力進行武裝擴張,促進了經濟發展;俄國資本主義雖然有較快的發展,但由於大量封建殘余的存在,仍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3.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和主要成員
同盟國集團: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後來參加到協約國一方)
協約國集團:英國,法國,俄國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西線三大戰役
1914年6月底,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熱窩事件.
西線三大戰役:交戰雙方是英法和德國,分別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5.美國參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大戰爆發時,美國利用中立的地位與交戰國做生意,通過出售軍火,提供貸款,大發橫財,國力大增.1917年,在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加入協約國,終於參戰了.美國的參戰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財力方面,使協約國受益極大.
一戰性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6.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經濟陷於全面崩潰,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用武力鎮壓革命群眾.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推出」一戰」,頒布了沒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土地法令>.
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28年和1933年的兩國五年計劃,其重點都是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同年蘇聯通過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
7.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919年1-6月,參加國有27個,英國,法國,美國三國成為和會的主宰.其主要內容有: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分別和德國盟國簽訂一系列和約,它們和對德和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決定成立制裁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1920年成立,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工具).確定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和約內容見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35頁)
8.華盛頓會議
在美國倡議下召開,共有九國國家參加,美,英,日三國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屬地的權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了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成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9.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有三大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其內容有:金融方面,首先從金融業開始,使私人現款重新流通;農業方面,政府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撥款補償;工業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社會賑濟方面,新建許多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隊伍,刺激消費和生產.
評價: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
b.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特勒的上台執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軍部控制的內閣上台,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11.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a.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意日建立和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瘋狂對外侵略;
b.英法美的縱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聯軍民英勇捍衛國土,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初,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9月義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開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為戰後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了會議,確定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達成重大協議:德國由美蘇英分區佔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成立聯合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12.二戰後蘇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措施和影響
從1946年起開始執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斯大林領導下,集中精力恢復並發展經濟,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蘇聯工業的發展重點.蘇聯人民取得了經濟振興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加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
