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上海旗袍師傅

上海旗袍師傅

發布時間:2025-10-10 17:32:37

1. 訂制旗袍一般要注意一些什麼

想要做真正意義上的品牌旗袍定製,一定要在中國,上海的旗袍師傅也是國內公認最出色的。但凡跟定製沾邊的東西絕對是件費腦子考品味的活兒,尤其對於這個浮躁年代的人們而言。帶著自己的對旗袍的期待去定製,自己的要求,打造獨一無二的旗袍。
品牌旗袍定製的面料
品牌旗袍定製中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面料,面料的不同能夠直接影響整件旗袍的大感覺,必須了解自己想要的風格。現在有些店鋪會推出一些自己設計定製的古布系列,圖案手感雅緻情趣,令人喜歡,也是十分值得推薦的。面料最好都要求師傅過水,真絲的話通常會縮10%左右。

手工圖案
品牌旗袍定製是一定會有精美的手工圖案,能體現更多的個人品味和審美情趣。可以綉花,可以手繪,當然也可以綉花加手繪。 傳統旗袍最多人定製,綉花的話最好的用光滑有垂感的真絲面料,不能太薄。不推薦織錦緞,太泛濫,沒有品質感。
領口款式
品牌旗袍定製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領口十分別致,通常傳統旗袍的領口基本是立領式的,根據脖子的長短,可分為一顆扣,兩顆扣,或者是三顆扣。如果有美麗的天鵝般的長脖子,三顆扣則非常適合。無扣是較早期女性旗袍的風格,喜歡款式簡潔的不妨嘗試一下。

2. 海派旗袍上海八大旗袍名店

無論是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流露出的60年代成熟女性的妖嬈多姿,還是湯唯在《色戒》中演繹的40年代年輕女性的玲瓏秀氣,都讓所有愛美的女性為之瘋狂。女性的衣櫥怎麼都少不了一件精緻的旗袍。想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旗袍,就不得不提長樂路和茂名路這兩條出名的旗袍一條街。只要是老上海,都知道這里的旗袍最地道,工藝最好,許多姐妹在結婚前都會來這購買或定做一套屬於自己的婚禮旗袍。在這里,不僅有昂貴的手工旗袍,也有新式的改良旗袍。旗袍品牌也很多,既有中華老字型大小,也有充滿時尚氣息的旗袍店。
1. 蔓樓蘭旗袍
作為上海最知名的旗袍品牌之一,這家旗袍店的款式多樣,做工精緻,面料以真絲為主,蘇綉旗袍是此店的一大特色。除了婚禮服以外,中式風格的日常裝、聚會禮服等都可以在這里找到。
2. 龍鳳旗袍
中華老字型大小龍鳳旗袍保持著傳統的手工工藝,製作而成的旗袍具有傳統氣息,選料講究,工藝精湛。
3. 麗古龍旗袍
麗古龍旗袍的各色手工織就的布匹特別,工藝精美。
4. 瀚藝旗袍
除了傳統旗袍外,瀚藝旗袍的綉花旗袍也是一大特色。店裡的旗袍均出自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師傅之手。瀚藝的名氣在文藝圈裡相當大,經常有各國名人和明星慕名光顧。
5. 名模杜鵑為《VOGUE》拍攝的一套寫真中,那幾件唯美的旗袍也出自空橋瀚藝之手。
6. 金枝玉葉旗袍店
一家經營傳統以及改良旗袍的定製店。老闆葉子本人就是一位設計師,常常會借鑒國外時裝設計師的靈感,把流行元素應用在旗袍上。
7. 真絲大王旗袍店
面料種類多,質量上乘,價格昂貴。
8. 孫家小姐旗袍店
量身定製,注重前期服務。
9. 辛妮旗袍店
款式多,好多改良旗袍。面料以普通真絲面料、滌面料、織錦緞為多,工藝一般,價位便宜。
(2)上海旗袍師傅擴展閱讀
旗袍(qipao, cheongsam)是傳統女性服飾之一,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時漢族女性參考滿族女性傳統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礎上設計的一種時裝,是一種東西方文化揉和具象。在現時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國的女性服飾文化象徵意義。

