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白衣天使的感謝話有哪些
1、無私的天使,你用博愛的手腕,撫摩著每一個受傷的孩子;你用冰寒的內心,溫暖著每一顆懼怕的心靈;一雙雙憂傷的眼睛,在你的恬淡中變得安詳平靜;一張張恐慌的面孔,在你的仁愛中變得堅強無懼。
2、噓寒問暖問病情,腳步匆匆巡病房。打針送葯臉含笑,病人家屬多贊揚。關懷備至細節講,不厭其煩服務忙。你們是白衣天使,為人間送來安康。願白衣天使如意吉祥!
3、熱情融化陌生,主動化解恐懼,關懷拉近情感,沒有標尺,卻衡量出了人間最美的距離,奉獻真愛,奉獻醫術,健康的天使,祝福你越來越漂亮,幸福萬年長。
4、護士精神人人學,柔和微笑送溫暖,細心照料在身邊,白衣天使來稱贊,今日祝福簡訊傳,願你生活樂無邊,吉祥安康到永遠。
5、幾番溫柔幾番情,幾多體貼幾多真,一心赤誠為人民,二話不說忠職守,四季如一來奉獻,六齣奇計保健康,八方病患皆親友,實心實意勤照看,百無一失技精湛。願護士朋友們健康幸福一生。
6、給歡樂打個點滴,給舒心測下溫度,給平安量次血壓,給如意纏點紗布。願你的開心沒有不適,幸福永遠健康!
7、把你的歡快微笑,把你的開心容貌,把你的青春年少,把你的生活美妙,裹入手機傳報,祝你快樂蹦跳,祝你幸福逍遙,祝你萬事美好。
8、唇角常帶笑,眼裡盛滿情。手腳團團轉,軟語溫溫柔。痛苦轉歡喜,坎坷變通途。功勞屬於你,天使在人間。願白衣天使們,美麗到永久。
Ⅱ 有關白衣天使的詩詞
詩歌:詠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真可愛,救死扶傷不懈怠。
德藝雙馨人稱贊,九天仙女下凡來。
詩歌五:寫給白衣天使的贊歌
年復一年
日復一日
病房裡
你們忙碌的身影伴隨著匆匆的腳步
永不停息
滿腔的熱情
溫暖著五月的花海
芊芊素手
帶來的是病人生命的春季
漂亮的燕尾帽
蓋住了飄逸的秀發
潔白的衣裳
遮住了華麗的裙裾
那些寒來暑往的護理時光
任性地把你們靚麗的青春一點點流逝
是的
你們說過
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不後悔
哪怕鏡中眼角的皺紋風生水起
都說你們是聖潔的天使
可你們從來就不曾守衛上帝
隱形的翅膀呵護的是脆弱的生命
無私的愛心
讓你們溫情善待每一位病體
甘願在付出中收獲喜悅
甘願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
只因為你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叫護士
Ⅲ 關於「白衣天使」的詩詞有哪些
沒有,因為古代沒有「白衣天使」。
Ⅳ 關於白衣天使歌曲
歌曲名稱:
白衣天使之歌(李亭亭)
歲月人生
歌曲地址:
復制
標
簽:
民族
所屬分類:
女歌手
所屬專輯:
無
編
曲:
吳中海
後期混縮:
李亭亭
作
詞:
張十一
作
曲:
張十一
演
唱:
李亭亭
上傳時間:
2006-11-20
10:42:00
文件格式:
wma
文件大小:
4.73MB
本歌人氣:
3575
點擊次數:
419
下載次數:
11
Ⅳ 為非典獻身的白衣天使的故事
韋小玲(1967年-2003年2月26日),女,廣西人,壯族,生前系廣東省廣州市婦嬰醫院護士。2003年,「非典」橫行。廣州市婦嬰醫院護士韋小玲因照顧病人感染「非典」,她的丈夫執著奔走,每天到醫院送飯送花,也被傳染。
1986年從廣州市衛生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廣州市婦嬰醫院工作。「在同一批來院工作的姑娘中,她總是最早一個來上班,最晚一個下班,臟活、累活搶著干」。1996年,醫院決定籌建兒科移植病房,並選派業務骨幹韋小玲前往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進修骨髓移植技術。
幾年來,在她和兒科移植病區其他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廣州婦嬰醫院在開展臍血移植方面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2003年1月17日,韋小玲在繼續發燒,她向單位請了假。經過幾天門診治療,仍然沒有效果,病情在繼續發展。26日,她就近住進了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29日晚上,韋小玲又被被轉往中山三院集中收治。童奶奶見沒天送去的飯媳婦都吃不下,就讓兒子多到醫院陪陪老婆。韋小玲與丈夫素來恩愛,42歲的羅耀華是廣州市糧油貿易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平時較忙,但當時已到春節假期,他便每天早來晚走,帶些鮮花、煲點靚湯到醫院,陪伴在妻子身旁。
童奶奶每提及此,都後悔不迭:「是我把兒子害了啊,我不知道媳婦患的是『非典』啊,我不知道『非典』會這樣凶啊。」2003年2月4日晚,羅耀華也出現了與妻子相同的症狀。2月5日,他住進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療。2003年2月8日晚,韋小玲轉院至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
2月9日,羅耀華也被要求轉入第八人民醫院。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的安排,17日下午,羅耀華被從3樓搬到二樓,住在韋小玲對面的一間病室。那段時間經常前往醫院照料他們的一個親人說,夫婦倆完全可以相互望見醫生在給對方上呼吸機,但是愛的合力沒能夠終止死神的腳步。
18日早晨7時許,羅耀華去世了。父母年高,兒子尚幼,他們沒能送他最後一程。當天下午放學後,爺爺告訴剛剛放下書包的傑仔:「爸爸死了。」2003年2月26日,為了不讓韋小玲知道這個噩耗,當天中午,親人們急匆匆把她轉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但已經於事無補,韋小玲亦隨夫君而去。
晚上孩子放學回家後,爺爺用同樣的語氣告訴傑仔:「媽媽死了。」
(5)白衣天使關上旗袍擴展閱讀:
「非典」事件中殉職醫護人員介紹:
一、中國大陸:
1、葉欣(2003年3月25日,廣州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
