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熟悉軍用裝備的幫我看看這個美軍士兵屁股後面掛著的口袋是做什麼的
這個應該是
彈夾
回收袋,作用顧名思義,把打完的彈夾回收的袋子,除此之外很難想到什麼開口這么大的袋子了
B. 二戰美軍士兵有幾套衣服有常服,作訓服,還有類似夾克一樣的外套,船形帽貌似也有兩種,到底有多少套衣
沒那麼復雜。只有常服和禮服,不過分春秋服和冬裝罷了。
夾克是冬裝的一種。
二戰時候美軍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作戰服,軍官是肩章或領章表示軍銜,士兵是臂章表示軍銜。美軍第一代作戰服是越戰期間,官兵一律用領章表示軍銜。
C. 美軍現在有幾種迷彩服
OCP-阿富汗限定配發的,原型是CP公司MultiCam迷彩,美軍買了授權後自己改造了,基地服剪裁還是ACU式樣,早期有普通版(50棉+50尼龍面料),後期統一變成阻燃防蟲版(阻燃材料+防蟲葯劑處理),也有ACS式樣的排汗阻燃服
MCCUU沙數/叢數-陸戰隊採用的數碼迷彩,兩種,剪裁比較接近傳統的BDU,分防蟲版(用防蟲葯劑處理後)和frog叢數/沙數套裝兩種,frog是陸戰隊的阻燃作戰服,CP公司重新設計,版型接近ACU,流出多見PP公司,從內衣到抓絨服到頭套到手套一套完整的系統,因為更換了布料材料(阻燃型)比防蟲版(50棉+50尼龍的加厚斜紋布)不耐磨
NWU-海軍的數碼迷彩,剪裁類似ACU和BDU的混合;NWU TYPEII/III,海軍最近採用的叢數和沙數迷彩(我是有點不太記得有沒有沙數樣式),基本和MCCUU迷彩差不多,不過沒有陸戰隊logo,基本上看到不帶陸戰隊logo的不是醫療兵就是海軍版了
ABU-空軍數碼迷彩,顏色和UCP差不多,數碼虎紋,初期版剪裁是BDU,後來改成接近ACU的樣式,側兜外還附加有一個小口袋,後期版小腿上也有
AOR1/2-海豹採用的沙數和叢數迷彩,基地服和frog兩種,看似和MCCUU差不多,容易被搞錯的東西
MultiCam-CP原產的GEN II或者III,基本是特種部隊的人買來用,顏色、迷彩形狀和公發OCP略有不同
BDU/DCU-老式四色叢林和三沙迷彩,海豹之類特種部隊還有小范圍使用,不多見就是了,勉強算個現役
D. 美軍ACU作戰服詳細資料
2004年6月21日,美國陸軍正式向外界宣布新式的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rmy Combat Uniform,簡稱ACU)將會完全取代目前使用中的叢林戰斗服(WOODLAND CAMOUFLAGE )、沙漠戰斗服(U.S.DBDU 3-COLOR),成為未來美國陸軍唯一的戰斗服。
新式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是美陸軍與陸軍納蒂克研究中心共同研製出來的。製作成本為每套88美金,每位士兵可分發4套。初步生產1萬套於並於2005年2月開始正式派發首批85,000套通用戰斗服於陸軍部隊。而從2005年8月開始每月生產40萬套通用戰斗服,計劃逐年淘汰現役叢林迷彩戰斗服。預估計2008年7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全軍皆須更換完畢。
■ 布料質地 :
採用斜紋布料,布料成份為65%純綿及35%尼龍混紡而成。
■ 布料顏色及圖案 :
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布料顏色由3種色系組成,包括:綠色、灰色及灰綠色以細小方形組成大小不一和不規則的重疊圖案,設計主要針對叢林、沙漠及城市地區和抗擾夜視器材。因研究中心於2002年10月在國家訓練中心,為期4個月的作戰測試中發覺指黑色在夜視境中的自然界模式下並不存在,而叢林戰斗服中的黑色圖案是用於分割顏色,但研究人員指該黑色不能隱藏於黑色的背景或環境中;因只要有動作便很容易發覺。以及叢林輪廓圖案配搭過於大,與數字迷彩圖案相比下,數字迷彩圖案可以有效地融合更多環境中。
■ 軍服設計 :
