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井岡山是梁山泊和瓦崗寨的翻版嗎
201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回望歷史,回溯原本,回到起點,總是有些感慨:90年前,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後失敗的兩支隊伍,匯聚於遠離城市的莽莽大山井岡山時,當時輿論包括起義者中的一部分人,都認為這不過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的「落草為寇」,結局不外乎被剿滅、招安,或自生自滅,不過又一個梁山泊、瓦崗寨的翻版。
但是,井岡山為什麼沒有變成梁山泊、瓦崗寨,反而從這里培養了比大山更難撼動的無敵鐵軍?
五
《中國1927——解密80年前中國政局的歷史謎團》一書寫道:1927年10月22日清晨,部隊在遂川縣大汾鎮,突然遭到地主武裝靖衛團的襲擊,因為人地生疏,毛澤東與特務連連長曾士峨、黨代表羅榮桓迅速撤退,一路上只收容起三四十人。毛澤東率領這支小部隊繼續向井岡山轉移——這是秋收起義隊伍抵達井岡山開始創建根據地的最後一戰。
這就叫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回望歷史、打量井岡山,會有許多啟示。歷史或有機緣巧合,但歷史也自有規律,比如,歷史的勝利者,屬於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的一群人,就如同在最黑暗最艱難最絕望時刻,依然不失詩性與浪漫:
「它是站在地平線上遙望海中已經看得桅桿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井岡山因此是獨一無二的井岡山,而不是梁山泊、瓦崗寨的翻版。
Ⅱ 求從深圳到江西的旅遊攻略,景點包括九江,廬山,婺源,南昌,井岡山,景德鎮這6個。
婺源春遊-看油萊花,再順游三清山有奌像小黃山,3月下旬從深圳岀發坐火車到九江,再乘大巴到景德鎮進入婺源、三清山、有興趣再游龍虎山,差不多巳8-9天了。這是最便宜實惠自助游,我從來沒有跟旅遊團,這才呌真正的旅遊。
Ⅲ 考駕照都有哪些程序
(1)給你先看一文章:
第三章 開學典禮
===================
據業務員介紹,從學車到拿到駕照,需要經過三次考試,即理論考試(也叫交規考試,交通法規考試),樁考(倒樁考試),路考(上路考試)。每門考試都必須通過,否則就拿不到駕照。其中最簡單的當然是理論考試,只要自學有關資料和測試題就可以<SCRIPT></SCRIPT> 了。理論考試必須到車管所進行,採用電子化考試方式,隨機從題庫中抽取一百道題(只有選擇和判斷兩種類型),答對九十道以上就算過關。沒過關的,可以當場交30元立即補考一次,以此類推,直到合格為止。
理論考試說起來容易,但對我們這些沒有接觸過的人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機械部分,根本搞不清汽車的構造和原理。所以,駕校專門舉行了一次開學典禮,並進行相關業務輔導。
出於對省級機關幹部職工的照顧,駕校專門把我們的開學典禮安排在一個星期天,這樣不必請假就可以參加了。
