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改良旗袍,特點是立體裁剪,有胸腰省,較緊綳,會勾勒身體線條,以凸顯翹臀豐乳為美。而且有接袖,比較板正,穿著的體驗感也像小西裝一樣(袖子和胸口都是緊的,會有一種束縛、難以抬手的感覺)。而且開叉高,往往開叉到大腿。這種旗袍給大家帶來了「旗袍對身材要求極高」的錯覺。因為如果不是量身定製,胸空了,屁股空了,小腹突出來了,都很不好看,所以現代改良旗袍必須很緊綳。
而傳統平裁旗袍,往往是修飾身材而非要求身材,也不至於在行走坐卧中走光,或是衣服緊綳到行動不便。
聊傳統旗袍之前,Emmm先放些改得不好的「現代改良旗袍」。(文末更新了一些個人認為好看的改良旗袍)
而且這件旗袍,說實話,個人覺得圖案挺丑的。如果它不是旗袍,是個普通的連衣裙,大概不會有人選擇這件。但是它是旗袍,一些人會覺得旗袍就該是這樣的「傳統」圖案,所以對它寬容。但是說真的,這種寬容沒必要。
對旗袍不了解的大多數人,可能說起「旗袍」,想到的也是這種:緊綳,「傳統」花紋,高開叉。
這些衣服在模特身上是緊綳的,是表現完美身材的,但是誰身材和這位模特一樣呢?
而且,還是那句話,這些圖案用在普通連衣裙上,即便是做演出服,也沒幾個人買了吧?
穿衣服從來不是為了追尋傳統,穿衣服是為了美。明顯不符合審美要求的,你管它是不是傳統呢。大膽說丑。
然而這也不是中國傳統的紋樣。中國傳統的牡丹紋樣是這樣的:
而且,旗袍在民國出現時,是時尚的產物。民國潮人們更傾向於使用更為現代的圖案,而不是使用明清流傳下來的傳統紋樣
『貳』 請教:平裁旗袍和普通旗袍區別是什麼
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民國旗袍這些與西方服飾審美一致的特徵,並非偶然產生。在當時,上海這個中西文化雜處的大都市,是最具條件誕生如今我們或許已經難以尋找的民國旗袍的,在上海誕生的證據雖不甚確鑿,但我們還是可以斷言,海派袍是民國旗袍的典型。如果我們再膽大一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假設,現代旗袍,或狹義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兩字所引發的聯想或意象,就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凝練。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叄』 男朋友說我沒有女人味,所以我想嘗試一下旗袍,選什麼款式比較適合啊
選擇帶有古風元素的旗袍,或者薄紗款的旗袍比較合適。格紋元素是復古元素的最直接表達,但是整體來說想要出彩還是很難的。我們可以去選擇一些無袖款或者是薄紗款,會顯得更加自然。
一、旗袍特點
旗袍本身想要展現的一種氣場就是輕熟和優雅,所以不管經過幾道程序的改良和設計,這樣的風格都總是會有的。但設計師們比較通透的是在原有傳統的基礎上利用清新的顏色以及適當放鬆的裙擺,做了不一樣的少女風處理,格外的優雅迷人。
二、旗袍推薦
1、這是第一套旗袍,是那種比較古風的,包括印花也是很國風,第一次穿這個衣服的感覺是很難形容的,穿上它的時候,會覺得旗袍真的是一種好神奇的服飾,它給人的感覺很有女人味,就是那種大氣的性感,知性的女人味。它這個袖子設計的很好,如果把袖子撩起的話,會顯得手臂有一點線條崎嶇,所以它的袖子可以很好的遮擋缺點,這個裙長大概是到膝蓋的位置。
三、原因分析