3. 珠海哪裡有訂做唐裝、旗袍的

珠海市憶古情服飾有限公司,是專做唐裝旗袍的老字型大小的店了,是上海師傅量身製作定做。地址:珠海市香洲區香寧一街2號一單元102房,打電話:0756-8229758 2622547 找楊先生聯系。
http://dian.koubei.com/50005145/fanginfo.html

4. 在上海做旗袍的師傅一個月能有多少的攻

上海。坐騎口的師傅一個月能有多少功?這個在上海。做做氣不好的,一天能賺不少錢。大約就是給老闆做。給開工資一個月也就是2000來塊錢。

5. 回憶舊上海的「旗袍盛事」

金泰鈞,上世紀30年代出生於上海,14歲進入老鴻翔,成為金家第二代中唯一學習服裝專業的傳人。回憶起那時候的「旗袍盛事」,滿頭華發的他,臉上浮現出一絲溫暖。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盛事作為一名中國人,作為鴻翔公司的嫡傳後代,盡管已是滿頭華發,但每每講述起那段歷史,76歲的金泰鈞的眼神里總流露出自豪的神情。「鴻翔是中國人的驕傲」,解放前上海就有自己的服裝品牌,而當時來鴻翔定做衣服的都是政界、文藝界的名人。14歲進入鴻翔,金泰鈞成為金家第二代中唯一學習服裝專業的傳人。辦公室在南京西路上,寬敞而明亮,和他一起辦公的還有一位猶太籍設計師,還有一位試衣模特,金老先生的座位就在落地玻璃窗旁,轉眼就能看到窗外的商鋪和人群。拿著粉筆,從畫、到剪,60年過去了,這些過程依然沒有變。「時裝特別講究造型立體感,男裝一般裁剪完就可以了,而按照規矩,女裝樣版完成後,還需要簡單的縫合,製成樣衣。」通常的裁縫一天可以做兩套,做完之後讓模特試穿,然後進行修正。「我們常常第一天做完後,第二天回來再檢查,主要是看細節是不是到位。」從製作工藝上看,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逐步發生了變化,袖口、掛肩改小了,腰部、下擺、胸部位置都收緊了,但是長度都還在小腿以下。此外,裁剪的結構,也從平面變成立體的了。說到這里,金泰鈞伸手比劃了一下:「以前,放在桌子上能攤平的,現在是放不服帖的,最特別的是,當時的旗袍增加了胸省,類似於打了蓋,這是很有標志性的,因為在此之前的女性都是束胸,緊緊綁著胸部,而上世紀30年代受到外國文化影響,女性開始突出胸部曲線。」電影明星紗廠女工都穿旗袍30年代的上海已經非常接近國際時尚,能看到國外的Vogue、Harper's、Bazaar等時尚雜志,還有原版的裁剪書,以及正在上海風靡的好萊塢電影。下班之後,金泰鈞常常提早到電影院,找個沙發坐下,一邊悠閑喝茶,一邊觀察來往客人的穿著,電影里國外演員的服飾裝扮,他會特地記下,回家再把款式畫出來。以前的上海,中西裁縫都是分開的,旗袍本來是中裝裁縫的專利,但是由於旗袍消費量實在太大,越來越多的做西式服裝的專店也開始做旗袍,老鴻翔也是如此。「主要還是為了方便顧客,因為很多人都是裡面旗袍,外面穿西式的外套,到了上世紀40年代中的時候,旗袍已經完全西化,延伸為現在的式樣,當時的名稱為改良旗袍,也叫中西式旗袍,不像現在統稱旗袍。」旗袍消費量大到什麼程度呢?金老先生說:「幾乎所有年齡的女人都穿旗袍,包括小學生,當時的旗袍有棉的、皮的,各種材質,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穿。穿旗袍的不僅是有錢人家,當年,上海的紗廠女工也都穿旗袍多,因為這樣比較涼快。」考究的人家在結婚的時候,也一定會換幾套旗袍穿。金老先生回憶起自己結婚時候,愛人除了兩套禮服之外,中間還換上了4件旗袍,分別綉著梅蘭竹菊的圖案。愛人一直穿旗袍,直到解放。鴻翔師傅按營業額提成做鴻翔的工人是一份十分誘惑又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一大半的營業員都會說流利的英語,他們先要接受3—7年的培訓,學會裁剪、縫紉,成績合格後才能做營業員。收入是按營業額提成算的,如果賣出100件衣服,那麼月收入就相當於4.5件的價值。如果換到現在的行情,如果每件服裝售價2000元,那麼營業員的月收入就是9000元。