開學典禮前的一天,駕校通過我們的聯系人,發給每位學員一個紙袋子,裡面放了幾本資料,主要是駕駛員培訓教材、交通法規與相關知識考試復習資料、駕駛員創傷急救培訓教材。這三本資料中,最重要的是考試復習資料,因為裡面全是考試題,而參加理論考試時所出的題也全都出自這本書。
開學典禮那一天,我們按照通知要求,一大早就在指定的地點集中准備乘車,因為駕校在南京郊區,路途較遠。每個人手裡都拎著駕校發的那個藍色紙袋子,雖然也有不是一個單位的,但從袋子就可以判斷出都是去參加開學典禮的學員。早上8點,駕校的三輛空調大巴准時開到了集中乘車地點,讓我們對駕校的管理以及規模有了一個很好的初步印象。
車子開在路上,我們就在想,典禮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是不是象電影里常見的那樣,主席台上方掛著紅色橫幅,上書四個大字"開學典禮"或者"熱烈歡迎新學員"之類的,然後校長訓話,講一些熱情洋溢的官話套話。不過,等到進了駕校,才發現原來所謂的開學典禮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儀式。九點鍾"典禮"開始時,只是由一位工作人員宣布"開始上課",然後就請一位老師傅講起課來。
呵呵,這哪能叫開學典禮呀?開學是真,但既沒有慶典,也沒有什麼禮節嘛……
========================
第四章 開車秘籍之一
========================
開車還有秘籍嗎?呵呵,你不參加駕校培訓當然不知道還有秘籍一說。所謂秘籍,其實是"開學典禮"結束後,一位老師傅對我們的經驗傳授。一開始我們也沒把他的講課當什麼珍寶,以為不過是書上的內容。但老師傅的一席話卻讓我們打起了精神。他說:"我今天講給你們的都是開車時肯定會遇到的經驗。這些東西,你不要以為今後你學車時會有師傅教給你。有的師傅是不會告訴你的。"
怎麼樣?聽了這話,誰要是還不豎起耳朵來聽,那他真是錢多得燒得夠嗆了,學車可完全是自費的呀。
看不看隨你呀,翻了翻我的筆記,秘籍一共31條啊:
1、開門。學車第一件事,自然是先開車門。車門誰不會開呀?呵呵,你平時開的車門那是乘客上下的門,現在卻是駕駛員上下的門,裡面有方向盤擺在那裡呢。怎麼上啊?打開車門後,右手扶好方向盤,再邁右腿,跨進座位。
2、坐姿。現在你的身份是駕駛員了,開車可不是象乘客那樣,想上就上想下就下的了。從上車開始,這個車就將陪著你直到抵達終點。開車的時間可能會很長,因此,必須考慮讓自己先舒服起來。怎麼舒服呢?當然最重要的是坐得舒服。坐得舒服跟什麼有關系呀?當然是座位呀。好了,在開車前,請先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主動調整座位到最舒適的狀態吧。這可是你的權利呀。
3、儀表。坐好之後,要熟悉方向盤後面的儀表了,有水溫表、汽油表、動力表、轉速表……呵呵,以後再慢慢熟悉吧。
4、離合器。沒踩過吧?呵呵,不踩離合器,你怎麼把車子開走啊?記住了,離合器可不是剎車,要一踩到底。千萬別粘糊。
5、掛檔。那位說了,我買無極變速車,不需要掛檔。呵呵,可以呀,那比掛檔車貴啊。別以為無極變速就好,費油,容易壞,你左腳長時間不動,還容易疲勞呢。
=======================
第五章 開車秘籍之二
=======================
6、眼光。開車當然要用眼睛看了。但怎麼看哪?看自己的車頭嗎?看很遠的地方嗎?不是的。目光應該平視,距離在離自己的車子稍遠的地方。看近了,就容易撞人,你速度快呀;看遠了,也容易撞人,你把跟前的忽略了,能不撞嗎?
