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吉芬品舉例
吉芬品的成立條件:
價值由維持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時,勞動力才成為商品。
其例子為:
「雨傘的需求量上升,不是因為其價格上升,而是因為連天大雨。」
② 你認為吉芬商品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吉芬商品的存在是否說明需求法則失效了
首先你要明白一點,吉芬商品一定不是特定的某一類商品,它的出現一定伴隨著周身環境的變化,所以吉芬商品應該是一種特定環境下的一種商品,具體的特點是吉芬商品的需求量隨著價格上升而增加,用的比較多的例子是愛爾蘭發生飢荒的時候的土豆,我個人認為吉芬商品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外部環境的改變使得滿足人某一類必要需求的物品大量減少,以至於物品的用量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這一需求的總和,這個時候決定物品需求的不是物品的價格而是人對滿足需求的渴望,還是以愛爾蘭土豆為例子,無論價格如何變化,需求量仍然是上升的,導致上升的不是土豆的價格,而是糧食大量減產使得土豆變成主要的充飢食品,所以說只要想活著就得吃土豆,原本對於麥子,水稻等其他糧食的需求也被迫轉移到了土豆上。
吉芬難題是某種商品「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共同作用而發生的。比如購買者可以購買昂貴衣服和便宜食物兩種商品,當食物價格上漲會同時引發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一般來說,替代效應會使購買者減少食物的消費增加衣服消費,但當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時,食物消費的增量大於減量,於是食物價格上漲反而使人更多買食物了。通俗地說,假如食物價格上漲了,就相對變「窮」了,再買衣服就吃不飽飯了。所以只好拿買衣服的錢買食物,結果就是食物的需求量反而上升了。
實際上,在分析經濟問題時,人們經常會慣性的這樣考慮,價格影響需求,為什麼就不能反過來觀察問題,有時候需求也能拉動價格。
供參考。
③ 女裝吉芬全國有哪些城市專賣店
天天快樂吉祥,當然用jq置頂啦~~太便宜啦!6元可以頂一千次!!威:jeqeecnn
④ 請大家舉例說明什麼是吉芬商品,並說明為什麼!
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又稱為季棻財,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名詞,它是指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價格如果上升,消費者對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形式上說,如果假設商品i的需求函數為,其中為經濟中的價格向量,w為消費者的收入。則,如果消費者對於商品i的需求滿足以下條件,則稱對於消費者來說,商品i為吉芬商品,
我們知道,價格的變化對需求的影響可以解釋為替代效應和財富效應的總和。這里,商品i的自我替代效應為非正,因此會減少需求,但是從結果得知這里的總效應為正(價格上升導致的需求為增加),因此,財富效應為正,並且大於替代效應。這里的財富效應為正是指斯盧茨基方程右邊第二項為正,這意味著
,
也就是說,財富的減少會導致需求的增加。由此看來吉芬商品是劣質商品。
綜合上述說明,吉芬商品可以看成是財富效應非常大,以致大於替代效應的劣質商品。
⑤ 中高端女裝品牌
國內的高端女裝有哪些
