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烏賊是軟體動物,它的外套膜和貝殼在哪
這個是軟體無殼的
Ⅱ 烏賊的戰術是怎麼樣的
烏賊,人們叫它墨魚,這是因為它的體內有墨囊的緣故。烏賊雖然有肉鰭,又用鰓呼吸,可沒有真正的脊椎骨,只有一個石灰質的內殼,因此它並不是魚,而是和魷魚、章魚、河蚌一樣屬於軟體動物,但它沒有像河蚌那樣的外殼。烏賊有10隻長足長在頭上,足上有吸盤,除用來運動外,還有游獵食物的作用。它是食肉的動物,性兇猛,常常遨遊在海底尋找小魚、小蝦及各種貝類來吃。刁滑的烏賊不僅善於豪奪食物,而且善於巧取。長期的海洋生活,更練就了一套防敵制敵的巧妙本領。
烏賊在水中運動方式是十分奇特的,它不用鰭也不用手足,而是靠自身的漏斗噴射海水推動身體運動,其運動的速度比一般魚類要快,時速可達36千米。烏賊的這一本領是用於搏鬥時快速進攻,不利時迅速逃跑來保住生命。
善偽裝、巧打扮是烏賊一大特長。烏賊身體像個口袋,長在頭上的10隻長足,彎曲蠕動,看上去像10條小蛇,體裹套膜,猶如穿上長裙,這樣的裝束,遠遠看去活像一個妖怪,實在有點可怕,膽小的敵人和小動物不敢向它走近一步,常被它嚇跑,使它獨霸一方。
烏賊還是一個變色龍,體表有許多暗色的斑點,皮膚裡面有很多色素細胞,可以隨時變換顏色適應環境,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皮膚的色彩和花紋也在變化,就是被打昏或打死以後也會變色,可算是一個魔術師。它變色一是為了隱蔽自己,二是嚇唬敵人,一切為了防敵。如果變色一招不足以嚇人,它還會鼓氣脹大,收回觸手,擺出一副進攻的架勢,顯得更加恐怖。
烏賊遇敵時,施出上述手段還逃不脫的話,就會使出絕招,施放煙幕彈,在腹部的墨囊中噴出一股又濃又黑的墨汁來。烏賊的墨汁有藍黑色、黑色及褐色三種,把它們灑在水中久久不散,藉以擋住敵人的視線,烏賊自己卻躲在安全堡壘里。有些深水的烏賊,生活在黑漆的水底,施放墨汁不起絲毫作用,因此,它噴出的物質為發光的液體,在海水中形成光幕,追捕它的敵人被這突然到來的火雲弄得不知所措,烏賊趁機而逃。如果被敵人捉住,怎麼辦?不用愁,烏賊還留有一手,那就是烏賊的觸手會在4/5的地方自行斷開,留下一點給貪心的敵人,自己則溜之大吉。綜上所述,可見烏賊是一種很刁猾的動物,人們叫它烏賊真是恰如其分。
烏賊之所以能詭計多端,同它本身的腦神經和眼睛密切相關。發達的腦有軟骨包圍保護著,據測定,它的神經最粗者直徑可達18毫米,比豬、牛的最大神經還要粗得多。烏賊的眼睛大如斗,其構造像人眼那樣復雜,它能轉動自如,善於察顏觀色,窺測方向,利於攻、退、藏、跑的快速行動。
烏賊殘暴而貪食,往往同類還會自相殘食,但它們對自己的後代卻非常關懷,當它們產下卵後,雌烏賊就在卵塊上游弋,雄烏賊就在附近巡邏,它們時刻警惕著來犯的敵人,直到小烏賊出世後,它們才放心地離開。
烏賊全身都是寶,它的肉潔白鮮嫩,美味可口,除了鮮吃外,還能製成墨魚干,同樣是筵席上的佳品,深受人們的歡迎,烏賊墨囊中的墨汁加工後可製成印刷用的油墨。烏賊的墨囊和烏賊外套膜內的石灰質貝殼都是好的葯材,醫生用它們醫治皮膚和耳朵的疾病,還可以治療面部神經痛、胃潰瘍、消化不良、喘氣、心臟病等。此外,用來補牙效果也不錯。烏賊骨富含鈣質,用來喂幼畜、雛禽,能夠促進生長發育,母雞吃了也能多生蛋。
Ⅲ 蝸牛和烏賊有外套膜嗎
A、烏賊的貝殼退化為海螵蛸;不合題意;
B、河蚌、蝸牛、烏賊的身體柔軟,都有外套膜,因此都屬於軟體動物;符合題意;
C、軟體動物都有足,河蚌的足是斧足,蝸牛的足是腹足,烏賊的足是腕足,符合題意;
D、烏賊用腕足攝食,不合題意;
故選:BC.
Ⅳ 4.下列有關軟體動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貝殼都在身體的外面
Ⅳ 烏賊有外套膜嗎
A、扇貝和烏賊都屬於軟體動物,都具有身體柔軟的特徵,故A不符合題意;
B、扇貝和烏賊的運動器官都是足,故B不符合題意;
C、扇貝和烏賊的體外都有外套膜,故C不符合題意;
D、扇貝具有堅硬的貝殼,而烏賊的貝殼退化.因此,體外有貝殼不是扇貝和烏賊共有的特徵.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Ⅵ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烏賊是沒有貝殼的軟體動物B.烏賊的貝殼長在外套膜的皮下C.烏賊的貝殼又
軟體動物一般具有貝殼,有的貝殼退化.烏賊的貝殼逐漸退化而完全被埋在外套膜裡面形成了疏鬆多孔的內骨骼,又叫叫海螵蛸.海螵蛸味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功效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斂瘡.臨床用名有海螵蛸、烏賊骨.
