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童旗袍裁剪圖解與製作方法
方法/步驟
一、定位
將布料對折後,根據肩高和袖深、袖口寬度對袖子的各個部分進行標注連線,然後裁剪處袖子。裁袖子的時候要注意前後片的袖籠弧線深度是不一樣的。
五、前片開襟
旗袍,一般都是要前片進行開襟的。為了製作方便,我就在前片已經裁剪好的基礎上將前片進行分割。分割後在裁剪一片內襟布就可以了。
六、前片開襟的另一種辦法
為了節省布料,有的人喜歡在裁剪的時候就將開襟裁好,這樣,比較好掌握。我現在也將這種做法的制圖傳給大家。
七、領子
領子是衣服的眼睛。在一切都准備好以後,就要進行領子的測量跟裁剪了。為了省事,一般都是在裁剪玩前後片之後握搭兄,用軟尺將領口的大小測量以後在進行裁剪。旗袍的領子不宜太高。
八、成衣
各枝培個部分都裁剪完成以後,就要開始製作了。這個過程,我想不用我多做介紹,大家都會的。我現在只是將成衣的圖片傳上來大家進行一些比較。
九、效果圖
一下圖片是寶貝穿上以後的效果圖。希望大家會喜歡奧!
2. 閫傚悎鏃楄嶇畝鍗曞彂鍨嬫墡娉
鏈榪戝嚑騫村嶅彜椋庢疆嫻佽岃搗鏉ワ紝寰堝氭敼鑹鐗堟棗琚嶈璁捐$敓浜у嚭鏉ワ紝涓嶈繃寰堝氬愬逛笉鐭ラ亾絀挎棗琚嶇殑鏃跺欏簲璇ュ紕浠涔堝彂鍨嬶紝浠婂ぉ灝辨潵浠嬬粛鍑犳鵑傚悎鏃楄嶇畝鍗曞彂鍨嬫墡娉曘
閫傚悎鏃楄嶇畝鍗曞彂鍨嬫墡娉
綆鍗曟棗琚嶉暱鍙戝彂鍨嬬殑鎵撻犱綘棣栧厛瑕佸勭悊濂戒綘鎵鎷ユ湁鐨勪竴嬈鵑暱鍙戝彂鍨嬶紝鍦ㄨ繖嬈懼嵎鍙戝彂鍨嬬殑涓よ竟錛屽啀鐢ㄥ嵎鍙戞掓墦閫犳垚鍗鋒洸鐨勬晥鏋溿傜劧鍚庡皢澶村彂鍒嗘垚浜嗕笁涓冨垎鐨勬瘮渚嬶紝鐒跺悗涓冨垎鐨勯儴鍒嗗氨鐩存帴鐢ㄦ$毊絳嬬粦璧鋒潵錛屽滻瀹氫綇錛岃繖嬈劇畝鍗曟棗琚嶉暱鍙戝彂鍨嬩篃寮濮嬫湁浜嗛洀褰浜嗐傜畝鍗曟棗琚嶉暱鍙戝彂鍨嬫潵鍒扮涓夋ワ紝灝辨槸瑕佸湪涓冨垎姣斾緥鐨勫ご鍙戱紝鍦ㄥご欏剁殑浣嶇疆寮勬垚鐩樻棆鐨勮摤鏉炬墡娉曪紝鐢╱褰㈠す鍥哄畾浣忕浉搴旂殑浣嶇疆銆
浼犵粺鏃楄嶅拰鏀硅壇鏃楄嶇殑鍖哄埆
