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旗袍款上衣圖片

旗袍款上衣圖片

發布時間:2025-09-26 15:39:55

A. 傳統文化在身邊,東方胸針——旗袍之美三分在壓襟

旗袍最能襯托中國女性的婀娜身姿。



旗袍早已是家喻戶曉,然而旗袍上重要的裝飾壓襟卻並沒有廣為人知,近年隨著《如懿傳》、《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影視劇的熱播,再次走入愛美女性的視野。




壓襟就像是東方胸針,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旗袍之美更添靈動。

顧名思義就是壓住衣襟,壓襟的一個作用是壓住輕薄的衣衫。明清時期女子上衣肥闊,風一吹便鼓鼓囊囊的,而壓襟可以令衣物平順,體現出人的儀態美。另外人在行走時壓襟上的墜飾彼此相觸,發出輕柔細碎悅耳的聲響,聽之令人心生愉悅。

《延禧攻略》不僅劇情好,服飾也讓觀眾大飽眼福。而女人的關注點有一半都會看妝容、看配飾,這部劇中的後妃各個風情萬種,著旗袍、踩花盆底,搖曳生姿,胸前壓襟是隨身形之起伏輕輕晃動,更顯身姿綽約。

有舊詩曰:

只聞香襲人,不知香何因。

抬頭看少婦,胸前動壓襟。

珠寶玉石自古受女子喜愛,壓襟的使用沒有等級之分,所以有能力的選材珍貴些,沒有財力的也可以置辦簡單的,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劇中的嬪妃身著或素雅或艷麗的旗裝,配上相得的壓襟,隨便一個畫面都是賞心悅目的美人圖。

所以說,胸針點綴了洋裝,壓襟點綴了漢服與旗裝。材質各異、形狀不一,或長或短,或雅或艷,與衣物搭配可謂相得益彰。尤其是少婦佩戴,更顯身姿美妙。






壓襟的基本形制是上、中、下三部分銜接而成器,上端是單條圈狀用來掛旗裝的第二顆紐扣,或銀質或絲線編織而成。中間部分為事件的主件,稱為「事件壓口」,體型較大;下端以銀鏈綴著小件銀器、鈴鐺或流蘇。


十八子壓襟

在影視劇中,有時會看到她們將手串樣的物件掛在第二顆紐上,其實這就是傳統的十八子壓襟,也是最特別的一種壓襟。我猜測,最早應該是因為希望首飾一物兩用,慢慢地發展成十八子點綴其他掛飾的款。在古代,人們對手串極為喜愛,既能放在胸口裝飾,也可以取下來戴在手上,一飾二用。

簡單流蘇墜飾

還有一些壓襟非常簡單,一顆小小的珠寶,配上長長的流蘇,看似簡單卻別有一種靈動,尤為適合女孩使用,豆蔻年華,只需簡單配飾便是枝頭最美的花。


長款壓襟

這類壓襟樣式或簡單或繁復,簡單者一根主線穿若干朱雨,繁復者幾根主線並行珠玉用量更多極具華麗之感。用於衣物的配扮更顯莊重。






看了這些圖片,怎麼樣是不是已經心動了?要去購置一件旗袍、幾款壓襟了呢?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B. 急!!! 1840到1949 中國百姓服裝的變遷

1840年,我國民族主要以滿足為代表,滿足的傳統服飾為滿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為長期適應寒冷氣候而選擇了包暖性較好的袍裝作為日常服飾。在明朝中期滿族吸收中原漢族的襖式服裝,改進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裝」也稱「旗袍」。清朝建立後由於滿洲貴族統治者的強制性推廣,旗裝在全國通行,但很快與漢族傳統服裝相融合。到民國時期又加入了現代西方時裝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旗袍。二十世紀以來,滿族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傳統的服飾已十分鮮見了。滿族先民是游獵民族,在理發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為了適應長期游獵跋涉的生活,滿族男子選擇了辮發作為發式。其做法是先將額前部的頭發剃光,以避免遮擋視線,便於射箭或格鬥。後部的頭發不作發籍而是梳成發辮,以適應騎馬顛簸。這種發式曾在清代為統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國強制推行。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1840——1911年的歷史講完了

再說說1911——1949的歷史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滿族消亡了
建立了民國主要以中山裝為主