2、李曉紅(1974年7月-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
3、鄧練賢(2003年4月21日,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
4、梁世奎(1946年-2003年4月24日,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5、楊濤(1960年-2003年5月6日,北京市通州區潞河醫院放射科醫生)
6、丁秀蘭(1954年3月24日-2003年5月13日,北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急診科副主任、急診科黨支部書記)
二、中國香港
1、劉永佳(1965年-2003年4月26日,屯門醫院胸肺科內科護士)
2、謝婉雯(1968年3月31日-2003年5月13日,屯門醫院胸肺科內科醫生)
3、鄧香美(1967年-2003年5月16日,基督教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4、劉錦蓉(1956年-2003年5月27日,基督教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5、王庚娣(1950年-2003年5月31日,威爾士親王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6、張錫憲(1945年-2003年5月31日,香港耳鼻喉科私人執業專科醫生)
7、鄭夏恩(1973年-2003年6月1日,大埔醫院醫生)
三、中國台灣
1、林永祥(2003年4月28日,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醫生)
2、陳靜秋(2003年5月1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理長)
3、林佳鈴(2003年5月11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士)
4、林重威(2003年5月15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醫生)
5、鄭雪慧(2003年5月18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四、義大利
卡爾婁·武爾班尼(2003年3月29日,首位發現SARS的醫生,世界衛生組織派駐越南河內醫生)
Ⅵ 關於白衣天使的五言詩歌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葯銀針除病魔
辛勞採得山中葯----克奮醫活世上人
誰曰華佗無再世----我雲扁鵲又重生
有緣善寫紅十字----立德常學白求恩
銀針憑妙手----白衣秉丹心
採得三山葯----煉成九轉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時春
欲向市中求妙葯----須知海內有奇方
無影快刀除隱患----有方奇術解沉痾
神州自有能醫手----東亞何曾見病夫
熱情迎來蹣跚友----高興送歸健步人
Ⅶ 在抗擊鑫關飛揚激情的過程中很多白衣天使班服倡議下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我想對他們說你們辛苦了,在戰斗一線上,你們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價維護了病人的權益,我們向你們致敬。
Ⅷ 《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
網路名片 白衣天使白衣天使,即是穿白大褂的護士。意思是說:他們純潔、善良、富有愛心;他們救死扶傷,童叟無欺。他們被比喻為是奉上帝的差遣到人間來治病救人的天使。 人們都喜歡把護士比喻白衣天使。
目錄護士美稱典型人物護士節由來
護士美稱 bái yī tiān shǐ白衣天使是對醫護人員的美稱。而天使也是幫助別人,多指護士。《護士條例》中所稱護士,是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1]因他們身穿白色工作服﹐從事救死扶傷的神聖事業給人類帶來希望和快樂的.所以給護士起「白衣天使」這個美名﹐故稱白衣天使。國際護士節:1912年國際護士會倡議各國和護士學校於每年5月12日舉行紀念南丁格爾活動,並將這一天定為國際護士節。典型人物非典犧牲中的白衣天使葉欣:永遠的白衣戰士2003年3月25日凌晨,47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永遠閉上了她美麗的雙眼。衛保周:洛陽花開非典戰奮戰在非典防治一線的洛陽市直機關第二門診部51歲的副主任醫師衛保周,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於5月29日犧牲在她所熱愛的崗位上。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時年32歲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頑強抗爭了一個多月後,於5月27日下午與世長辭。謝婉雯:愛心傳遍香江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職的首位香港女醫生謝婉雯,於5月13日逝世以來,一直為各界敬仰,並被視為香港的「南丁格爾」。其逝世喚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團結求生的精神。謝婉雯的生命永遠的凝固在年輕的35歲。李曉紅:以生命之軀迎擊非典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年僅28歲的主治醫師李曉紅,猝然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是第一個犧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身著「橄欖綠」的白衣天使,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悲壯的生命絕唱。