高端女裝品牌是很多特別是年輕女孩子青睞的服裝,有些是真的會品衣服,有些只是虛榮心作祟。國內高端女裝品牌有哪些?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高端女裝品牌,在中國都是有很大市場的。說了這么多,你知道高端女裝品牌有哪些比較好的牌子嗎?哪些口碑比較好?一起來看看。
玳莎女裝
DI SETA秉承義大利語"絲綢"之意。絲綢,在公元前4世紀就盛行於歐洲,更是被古羅馬皇室競相追捧,稱它為"一個美麗的夢"。DI SETA是義大利時尚眾多流派之中,創新性的以"自由時尚美學"為核心價值的品牌。追求內心和氣質的精緻、華麗,不被傳統時尚囚禁和束縛--即,內心的優雅,才是真正的美麗。自由,展現真正的自我,才是最不平凡的時尚。
DI SETA在時尚的基調下詮釋品味,彰顯高級時裝格調。從局部細節設計,到整體風格把握;從絲綢、羊絨到皮草高檔純粹材質的運用,體現了品牌對於時尚的敏銳的嗅覺和嫻熟駕馭力。DI SETA玳莎從都市新女性"多角色、多出色"的深刻理解出發,融合時尚潮流,在款式和品類上尋求新變化,以點睛之筆激發女性魅力,分別針對職場、商務、聚會場合開發設計了OL系列、Relax系列、Elegant系列。
DI SETA玳莎,源自義大利高端女裝品牌,隸屬於浙江嘉欣絲綢股份有限公司服飾分公司。從2011年品牌成立開始,就以"別致的優雅,低調的華貴"為品牌風格,奉行"Special your beauty"的品牌核心價值,堅持"小細節,大不同(Small detail,Big difference)的設計理念。
Muse by rose艾繆斯服飾
艾繆斯是一家以「衣·食·住·游·知·旅」為核心的多元化公司,主要 致力於為當代年輕人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美學體驗。線上結合互聯網數字化 模式,通過搭建數字營銷模型(社群運營+品牌IP+CRM管理),加強用 戶粘性,建立管理企業營銷的科學體系。 線下創辦美學體驗旗艦店,將藝術、生活、娛樂等融入到店鋪中,通過多 功能的運營模式吸引諸多80、90、00後消費群體,深受年輕人喜歡。 艾繆斯致力將美學力量融於生活,將藝術融於生活
Muse by rose,源於繆斯女神,寓意著生活的靈感與美妙, 打破思維定勢尋找突破和自我。 Muse by rose,以藝術創意和設計為目標,將物件與空間,藝術與生活,文化與傳承相融合,讓藝術賦予生活美學。 Muse by rose 崇尚美學力量,捍衛品牌價值,在線下布局多功能品牌旗艦店,集購物、休閑、娛樂、學習為一體,服務於中國消費者。 Muse by rose 鼓勵打破思維定勢,「追時尚,享自由,尋自我」,你就是生活美學家。
吉芬女裝
吉芬(JEFEN),是為28至40歲風華正茂的女性所設計的高貴服裝。她選用的材料主要是義大利的毛、絲、麻等天然素材,並有最先進的面料加工工藝製成,所以,在面料上體現了它的高貴性。在設計上,在簡約的風范之下融合進了時尚流行的基本元素;在實用的基礎上,不失性感;特別是版型上,更多考慮到28歲以上女性體型變化的諸多特點,在歐碼版型的基礎上,經過對東方女性體型的深入研究,而做出的設計。它以時尚、高貴、獨特的文化內涵引導人們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它不僅是一件衣服,而且通過時尚的款式設計,精良的手工製做工藝及中西合璧、無與倫比的板型製造所帶來的穿著效果,充分體現穿著JEFEN品牌所帶給人們的風采與自豪。
貝蒂思女裝
貝蒂思Betty's專業經營少淑女服飾,對18~25歲的可愛少女而言,愛情和外表是生活的第一順位,她們剛享有獨立的生活能力,時常想藉由外在的改變突顯個人風格並找回一點自我,這就是年輕女孩的本質,所以年輕活力就是讓自己更突出。
「少女的內心世界豐富,總是需要藉由外在的形象突顯不同的自我」,將此信仰具象化,即是貝蒂思Betty's少女服飾品牌的設計方向。每一位少女在生活中受到各方壓力後,需要藉由購買各種服裝及飾品,表現隱藏在內心的自已,是一種最佳的自我安慰方式,也是一種找回自我並求得內心平衡的途徑,因此衣櫃內的衣服總是少了一件,永遠有空的衣架。
⑥ 沈陽百盛女裝有吉芬品牌嗎
一定有這個品牌的!