13.」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967年,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強互相間的合作,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等六國發起建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共體」建立後,成員國數目不斷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歐共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
美國通過提供經濟援助,抵擋蘇聯和社會主義力量的沖擊,控制西歐各國.
為了進一步控制西歐,對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包圍,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世紀50.60年代,發動了侵略朝鮮和越南戰爭.
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國立的增強,蘇聯也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末,蘇聯出兵佔領了阿富汗,企圖建立在南亞和波斯灣地區的霸權;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美蘇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也給兩國本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蘇聯力不從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變稱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興起
二戰後亞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
十六、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九上P138)
1、18世紀的法國
2、主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開明的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
『肆』 蔡鍔死後「小鳳仙」究竟去了哪裡如題 謝謝了
晚年生活1915年末 蔡鍔稱和小鳳仙遊玩並趁機逃離北京,回到雲南,通電討袁。次年1月,蔡鍔率軍出征,稱帝僅83天的袁世凱在內憂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結核的蔡鍔在日本病逝,年僅34歲。 小鳳仙得知此訊,痛不欲生,書寫輓聯:「誰識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蔡鍔的離世帶給小鳳仙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從那以後,小鳳仙不知所蹤。 1949年 她隱居沈陽。成為4個孩子的繼母。1954年,她在沈陽離世。1998年,孩子們才知道,繼母「張洗非」原來就是小鳳仙。在沈陽的大東區和皇姑區兩地,找到了陪伴過小鳳仙度過最後歲月的三位老人——李有才夫婦和李 桂蘭。 小鳳仙是李有才和李桂蘭的繼母,李桂蘭和小鳳仙共同生活了5年。三位年齡加起來已有200多歲的老人回憶著塵封了50多年的往事…… 李桂蘭認為,小鳳仙嫁給自己父親的原因是,「早在建國前,我父親李振海就是大帥府的工作人員,小鳳仙總去看望趙四小姐,我父親完全有可能那時候就認識了小鳳仙。兩個人有個最大的共同愛好,就是特別愛聽評書。」 1949年 喪妻的李振海娶回了小鳳仙。剛進門的小鳳仙立刻成了4個孩子的母親。 小鳳仙 這個新過門的母親與周圍的女人有著那麼多的不同,「吃穿坐行就透著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李桂蘭的哥哥李有才回憶說。那時候李有才20多歲,「那時,我已經參加工作,很少回家,和繼母接觸最多的就是妹妹李桂蘭。」 「愛美,整潔,不愛幹活。」是李桂蘭總結小鳳仙的最大特點,「剛建國的時候,大家都穿得很土氣,可是她特別愛穿旗袍,而且在旗袍一側別著一個小手帕。」 看著與眾不同的繼母,李桂蘭忍不住好奇:「你為什麼要把手帕別在旗袍旁邊呢?」對於類似的問題,小鳳仙只是淺淺一笑,從不作答。 可是,總有小鳳仙欲言又止的答案。「繼母特別喜歡一張照片,她總是拿出那張照片靜靜地看,看照片時也從不忌諱我們,那是她和一個年輕將軍的照片。」70多歲的李桂蘭回憶,「照片里的男人很英武,肩上有著很大的章,衣服上還有很多金黃色的穗。我就問她,『這是誰啊』,她還是淡淡地一笑回答,『這是一個朋友』。」 李桂蘭家裡的生活來源完全靠父親在支撐,生活困難可想而知,即使這樣,小鳳仙依然過著悠然的生活。 「她幹得最多的活就是洗自己的衣服,從來不做飯,但是生活卻很有規律,每天早晨自己出去遛彎的時候,都會在外面吃過早飯。」對於這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繼母,李桂蘭從不敢心生埋怨,「因為無論從哪看,她都是一個不一般的人。」 小鳳仙和梅蘭芳見面,證實了李桂蘭的猜測。1951年初,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率劇團去朝鮮慰問赴朝參戰的志願軍,途經沈陽演出,下榻於當時東北人民政府交際處的招待所。小鳳仙和梅蘭芳聯系之後,得以見面。 「第一次還是我帶繼母去的,因為那時我在政府工作,可惜第一次沒有見到梅先生。第二次,繼母帶著妹妹李桂蘭去看望梅先生。即使那次,我們也還不知道,繼母就是小鳳仙。不過看到梅先生對她的客氣,隱約猜到,繼母決不是普通人。」李有才回憶說。 那次見面後,梅蘭芳託人解決小鳳仙的工作問題,小鳳仙被安排在省政府幼兒園里工作。 1954年春 小鳳仙患上類似於老年痴呆和腦血栓的病症。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陪伴小鳳仙的是李有才的妻子佟桂英。 在小鳳仙患病之前,佟桂英就已嫁進李家。「婆婆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也是一個要求進步的人,那時候,無論街道組織什麼活動,婆婆都積極參加,有時候還拉著二胡唱上一段,宣傳黨的政策。」 佟桂英同樣看過小鳳仙的那些照片,而得到的答案始終只是:「婆婆淡淡地一笑。」 患病後的小鳳仙,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紅顏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誰也不能將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邋遢女人和那個傾國傾城的小鳳仙聯系起來。想來,短暫清醒之間的小鳳仙是無比痛苦的。 對於小鳳仙准確的死亡日期,李桂蘭的回憶是,「應該是在1954年的3月份,不過,那時候我正好懷孕,所以沒有去參加她的葬禮。」 或許是50多年的時光流逝,讓一段記憶變得斑駁陸離,李桂蘭的哥哥就有著與妹妹不同的回憶,「葬禮我去了,父親把繼母最喜歡的照片放進棺材裡,其他的都燒掉了,我記得應該是秋天的時候。」 其實,小鳳仙根本不會在乎後人如何猜測她,因為早在幾十年前,視小鳳仙為紅顏知己的蔡鍔,就已經給出小鳳仙和所有世人一個答案了,蔡鍔送給小鳳仙一副對聯中這樣寫道:「不信美人終薄命,從來俠女出風塵。」 1982年 雲南大學教授石鵬飛回上海老家探親路過長沙時特拜謁蔡鍔墓,詩曰:「南天劍起一麾雄,湘水麓山唱大風。十萬萬人今共拜,知音豈獨小桃紅。」另有一番深意。
『伍』 錫伯族,漢姓張,是什麼旗
錫伯族
張—(張佳氏、札庫里氏、張阿里氏、張吉爾氏)
滿洲鑲黃旗人
『陸』 求清朝明朝時代的各個方面的材料
<正說清朝十二帝>:比較權威
<話說大清>系列
<御香縹緲錄>/<御苑蘭馨記>
<清宮二年記>
<清宮瑣記>/<慈禧與我>
以上三本是作為慈禧御前女官的德齡容齡姐妹所撰寫的書目,有一定歷史參考價值.