提燈女神 南丁格爾:成立護所,志願救人1854年8月,倫敦郊區貧民窟發生霍亂,南丁格爾不顧個人安危,志願參加緊急救護工作。她在醫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終日奔忙。護士節由來在對和平持久的追求中,曾經涌現出許多傑出的人物。他們忠於理想,不畏懼強暴,不計得失,一卓 白衣天使越的事跡和高尚的心靈,暖和著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堅定著人們對於和平的信念,鼓舞著人們為爭取和平而努力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護士」這一個職業,在這里,就讓大家熟悉一下世界最著名的護士——南丁格爾。1820年,南丁格爾出生於義大利一個富有的家庭,後來全家遷居到英國。她的父母希望他學習文學藝術。南丁格爾說:「擺在我面前的只有三條路:一是成為文學家;二是結婚當主婦;三是當護士。」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選擇了第三條道路。19世紀50年代,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英國的戰地戰士死亡率高達50%。南丁格爾主動申請,自願擔任戰地護士。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戰地醫院服務。她竭盡全力排除各種困難,為傷病員解決必須的生活用品嗬食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護理。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傷病員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2%。每個夜晚,她都手執油燈巡視,傷病員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士。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回到英國,被人們推崇為民族英雄。1860年,南丁格爾用政府獎勵的4000多英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隨後,她又創辦了助產士及經濟貧院護士培訓班,被人們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910年,南丁格爾逝世。為表達對她的敬仰,人們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Ⅸ 抗非典的白衣天使故事300字
科室里似乎仍回盪著她那爽朗的笑聲,病人似乎仍記得她那永遠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風般關切的撫慰。然而,在萬物復甦的陽春三月,46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卻永遠地走了。
病魔襲來迎著上
葉欣是知道這次抗擊「非典」危險的。她病倒前兩周,我們連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
葉欣的愛人總是神閑氣定,波瀾不驚。他相信,危險和死亡從來不會真正地走進他雙眸明亮的妻子;他相信,妻子不會離開他和還在上大學的兒子。然而,葉欣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拼搏的戰場上。以前連家中水電費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為命,從燒菜、洗衣開始照料自己和兒子。他強忍悲痛從葉欣工作的科室取來了她心愛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讓她與人們作最後的訣別。因為,「她喜歡工作服,哪怕再舊再破她也喜歡」。眼含熱淚,他對前去采訪的記者說:「其實,葉欣是知道這次抗擊『非典』危險的。她病倒前兩周,我們連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當病魔襲來時,葉欣是迎著上去的。她沒有當逃兵,我們為她驕傲。」
身先士卒連續加班
忙的時候,葉欣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詢問。只是對接聽電話的姑娘說,「告訴他,我在班上。沒事。」
今年2月,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開始發現「非典」和疑似「非典」的患者,最高時一天5例。面對增加了兩倍的工
作量,葉欣護士長周密籌劃,並安排了加強班。為了防止病魔感染自己的同事,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打來開水拿來預防葯,親眼看著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做好各項隔離措施,從醫生到護工一個不拉,其檢查的嚴謹和認真幾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科室的工作強度不斷增加,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詢問。只是對接聽電話的姑娘說,「告訴他,我在班上。沒事。」
「我已經給這個病人探過體溫、聽過肺、吸了痰,你們就別進去了,盡量減少感染機會。」在迎戰「非典」的日子裡,葉欣這番話令很多年輕護士落淚。
原有冠心病,曾經作過心臟搭橋術的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面色紫紺,出現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葉欣護士長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使患者處於半坐卧位,面罩吸氧,接上床邊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儀,靜脈注射強心葯、血管活性葯、呼吸興奮葯,監測心率、血壓、呼吸……2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葉護士長顧不上休息,拖著疲憊的身軀又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了。因為還有上了呼吸機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9床高伯的護理工作等著她去檢查……就這樣,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隨著葉欣。