<SCRIPT></SCRIPT>
7、距離。好了,車子開起來後,兩邊會有路牙吧,距離掌握在多遠呢?告訴你,50公分。左右都要掌握在50公分。為什麼?一個是安全,你開車的時候方向盤總會動動吧,那就要留下安全距離;另一個也是安全,但是為了會車時的安全。有時會遇到雙向行車道只用白線隔離的吧,對面來車經常會超車,根據左側超車的規定,它就經常會壓線,也就是把車開到你這邊來,一般會過線30公分吧。你把距離留足了,就提高安全系數了。
8、速度。剛學車,千萬別開快,容易慌。由慢到快比較好。開始可以控制在每小時20公里,適應之後再增加到30、40公里。"40公里已經很快了。你平時看市內計程車跑得都很快吧,也不過40公里呀。"授課的師傅如是說。
9、轉彎。嗯,道路總不是筆直的,開車就得會轉彎。要轉彎就得學會正確使用方向盤。怎麼打方向盤哪?必須雙手交替進行。特別是大轉彎時更必須如此。怎麼練習呢?建議回家拿個臉盆練習吧。"以前我教過一個學員。我問他,開過車嗎?他說開過。在什麼地方開的呀?國外。好,我不動聲色,看他開。一到轉彎的地方,我就看出他的毛病了。什麼毛病呀?方向盤打的方法不對呀。他兩只手都放在下面,一點一點地挪。那怎麼行?!"授課的師傅如是說。
10、數距。上面講過眼光了對不對?光會看適當的距離還不行,還得會目測距離。這個非常重要。要通過不斷的訓練,使自己能夠目測出車外不同事物的大小和距離。為什麼說這個重要?你開車上路後總要超車吧?超車時總要先判斷有沒有足夠的超車距離吧?總要看一下對面來車的距離吧?還有,如果你正行駛在兩輛車之間,你判斷不準距離,就會被夾住。呵呵,聽上去不可思議,但實際上有不少這樣的情況出現呢。
======================
第六章 開車秘籍之三
======================
11、油門。給油的時候一般都說"踩油門",對吧?實際上這個"踩"字是錯誤的。正確的應該是"壓",是"壓油門"。區別在什麼地方啊?告訴大家,區別在於,腳掌與油門之間要緊貼,不要有距離。腳跟著地,不要離地,然後下壓或上抬。你可以體會一下,"壓"是聯系在一起的吧,"踩"呢,是有距離的。大家坐過老司機和新手的車吧?前者穩,後者愣,對不對?輕壓和猛踩油門或剎車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建議大家沒事的時候練習練習,把兩只腳經常動動,找找感覺。
12、高速公路。現在高速公路越來越多了,學會開車,肯定得上高速。作為新手,需要注意什麼呀?休息。第一次上高速,開上一段時間以後,建議停車休息一下。為什麼?緩解一下緊張情緒。"我有一次帶一個學員上高速,開了半個小時之後,我問他緊張嗎?他說不緊張。我又問他看到了什麼?他說沒看到什麼。嗯,有問題了吧?他說是不緊張,其實眼睛已經直了,大腦反應已經變遲鈍了,該注意的標志已經注意不到了。所以我說,才上高速時,一定要注意及時休息,把車停在路邊,下車轉轉,把車蓋打開看看,聞聞有沒有異常味道,彎腰看看車胎,是不是正常。做這些其實目的主要不是為了檢查汽車,而是什麼?放鬆一下緊綳的神經。記住,休息時間要20分鍾。不然沒有什麼效果。"師傅如是說。
13、加檔。(抱歉,這個問題稍微專業了些,我已記不清楚師傅是如何說的了,筆記上也只有"加檔"兩個字。為防止以訛傳訛,先空在這里吧。)一般來說,1檔起步,2檔跑路;時速30公里以上即可加上3檔,40公里以上4檔。加檔有幾個注意事項:1)養成速度感覺,新手的話除了看速度表和轉速表(轉速上2就應該加檔),可以聽發動機聲音換檔,當發動機嗡嗡作響時加檔,當發動機聲響低沉時表示動力不足應減檔。2)加減檔之前應先加減速度,再操作檔位。3)加減檔位後,離合器不要放得太快,否則車會抽筋。(此段由"遊客"補充,謹表謝意。)
