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周邊哪裡有批發勞保類用品比如紗手套,口罩之類的
安徽勞保用品批發1、合肥城隍廟就有很多,不過一般地級市都是有類似的廠家的,比如說阜陽。或者可以直接電話到當地的勞保部門問問
2、安徽桐城做紗布口罩的比較集中
3、紗手套主要是在滕州比較多
勞保用品市場批發分析
勞保用品作為工人在勞動中的一種保護裝備,自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勞保用品工廠雨後春筍般開設,除了大量的出口國外市場之外,與此同時,中國勞保用品產品的需求爆增,隨著中國各地發展速度不同及地域之間的差價,其大體情況如下:1.
安全鞋:主要以浙江溫州和山東青島一帶生產為主,有規模優勢!
2.勞保手套:以山東臨沂,當地有全國最大的紡織集團,形成規模化的下游產業,如勞保手套
3.防護眼鏡:以上海浙江的企業較多,因為這類產品銷量相對較小,都是由品牌商做為產品組合銷售.
4.口罩:長三角/珠三角都有比較多優質口罩生商,豬流感期間發揮巨大作用.
5.棉作業手套:蘇康勞保工廠有生產,深圳公明,蘇州北橋有規模化的家庭作坊.
安徽介紹安徽,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部的省份,簡稱皖。公元1667年因清代江南省(明代南直隸)東西分置而建省。省名取自安慶府、徽州府首字。中華民國沿襲清代建置,仍置安徽省。對日戰爭期間曾分置皖北行政公署、皖南行政公署。1949年,以長江為界分設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南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重建安徽省。
根據《安徽省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省常住人口為5950.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為3024.6萬人,佔50.83%;女性人口為2925.5萬人,佔49.1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3.39;0-14歲人口為1069.9萬人,佔17.98%;15-64歲人口為4274.5萬人,佔71.84%;65歲及以上人口為605.7萬人,佔10.18%;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程度的人口為398.5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641.0萬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2261.9萬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1662.9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安徽省共有16地級市,6縣級市,41市轄區,56縣。
2. 濟南哪裡有(比較大的)勞保用品商店賣膠靴,手套之類的
濟南勞保用品店1、濟南市中名泉勞保土產供應站 地址:濟南市天橋區館驛街209號2、東門小商品批發市場地址:歷下區東關大街188號3、環亞勞保文化用品批發站 地址:濟南市槐蔭區緯七路2號 4、濟南東方小商品批發市場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5、八一立交橋那邊膠鞋簡介膠鞋由鞋幫和鞋底兩個大部分組成,另有防護、加固、裝飾等附屬部件。隨品種不同,材料和形狀各不相同。布面膠鞋和膠面膠鞋的鞋底通常由大底(與地面接觸的膠底)、海綿中底和中底布組成。鞋底材料一般採用天然橡膠、丁苯橡膠、順丁橡膠、聚氨酯橡膠、熱塑性橡膠等。耐油膠鞋採用氯丁橡膠、橡膠,近年來廣泛採用橡膠與塑料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聚氯乙烯等)共混物。幫面材料除全膠鞋採用橡膠和里子布外,廣泛使用天然和合成纖維織物、皮革、人造革、聚氨酯泡沫塑料、天然和人造毛皮等。製造膠鞋時還使用各種膠粘劑、塗飾劑、金屬附件等。 手套介紹手套按材料分有棉紗、毛絨、皮革等;按式樣分有長、短、單指、分指;有僅護手背而露十指的,也有全護十指的。有些精緻的長手套或網眼手套,主要是用於禮儀和裝飾 。男女都戴用,清代時已流行。 按照指部外形分,有:分指手套:每隻有5個分開的長袋裝手指; 三指手套:拇指和食指分開,其餘3個手指連在一起。 連指手套:中國東北稱手悶子,拇指分開,其餘4個手指連在一起。 直型手套:5個手指連在一起。 半指手套:每個手指部分不閉合,只遮到第一節。 無指手套:沒有手指部分,在指跟處開口。 分開的手指越少,對手指的保溫效果也越好,但同時限制了手部的活動。半指和無指手套除了裝飾外,比分指手套的手指靈活性也有增加 勞保用品廠家地區介紹1. 安全鞋:主要以浙江溫州和山東青島一帶生產為主,有規模優勢! 2.勞保手套:以山東臨沂,當地有全國最大的紡織集團,形成規模化的下游產業,如勞保手套 3.防護眼鏡:以上海浙江的企業較多,因為這類產品銷量相對較小,都是由品牌商做為產品組合銷售. 4.口罩:長三角/珠三角都有比較多優質口罩生商,豬流感期間發揮巨大作用.