你還可以去圖書館檢索,或者去博物館尋找,實在不行就多看電視劇,反正現在清劇挺多的,可以邊看邊去搜索關於電視劇的歷史,相信可以得到不少
『柒』 闖關東2男女主角都是誰
片名:闖關東2時間:2008年9月開機《闖關東2》依舊由著名編劇高滿堂執筆創作,不過導演卻換成了鏡頭感大氣的電影導演侯詠,不過和《闖關東》男人視角不同的是,電視劇《闖關東2》講述的是女人闖關東故事,宋氏三姐妹將成為全劇的中心人物。二姐由苗圃扮演,最漂亮的妹妹由董璇扮演,男主演方面則是濮存昕和劉佩琦。濮存昕飾演一名地下黨,一半時間將以偽裝的形象出現,比如磨剪刀的手藝人、鞋鋪的鞋匠等。「濮存昕和李幼斌是兩個不同的角色,李幼斌演的是大老粗,濮存昕則演知識分子,完全是兩種感覺。他也不像李幼斌那樣會功夫,不過他打槍很拿手。」劉佩琦在片中擔任男二號,飾演一個用自己的方式抗日的老百姓,結局同樣很慘烈。苗圃和濮存昕飾演一對戀人,有大量的對手戲,兩人歷經艱辛,最終卻未能走到一起。」《闖關東2》8月28日正式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恩格爾草原開機。日前,劇組正在恩格爾草原等各景地進行緊張的拍攝製作,拍攝時間25天。電視劇《闖關東2》從去年8月底開機到現在,《闖關東2》輾轉六大場景,歷時144天,終於完成全部戲份的拍攝,於2009年春節前一天在沈陽的瑞雪中順利關機,最後一場殺青戲留給了董璇和於洋,董璇對記者說:「開機第一場戲就是我跟大姐在田野里奔跑,沒想到最後一場戲又是我的戲。」最後一場戲在大雪紛飛的沈陽張作霖故居大帥府拍攝,講述的是董璇扮演的三妹宋天月的丈夫周和光當上了沈陽公安局副局長後,在挑選房產時遇到了俄羅斯人並發生紛爭……導演侯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一個場面經常要拍十幾遍,穿著旗袍的董璇在雪地里被凍得瑟瑟發抖,因為鏡頭拍不到她的鞋子,於是她就穿了一雙雪地棉鞋,這樣還能暖和一點,因為已經料想到會在雪地里站很久,董璇之前還在腳心上貼了暖貼,能暫時抵抗一下寒冷。對於最後一個殺青的藝人,董璇表示,再苦再累都受過了,144天有很多難忘的故事和劇組同事,更遇到了很能吃苦的苗圃和最有慈善心的朴存昕等好對手,但她最大的感受是終於能打電話告訴父母和姥姥說自己肯定能回家過年,「『回家過年』這幾個字說出口比想像中艱難很多,劇組每天都會遇到很多突發狀況,應該說這四個字更像是我這部戲的最後一句台詞,說出口後才發現144天真的過去了」。
『捌』 人教版初二上冊期末考復習資料
物理
1.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發生體在振動——實驗;聲音靠介質傳播——介質:一切固液氣;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空氣中聲速(約340m/s);一般的,固體中速度>液體中速度>氣體中速度;聲音速度隨溫度上升而上升
回聲——回聲所需時間和距離;應用
計算——和行程問題結合
2.音調、響度和音色
客觀量——頻率(注意人聽力范圍和發聲范圍)、振幅
主觀量——音調、響度(高低大小的含義);影響響度的因素:振幅、距離、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發聲體本身決定
3.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雜訊——物理和生活中的雜訊(物理-不規則振動,生活-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雜訊等級:分貝(0dB-剛引起聽覺);減小雜訊方法(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四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雜訊污染)
1.光源——火把、蠟燭、電燈、恆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條件(均一);可在真空中傳播;現象(激光準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樹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長度單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分居兩側;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系)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條光線都符合反射定律(現象解釋:拋光的金屬表面、平靜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鏡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圖5-40;應根據現象回答)
4.平面鏡
平面鏡成像——規律(等距、等大、正立、虛像);能看見(看不見)像的范圍;潛望鏡
5.作圖——按有關定律做圖
1.光的折射
折射——定義(……方向一般發生變化);折射規律(三線共面、兩側、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系);現象解釋(水中的魚變淺、水中筷子彎曲、海市蜃樓等)
2.光的傳播綜合問題
注意區分折射和反射光線;注意區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鏡
透鏡中的名詞——主光軸、光心、焦距、焦點(測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聚光線」和「使光線會聚」的區別:「會聚光線」是能聚於一點的光線,「使光線會聚」是光線經過凸透鏡後比原來接近主光軸)