「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和二沙急診科主任張忠德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葉欣盡量包攬了對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檢查、搶救、治療、護理工作,有時甚至把同事關在門外,聲色俱厲,毫無協商的可能。然而不幸很快發生了。
2月24日,對於葉欣來說是一個緊張而又尋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時只覺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從急診科出現「非典」患者以來,她已經沒有節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時期以來,她明顯地感到精力不濟,尤其是頸椎病、腰椎病和膝關節病似乎湊熱鬧般一齊襲來,可急診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
上午,一位懷疑腸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來急診,同時患者的某些症狀引起了醫務人員的高度注意。懷疑終於被證實:又是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病情急轉直下,一切嚴重的症狀都呈現了,這是一例「毒」性極大的重症患者!葉護士長與專家組的成員迅速展開了搶救工作,患者終於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可「非典」就在這個時候闖進了已經在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多天的葉欣身體。
「不要靠近我,會傳染」
面對前來治療的醫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
,顫顫巍巍地寫道:「不要靠近我,會傳染。」護士含淚把紙遞給了這些同事。
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飯沒吃一口,只覺得周身痛,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剛過,極度疲倦的葉護士長開始出現發熱症狀,不得不到病房隔離留觀。體溫在升,補液在滴,但葉護士長記掛的還是科室里的幾個危重病人。通過呼叫儀,急診科的同事們又聽到她那微弱但親切的聲音:「7床每2小時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時翻身並做好皮膚、口腔護理哦!」
病魔終於沒有放過她。經確診,葉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進了她工作了27年的省中醫院總部。她提出自己護理自己:「我是老護士長了,什麼不行?」發病第四天,她出現了呼吸困難,和急診科主任一起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ICU。據葉欣的同事回憶,大家都戴上了氧氣罩,只能靠發簡訊息和寫紙條互相勉勵。一天,面對前來治療的醫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艱難地寫道:「不要靠近我,會傳染。」護士含淚把紙遞給了這些同事。院長和其他同事來探望時,她寫著:「我很辛苦,但我頂得住。謝謝關心,但以後不要來看我,我不想傳染給大家。」
3月11日,同患「非典」的急診科張主任收到葉護長寫的
最後一張字條:「我實在頂不住,要上呼吸機了。」她在插管上呼吸機後,就被注射了鎮靜葯物進入「冬眠」狀態,避免因為躁動使呼吸機脫落。
專家全力搶救未果
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
為了救治葉欣,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同時向全國尋求支援。一次專家會診時,呂玉波院長聽說天津有位專家對治療多臟器衰竭有獨到心得,當晚即打電話給這位遠在天津的專家,專家被呂院長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動,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機趕來廣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葉欣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不知有多少人在為葉欣祈禱,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關切地詢問「葉護士長怎麼樣了?好轉了嗎?」葉欣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葉欣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就在她最後所搶救的、也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後不到1個星期,3月25日凌晨1時30分,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
3月29日下午,廣州殯儀館青松廳,省中醫院全體員工在這里為她做最後的送別。花圈如海,淚水如雨。遺像中,留給人們的是她永恆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