14、借車。學會開車之後,有不少人就會買車。買了車,問題就來了,有人向你借車怎麼辦?這些人可能是親戚,也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同事。不是說摳門的話,建議大家少借為<SCRIPT></SCRIPT> 妙。為什麼?因為汽車不同於自行車,一般借一下不會出什麼問題,即使出問題你也容易發現。汽車不同,它嬌貴。而且,一些零件都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跟你借車的人,有熟手,也會有生手,每個人開車的習慣都不同。說不定,就把你車子的零件磨損了,搞壞了。而你還發現不了。
15、剎車。剎車一定要有超前意識。要對是否需要剎車以及什麼時候剎車、剎多大力度的車作出及早判斷,不要等到快撞上了再剎。
16、備件。汽車也是由一個一個的小零件組成的,現在的零件質量普遍不怎麼樣,也屬於易耗品。所以,車上要常備一些小零件,象皮帶、機油、輪胎、小燈泡等等,省得需要換的時候找不到。
17、檢查。剛才講到高速公路的時候說過這事。就是停車休息時記得把發動機蓋打開看看、聞聞。發動機會起火,線路有時也會磨損,出現異常情況都會有異常味道。現在有不少車子密閉性好,特別是夏天,你把車窗全關了,開著空調,圖個涼快。那即使有味道也聞不到了。其實這樣不好。一是空氣不新鮮,二是不能通過異常氣味來及早發現險情。再說,轉子真正跑起來,風還是很大的。所以,建議行駛過程中經常把窗戶搖下來透透氣,順便也聞聞有沒有異常氣味。不然等到發現起火了再想跑就來不及了。呵呵,有點恐怖呢。
18、後視鏡。汽車兩邊都有後視鏡,主要是讓你觀察後面情況的。但有不少人只會看左邊的這個,不會看右邊的那個。但是不是只有左邊才有其他車子和行人哪?所以,光看左邊的不行,左右都要看。特別記住左右兩邊都要保持50公分間距。另外,遇到自行車的時候,要避讓1.5米。為什麼要這么多?防止自行車摔倒後碰到你的車。自行車摔倒有它的特點,騎自行車的人往往會有本能,先把摔倒一側的腿著地,然後再丟車。你留出1.5米後,它摔倒也碰不到你了。
19、混合路。這種路在農村經常會有,雙向車道,中間沒有分隔線。路況相對也差,有時候路中間還會突起。遇到這樣的路面,你要靠右,別開到最高的地方去。
20、上下坡。關鍵是注意安全。上坡時三個要點:動力、方向盤和剎車。超車時要特別注意,不管是人家超你還是你超人家,都要注意安全。下坡時剎車不能過重,也不能一直死踩剎車,更不能掛空檔。死踩剎車會導致剎車失靈。
===================
第十三章 樁考集訓
===================
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在分校進行學習的原因,反正分校學習結束後,必須到總校再進行考前集訓。集訓與分校的學習有個很大的不同,就是集訓時間由總校統一電話通知學員,而不是由學員打電話去預約。
不巧的是,總校兩次打電話跟我預約集訓,都正好趕上我出差。一次是在前往江西吉安的火車上,我們支部組織到井岡山活動,自然無法參加集訓;還有一次則是我馬上要前往湖南長沙參加一個全國會議,也沒有去成。這樣,我的學習進度就比其他同事要慢了。一些樁訓還在我後面的同事,已經通過樁考開始路訓了,我還沒有參加樁考集訓呢。
出差回來後,左等右等,總校也不來電話。後來有一天,老婆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跟我說:"你出差期間,駕校打電話來,讓你練車呢。"我恍然大悟,八成是總校兩次通知也沒見消息,把我的資料放到另外地方去了。於是趕忙打電話給總校教務處,請求安排樁考集訓。教務處的一位女士還算善解人意,立即把我的資料調出來,抓緊予以安排。
我是上午給教務處打的電話,下午就接到了總校通知,讓我第二天參加集訓。不過,負責通知的小姐說,先安排恢復性訓練,然後再根據情況安排考前訓練。呵呵,這意味著,我要比其他人多上三次課。盡管在前期的學習中我是比較優秀的,但總校可管不了那麼多,他們只看你相隔的時間。
沒辦法,我只好挺不情願地參加恢復性訓練了。