浼犵粺鏃楄嶅湪闈㈡枡澶у氭暟閮戒細閫夌敤緇稿拰緙庯紝鏀硅壇鏃楄嶅湪闈㈡枡閫氬父閫夋嫨鐨勯潰鏂欐湁涓濈粧銆佹夐夯銆侀洩綰恆佹釘綰剁瓑闈㈡枡;浼犵粺鏃楄嶄笅鎽嗙殑寮鍙夎緝浣庯紝鏀硅壇鏃楄嶄笅鎽嗙殑寮鍙夊彉楂樹簡銆
浼犵粺鏃楄嶅湪嬈懼紡涓婁笅鎽嗙殑寮鍙夎緝浣庯紝鍑犱箮灝辨槸鑶濈洊宸﹀彸錛屽湪鍓瑁佷笂涔熸槸澶氭暟閲囩敤騫崇洿鐨勭嚎鏉★紝鑳搞佽偐銆佽叞銆佽噣絳夐儴浣嶇殑綰挎潯鍑犱箮閮芥槸騫崇洿鐨勶紝琛h韓瀹芥澗錛岄伄浣忎簡濂充漢鍘熸湰鐨勭嚎鏉★紝涓鑸閮芥槸鍗曠墖琛f枡銆佽。韜榪炶栫殑騫抽潰瑁佸壀銆
鏀硅壇鏃楄嶅洜涓轟笉鏂鍚稿彇浜嗚タ寮忚佸壀鐨勬柟娉曪紝鋙嶅叆浜嗘祦琛屽厓緔犳洿鍔犵殑澶氭牱鍖栵紝涓嬫憜鐨勫紑鍙夊彉楂樹簡錛岄嗗彛涔熷嚭鐜頒簡鍦嗛嗐乂棰嗐備笅鎽嗕篃鍙樺緱澶氭牱鍖栦簡錛屽嚭鐜頒簡鐭鏃楄嶏紝楸煎熬涓嬫憜鎴栬呮槸鎷栧湴鐨勯暱鏃楄嶃傛棗琚嶇殑琛i暱琚栭暱閮界緝鐭浜嗭紝鐗堝瀷鏇村姞鍚堣韓錛岃叞綰挎敹緔э紝鑷閮ㄦ洸綰誇篃鏇村姞紿佸嚭錛岃屼笖榪樺嚭鐜頒簡瑗垮紡鐨勮呰栥
浼犵粺鏃楄嶅湪鑺辯汗鍜屽浘妗堢殑閫夋嫨涓婁篃鏈夊矓闄愭э紝涓鑸鏄浠ヨ姳楦熼奔鉶銆佸埡緇c佷涵鍙版ゼ闃佺瓑浠h〃涓鍥戒紶緇熸枃鍖栫殑鍥炬堬紝鏈夌潃鍚夋牱濡傛剰鐨勫瘬鎰忋
鏀硅壇鏃楄嶇殑鍥炬堟洿鍔犵殑澶氬厓鍖栵紝涓嶄粎鏈夋按澧ㄧ敾銆侀潚鑺辯摲榪欑被瀵屾湁涓鍥藉彜鍏稿厓緔犵殑鍥炬堬紝涔熸湁鐢ㄦ湁鐙鐗硅捐°佽壊褰╁拰鍥炬堢殑鐜頒唬鍥劇汗銆傚皢涓鍥界殑鍙ゅ吀鏂囧寲鍜岀幇浠f枃鏄庤瀺鍚堝湪涓璧楓
鎬庝箞絀挎棗琚嶄笉鑰佹皵
瑕佹兂鍕懼嫆濂借韓鏉愶紝鏈閲嶈佺殑灝辨槸閫夊圭増鍨嬨傚傛灉浣犱笉鏄鐗瑰埆鍠滄㈠芥澗嬈劇殑璇濓紝榪欎釜騫撮緞孌電殑濮愬逛綔鑰呴兘寤鴻閫夋嫨榪欐牱鐨勪慨韜嬈俱備笉瑕佷互涓轟細鏄捐儢錛屼簨瀹炶瘉鏄庡彧瑕佽叞鍜屾墜鑷備笉鏄鐗瑰埆綺楋紝鑴栧瓙涓嶆槸鐗瑰埆鐭錛屽昂鐮侀夊逛簡璋侀兘鑳界┛濂斤紝涓嶇¤儻瀹借繕鏄鑳紿勩佸鉤鑳歌繕鏄澶ц兏銆傚綋鐒訛紝瀹芥澗嬈句篃鏈夊皯鏁板儚涓嬪浘榪欐牱濂界湅鐨勶紝鍙瑕佷綘鏈変俊蹇冮┚椹錛屽氨鍙浠ュ皾璇曞摝!