透鏡的原理——多個三棱鏡組合;光線在透鏡的兩個表面發生折射
變化了的凸透鏡——玻璃球、盛水的圓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問題
4.凸透鏡成像
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方向不變;平行於主光軸-過光心;過光心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像距/像的大小/虛實/正倒和物距的關系;像移動的快慢(依據:光路圖);實際應用
1.溫度計
溫度計——常見溫度計的測溫物質、原理、量程(體溫計: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體溫計構造及使用(縮口部分;甩體溫計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後果-隻影響測低溫)、溫度計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選擇);校正溫度計;讀數(一般地,讀數時不能離開物體)
溫標——攝氏溫標、熱力學溫標及換算;絕對零度;常見溫度
2.物態變化
熔化和凝固——實驗裝置(水浴加熱);常見晶體、非晶體;熔點、凝固點;圖象
汽化——蒸發;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沸騰實驗裝置;蒸發和沸騰的聯系、區別(都是汽化;劇烈程度、發生條件等);酒精燈的使用(可參照化學相關內容)
液化——兩種途徑(降溫一定可使氣體液化;壓縮可能使氣體液化)
升華和凝華——實例
3.物態變化中的熱量傳遞
吸熱——固→液→氣(即使溫度不變也有熱量的傳遞);放熱——氣→液→固
4.其他
現象解釋——例:P3圖0-3、紙鍋燒水、「白氣」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發和升華)、樟腦等;電冰箱原理;物態變化中的熱量計算;注意名詞的寫法(汽、氣;溶、融、熔;化、華;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電路
1.摩擦起電 兩種電荷
靜電——電荷種類的判斷;驗電器結構(P45圖);電量(單位:庫侖C)
物質微觀結構——原子結構(可與化學中原子概念對照);摩擦起電原因(核外電子的轉移)
2.電路相應概念
電流(及方向:正電荷移動方向);電源;導體、絕緣體;串聯、並聯;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及運動方向;電路圖;通路、斷路及短路;常見電路(樓道電路;電冰箱電路:第一冊P60圖4-18)
等效電路的判斷——先去除電流表/電壓表(電流表:短路;電壓表:斷路)再做判斷
1.各個物理量(I、U、R、P)的定義、單位(單位符號)及含義、換算
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選擇、串並聯、正負極、能否直接接電源兩端)及其構造
2.電阻的測量(基本方法及變化);影響電阻的因素;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及使用(P94圖7-7);變阻箱的使用及讀數(P95圖7-9、7-10;電位器);滑動變阻器的變形(如P101圖7-19)
3.歐姆定律及變形(注意物理意義)
4.串並聯電流、電壓、電阻公式(注意條件。如串聯時功率和電阻成正比,並聯時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適用於純電阻電路,求熱量時適用於一切電路)
常用結論(各比例式;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時,電路中各物理量的變化情況-注意推導順序)
5.電功——W=UIt=UQ;電能表及利用電能表測功率(P130);
電器銘牌;電冰箱工作時間系數(P130)
6.電學計算——①畫等效電路圖(幾個狀態畫幾個圖);②按串聯、並聯找等量關系和比例關系;③求解(注意電流、電壓、電功率均應取同一狀態下的值)
『玖』 姓代 滿族人 想問是什麼旗的!
遼寧省鳳城通遠堡確實有一支代姓的滿族世家,也確實隸屬正黃旗。祖上是清康熙年間從北京調撥到鳳城戍邊的。可惜我看到的資料里沒有具體說這一家族的老姓是什麼。
滿族代姓有好多出處,比如滿洲八旗的:大佳氏、代佳氏、代爾統阿氏、烏蘇氏、戴拉氏;蒙古八旗的的:德齊特氏、達卜羅氏;漢軍八旗的:代氏。
你可以回老家到同宗親戚家察看家譜,如果沒有家譜就請教上年紀的同姓老人。先搞清楚是滿洲八旗還是蒙古八旗或漢軍八旗,送小范圍之後再查找就容易了。
『拾』 求滿族關於人與自然環境方面的資料(地理)
滿族另一分布特點是集中城市,沈陽和撫順滿族分布較多,經濟概況自然條件復雜多樣,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品種齊全,儲量豐富,地理分布集中,礦床埋藏條件好。
滿族的白山黑水的平原地區土地肥沃,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盛產種類繁多的魚類;礦藏豐富,有煤、鉬、鎢、銅、鉛等;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大、小興安嶺盛產優質的木材,此外還盛產多種珍貴葯材。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馬鹿、犴、狍子、東北虎、貂、天鵝、大雁等。
這種自然環境為滿族的生存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並塑造了滿族獨特的民族文化。
你滿意了沒?
資料:http://ke..com/view/2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