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旗袍秀的節目介紹
2015年5月16日,在中國舉行的「世界吉尼斯旗袍秀」活動,旨在弘揚和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欣賞東方女性的柔美風姿。活動不僅展示了中華旗袍文化的深厚底蘊,還吸引了全球范圍內420個分會場近15萬名女性共同參與。
當天,這些女性身著各式各樣的旗袍,從典雅的傳統款式到現代創新設計,共同參與到這一盛大的活動中來。旗袍以其獨特的剪裁、精美的圖案和莊重的氣質,成為了此次活動的焦點。參與者們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同時展示,使得這項活動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文化盛宴。
此次旗袍秀活動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官方認證,這不僅是對參與者的肯定,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肯定。通過這一活動,世界各地的人們不僅能夠近距離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還能夠了解到旗袍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的獨特之處。
旗袍,這一源於中國的傳統服飾,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它不僅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更是一種美的表達。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風採的舞台,也為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此次「世界吉尼斯旗袍秀」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參與其中的女性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風採的機會,更為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旗袍,這一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符號的傳統服飾,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2. 戰愛春是全球哪一個旗袍會長
兩人都不怎樣,汪能騙人,但是水平高一點,戰的水平太低,騙騙剛認識的人可以。
3. 世界吉尼斯旗袍秀的活動意義
活動旨在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全世界了解欣賞東方女性婉約之美,了解中華旗袍文化的博大精深。挑戰「世界吉尼斯旗袍秀」活動在同一時間在全球范圍內舉行,並已申請吉尼斯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中國旗袍會全球將近420個分會場、近15萬的女性身著旗袍走向世界。
據了解,中國旗袍會倡議把5月16日作為中國的「旗袍文化節」。每逢此日,該協會都將在全球舉辦與旗袍文化相關的系列活動,弘揚中華文化傳播的正能量。
4. 為什麼穿旗袍飽受爭議
最近看了一個帖子,說15萬人穿旗袍破吉尼斯世界紀錄。之後就有人評論:為何不是漢服?旗袍實在是太風塵了。也有人說:旗袍就適合迎賓小姐穿?諸如此類的爭論聲還有很多,可旗袍有錯嗎?沒有。那麼為何穿旗袍飽受爭議呢?
第一:中國人骨子裡還很傳統。旗袍作為展現女性身材美的服飾,比較凸出女性身材曲線美,而且旗袍兩側開衩較高,正是如此,一大部分傳統的中國人骨子裡接受不了旗袍的開放。
第二:民國時期,上海灘、百樂門,旗袍女子風姿綽約、嫵媚迷人,這在很多人印象中,會將旗袍與紙醉金迷、燈紅酒綠聯系在一起,這種根深蒂固的想法讓旗袍成為了爭議的對象。
第三:旗袍成為了很多不良場合的代名詞,尤其是有些賣家的旗袍低俗、廉價,而且款式艷俗,這是不能被骨子裡傳統的中國人能接受的。而且,這類旗袍拉低了人們對美的欣賞,降低了旗袍的文化品位。這也是人們對穿旗袍飽受爭議的原因之一。
5. 世界吉尼斯旗袍秀的活動時間
茂名分會場設在官山四路東園大酒店二樓,活動在9:30正式開始,10:00-12:00與世界同步萬人旗袍走秀,現場有數百名身著旗袍的油城女性同時亮相T型台,秀出優雅東方女性的魅力,秀出中華旗袍文化無限底蘊!最為特色的是,出席今天活動的嘉賓個個都身穿旗袍禮服,隆重其事。本次盛會有來自茂名各大商會的貴賓、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眾多新聞單位的朋友五百多人共同見證了這個美麗的時刻。
6. 中國的符號:旗袍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個世紀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全國各地。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級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
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滿族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刺綉精細。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較少,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
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
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琵琶襟旗袍禮服——
此外還有雙圓襟旗袍、雙開襟旗袍等款式。
宋美齡衣櫥內的旗袍件數,大概現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無人出其右者。宋美齡的旗袍件數多,和有一個勤奮的裁縫師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
這位裁縫師傅叫張瑞香,是一位男性裁縫師。張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齡那樣愛護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手工細巧、忠心耿耿。
張瑞香幾乎每天都在不停趕工,為宋美齡製作旗袍,他大約每兩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後,張瑞香就把新旗袍捧到宋美齡面前邀功。宋美齡一般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櫥里妥為保管,然後便再也沒見她穿過,因而,宋美齡的旗袍大概穿來穿去,總是那幾套,不會有太多的更換。