濡傛灉浣犵殑韜鏉愮壒鍒濂斤紝鍗冧竾涓嶈佺緸浜庡睍鐜拌嚜宸辯殑韜鏉愶紝鏃楄嶆槸鏈閫傚悎灞曠ず瀹岀編韜鏉愮殑涓縐嶈。鏈嶏紝褰撳壀瑁佽壇濂界殑鏃楄嶅嬀鍕掑嚭浣犵殑韜鏉愶紝濡ュΕ鐨勫洖澶寸巼銆
3. 鏃楄嶇殑瑁佸壀鏂規硶涓庡埗鍥
鏃楄嶇殑瑁佸壀鏂規硶涓庡埗鍥懼備笅
1銆佹姌鏂欙細鍏堟妸涓よ竟鐨勫竷杈歸潰鏈濋噷瀵規姌錛屽乏杈歸勭暀璐磋竟3鍘樼背錛岀劧鍚庢寜琛i暱灝哄+2鍘樼背鐢諱竴鏉¤。闀跨嚎錛屽嵆鎶樿偐綰褲
2銆佸嚲瑗燂細灝嗕笂杈逛竴灞傚竷鏂欑殑宸﹀彸涓ょ錛堣繛鎶樿偐綰胯竟錛夊悜涓嬪嚲鍑2.5鍘樼背錛屼嬌涓婂眰甯冩枡寰涓嬬Щ鍔錛岃繖鏍峰簳杈逛袱絝鐨勪笂灞傛瘮涓嬪眰甯冩枡澶氬嚭5鍘樼背宸﹀彸錛岃屾姌鑲╃嚎搴曡竟鐨勪笂灞傚竷鏂欐瘮涓嬪眰甯冩枡鍒欏氬嚭2.5鍘樼背宸﹀彸銆
7銆佺敾瑁侊細鎸変互涓婃嫈濂界殑閲岃熷拰榪樺師閾哄鉤鍚庣殑琛h韓鏍稿硅。闀垮昂瀵革紝榪涜岀敾瑁併
鏃楄嶇殑嬈懼紡
鏃楄嶅彲浠ュ垎涓哄紑瑗熸俱佸紑琛╄¥銆侀暱琚栨俱佸崐琚栨俱傚崟鍗曟槸寮瑗熷氨鏈夊傛剰瑗熴佺惖鐞惰熴佹枩瑗熴佸弻瑗燂紝鏍規嵁棰嗗彛閫犲瀷涓嶅悓榪樺彲浠ュ垎涓洪珮棰嗘俱佷綆棰嗘句互鍙婃棤棰嗘俱傚紑鍙夌殑璁捐′笂鍙堝垎涓轟綆寮鍙夊拰楂樺紑鍙夈傝櫧鐒舵棗琚嶇嶇被綣佸氾紝浣嗘槸琛ㄨ揪鍑烘潵鐨勬儏鎬閮芥槸緇嗚吇娓╂煍錛屼笖嫻婕浼橀泤鐨勩
4. 如何裁旗袍
1、平面裁剪旗袍首先,畫一道橫線。肩膀臂長和領都在這條橫線上,
2、橫線正中間,畫一直線,左右各分開四厘米,確定領寬,領深為8厘米。中式的衣服袖子通常是通過拼接,來展現的,主要是由於布料的幅寬不夠,如果你的幅寬夠的話,不必要斷開,如果不夠的話,需要連接一段袖子。
3、袖子的寬度為我們手臂,放15到20厘米,根據個人的需要。接著畫衣服的長度就是我們按照量體才需要多長就畫多長,以中間為界,畫衣服的寬度,衣服的寬度也是我們身圍放20厘米。
4、中式的衣服通常比較寬松。穿起來也比較舒適,活動自如,畫直線,下來。如果為了活動更加自如一點,我們下擺可以兩邊各放兩厘米。這樣走起路來就比較的舒服。
5、袖口,到側身用直尺畫圓順的弧線。中式旗袍前後片基本是一樣的,只是前片領深有八厘米後片是沒有這個領深的。另外前邊有一個側的衣襟,用於裝紐扣,穿著方便。我們依照圖樣,可以自己畫出來。裁剪的時候都要放出縫份。
6、另外畫一個直領,寬度為1/2領寬,因為布料是對折的,然後下面往上一厘米,上邊連線往上0.5厘米,畫弧線,領微上翹,這樣裝在衣服上,穿起來才比較的舒適。
5. 古代旗袍和現代旗袍的區別
清代旗袍與民國旗袍的差別[ 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 | 發布日期:2013-06-15 | 瀏覽(2174)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編者按: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屬於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20世紀10年著旗袍者極少,20年代才略有回復。鼎革後的旗袍有了質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發生之地,卻是上海。
清代旗裝與民國旗袍的主要差別有三點:清代旗裝
⒈ 旗裝寬大平直,不顯露形體;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或女性曲線。
⒉ 旗裝內著長褲,在開衩處可見綉花的褲腳;民國旗袍內著內褲和絲襪,開衩處露腿。
⒊ 旗裝面料以厚重織錦或其他提花織物居多,裝飾繁瑣;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增多,裝飾亦較簡約。
正是這三點差別,使旗袍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傳統的袍服變成可與西方裙服相類比的新品種。袍服是外套,是強調功能(防寒、遮體、表示身份等)的服裝種類,其審美意味是傳統的含蓄。裙服,法語中的robe或英語中的one-piece dress,雖也有著與中國袍服相仿的歷史和強調功能的傳統,但表現女性體態曲線卻也是它悠久的傳統之一;而現代裙裝則加強了這一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滿族統治者,摧毀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梏。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滿族封建統治者,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
辛亥革命後「達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徵裝束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為絕唱。1920年前後,新文化運動的春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
這一時期,上海成為以女性妝飾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飾的新穎時髦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時髦女子對政治與服飾流行有著雙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裝影響,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裝"開始流行,女學生與女教師愛著的黑色裙成為時尚。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