本紀實開頭說過,總校離我們市內很遠,開車要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鍾,這樣,坐總校班車,一來一去就要用去兩個小時,加上訓練的兩個小時,一共需要四個小時,也就是半天時間了。好在學校把三堂訓練中的兩堂,安排在星期六和星期天進行,這樣可以少影響工作。
集訓主要是讓學員有一個進一步熟悉相關技術和要領的過程,同時讓帶考教練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指導。由於大家都已經會倒樁了,所以集訓每台車安排了四個學員。平均下來,每個學員可以有半小<SCRIPT></SCRIPT> 時左右的練習時間。跟我分在一組進行恢復性集訓的還有兩女一男。男的據說是開出租的,出了事故,重新考照。一位女的是個個體老闆,據說工作繁忙,從上次學習到現在已經有一年時間了。一年沒有摸車,可想而知她已經跟剛開始學習開車的人一樣生疏了。前進倒退都碰桿子不說,有一次還差點兒碰到旁邊更粗的一根支撐鐵柱,弄得教練直搖頭。後來,她乾脆另外約了一位教練單獨練習去了。另外一位女學員,屬於我前面說的身高沒有優勢那種,練習的時候也比較吃力,不是碰桿子就是壓線。最後,教練在我們兩位男士的名單上打了五角星,算是完成恢復性訓練了。
集訓時,我遇到了在龍江分校對我進行路訓的李師傅。他不知為什麼已經改到總校來進行樁訓輔導了。他看到我也很高興,看了我的訓練後更是直點頭,誇我的方向比較好。
又過了一個星期,總校來電,通知我參加樁考前的集訓。照例又是三堂課。不過,這一次,我們的名單已經被張貼在了休息室的玻璃上了,上面寫明哪天考試哪天的什麼時候到總校來報到及其他注意事項。我被排在第3個出場。恢復性訓練時的另一位男士被排在第一位。據說學校排名單也挺有講究的,男學員普遍排在前面,女學員排在後面,因為女學員心理素質稍差,容易緊張。
三次訓練很快就過去了,其間也沒有什麼好玩的故事。只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位先生與帶考的教練發生了不愉快,有一次他在訓練時對教練說:"你別再喊了,我自己能行。你一喊我反而開不好了。"教練一生氣,說:"行。你考試時我保證不喊。"說完拂袖而去。呵呵,這下子,我們這位學員老兄可不高興了,在接下來的訓練時間里,不停地說著氣話,聲稱:"老子就不需要你喊,照樣能通過。"
當然,不管是教練對還是學員對,最終結果還是要靠考場來檢驗。這位學員與教練之間的糾葛自此也成為我們幾位共同關心的問題了。
--------------------------------------------------------------------------------
作者:will
發表時間:2005-1-14 10:25:33
================
第十四章樁考
================
樁考集訓結束的第二天,就是樁考了。學校要求9點鍾趕到學校集合,我便搭乘8點10分的班車前往學校。
東中西線三路班車幾乎同時到了學校,學員們蜂擁下車。其中有不少是參加樁考的。9點多鍾,學校安排了兩輛專車,把我們送往考場——另外一個據說是由交管所辦的駕校。
聽說到另外一個駕校考試,我感覺不大舒服,那滋味就好象參加高考而本校不能單設考場一樣。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直接報那個駕校了。
那個駕校比我們駕校地盤大得多,裡面有封閉訓練場,有水有樹,不象我們駕校那麼光禿禿的。校區內的路上全是練習的車子,那速度一看就只有二檔,慢得可以,開車的顯然也是跟我們當初上第一堂課一樣的新手。看著他們,想想自己,內心居然有了些得意。真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呀。呵呵~^-^