在老鴻翔,有一個小組就是負責專門做旗袍,金泰鈞清楚記得那個巧手張師傅,率領6-7人的小隊專門攻克旗袍。「在鴻翔做衣服,價格很高。」一般的顧客,如果專門做旗袍,會去外面的小鋪子,那時候大部分的小裁縫店都是一個師傅帶幾個學徒的形式,通常沒有像樣的門店,很多時候是提供上門服務。而來鴻翔做旗袍的多是有錢人家,他們通常會配套著做,比如做一件大衣,再加一件旗袍。「當時做一件長大衣,光支付給工人的工資就有20.2元,還不包括面料,所以一件大衣的工錢至少50元,而旗袍價格大概在10-20元,外面的小裁縫店可能只需要4-5元。」雖說在老鴻翔做一件旗袍的價格翻了外面小店幾個跟斗,但那時有一種觀念一直存在,做旗袍不去龍鳳或者鴻翔,那是掉身價的。從做裁縫的父親這里,金泰鈞學習到了扎實的裁剪技藝。他認為裁剪和設計是不可分割的部分。「脫離裁剪與工藝,不可能成為好的設計師,設計師光會畫圖是不行的。」當時中國的裁剪技術已經非常了不得。金泰鈞回憶,有一個英國人前來應聘做裁剪師,還出示了自己在英國獲得的專業文憑,要求工資是鴻翔師傅的三倍,金泰鈞拿了兩張同樣的設計效果圖,讓洋裁縫和鴻翔師傅同台競技,結果鴻翔師傅早就做完了,洋裁縫還在那邊埋頭畫圖。量體步驟:全身上下36處旗袍一定是要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要求測量全身上下36處,紐扣花樣更多達數百種。然而隨著批量化時裝的沖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目前,傳統的旗袍製作技藝已瀕臨失傳,很少有人再能穿到由傳統工序製作而成的旗袍了。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身著20多套旗袍、裊裊婷婷的身影打動了不少觀眾的心。像一陣風吹動人們心中對美的渴求,一襲旗袍總能穿出百樣風情。從那時起,旗袍店又扎堆似的遍地開花。雖然申城街頭不乏旗袍制衣店,但在上海藝術研究所的專家看來,真正的旗袍一定要是要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要求測量全身上下36處,紐扣花樣更多達數百種,以這個標准來看,許多旗袍店的做法明顯過於粗糙。鴻翔的老裁縫金泰鈞也告訴記者,常見的裝飾法主要有鑲、滾、嵌、盪、盤、綉、貼等幾種,這和現在使用的手法幾乎完全接近,比如有一種花式叫做如意頭,就非常有技術含量。「我看見過手工最好的衣服,大概有200多個『如意頭』來裝飾,但現在估計已經沒有人會做了,非常可惜。」「旗袍裁剪適體、做工精良、裝飾獨特,最是講究量體裁衣和手工技藝,但因工藝精巧、耗時長久而受到現代成衣化發展的沖擊,傳統工藝已瀕臨失傳。」高春明這樣說道。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負責人張黎明表示,「要保護的並非旗袍本身,而是其製作工藝。我們再不注意對技藝進一步傳承和保護的話,幾年之後,這些就永遠找不到了。」據了解,為旗袍製作工藝「申遺」的包括上海藝術研究所和「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上海龍鳳中式服裝等單位,最後結果將於6月9日「文化遺產日」揭曉。此外,上海藝術研究所專家也正趁此次「申遺」的機會,再次梳理旗袍的發展史。這交織著近代與現代歷史轉型時期社會風尚、審美心理、文化習俗的旗袍,將通過日後舉辦大型旗袍服飾展的方式,向市民展示蘊涵其中的悠悠文化。據介紹,旗袍原是清朝的旗人著裝,立領、右大襟、下擺開衩等特點,非常適合東方人的體形特徵。而旗袍的發揚光大,則是和上海聯系在一起的。上海藝術研究所所長高春明稱,旗袍因「旗人之服」而得名,雖然出現在北方,但「發祥地」卻是上海。上世紀20年代,經過改良之後的旗袍在上海女性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吸納了西式立體剪裁方法,特別加入了連衣裙、晚禮服等巴黎時裝元素,顯示出女性玲瓏有致的曲線和曼妙身材,此時,這種旗袍與最早滿族的寬大袍服已是大相徑庭,除保留原有旗袍的核心元素外,在裁剪、裝飾、質地、趣味上的創新,已使古老的服裝如鳳凰涅槃般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隨著設計和手藝的不斷改進,旗袍樣式日益繁多。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周璇等一批電影明星,以及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各大報刊雜志的文化傳播中,無一不是以旗袍作為重要元素,無形中大大推動了海派旗袍的發展,甚至風靡全國,幾乎成為中國女性的標准服裝。此後,加上社會審美觀念的變遷和生活節奏的變化,旗袍漸漸淡出人們的日常服飾,僅在一些較為特殊的場合下露露臉,但高貴、典雅的氣質象徵則一直延續了下來。