⑦ 北京吉芬時裝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吉芬時裝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08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服裝、服飾、針紡織品、鞋帽設計等。
法定代表人:謝鋒
成立時間:1999-08-23
注冊資本:7279.7667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6000860510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五里橋一街1號院24號樓4層401
⑧ 何為吉芬商品 其需求曲線形狀如何
吉芬商品,是一種商品,在價格上升時需求量本應下降,卻反而增加。
所謂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變的情況下,當商品價格上升時,需求量增加,價格下降時,需求量減少,這是西方經濟學研究需求的基本原理時,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吉芬對愛爾蘭的土豆銷售情況進行研究時定義的。
對於極高檔商品和特殊新產品,會出現吉芬現象,如一種新產品,大多數消費者都不了解,這時如果以較低價格作為普通替代商品(如自動鉛筆替代普通鉛筆)則需求有限,但是如果以較高價格作為一種高檔品出現,則會有更多需求,人們購買它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8)吉芬女裝如何擴展閱讀:
在生活中,「吉芬現象」並不少見。在股票市場里,當某一支股票持續上漲的時候,只要注意,你會發現前來購買的人就更多了,因為大家都希望能趕上「牛市」,讓自己多賺上點錢;而當某一支股票下跌的時候,前去購買的人卻減少了,因為聰明的股民都知道股票下跌,資金就容易被套住。
縱觀最近幾年的房地產市場,購房的價格可以說是逐年上漲,但前來購房的人卻與日俱增,而且許多沒錢的人也在想方設法購買房子,哪怕是讓自己借錢、貸款買房也願意。
在出門旅遊的時侯,天降大雨,旅遊景點內困住了好多的遊客,早有準備的小商販趁機推銷自己的雨傘,傘價比各大超市和商店要高出二三倍,但小商販的生意卻比往日要紅火得多。生活中的這些現象,其實都是「吉芬現象」。
⑨ 還有什麼是吉芬商品
當前位置:曉雲財經 >> 八面來風
評「厲股份」關於就業問題的觀點
2004-11-22 08:49
作者:xiaopei2 整理人:xiaopei2
厲大經濟學家說:"就業是靠就業擴大的。一批人就業,就有收入,收入要花掉,就會帶動另外的人就業;另外的人就業,也要花掉收入,又會帶動一批人就業,如此類推,這在經濟學上叫做『乘數效應』」。
這句話要進一步修改為:就業必須依靠提高在職工人的工資來解決。在職工人的工資提高了,他們的消費能力提高了,於是,市場需求增大了——於是,企業必須增加產量——於是,企業就要增加僱傭勞動力。這就是說,勞動力商品是典型的吉芬商品。
厲大經濟學家的話,有幾分道理,但還不徹底,還沒有上升到理論上。比方說,他要人們增加支出,可是,不加工資,怎麼增加支出?
有朋友肯定要問,企業效益不好,如何增加工資?從宏觀上看,企業效益與工人工資多少無關。只要制定統一標准,所有企業一起加工資,其結果僅僅是增加流動中的貨幣,經濟總量上升,企業規模擴大,但對企業效益沒有任何影響——仍然有好有壞。經濟學家不要為企業操心。
關於勞動力吉芬商品的通俗講義
求心Dammos 2004/11/11
我對「勞動力商品是典型的吉芬商品」這個命題的數學證明是無懈可擊的,論證過程也是非常簡潔的,沒有用到高深的數學。但是,對於這樣的創新命題,連左派網友也是半信半疑,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兩點:第一,受傳統理論的誤導和熏染太深,短時間無法改變固有觀念,其二就是我們從微觀直覺出發認識問題,忽視了總量問題。因此,我認為有必要進一步進行更加通俗的講解。
首先,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資本家富人的消費規律。資本家富人盡管人數較少,但他們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資源,機器、廠房、技術、資金等,都掌握在他們手裡,我們大多數人就是在這少數人的統治之下,我們大多數人的生存方式是以自己擁有的勞動力來換取對資本家資本的使用。因此,深入研究少數資本家富人的消費規律,可以指導我們換取盡可能多的資本。