故選B
Ⅶ 烏賊的漏斗的作用是什麼
烏賊體內直腸末端長有一個墨囊,囊的上半部是墨囊腔,是貯備墨汁的場所;下半部是墨腺,它的細胞里充滿了黑色顆粒,衰老的細胞逐漸破裂,形成墨汁,進入墨囊腔以後,暫時儲存起來。
烏賊是自由游泳的軟體動物。用來游泳的器官是位於身體腹面的漏斗,當外套膜邊緣張開時,海水可自由地流入外套膜,如果烏賊利用發達的閉鎖器將外套腔的口緊緊關閉,水便不能從外套腔流出,這時它將外套膜的肌肉用力收縮,貯存在外套腔里的水便會泉涌似地從漏鬥口噴射出去,利用噴出水流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向後倒退著運動,其運動速度的快慢全由從漏鬥口噴出的水流的速度來決定。
當烏賊遇到危險時,便利用噴射水流的方式迅速逃生,如果來不及逃跑,它就施放墨汁,此時,墨囊急速收縮,墨汁便混在外套腔里的水中,從漏鬥口噴出,這樣烏賊就使身體附近的海水變成了黑色,從而隱蔽了自己,並借快速噴出的水流逃走;墨汁含有毒素,對敵害也有一定的進攻作用。某些科學家在研究烏賊生活時,發現它噴出的墨汁,在剛離開身體未敞開時,形狀類似烏賊的模樣,敵害會誤認為它是烏賊而發動攻擊,結果這個「墨彈」被沖散成「煙幕彈」,眼前一片漆黑,既捕了個空,又使自己看不見周圍的物體,從而敗下陣來。
Ⅷ 墨魚、烏賊、章魚三者長得很像,應怎樣區別呢
首先,讓我們從三者的生理結構開始了解。烏賊就是墨魚,只不過叫法上不太一樣。墨魚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軟體動物,之所以與普通的貝類不像,有其生存的演變過程。常見的貝類,由於背著重重的貝殼,埋棲在灘塗里或匍匐在岩礁上,或用足絲附著於固著物上,守株待兔式地濾食著細小的浮游動植物,活動范圍很小,移動速度很慢;而墨魚為了主動出擊掠取高營養食物,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因而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外型有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適應游泳,它的身體漸呈卵圓形、腹背扁;貝殼退化成一個石灰質的小舟板,被越來越發達的外套膜所包裏,形成胴部;作快速運動時,沒有魚類尾鰭的擺動功能,就利用液壓原理,把吸進的水經嘴巴噴射出一道水柱,藉以推動身體前進,瞬間游動速度可超過普通魚類;特別是遇到敵害時,不但象火箭似地作反向逃離運動,還會施放“煙幕彈”,從墨囊里噴出“墨汁”,製造屏障,迷惑對方,然後逃之天夭。
看完以上介紹,相信你已經能夠分辨出它們了吧。
Ⅸ 烏賊的特點
身體可區分為頭、足和軀干三個部分,軀干相當於內臟團,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質內殼。
◆頭
位體前端,呈球形,其頂端為口,四周圍具口膜,外圍有5對腕。頭兩側具一對發達的眼,構造復雜。眼後下方有一橢圓形的小窩,稱嗅覺陷,為嗅覺器官,相當腹足類的嗅檢器,為化學感受器。
◆足
已特化成腕和漏斗。腕10條,左右對稱排列,背部正中央為第一對,向腹側依次為2一5對,其中第 4對腕特別長,末端膨大呈舌狀,稱為觸腕(tentacular arm),可以捕食,能縮人觸腕囊內。各腕的內側均具4行帶柄的吸盤,觸腕只在末端舌狀部內側有10行小吸盤,此稱觸腕穗(tentacular club)。雄性左側第5腕的中間吸盤退化,特化為生殖腕或稱莖化腕(hectocotylized arms)。可輸送精莢入雌體內,起到交配器的作用。根據莖化腕可鑒別雌雄。
漏斗位頭的腹側,基部寬大,隱於外套腔內,其腹面兩側各有一橢圓形的軟骨凹陷稱閉鎖槽(adhering groove)。與外套膜腹側左右的閉鎖突(adhering ridge)相吻合,如子母扣狀,稱閉鎖器(adhering apparatus),可控制外套膜孔的開閉。漏斗前端呈簡狀水管,露在外套膜外,水管內有一舌瓣,可防止水逆流。
當閉鎖器開啟,肌肉性套膜擴張,海水自套膜孔流入外套腔;閉鎖器扣緊,關閉套膜孔,套膜收縮,壓水自漏斗的水管噴出。此為烏賊運動的動力。
◆軀干
呈袋狀,背腹略扁,位頭後。外被肌肉非常發達的套膜,其內即為內臟團。軀干兩側具鰭,鰭在軀干末端分離、鰭在游泳中起平衡作用。由於軀十背側上皮下具有色素細胞,可使皮膚改變顏色的深淺。
烏賊軀體方位依其在水中的生活狀態,頭端為前,軀干末端為後,有漏斗的一側為腹,相反一側為背。但根據軟體動物的體制與烏賊的形態比較,其前端應為腹側,因足讓腹側,後端為背,背側為前,腹側為後,這是烏賊的形態學位置、但為了觀察敘述簡便多採用前種定位。
Ⅹ 蝸牛,河蚌,烏賊的貝殼,外套膜,足有什麼不同
A
試題解析:河蚌、蝸牛和烏賊都屬於軟體動物,有著共同的特徵,又有各自的特點。都有堅硬的貝殼是它們共同的特徵。而只有河蚌由外套膜,蝸牛用腹足運動,烏賊用腕足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