6. 上海哪裡做旗袍最好

上海的旗袍製作地點眾多,但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是一個值得推薦的選擇。地址位於陸家浜路399號(近南浦大橋),這里不僅面料種類豐富,而且定做的價格相對親民,大約在300至500元之間。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台灣的居民及外國人常會選擇這里製作旗袍。

此外,淮海路長樂路附近也聚集了不少製作中裝旗袍的店鋪。不過,這里的旗袍價格普遍較高,對於預算有限的顧客來說,可能需要考慮其他選擇。盡管價格較高,這些店鋪依然提供高品質的定制服務,適合追求時尚與品質的消費者。

選擇旗袍製作地點時,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出合理選擇。對於尋求性價比高、面料多樣化的顧客,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是不錯的選擇;而對於追求高品質、願意支付較高價格的顧客,淮海路長樂路附近的店鋪同樣值得考慮。

無論是哪一種選擇,旗袍製作都是一項細致入微的工作,需要顧客耐心挑選面料和樣式。製作過程中,顧客可以與製作師傅深入溝通,確保最終成品能夠完美貼合個人需求。通過精心挑選和定製,每一件旗袍都將成為獨一無二的時尚單品。

7. 《師傅》裡面的旗袍大長腿是誰

《師傅》裡面的旗袍大長腿的扮演者是李博。

在《師父》這段對打戲中,李博穿著短旗袍與對手拼雙刀,還全程用腿,而且劈叉動作一個接一個,給人的感覺是角色本身不重要了,那雙大長腿才是重點。

該片講述了南派宗師陳識北上開武館,由此觸發一段民國武林傳奇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12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人物簡介:

李博,字熙然,英文名 Crystal,出生於黑龍江省的她率真而陽光,簡單而乾脆,熱情而豁達。初見這位音樂女博士,被她的美麗優雅,陽光單純所打動。

她干凈的眼神透著堅韌執著,甜蜜的聲音里映射清新脫俗,純凈的笑容里透露著蕙質蘭心。飽受中國傳統音樂傳統文化熏陶的她身上蘊含著中國的古韻美。

這樣一位佳人為了自己的教師夢多年來的鍛煉,練就一身「武藝」,成為了一個不僅會唱歌、會主持、會演戲、會教學、會寫作、會科研、做學問「一專多能」人才。

8. 淺談匠人精神

關於匠人精神,俞敏洪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經營,用心闡釋人生」。

李宗盛這樣說:世界再嘈雜 匠人的心絕對是安靜的 面對大自然森林的素材 要先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

可見,匠人精神:是一種做事的態度,專注做一件事,做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匠人精神體現了專注與堅持的魅力。

來自於上海的旗袍大師,褚宏生,讓中國的旗袍之美名揚國際!被譽為百年上海的旗袍傳奇!出生於1918年的褚宏生,16歲開始學徒,從「小裁縫」做到「老裁縫」用了80餘年。