資本家富人也是普通人,無論他們如何窮奢侈蘼濫,但他們的消費規律仍然遵循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這就是說,他們的吃、住、行、用、玩、樂,凡是能在市場上用錢能買到的東西,他們必定會有滿足的時候。中國有個劉姓的富人,別人建議他1天花1萬元,他去實踐了,結果只在第一天花出去了七千元,以後就再也花不動了。資本家富人的物質需求滿足了、飽和了,但他們對金錢的需求始終無法滿足。因此, 對於酒足飯飽的資本家來說,他們追求的只有金錢。資本家的對物質慾望是可以滿足的,而對金錢的慾望是無法滿足的。
其次,我們再來研究資本家僱用工人的規律,也就是就業的規律。就業規律,要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古典的失業理論,也就是主流經濟學的失業理論,另一種是現代的失業理論,這是我提出的失業理論。
主流的失業理論認為,雇傭工人的邊際產出是遞減的,當工人的邊際產出小於工人的工資時,資本家就會停止雇傭工人,其餘未被僱傭的人就處於失業狀態。比方說,地主有100畝地,如果僱傭10個人就可以把地耕種得很好,再增加僱傭1個人,要多管一個人的飯,但土地的產出並不會明顯增加,於是,地主就不會僱傭這個人。再比方說,一個人操作一架縫紉機,如果工人的數量多於縫紉機的數量,就不會增加產出。
以上這種失業理論隱含著一個假設,就是資本家(或地主)對糧食、衣服等實物商品的慾望是無窮大,或者至少他們仍然處於非常飢餓的狀態,他們生產的目的是以獲取最多的實物商品為目的的。這種假設在以前生產力水平很低的情況下,是符合事實的,不會出現問題。但是,隨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的誕生,生產力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資本家獲得實物商品已經足夠多了,其邊際效用幾乎遞減到零了!於是,他們生產的目的已經轉移到對金錢的追求上來了,這時,就會出現現代失業。
再說上面這個土地的例子,地主有100畝土地,僱傭了10個人,打了10000斤糧食,地主用3000斤養活僱工,自己還剩餘7000斤。我們的問題是,如果地主吃不了7000斤糧食,只能吃4900斤,那麼,他就只需要僱傭7個僱工(每個僱工可以給他帶來700斤糧食的利潤)。這樣多出來的3個人就會處於失業狀態,這就是現代失業,是生產過剩下的失業。很顯然,在這種失業狀態下,土地的生產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勞動力也沒有完全就業,出現了資本和勞動雙重過剩的情形。
在這種失業狀態下,勞動力就表現為典型的吉芬商品特性。在前面的例子中,我們假定僱工的工資是300斤糧食,每個人為地主生產700斤糧食的利潤。如果我們把僱工的工資提高到400斤,他們每人為資本家生產的利潤減少到600斤,那麼,地主就要僱傭8.17(4900/600)個人,總的糧食產量也提高了,由原來的7000斤提高到8167斤。
最後,我們談談如何解決這種失業。辦法有兩個。第一個辦法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充分認識現代失業的特點,認識到勞動力商品的吉芬特性,提高勞動者工資。第二個辦法就是按人頭平均發錢,讓資本家和地主用剩餘生產力去換錢。
勞動力商品是非常典型的吉芬商品
求心Dammos 2004-3-12
1、什麼是吉芬商品
一種商品的需求量,除了與該商品的價格相關以外,一般還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商品的價格、商品的預期收益率、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的效用水平等很多其他因素相關,我們可以用函數形式表示為:
Qi=Fi(Y,p1,p2,…pi,r1,r2,…ri,L1,L2,…Li,U1,U2,…Ui,…) ――――(1)
Qi:對商品i的需求量
Y:消費者的收入
pi:各種商品的價格
ri:各種商品的預期收益
Li:消費者對各種商品的偏好
Ui:各種商品的效用
在商品種類比較多的情況下,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對其他變數的影響不是很大,我們可以認為以上函數的變數都是獨立變數,如果想知道某些變數變化對需求的影響,只要直接對該變數求偏導數就可以了。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如可供選擇的商品種類較少時),這些變數是相關變數,其中一個變數的變化,必然會引起其他變數的顯著變化,這時候一定要根據復合函數的求導法則來求導。