帶考教練按照分組,各自召集本組學員開會,發放考試證,講述注意事項,告訴我們考試時每人允許失誤一次。一旦碰桿或壓線或其他失誤,車子都會自動熄火。此時,由教練將車子開回到起點,學員再考。如果再出現失誤,則只能補考了。據說,每有一名學員考試通不過,則所有教過他的教練將全部被扣工資。
考場設在學校中心地帶,周圍用兩米多高的鐵板圍裹,大有全封閉的味道。兩側各留一個很小的通道,是為學員進出准備的。樁考是全自動的,在各個線路的延伸線上,放置了多個探頭。這些探頭大概會發射出紅外線,一旦被車子擋住,則會啟動熄火裝置,讓考生無法繼續。圍牆外面不知是誰放了一張長凳子,我們幾個學員就站在上面向內張望,看看人家考試的情況。
等到11點鍾,才輪到我們駕校考試。由於教練已經提前進場,所以我們象一群沒頭蒼蠅似的,也不知道該從哪個門進。我們擠到右側的一個小通道,但進去沒多久就被駕校的人趕了出來,告訴我們到了我們時會喊我們的。於是我們就在門外等了。大家等得不耐煩,就開始責怪駕校組織工作太差。正好此時有一家電視台的記者扛著攝像機,跟著駕校的一名工作人員進行現場采訪,幾位學員便起鬨,說考試組織工作太差之類。記者好象充耳不聞,置之不理。那位工作人員呢,面露兇相地對起鬨的人說:"就你話多?!"一句話,讓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大家是來考試的<SCRIPT></SCRIPT> ,當然犯不上跟任何人過不去。
說話間,前面一個駕校的考生已經完成了考試,有五六個學員聚集在一起,往外掏錢,交給教練。原來他們都是沒有通過的,交錢補考。這使我們這些尚未考試的有些緊張起來。
我們這組的1號2號進去了,許多人圍在門口看熱鬧,過了一會兒,有人喊道:"1號過了!"原來,1號就是集訓時跟我在一組的那位先生。他在進場前還不停地數落學校,揶揄那位教練,並引起了所有在場學員的關注。
等了半天也沒聽見有人喊我。正焦急間,突然聽見考場里有人高聲喊叫我的名字。趕忙沖進去。誰知迎面就被一位本校帶隊的工作人員厲聲訓斥:"你到什麼地方去了?!喊半天不進來?!"我說:"我沒到什麼地方去呀,就在門口等著呢。"他沒好氣地說:"快去吧!先交卡!"我被這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訓斥搞得一頭霧水,趕忙交了卡,驗明正身,一路小跑,趕到我們所在的考試車那裡。呵呵,帶考的教練披頭蓋臉也是一陣責怪,"你怎麼跑到那個門去了?!不是在這個門嗎?!"我說:"你什麼時候告訴我們在這個門了?他們不都是在那個門等著嗎?"他不耐煩地說:"快上車考試吧!"
唉,就這樣,美好的考試心情在一瞬間被打得七零八落,本來就有些緊張的心情反而被搞得更緊張了。我跨進駕駛室,看到副駕駛座位旁邊擺了一個儀器。還沒等看個明白,教練就說,"掛倒檔,開始吧!"
十幾堂課的訓練,這一切似乎已經很熟悉了。我開始向後,順利地正手入庫。但在回方向的剎那,突然發現考試用車上的標記與我們練習時的有些不同,不象我們練習時那麼醒目,只有淺淺的一點紅色。天!正在想的時候,耳邊聽見教練的斷喝:"快回!!"趕緊回方向。這時候才定下神來,找准目標,完成直線分中。等車子再完成一進後,就聽見教練在右手窗外怒吼:"叫你回方向你怎麼不回呀?!"我隔著車窗說:"聽不見!"真的,坐在車子里,加上緊張,教練的喊叫有時候聽不大清楚的。教練好象還很生氣,仍在嘟囔著什麼,我也沒聽清。由於對車況有了了解,接下來的幾組動作完成起來相對比較順利了。最後,車子停穩了,教練仍沒忘提醒我:"退空檔!"呵呵,在教練的友情幫助下,我把最後這個動作做完,教練總算有了些笑意:"下車吧。"
後來我出了考場才知道,原來我們這組第二位出場的那位老兄連續兩次失誤,沒有通過。難怪教練們會生那麼大的氣呢。。
這些小小的不愉快,當然無法與考試通過的巨大幸福相比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到那個駕校的食堂吃了個午飯。看到那個破爛簡陋的食堂,我又感覺還是我們的駕校好,食堂窗明幾凈的,哪象這里?哼!
