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國服是什麼
有兩種含義,第一是中國的游戲伺服器,簡稱「國服」,其二「國服」也代表一個國家的服飾及民族的象徵。比如日本的國服是和服,韓國的國服是朝鮮服(韓服)。中國漢服作為歷史悠久的服飾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服。
一、中國的游戲伺服器
國服,用於網路游戲上的詞語。指本國的網路游戲伺服器。即中國網路伺服器,有時特指中國大陸網路伺服器。
通常相對於外服來說的,例如韓服、美服,即是指的韓國網路伺服器、美國網路伺服器。廣泛用於網游中。像跑跑卡丁車、百戰天蟲、英雄聯盟等游戲,都存在韓服或美服。
有時也會特指中國大陸伺服器,用以區分港服(中國香港網路伺服器)、台服(中國台灣網路伺服器)。例如PS4、暗黑破壞神Ⅲ,除了外服,還存在港服或台服,此時的中國大陸網路伺服器就會簡稱為國服。
二、國服(代表一個國家的服飾)
國服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窗口,也是一個民族的象徵,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印度的紗朋等各國的傳統服裝,在各種重大禮儀上展示著其國家的文化魅力。
漢服作為中國傳統服裝在漢唐時期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清朝以後漢服被清朝統治者強行廢除從此走向沒落。 近代中國服裝吸取西方服飾藝術的特點創造出風格獨特的服裝。而漢服代表有中山裝、唐裝、旗袍、多元服裝等。
(1)中國國服是旗袍嗎擴展閱讀:
1、漢服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2、中山裝
中山裝是孫中山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由西式服裝改良而來,吸收了西服的優點,參考日本學生的校服,創制出了獨具風格的「中山裝」。
中山裝的四個口袋代表禮、義、廉、恥;五粒紐扣表示行政、司法、考試、立法、監察五權;袖子上的三粒紐扣代表了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收緊領口,是時刻提醒中國人,有一種民族危機感,催人向上。
3、旗袍
旗袍是近代中國以旗裝改造的一種中式服飾,基本款式有圓口領、窄袖、左杠、開視、扣拌。旗袍線條簡潔流暢,顯現女性的曲線美與朦朧的模糊美,具有傳統的民族特色,又符合當代女性的審美情趣。張曼玉在電影《花樣年華》中身著多款工藝精良的旗袍,將旗袍的美無與倫比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㈡ 中國國服是什麼旗袍,還是漢服
中國國服是改良版的中式服裝簡潔、精煉、大方,中間一排中式綉花使其更加禮服化,也更典雅,左上口袋放了一塊口袋巾,是借鑒西方元素顯示貴賓身份,在晚宴等隆重場合表明對對方的尊重。
與傳統中山裝不同,中國國服把慣常的明門襟改為暗門襟,襯托本人大方、沉穩氣質。以中山裝為基礎的改良中式服裝場合適應性好,既「上得廳堂」,也能作為便服。
只要在顏色上稍作變化即可,還可用新式面料體現時尚感,年輕人穿同樣好看,老少皆宜,推廣性好。中式服裝比西裝更有特點,在國際舞台展現更加鮮明的中國符號和中國色彩,中國人看到也會感覺十分親切。
自炎黃時期至清朝以前,漢服作為歷史悠久的服飾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服、禮服和常用服裝,清軍入關後被清朝統治者強行廢除,從此漢服走向沒落。 民國時期中山裝一度被公認為中國的「國服」。
中山裝曾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國的「國服」。1911年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設計了中山裝。1929年,國民政府將中山裝定為禮服,同年公布的《服裝條例》又選定旗袍為「國服」。
中山裝雖然在建國後並未被明確定為國服,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穿中山裝,大部分國家公務人員也將其作為制服。在一些重要的國際場合,許多名人仍習慣於選擇以中山裝亮相。
有人認為孫中山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設計的中山裝主要著眼於政治考慮,略顯簡陋,還不能完全展示中華民族獨有東方美學神韻,因而也就不能承擔新時期國服的重任。
㈢ 到底誰才算是真正的傳統國服是旗袍、唐裝還是漢服
我認為漢服才算是真正的傳統國服,其他的旗袍、唐裝只能算是漢服的傳承。也和我們之前的國服設計理念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而且旗袍和唐裝都是近世紀才出現的,沒有那麼悠久的歷史,並不能算是傳統國服。漢服出現的就比較久了,漢服最早出現在黃帝時期,經過歷史的演變,形成了古時候服飾。
如今大家說起國服,都以為旗袍和唐裝才是真正發國服,只不過是因為旗袍和唐裝距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人們對這類服裝印象深刻而已,事實上漢服才是真正的國服代表,因為漢服,擁有悠久的歷史,並且是屬於漢族的服飾,才更能稱之為國服的代表。
㈣ 為什麼說旗袍不能做為中國的國服
雖然我也不認為旗袍能代表五千年中國的服飾文化,真正代表的應該是深衣,但是,穿深衣不但對衣物很嚴格,連女子的發式裝飾,舉止,形態,禮儀,都有要求,而且現代的女子和古代的女子觀念差別太大,這些基本不可能做到,但還為了延續下所謂的文明,只能弄個帶點中國元素的西方衣服了,其實在旗袍出現的那個時代旗袍里被加入的西方元素遠大於原本的。而且不得不承認旗袍原型畢竟是少數民族的服飾,因為中國歷史主要還是漢族的。不過不得不承認好的旗袍面料與花式很中國,至於上面說漢服不倫不類的那位,中國的漢服已經被幾百代國母穿過了,不倫不類是你說的嗎