在清朝(1644年~1911年),中國男子都是按照滿族的式樣梳理頭發,穿衣戴帽,一直延續到20世紀之初。雖然中國已步入了近代史的征途,但傳統服裝仍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服裝仍沿用著傳統的長袍、馬褂、瓜皮帽等式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之後不久,傳統服式開始受到外國服式的一些影響,出現了一些改變,但基本式樣仍保持著原有的狀態,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才出現了一些根本性的變革,它象徵著清王朝的徹底崩潰和一個時代的終結。辛亥革命不僅帶來了社會的劇變,而且也促使服裝的變革更為迅速而明顯。中山裝就是在這一變革中誕生的。
中山裝是中國現代服裝中的一個大類品種。其上衣的左右上下各有一個帶蓋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褲,這是辛亥革命後流行起來的服裝,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做臨時大總統時穿用而流行於世,故稱中山裝。毛澤東主席對「中山裝」很欣賞,他一直堅持穿中山裝,因而國外朋友又稱中山裝為「毛式制服」。它具有我國民族的特點,穿著簡便、舒適、挺括,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曾規定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裝的由來,據說是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樣式繁瑣,穿著不便,而中國服裝在實用上亦有缺點。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孫中山到越南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河內由廣東人黃隆生開設的洋服店,為了節省外匯,並能體現中國國情而授意黃隆生設計一種美觀、簡易而又實用的中國服裝,黃參考了西歐和日本服裝式樣,並結合當時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和學生裝而設計縫製成的。但是,也有資料稱,中山裝原由當時的軍裝改制而成的。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已經穿過的陸軍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後仍有點像軍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裝」,更非「西裝」,店員便為之起名為中山裝。由於孫中山先生在海內外聲望很高,這種服式便不脛而起,迅速流傳全國。當時的中山裝背面有縫,後背中腰有帶,前門襟釘9個紐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襇」。後來逐步演變成現在的款式:關閉式八字形領口,裝袖,前門襟正中5粒明紐扣,後背整塊無縫。袖口可開叉釘扣,也可開假叉釘裝飾扣,或不開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對稱,有蓋,釘扣,上面兩個小衣袋為平貼袋,底角呈圓弧形,袋蓋中間弧形尖出,下面兩個大口袋是老虎袋(邊緣懸出1.5~2厘米)。褲有三個口袋(兩個側褲袋和一個帶蓋的後口袋),挽褲腳。很顯然,中山裝的形成在西裝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國傳統意識,整體廓形呈墊肩收腰,均衡對稱,穿著穩重大方。
中山裝自1923年誕生迄今,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著的服式。中國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中山裝的創始人。
1923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褲子是: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後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著方便,也很適用攜帶隨身必需品。
協助孫中山先生創制中山裝的助手名叫黃隆生,廣東台山人,原在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孫中山先生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其店購物,相與攀談。黃隆生獲悉面前顧客即為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大為傾倒。懇切要求參加興中會,為革命出錢出力。1923年黃隆生隨孫中山先生在大元帥府任事。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裝時, 曾請他幫同規劃和負責縫制,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
當中山先生穿起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的(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 中山裝由於具備好看、實用、方便等優點,所以一經孫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C. 越南旗袍的特點

越南長衫除了手工精細考究外,還不相當講究穿著的身段,因此每個人穿起來都非常合身好看,個人和衣服都格外凸顯啊娜多姿。頭戴竹笠、身穿開叉長衫及一襲長褲,恐怕是大多數人從越戰片中或圖片獲得的「越南人」印象,但如果你是乘搭越南航空公司的飛機到越南,機上空中小姐的傳統服飾,一定會使你忍不住多看兩眼。這種已成為越南國服的傳統服裝「ao dai」,有點類似滿清國的旗袍。長衫部份,腰部以上剪裁合身,腰部以下寬敞,左右各開叉至腰部,內著寬筒喇叭褲。極盡合身的上衣,配上飄逸的裙擺及長褲,無疑將嬌小玲瓏的身段襯托得更優美, 特別是開叉下似隱若現的白皙小腹,更不時流露萬種風情。

D. 劉芳菲穿黃色羽絨服綁腰帶,顯瘦氣質擋不住,這樣的穿搭你喜歡嗎

央視主持劉芳菲真夠豐滿,穿黃色旗袍采訪,這「馬蜂腰」主持人里少見時尚圈說它是個圈真是一點不假,如今的時尚圈款式豐富,比如說旗袍,上個世紀的單品終於在這幾年又開始流行起來了。

所謂東方女性的標志,它稱得上是獨一無二的,獨特的版型還有設計盡顯女性魅力,尤其是當下的旗袍裙還融入了現代風元素,輕輕鬆鬆穿出時尚魅力。


在眾多的央視女主持人當中,劉芳菲的穿搭給我的印象絕對是最深刻的,憑借著過硬的基礎身材,劉芳菲除了不能扮嫩之外,幾乎大部分的穿衣風格都能完美駕馭,尤其是走氣質型的造型,真的堪稱穿搭教科書一般,美得過分,把一件件單品匯聚在一起,沒有一絲絲的違和感。

下半身搭配一條基礎的黑色修身小腳褲賣力幹活的樣子簡直太接地氣了,通身色彩的搭配張弛有度,既有黃色的鮮亮和顯白,又通過黑色的小腳褲進行色彩的中和和穩重感的呈現,即便是私下不上班的時候,劉芳菲的衣品也照樣是同齡女性穿搭中的範本。

與旗袍款上衣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側邊條紋褲白褲子怎麼搭配上衣 瀏覽:980
旗袍款上衣圖片 瀏覽:598
斯洛伐克男裝批發 瀏覽:729
黑夾克配白褲子 瀏覽:840
亮色絲織裙子上的印子怎麼洗干凈 瀏覽:188
黑色羽絨服配什麼耳釘 瀏覽:8
外人帽子 瀏覽:51
睡衣杯子刮鬍刀 瀏覽:79
修身長款t恤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969
華晨宇戴帽子笑的圖片 瀏覽:436
斜紋布可以做睡衣嗎 瀏覽:488
女士參加婚禮穿風衣行嗎 瀏覽:182
中國明星風衣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508
小清新襯衫男款 瀏覽:699
尖帽子羽絨服好看嗎 瀏覽:733
中老年羽絨服批發代理貨源排行 瀏覽:78
歐時力羽絨馬甲批發市場 瀏覽:536
女士加絨牛仔褲品牌廠家 瀏覽:329
白帽子配什麼外套好看嗎 瀏覽:924
棕色鏤空衣怎麼搭配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