===================
第十五章 路考集訓
===================
樁考後一個多星期,駕校又找來電話,通知進行路考集訓。此時,我的同事已經完成了路考,就等著拿駕照了。聽他說,考試比較簡單,從一檔加到五檔,然後靠邊停車,兩分鍾就通過了。但是集訓時候的教練會吃拿卡要,而且是通過暗示的方法來進行的。比如,某位學員中途熄火了,教練就說:"你欠我一包煙啊!"比如路途休息,教練就把車停在一家小吃店門前,然後說:"這家店的鹽水鴨不錯呀!"或者,把車停在一家小賣部門口,然後說:"這家店的'南京'煙正宗!"總之,聽上去都是暗示學員表示一下的詞句。
這些話,我都記在心上,而且,當初在參加開學典禮的時候,教導主任也曾給我們做過相關介紹,打過預防針的。其實想想,不就是兩包香煙嗎?只要能通過考試,這點小錢還是掏得起的。在前面的路訓和樁訓過程中,我也曾經完全出於自願地送幾包香煙給有關教練過。俗話說,一日為師,終生為師。在我們的一生中,特別是走上工作崗位後,還能再有幾個老師呢?
現在回憶起來,路訓集訓這三天,是我整個學車過程中感覺最愉快的階段。為什麼?因為在這一階段,我們從單槍匹馬的默默開車變成了集體開車,邊開邊討論,有了生活在集體中的快感。
<SCRIPT></SCRIPT>
路訓集訓與樁訓集訓一樣,也是一輛車四個人,但與樁訓集訓不同之處在於,這四個人,從始到終都在一輛車上,教練始終坐在副駕駛位置上,我們是根據教練的指令,互相換著開車。後排座需要擠三個人,很親密的。空間距離的拉近,有助於心理距離的縮短。所以,我們四個人,加上教練,很快就從完全陌生的五個人,變成了一個關系比較融洽的集體。前面的人聚精會神地開著車,後面的人可以隨機發表評論,或者談點其他內容,高興了再分分口香糖,保持口氣清新。
我們這四個學員,三男一女。唯一的女同學看樣子已經有四十五歲左右的年紀,是一家學校的教師。孩子讀高二,送到瑞士就讀去了。另兩位男同學,年紀都比我小,其中一個還沒有成家,比較調皮;另一個成家了但還沒有小孩,相對穩重。為了敘述方便,我就把他們稱作老A、小B和小C吧。
路訓集訓是很有針對性的訓練,完全是針對路考的。首先,集訓的路線,據說就是考試時有可能走的路線;其次,練習重點是坡道起步、提速加檔、靠邊停車和定點停車。
由於上次路訓過後,大家全都是在樁訓,磨的都是一檔和倒檔,離合、剎車、油門的配合要求也不怎麼高,加上已經好長時間沒有開車上路了,所以,集訓的第一堂課基本上都處於重新呼喚記憶的階段,而每個人在坐上駕駛位置後都無一倖免地被教練批評過。老A第一節課居然熄了三次火,明顯暴露出基本功不過硬,心理素質不高;小B呢,喜歡和教練抬杠,教練說東他就說西,弄得教練哭笑不得;小C相對好一些,但經常速度不夠就加檔,或者轉速過了也不加檔,搞得教練鼻子不來風。四個人中,我算比較好的一個,因為這期間我曾經趁著出差,在一座城市的一個沒有遊客的大公園里,開著那個單位的麵包車爽過近一個小時,車感相對要好得多。不過,我也有問題,一是換檔時右腳有時會忘記離開油門,車子會轟;二是我坐在後面談笑風生,還自以為是,教練也有些小小的不高興。比如靠邊停車,我就跟他們說離路牙距離在50-100公分之間。大概這樣說了幾次。結果教練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沒好氣地回頭白了我一眼,說:"你還說50-100?剛才我就沒有糾正你!是那麼多嗎?!"呵呵,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吱聲。後來終於形成了統一意見:30-50公分。我還有一個細節也被教練批評了,那就是從駕駛座位下車時,隨手關門用力太大,聲音很響。他教導我們說:"你們在家也是這樣關門的嗎?!不能輕一點?!考試時如果這樣的話,就是對考官的不尊重!"關門雖然只是一個細節,但後來我們才知道卻是考試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大問題。重要在何處?留待下一章再說。