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設計。整件上衣取消了衣扣設計,以拉 和魔術貼代替。上衣為4口袋式,在左邊上斜口袋及兩肩的口袋,兩肩口袋可使單兵能在作戰時方便取物品,口袋蓋採用暗藏式魔術貼,在衣袖位有可調較闊窄的魔術貼設計,衣領設計可作企領,手肘位置增加可拆式保護墊。軍階和名字等布章同樣採用魔術貼型式結合,背部肩膀位加有折位,堤高士兵動作靈活性。在褲子方面為7口袋式設計,分別為左右前後褲袋及大脾袋。大脾袋口增加松緊帶和採用風琴式及暗藏式魔術貼製法,可使單兵能罷放多一些物品,在膝蓋位增加可拆式保護墊。另在左小腿位加有一個小雜物袋,在褲頭內 設計有松緊帶設計。
2005年下半年美軍全面換發,面料是棉布的,有5個號碼(XS,S,M,L,XL)
美軍ACU15點改進的地方(相對BDU來說)
1 可拆式立圓領
2 軍銜移至上衣中央
3 採用絨鉤設置,易解脫
4 不設上衣紐扣改用拉鏈
5 衣袖內側增設可插入肘部襯墊口袋
6 褲子內側增設可插入膝部襯墊口袋
7 採用下擺松緊繩
8 胸部採用絨鉤傾斜口袋
9 袖口設有筆插處(三支)
10 袖口為絨鉤開合
11 腕部設兩個口袋
12 傾斜負重口袋
13 上衣設計追求下半身易活動
14 為能敵我辨別貼置標志,腕部口袋大型化
15 褲擺新設主存儲袋
生產商
直至現時為止,美國軍方認可的ACU生產商只有下列16家:
E. MA-1空軍夾克為什麼手臂上有口袋,口袋上還掛著根紅帶子,感覺好別扭啊!
那是你不了解MA-1的歷史淵源,MA-1 飛行夾克 (MA-1 Bomber Jacket / MA-1 Flight Jacket)是1950年代美軍開發的一種飛行員外套。MA-1的前身是B-15,到了這個時期,噴氣機的普及要求駕駛服更加耐用、安全、舒適,MA-1應運而生了,左袖上有一個組合口袋,可以裝兩支以上的色筆,方便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地圖位置。
F. 美軍的M65風衣的資料
自1965年發配到駐扎在寒帶地區的美軍以來,服役至今,也有人稱之為M65野戰夾克英文名稱M-65FIELD JACKET,這是由於當初開發野戰大衣時,最早的雛形都叫做野戰夾克之故.
M65野戰大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美軍為首的盟軍,自從諾曼底登陸以後,開始進行對德軍的攻擊時,產生了一種野戰大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M-1941式野戰夾克.當時的英軍和德軍等大多數軍隊的野戰大衣和勤務制服是一樣的,只有美軍早一步將這兩種制服分開,依各自職務的需要,建立各自的制服體系,把穿著時的不便減到最低.
後來因為部隊反映棉/毛混紡的M-1941夾克有質地太脆弱,容易磨損等問題,再逐步改良開發出新一代的野戰夾克.戰爭後期配發的新一代M-1943夾克,採用棉質,質地比M-1941更加先進結實,並且多了兜帽的設計,從外觀上看已經相當接近現在的M65野戰夾克.在2戰結束後沒多久又爆發了朝鮮戰爭,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美軍為M-1943夾克加上了內里的設計,用來提高野戰夾克的禦寒性,這就成為了後來的M-1951式野戰夾克的雛形.
M-1951式夾克的風格基本上延續了M-1943式的設計,但夾克的正面已經改為拉鏈式開合,具有優良的防風性能.接著推出的就是衣領和袖口改成用魔術貼粘合,衣領里藏有兜帽的M-1965,也就是M-65野戰大衣.從這以後,M65就成為了美國各地駐軍的標准裝備.
M65的特徵是沒有煩瑣的裝飾,使用上非常方便以及非常的結實耐用.此外,更具備了適應各種環境的機能性這些條件使M65無論作為冬季的野戰裝備,甚至是日常穿著的大衣都是出色的優先選擇.
M65的長度至腰,外衣表層(OUTER SHELL)是綿和尼龍混紡的結實的厚布,里層(INTERSHELL)使用的則是純棉的材料,厚度較薄.里,外兩層的設計構成了M65野戰夾克優良的阻風性與禦寒性,甚至還有一定的防水性.另外,為了使體能活動產生的熱氣和濕汗盡快的排出去,從而設計成敞開的翼形衣領,上面也有魔術貼領子立起後可以貼合,這樣可以保證頸部免受寒風的襲擊.
M65的正面用拉練開合,拉練上並覆蓋了以小圓紐扣(DOT BOTTOM)固定的蓋布,這樣更具有擋風性,衣襟出的橡皮帶(RUBBERBAND)設計,則可將腰際緊密的扎緊,阻擋衣外的冷空氣.前胸和腰部正面左右各有一個大口袋(CARGO POCKET)M65的這些設計能夠應付15度以下到-5度的環境,其還可以加裝專用的內膽,以混紡(聚酯纖維和棉)織成的內里,罩上了一層極薄的十字文飾的尼龍布,構成所謂的棉襖,保暖性能一流.