張瑞香除了過年除夕那天休息外,其它時間都在做衣服,而且只為宋美齡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們為了投其所好,送宋美齡的東西多半有衣料,這些綾羅綢緞,就夠張瑞香一年忙到頭。宋美齡的超大型衣櫃,便成為世界最大的旗袍儲藏室。
[編輯本段]【小貼士】
1.選購
旗袍品種如此繁多,選購時應注意以下兩點。要根據自己穿用需要而定。如結婚禮服(旗袍)不僅面料質地上乘而且色彩鮮艷奪目,充滿喜慶色彩;迎賓赴宴禮服(旗袍)面料應高級華貴,色彩柔和大方,外觀穩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隨心所欲,突出個性及體型美,穿著舒適大方。
市場上成衣旗袍的規格是按大眾化的身材體型量制的。由於每個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趨於緊身、抱合性強的服裝,尺寸規格則是選購旗袍的重要指標。所以,購買旗袍必須准確地測量出自己的「三圍」,即胸圍、腰圍、臀圍,並與旗袍:「三圍」相適或略有餘。然後,在更衣室試穿觀其「三圍」是否貼體舒適,其次還要觀領子、衣身、袖子的長短與肥瘦等。旗袍尺寸大小的選購不同於連衣裙等服裝,要求十分嚴格,否則將會失去其風格和獨到之處。
旗袍面料的選擇:旗袍選料是很廣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選擇純棉印花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什色府綢、各種麻紗、印花橫貢緞、提花布等薄型織品;自製的短旗袍,輕盈、涼爽、美觀、實用。春秋季可選擇化纖或混紡織品,如各種閃光綢、滌絲綢、以及各種薄型花呢等織物。這些織品雖然吸濕性、透氣性差,但其外觀比棉織品挺括平滑、絢麗悅目,在不冷不熱的季節中穿用很適宜。
禮賓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夏季穿用,旗袍面料應選擇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該織品質地柔軟、輕盈不粘身、舒適透涼。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應選各種緞和絲絨類:如織錦緞、古香緞、金玉緞、縐緞、喬其立絨、金絲絨等等,這些高級面料製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現東方女性體型美、點線突出,豐韻而柔媚,華貴而高雅,如果在胸、領、襟稍加點綴裝飾,更為光彩奪目。
7. 世界吉尼斯旗袍秀的參加人數
全球15萬人同時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人數最多旗袍秀,其中有超過10萬名華裔女性參加。
紐約旗袍分會有超過100餘名華裔女性參加今晚活動,其中上到年近70歲的老人,下到僅有4歲的兒童,希望藉此展示華人女性的婀娜和優雅的風韻,傳播中國服飾文化的內涵和華美。
一名已經60歲的趙女士表示,此次活動特別有意義,30多年前來美國箱子里最值錢的一件物品就是從香港帶來的旗袍,如今再次穿上旗袍和眾多女同胞們一起,感覺大家一個比一個美。
8. 宋美齡的御用裁縫,他用了一輩子的時間,詮釋了什麼的精神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程程說歷史時間,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近代史,相信大家都聽過宋美齡的大名吧,咱們都知道宋美齡是咱們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咱們也知道蔣介石跟宋美齡的愛情故事,今天咱們不來談那些所謂的愛情,咱們今天來談一談旗袍,咱們都知道宋美齡基本上穿的都是旗袍,而據說在宋美齡的衣櫥里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旗袍,咱們都知道宋美齡自小便留學在美國,生活方式自然也非常的洋派,甚至她回國後還有氣質保持著西式的飲食習慣,但是唯獨旗袍是她無法割捨的東西,那麼究竟為什麼呢?
可能有很多人會瞧不起一個男人做針線,也會覺得他只是個小人物,不值得掛齒,但是咱們今天想說的是他身上的這種精神,張瑞香身上的這種精神是咱們當代社會非常缺少的一種精神就是咱們所說的匠人精神,可能他做旗袍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他卻做了一生,一生他只做一件事,就是做旗袍,這種精神就是咱們現在非常缺乏的,一件事情你做一年兩年沒什麼十年二十年也沒什麼,可貴的是你一生都在實踐這件事,那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不管是出於熱愛還是什麼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好了今天的民國小故事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諸位的觀看,歡迎大家踴躍留言。
9. 旗袍文化的旗袍軼事
宋慶齡與旗袍
海倫·福斯特·斯諾是《西行漫記》的作者斯諾的遺孀。此書記錄了他與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時期的會晤。一九三一年海倫第一次去上海時,年僅二十三歲。海倫的好友波莉在全美到處為中國為「工合」籌款,宋慶齡得知後送了她自己的旗袍並囑咐波莉在全美各地演講時穿上。斯諾夫婦到達菲律賓繼續為中國為「工合」籌款,波莉將旗袍又送給了斯諾夫婦。1998年3月17日,58年後,這件漂亮的旗袍從美國回歸中國,回到了北京後海北沿四十六號宋慶齡故居。
宋美齡衣櫥內的旗袍件數,大概現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無人出其右者。宋美齡的旗袍件數多,和有一個勤奮的裁縫師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這位裁縫師傅叫張瑞香,是一位男性裁縫師。張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齡那樣愛護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手工細巧、忠心耿耿。張瑞香幾乎每天都在不停趕工,為宋美齡製作旗袍,他大約每兩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後,張瑞香就把新旗袍捧到宋美齡面前邀功。宋美齡一般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櫥里妥為保管,然後便再也沒見她穿過,因而,宋美齡的旗袍大概穿來穿去,總是那幾套,不會有太多的更換。張瑞香除了過年除夕那天休息外,其它時間都在做衣服,而且只為宋美齡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們為了投其所好,送宋美齡的東西多半有衣料,這些綾羅綢緞,就夠張瑞香一年忙到頭。宋美齡的超大型衣櫃,便成為世界最大的旗袍儲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