經過他密密縫縫的旗袍不下五千件。先後為影後蝴蝶,宋氏三姐妹,杜月笙,鞏俐,孟庭葦等等手工縫制旗袍,用孟庭葦的話說:他做的旗袍就像皮膚一樣。

褚宏生旗袍店的特點在於對尺寸的精準,就是根據不同客人的身材旗袍進行量身定製手工修改。旗袍最講究"可身",多一分則肥,少一分則窄。

做一件旗袍,需要量衣長、袖長、前腰部、後腰部等26個尺寸,褚宏生的皮尺在客人身上的各個部位遊走,量出一套旗袍的尺寸,他眯起眼睛,腦海里已勾畫出成衣的模樣。

有一次影星鞏俐特意安排自己的助理過來找褚宏生做旗袍,她很多通告無法親自來到店裡,助理只拿出一張鞏俐拍戲時穿旗袍的照片,褚師傅通過目測決定給鞏俐做衣服!在了解了相關的幾項數據後,又結合鞏俐本人的氣質和材料以及對材料的喜好,褚宏生硬是做出了一件讓鞏俐感到非常合身的海派旗袍!

旗袍匠人褚宏生說自己就是做了一輩子旗袍的"裁縫",他用畢生心力沿襲傳統工藝,專注做旗袍,讓每一件旗袍不僅體現了女性美,更弘揚出了東方文化,讓中國旗袍之美點亮世界。褚老一針一線間旗袍的熱愛,對尺寸的精準把握以及謙卑敬業的態度,讓我們由衷贊嘆,更是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續寫著匠人傳奇。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手工製作離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很多大型企業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大量的流水線作業讓工人們冷漠和疲憊。甚至機器人的加入讓產量年年翻倍,質量卻成了「差不多就行了」。

正是這種對產品質量的差不多,讓多少礦工失去生命。小張是某國有企業的車間工人,主要給煤礦企業生產液壓支架。工作枯燥乏味不說,還有毒有害。無論春夏秋冬,小張和工友們都是穿著厚厚的工作服,裡面還要套上保暖衣保暖褲,冬天還好夏天車間里又悶又熱,天天出痱子。

這讓工人們苦不堪言。由於工廠實行計件制,大家都忙於多出數量,多掙錢,有些時候,並沒有嚴格按照生產工藝生產,想著差不多就行了,也許質檢查不出來。事實上,質檢部門也是同樣的心理,對於出口國外的產品把控嚴格,層層把關。

而銷往國內的尤其偏遠地區小礦井的,質檢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什麼?因為價格低,工廠利潤低,自然製作成本也受到了壓縮。工人們忙著賺錢,工廠疏於對質量的把控。導致礦井坍塌時,液壓支架形同虛設,礦工的生命得不到一絲保障。

試問,質量就是生命只是一句口號嗎?對待工作的態度呢,加工的專注到哪裡去了?難道基層的工作就不需要匠人精神嗎,這樣的產品也能貼上中國製造?

嚴謹,一絲不苟。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採取嚴格的檢測標准,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用專注的態度,一流的服務去創造市場價值。這不是一代人的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傳承。

無論各行各業,你是商人,企業家,理發師,還是車工木工,都是匠人精神來打磨自己。不管傳統手工製作還是機械化量產,都要讓沒一件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讓中國范兒的名片更閃亮。

工作是一種修行,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種什麼精神支撐呢?那無疑是匠人精神,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秉承匠人精神,並世代傳承。

與上海旗袍師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粉色襯衫配綠色外套 瀏覽:508
上海旗袍師傅 瀏覽:519
男生穿自己設計女裝 瀏覽:529
看到街上有人穿旗袍 瀏覽:203
杏色皮一體短款外套怎麼搭配 瀏覽:575
領帶怎麼系都會視頻 瀏覽:100
藍色衣怎麼搭配下半身 瀏覽:774
r100童裝品牌及商品 瀏覽:967
如何辯證冬天睡衣好壞 瀏覽:63
旗袍扣繩子怎麼編 瀏覽:735
褲子穿一會特別容易皺怎麼辦 瀏覽:125
帽子上的圖案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704
山東臨沂批發羽絨服 瀏覽:73
怎麼分辨黑色褲子占不佔 瀏覽:233
春芽子校服廠家 瀏覽:104
開口衣怎麼配衣服 瀏覽:640
香港警察白色制服什麼級別 瀏覽:453
波司登羽絨服腋下開線怎麼維修 瀏覽:202
漫畫版衣怎麼畫 瀏覽:239
旗袍扇子姿勢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