一般來說,如果其他因素不變,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需求量會增加,這種商品就是普通商品。這種商品在我們考察的那個點附近的斜率為負值,也就是說它擁有向下的需求曲線。
但是,有一些商品不是這樣,在其他因素(當然是指其他獨立變數)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價格上升,需求量反而會增加,我們把這種商品叫做吉芬商品。這種商品在我們考察的那個點附近的斜率為正值,也就是說它擁有向上的需求曲線,用數學表示為:
ÒQi/ÒPi=Òfi/Òpi>0 ――――――――――――――――――(2)
以上(2)式定義了吉芬商品,凡是需求函數符合(2)式的商品,我們就叫做吉芬商品。
2、勞動力商品是一種典型的吉芬商品
假設資本家的需求為q元,每僱傭一個工人可以生產產品P元,其中資本家得到R元的利潤,工人得到W元的工資。那麼,資本家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必須僱傭N個工人,於是有下式:
N=q/R=q/(P-W) ——――――――――――――――(3)
N:雇傭工人數
q:資本家集體的需求(在過剩經濟下為飽和需求)
P:單個工人的產出,P=R+W
R:資本家從單個工人的產出中獲得的利潤
W:單個工人的工資
如果我們假定q、P、W是三個獨立變數,那麼,(3)式對工資W求導,可得:
ÒN/ÒW=q/(P-W)^2>0 ――――――――――――――――――(4)
上式符合吉芬商品的基本定義式(2)。因此,勞動力商品是一種典型的吉芬商品。
證畢。
在以上證明中,我們假設q、P、W是三個獨立變數,讀者肯定要問,你這種假設能成立嗎?我們下面做一些分析。
當然,如果學五常伯,「一口咬定其他條件不變」,那麼,以上證明已經是無懈可擊的了。但是,我們不能學五常伯。
首先,我們研究一下單個工人的產量P。本人認為,在單個工人使用的資本量不變、生產的技術條件不變、勞動時間不變、勞動強度不變的情況下,單個工人的產量是一個常數。雖然工資高了工人的積極性會高一些,但在廠方嚴格監督下,工人已經很賣力氣了。因此,增加工資並不會顯著地提高單個工人的產量,工資和產出弱相關,可以認為產量P是一個常數,與工資W無關。
其次,我們研究一下資本家的需求q。我們這里研究的經濟是生產過剩下的經濟。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資本家的需求已經處於一個飽和值。這個飽和值就是資本家的消費已經處於非常奢侈、已經到了無法再增加的程度。
讀者一定很關心,如果增加工人的工資,資本家的需求會不會降低?我認為,由於有大量可利用的閑置勞動力和閑置資本,當工人的工資增加後,資本家只要多僱傭幾個工人,就完全能夠繼續維持他們的奢侈生活,根本沒有必要為此節衣縮食。甚至相反,工人工資提高後,需求增加,市場形勢轉好,社會治安轉好,社會矛盾緩和,資本家很有可能會增加他的需求q。因此,我們可以近似地認為,資本家的飽和需求與工人的工資弱相關,可以假定為無關,可以看成是一個常數。
三個變數有兩個是常數,因此,把它們看成是獨立變數的假設是成立的。
可能有些朋友會堅持認為,工人的工資提高後,資本家的需求會相應地降低。那麼,我也退一步來說,如果這種降低的程度小於單個工人為他創造的利潤減少的程度,那麼,吉芬商品的結論仍然成立。舉例來說,如果R降低1%,q降低小於1%,那麼,勞動需求量N仍然是增加的。
3、深入研究
對於整個資本家階級而言,他們面對的商品只有一種,那就是勞動力。當勞動力價格上漲後,單個勞動力為他們創造的利潤就會減少,資本家為了維持他們奢華的生活,就必然要僱傭更多的勞動力。
可能有人認為,資本家會用資本替代勞動。我認為,在短期內,資本家無法用資本替代勞動。如果由工資上漲引起資本對勞動的大量替代,至少在短期內會導致投資增加,這必然會引起對勞動的需求增加。
還有如張五常所說,可能會轉移資本,跑到印度去投資。在這里,我們研究勞動力吉芬商品的問題,肯定是在一個封閉的市場內部研究的。也就是說,我們研究勞動力漲價,肯定是所有勞動力一起漲價,而不是一部分漲價,另一部分不漲價。針對資本轉移的問題,我們必須加強國家間的合作,打擊自我毀滅的「低工資競賽」,「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而不是相互拆台。
西方國家的工人罷工和工會組織,就是能夠以集體的身份和資本家談判,使得大家能夠得到一個較高的、統一的工資報酬,從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緩解了需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