很多人覺得旗袍只有身材好的人才穿才好看,可能是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改良旗袍,真正的傳統旗袍是不挑身材的,就是所謂的「倒大袖」「連袖」「無省」「平裁」,這種樣式的旗袍才是最具有包容性的。
『肆』 旗袍適合什麼年齡段的人穿
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代表,其優雅與包容性使其適合幾乎所有年齡段的女性,關鍵在於根據年齡、氣質和場合選擇合適的款式、花色和剪裁。以下是不同年齡段的穿搭建議:
1. 青少年(15-25歲)
風格:活潑、青春、現代感。
推薦款式:短款旗袍(長度在膝蓋以上)、A字擺或改良款,搭配清新色彩(如淺粉、薄荷綠)或小碎花圖案。
細節:可加入蕾絲、蝴蝶結等元素,搭配小白鞋或短靴,適合日常或校園活動。
避免:過於成熟的花色(如深色綢緞)或緊身設計。
2. 青年女性(25-40歲)
風格:輕熟風、優雅知性。
推薦款式:中長款(及膝或小腿肚)、修身剪裁,可選真絲、棉麻材質。花色可嘗試幾何紋、水墨畫、素雅純色或小面積刺綉。
場合:日常通勤可選簡約款,宴會可搭配盤扣、滾邊等傳統細節。
搭配:高跟鞋、手拿包,適當佩戴玉飾或珍珠耳環。
3. 中年女性(40-60歲)
風格:端莊大氣、凸顯成熟韻味。
推薦款式:長款(腳踝以上)、寬松或微修身設計,深色系(如藏藍、酒紅)或富貴牡丹、祥雲等吉祥圖案。
細節:高領、斜襟、寬袖口能修飾身材,面料選擇垂感好的綢緞或香雲紗。
場合:重要活動、家庭聚會,搭配披肩或開衫更顯雍容。
4. 老年女性(60歲以上)
風格:傳統經典、舒適穩重。
推薦款式:寬松長款、平裁旗袍(避免緊身),深色或暗花紋(如紫紅、墨綠),面料以棉、亞麻為主。
細節:保留盤扣、滾邊等傳統元素,搭配平底布鞋或軟底皮鞋。
優勢:旗袍的立領和長款能襯托長輩的從容氣質。
通用建議:
身材包容性:微胖女性可選深色、豎條紋;瘦削體型可嘗試淺色、橫向花紋。
現代改良:拼接設計、短袖或無袖款更日常,傳統長袖更適合正式場合。
自信最重要:旗袍本質是展現東方女性的美,無需嚴格受年齡限制,關鍵在於選擇適合自己的款式。
明星參考案例
年輕群體:周冬雨、歐陽娜娜的短款改良旗袍;
輕熟風:倪妮、劉詩詩的素雅長款;
成熟女性:陳數、趙雅芝的經典緞面旗袍。
只要搭配得當,旗袍可以跨越年齡界限,成為每個女性衣櫥中的經典之選。
『伍』 平裁旗袍肩膀有褶皺
而傳統古法旗袍的肩膀其實並沒有這么板正挺括,反而肩膀綳緊,腋下有褶。
傳統旗袍是用「平裁」,出來的感覺更多是包容和內斂感,所謂平面一片式裁剪是指:衣服的整體是由一片布整體裁剪而成,只有立領,小衣襟部分是另一片拼接。
古法旗袍是清代時期的服裝慢慢演化過來,清代的服裝都是比較寬松肥大,到了民國時期受西方文化與服裝的影響才漸漸變得稍微合體一些,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傅順應時代發展創作出了古法旗袍的做法,古法旗袍的特殊性只能口口相傳,很難通過文字完全表述清楚。
因此古法旗袍雖然也是採用中式剪裁方式,但與傳統旗袍還是有很明顯的不同
傳統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傳統旗袍在面料上的選擇上比較講究,多採用織錦緞、古香緞、綢等精緻的面料。這種面料極具高貴與奢華,適合參加晚宴、走秀、婚禮等社交場合,實用性較為有限。日常面料還有真絲、麻蠶絲、香雲紗、絲綢、絲絨、棉布、綢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