40年代——黃金時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進入30年代後,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使得以後的旗袍始終難以跳出該種廓形,只能在長短、胖瘦及裝飾上略作變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旗袍,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海派旗袍),實際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於30年代,30年代是屬於旗袍的黃金時代。
可以說到這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裝,現代意義上的時裝。外國衣料的源源輸入,各大報刊雜志開辟的服裝專欄,還有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都無疑推動著時裝的產生與流行。由於旗袍的修長適體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灘倍受青睞……
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這樣,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們所講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迥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建國之初,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閑、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6. 旗袍怎麼裁剪
旗袍怎麼裁剪步驟如下:
1、折料:先把兩邊的布邊面朝里對折,左邊預留貼邊3厘米,然後按衣長尺寸+2厘米畫一條衣長線,即折肩線。
2、偏襟:將上邊一層布料的左右兩端(連折肩線邊)向下偏出2.5厘米,使上層布料往下移動,這樣底邊兩端的上層比下層布料多出5厘米左右,而折肩線底邊的上層布料比下層布料則多出2.5厘米左右。
3、折肩:按衣長尺寸+2厘米,從折肩線處將布料向下層折好,即變為4層。上兩層為前身,下兩層為後身。在折肩線的直布邊處,內層要比外層退進2厘米才夠里襟搭進量,通過撥襟後就能進一步使搭進量增多。
5、畫裁:按以上拔好的里襟和還原鋪平鍵世清後的衣身核對衣長尺寸,進行畫裁。
6、腋下省,根據各部位畫好的線條,把折好的省道和衣身整理平順,用大頭針別好省道,省道的長度為11—11.5厘米,上下畫順可裁剪。領口為原大尺寸,為了開襟的方便,領口一周為毛粉裁返友剪,開襟時不用放縫,領口內已稿前包括0.7厘米。
7. 請教:平裁旗袍和普通旗袍區別是什麼
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民國旗袍這些與西方服飾審美一致的特徵,並非偶然產生。在當時,上海這個中西文化雜處的大都市,是最具條件誕生如今我們或許已經難以尋找的民國旗袍的,在上海誕生的證據雖不甚確鑿,但我們還是可以斷言,海派袍是民國旗袍的典型。如果我們再膽大一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假設,現代旗袍,或狹義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兩字所引發的聯想或意象,就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凝練。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8. 旗袍的特點
旗袍在外觀上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絕對必要的。
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而近代旗袍則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發展至今,旗袍一直秉持著讓女性更美的宗旨融入潮流、追趕時代。到現在,旗袍也仍然是美麗典雅的代名詞。
(8)連袖旗袍剪裁圖樣擴展閱讀
分類:
1、無袖
無袖的款式是通用款,無論胖瘦高矮還是老少,都可以駕馭的款式。張曼玉在影視作品《花樣年華》中身穿的無袖旗袍特別經典。無袖的旗袍,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涼舒適,露出一整條手臂,所以最適合夏天的穿著。
2、連肩袖
連肩袖比無袖稍微長一些,它將人的肩部用衣物遮擋起來,但是並不會顯得十分死板,而是和自然的貼合我們的肩部的弧度,使肩部看起來非常柔美,連肩袖能夠很好的突出肩的曲線。
3、小蓋袖
如果在肩部和手臂連接的地方會顯得比較胖的話,但是又不想選擇袖子太長的旗袍,小蓋袖的旗袍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因為它包住了一部分的手,不會顯得太胖。缺點呢就是如果旗袍使用的面料是沒有彈力的話,會有一點卡胳膊,限制活動。
小蓋袖與月牙袖很多姐妹也是傻傻分不清,小蓋袖的裁剪,袖口平直,而月牙袖就像彎彎的月牙一樣,袖口是有弧度的,切袖子長度比小蓋袖再短一些。
4、四分袖
四分袖是常見的袖型,長度在28公分左右,這個袖型非常適合胳膊比較有肉感的女性,可以適當遮擋手臂。
5、中袖(五分袖)
中袖容易顯成熟,更適合年輕的女子,所以選擇中袖旗袍要慎重些。另外胳膊比較粗的女性也不適合中袖旗袍,會顯得手臂粗且短。
6、七分袖
七分袖是一個比較適合春秋的長度,長度40cm~43cm這樣。這個袖子的好處就是露出纖細的手腕,而實際在初春和深秋穿的時候手腕處會感覺到寒涼,春末初秋時七分袖是不錯的選擇。
7、九分袖
基本上就是只露出手腕的一款旗袍袖子,長度一般在50公分及以上,可以很好的顯示出纖細的手腕,如果配上合適的首飾,就更好看了。相比長袖,九分袖在秋冬搭配外套更適合。
8、長袖
長袖大家都知道,袖子長度蓋住手腕,一般有55公分以上,但是長袖比較挑人,非常適合氣質雍容大氣的女性,不過天氣較冷的時候,穿上長袖旗袍比較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