㈤ 漢服和旗袍哪個更好看哪個才是中國的國服
關於美的判斷,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所以說漢服或者旗袍哪個更好看則只有自己才能下判斷;而關於國服,中國現在沒有國服吧。不過如果說二者哪一個更適合的話,旗袍現在受眾更廣,漢服則文化底蘊深厚,但中國恐怕不會用這些東西去作為國服,而會像新中裝那樣重新設計。
㈥ 中國的國服是什麼
「唐裝"
中國的旗袍和中山裝是被世界公認的中國國服
旗袍 -----中國女子的經典國服
********************************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中國旗袍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
中山裝----中國男子的經典國服
**********************************
中山裝,其意不同於中山路、中山公園之類純屬紀念的名稱,它是因孫中山先生親自組織並參與具體研製而得名的。那是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作為總統的他常常要會見賓客,穿清朝的長衫馬褂既不符合他的革命精神,也不符合國人的反清情結;而清代末期,由於政府腐敗,一部分國土淪為殖民地,西洋服飾樣式隨之傳入我國。於是有人建議採用西服樣式,孫中山先生認為它不能代表中華民族的特色,而且大多數國人也不能接受。正如主張「文章可幽默,做事須認真」的林語堂在《論西裝》一文中所言:「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不穿西裝。這問題雖小,卻已經可以看出一人的賢愚與雅俗了。倘是一人不是俗人,又能用點天賦的聰明,兼又不染常癖,總沒有肯穿西服的,我想。在一般青年,穿西裝是可以原諒的,尤其是在追逐異性之時期,因為穿西服雖有種種不便,卻能處處受女子之青睞,風俗所趨,佳人所好,才子自然也未能免俗……不過平心而論,西裝之所以成為一時風氣而為摩登士女所樂從之,惟一的理由是,一般人士震於西洋文物之名而好為效顰;在倫理上、美感上、衛生上是決無立足根據的。……20歲至30歲的女子著西裝,我還贊成,因為西裝確可揚其身體美,身材輕盈,肥瘦停勻的女子穿西裝,的確佔了便宜。然而我們不能不為大多數的人著想,像紐約終日無所事事髀肉復生的40餘歲貴婦,穿起西服,露其胸背,才叫人觸目驚心。這種婦人穿起中服便可以藏拙,佔了不少便宜。」最後他幽默地侃道:「狗不喜歡帶狗領,人也不喜歡帶上西裝的領子。……冬天妨礙禦寒,夏天妨礙通氣,而四季都是妨礙思想,令人自由不得。文士居家為文,總是先把這條領子脫下,居家而尚不敢脫領,那便是懼內之徒,另有苦衷了。」同時他極言中國「衣裳」的好處:「不但能通毛孔呼吸,並且無論冬夏皆寬適如意,四通八達,何部癢處,皆搔得著。」孫中山先生於是找來一位裁縫共同設計新款式服裝。他們參照西服的結構和中國傳統服裝緊領寬腰的特點,然後以當時在東南亞地區華僑中流行的一種服裝為基礎加以改進———在原來的立領上加上一個小翻領,在前胸設計了上下四個明口袋,好一個「四房掛廳」。這種服裝式樣美觀大方,非常實用,很快就流行起來,並成為當時中國男子的「國服」。在以後幾十年,它一直是中國人的正式服裝。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生前在正式場合總是穿著中山裝,顯得格外莊重、坦盪和從容大度。
制:立翻領,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袖口三粒扣。後片不破縫。
這些形制其實是有講究的,根據《易經》周代禮儀等內容寓以意義。
其一,前身四個口袋錶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
其二,門禁五粒紐扣區別於西方的三權分立的五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
其三,袖口三粒紐扣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其四,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
㈦ 女性國服為什麼是旗袍,而不是漢服
女性國服之所以為旗袍而不是漢服,原因有三。其一,旗袍是女性追求平等的產物;其二,旗袍更能勾勒出中國女子的獨特身材,且在大場合中更加端莊典雅;其三,漢服容易被人認為是亞洲別國的服飾,而旗袍能被人一眼就看出是來自中國的。
01、旗袍是女性追求平等的產物民國初期的男女地位並不平等,社會中還滿是封建思想。但那時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經開始傳入中國,新時代的女性為了追求自由平等就開始通過行動來表明立場。她們開始刻意模仿當時的男子服飾,那時候男子都是穿著長袍,於是,她們就也穿長袍,來體現男女之間的平等,旗袍便被製造出來了。旗袍成了她們追求平等的產物,是男女地位平等的象徵。
其實,無論是旗袍還是漢服,都是中國的傳統服飾。不同的人對它們有不同的看法,眼光不同,觀點就會不同。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女性國服我站旗袍。
㈧ 中國國服是漢服還是旗袍
國服應該是唐裝,你看不管G20,還是東亞峰會,在中國舉行得大型國際聚會,都會有各國領導人穿唐裝得一幕,這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得機會,當然唐裝就是典型代表。
漢服是中國倡導儒學,重視國語文化得一種重要途徑。
旗袍則是東方女性陰柔美得代表服裝,當年得宋靄齡在美國游說時一襲旗袍可謂增添了不少女性魅力,讓西方人看到了不一樣得美。
㈨ 中國的國服是漢服還是旗袍
官方沒有定國服,但是從包容性的角度來講,漢服更具代表性,而且男女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