集訓時,我兜里揣著煙,防止教練不開心,或者暗示之類的。可是,我們的教練卻真的不象我同事遇到的那位那樣,沒有任何暗示,我有時遞煙給他他也不接,經常只抽自己的煙。而且,連續三天,也並沒有因為我們沒送他香煙而態度變壞。可見,人分三六九等的話是一點沒錯的,教練與教練也會有不同,就象黨員幹部並非個個都是貪污腐敗分子一樣。
四個人中,小B個子不高,虎頭虎腦的,最搞笑了。他上車後就以特有的方式跟教練套近乎:"教練!你真是好本事。我都看見好幾個駕校的女同志跟你關系不一般了!"這話的起因是我們還沒出駕校的門,有一個駕校的女同志剛好看到我們的教練開車,就微笑著順手把手中盆里的水往我們的車上潑。我們這些過來人,當然能夠知道他們之間關系不一般,至少是很熟悉的。我們問小B,怎麼知道"好幾個"的?他說:"我在車上也碰到過幾次的。"原來,他坐的班車是中線,恰好跟教練同車。難怪教練的一切都印在他腦海里呢。
Ⅳ 現在去井岡山穿什麼,我家孩子11月8日要去,學校組織
剛好這幾天天氣下雨,8--13度左右 ,建議多穿點衣服。
Ⅳ 井岡山歌詞是什麼
歌手:井岡山 專輯:傷心一百天
• 搜索 "傷心一百天"mp3
列印預覽 傷心一百天
景岡山
大雪沒停淚結成冰
我試著把它攥在掌心
你送的手套你給的擁抱
自由太我溫暖太少
身邊空白被雪掩蓋
一個人傻傻地存在
路邊站牌我靠著發呆
愛不愛都是傷害
一百天愛就斷了線
只剩下痛在蔓延
凌晨五點你的誓言
在不在都會思念
一百天愛讓我深陷
在每個黑夜裡面
見你一面傷心一年
溫度降到零點
Ⅵ 踏板摩托車皮帶傳動箱發熱燒手,請問是正常現象嗎
發熱正常,要是高熱就不正常了,去售後咨詢下比較好。
1951年8月,中國正式開始自行試制、生產摩托車,由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汽車制配六廠完成了5輛重型軍用摩托車的試制任務,並由中央軍委命名為井岡山牌。該車車速最高可達每小時110公里。到1953年,井岡山牌兩摩托車年產量突破1000輛。井岡山牌摩托車的問世,標志著中國摩托車工業開辟了新紀元。
近10年來,中國摩托車工業發展速度更快。從產品產量上看,年產從1980年的4.9萬輛發展到1990年的97萬輛,直至今天的一千多萬輛,中國一躍成為了世界摩托車生產量最大的國家,摩托車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汽車工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摩托車行業2006年產銷大幅增長,再創歷史新高。全年累計生產摩托車2144.35萬輛,比上年1776.72萬輛增加367.63萬輛,同比增長20.69%;累計銷售2126.67萬輛,比上年1774.51萬輛增加352.17萬輛,同比增長19.85%。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明顯提高,產銷旺盛帶動了經濟效益較快增長。2006年,全國105家摩托車生產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16.29億元,比上年增長15.59%,增長額110.08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4.75億元;比上年增長49.81%,增長額8.23億元。
中國摩托車工業經過半世紀的風雨滄桑,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生產、開發、營銷體系,有相當一部分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有一批名牌產品覆蓋市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摩托車工業迅速崛起。經過起步、發展、整合、重組,風雨兼程、跌宕起伏的艱難歷程,經過摩托車工業戰線的努力拚搏,中國現已躋身世界摩托車生產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