M65針對美軍的需要生產有單一色的橄欖綠(OD),還有黴菌標準的叢林迷彩(WOODLANDCAMOUFLAG)兩款.早期生產的都是OD色一款,美國四軍不分兵種都穿這款大衣,直到1983年以後,美國各軍種也逐漸全部改穿M65野戰大衣.
OD色的M65大衣正名是COAT COLD WEATHER,規格是MIL-C-43455,歷史較短的迷彩M65大衣正式名稱是COMBAT COAT WOODLAND CAMOUFLAGE PATTERN,規格是MIL-C-44048(MIL是軍需品
1959年建廠的AlphaInstries(阿爾法工業),如今已成為美軍最大的飛行夾克與軍用風衣供應商。許多美軍空軍夾克設計與生產上的革新,都起源於Alpha的設計生產隊伍。今天,AlphaInstries已是世界領先的飛行裝備品牌,深受人們信賴。 1965年,M-65戰地風衣誕生,30年以來,M-65已成為美軍步兵的標准裝備之一。現今的M-65採用高科技布料和設計,是任何天氣環境下都舒適可靠的軍用外衣。M-65採用按扣/拉鏈兩用襟設計,使士兵穿著時不會有牽袢或拉掛等不便。1、隱蔽式風帽;2、前襟有重型黃銅拉練和按扣兩重閉合裝置; 3、腰部、風帽和下擺都帶拉繩,可收緊;4、預留紐扣,可裝內夾襯;5、箱式胸袋;6、帶按扣翻蓋外衣袋;7、長幅肩扣,便於包帶、槍帶等活動;8、袖口加維可牢尼龍搭扣,可固定手套沿,確保完全保護雙手;9、棉緞擋風外層(50%棉,50%尼龍棉),最大承裂力225磅;10、小雨不會浸入; 11、共經歷139道縫紉工序顏色:橄欖綠, 褐, 灰, 藍, 黑, 卡其黃森林迷彩, 沙漠迷彩, 虎紋迷彩, 城市迷彩。
G. 美軍各軍種迷彩服哪個穿出去最拉風
zЗ柵iИlpuvo三☆濃盡nrwニ 臂章 軍人z佩帶在軍衣衣袖上z臂部位,表示8身份或勤務的標志。一c般佩帶在左臂,形狀有長5方2形、菱形、盾形等,套在袖子b上q的長8方0形臂章亦稱袖章或袖標。中7國人b民解放軍在歷h史上k曾以1臂章為6標志。土s地革命戰爭時期,中7國共產黨領導的有些游擊隊8、赤衛e隊3的臂章,正中5為3五g角星和鐮刀f、錘子m,上v邊印有「全世界無j產階級及d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字樣,下n邊填寫單位、姓名。抗日6戰爭時期,八x路軍佩帶的臂章為0長7方2形,白布底,用藍色印製,中3間為4「八s路」二b字;新四軍臂章與t八x路軍的大p致相同,中1間印有「n8a」宇樣。「n」為5英文7「新」字的開p頭字母,「a」為4建制「軍」的代號。「n4a」即新四軍。白底藍字,線條簡潔粗獷,醒目有力x。中7華人m民共和國成立後歷z次頒發的《中6國人a民解放軍內0務條令》,均規定有值班、執勤人x員臂章的樣式及e佩帶方7法。臂章通常用黃色或紅色的絲織品製成,標以0紅色或黃(白)色的「 值班員 」、「值日8員」、「值勤」字樣,套在左臂上m。1411年30月3 4日0起,擔負城市軍容風7紀糾察的人r員,開n始佩帶印有「糾察」二n字的盾形臂章。中3國人e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7人r員佩帶的臂章為6圓形,黑底黃圈,中4間的圖案由軍徽、麥穗、鐵錨、劍和匕f首組成。世界上t許多國家的軍隊1都以5臂章作為0軍種、兵種或技術勤務的標志,也q有的作為4軍階符號或所屬部隊7的標志。如前蘇軍的臂章一k般表示6軍兵種或技術勤務。美軍的臂章主要用於w表示5士g官和士w兵的軍階,如陸軍的等級用金色角線和弧線來區v分4;二d等兵角線 l條;一e等兵角線和弧線各 l條;下r士x角線兩條;中2士m角線 8條;上z士d角線 2條,弧線 l條;軍士p長7按等級增設弧線。
H. 關於美軍M1951風衣的詳細資料
親愛的同志們
請到這兒來
http://parkashell.exblog.jp/13975512/
http://parkashell.exblog.jp/1479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