3. 誰知道臨沂有幾大批發城,都在甚麼地方。
臨沂批發城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城區西部,佔地4.2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由小商品、服裝等44處批發交易區組成,有各種經營房間、攤位近2萬個,從業人員6萬人,上市商品3萬余個品種,日上市人數達25萬人次。
1999年臨沂批發城的商品成交額達249.6億元,今年1至8月份成交129.9億元,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自1992年至今,臨沂批發城一直居全省同類市場首位。在1992年國家統計局按集貿市場綜合效益排序中,名列全國行業百強第三位;在國內貿易部評出的1996年度全國十大工業品市場中名列第三位。自1993年以來,連年被國家工商局授予全國文明市場稱號。臨沂批發城雲集了全國客商,形成魯東南地區重要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中心,成為魯、蘇、豫、皖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並帶動了當地生產加工膠合板、服裝、建材、五金、塑料產品等企業6000餘個,為國家、集體提供直接經濟效益3.8億元,為臨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臨沂批發城】臨沂批發城是臨沂經濟發展的重要閃光點和特色之一,也是開展商貿購物旅遊的好去處。改革開放以來,臨沂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優勢,確立了「發展大市場,搞活大流通,建立商貿城」的商貿發展戰略思路,按照「政府領導,工商監管,多方投資,聯合建設,共同受益」和「先成市後建場,先繁榮後規范,先綜合後分離,先分散後集中,先簡易後提高」的工作指導思想,因勢利導,精心培育,使臨沂逐步發展成了聞名全國的「商貿城」。全市現有各類市場近千處,其中各類專業批發市場206處,綜合集貿市場792處,2000年全市各類市場成交總額393億元,形成了以臨沂批發城為龍頭,城鄉集貿市場相配套,縣區各具特色,輻射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發達的市場體系。
作為臨沂商貿龍頭的臨沂批發城,位於臨沂市城區西北部,佔地4.2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是個大型工業品批發市場,有各種經營攤位2萬多個,分為44個專業批發區,直接從業人員6萬多人。2000年批發城成交額232.2億元,其規模多年名列全國同類消費品批發市場第三位,成為魯、蘇、豫、皖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魯東南地區重要的客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中心。批發城與全國各地的50多家大型批發市場建立了密切的業務聯系,市場內擁有客貨轉運站6處,日發通往全國各地的班車2000餘班次。批發城的興起和臨沂商貿的繁榮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目前,圍繞臨沂批發城從事餐飲、運輸、旅店等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達30多萬人,臨沂城每天的流動人口達20多萬人,全市共有3000多家工業企業直接或間接進駐批發市場銷售自己的產品,為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溫州市場
溫州市場位於臨沂市臨西一路83號,該市場於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七日開業,由北京三滬東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租臨沂環宇有限公司土地承建,市場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經營面積8000餘平方米,總投資600餘萬元,設計經營房間800餘間,現有經營戶700餘戶,其中外地經營戶151戶,日上市人數10000人次,日成交額15萬元左右,上市商品主要來自於廣東、江蘇、河南、浙江等省市及本省各地市,商品銷往本省各地市及周邊省市區。該市場主要經營服裝、針織品及其鞋類等品種。
臨沂批發城蘭田綜合集貿市場
蘭田綜合集貿市場位於臨沂批發城中心,與廚具、紡織品、家電、文體等批發區相鄰。佔地15000平方米,總投資600萬元,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於1992年2月28日開業,市場分經營區,倉儲區、停車區、飲食區四部分,實有經宮戶100戶,從業人員300人,日上市額41萬元,日成交額5萬元,日上市人次450次。
該區主要經營:地產葯材、調味品、土特產等近1000個品種,商品主要來源於本市各縣區各地市,主要銷往本市各縣區及鄰近地區。
臨沂批發城鞋類批發區
鞋類批發區位於臨沂批發區中心,周邊分別與文體、紡織品、小商品、服裝、裝飾材料、箱包等批發區相鄰。該區於1993年5月8日開業,市場佔地225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880平方米,總投資1600萬元,市場為樓房、平房、玻璃鋼瓦大棚相結合的結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