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政局的救助站專業技術崗位待遇一般是多少
工資由單位自籌,每個地方不一樣的。一般是1000--2000。
社會救助工作職責
1、宣傳有關幫扶救助的政策法規,提供有關幫扶救助工作的政策咨詢服務。
2、受理低保、困難家庭和持證人員醫療救助的申請,對申請家庭有關情況進行核實、公示,並提出審核意見。
3、負責將低保證、低保保障金、醫療救助資金及其他幫扶救助款物發放到戶。
4、開展對轄區內優撫對象、老年人、殘疾人的幫扶救助服務工作。
5、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對困難家庭各項援助措施的落實工作,幫助辦理相關手續。
6、組織轄區內符合公益勞動條件的低保家庭成員開展公益性勞動。
7、每月至少2次走訪轄區內的低保和困難家庭,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生活和就業情況,做好記錄。
8、建立低保、困難、醫療救助家庭及農村五保對象,城鎮三無對象、優撫對象、老年人、殘疾人等的檔案資料和各類幫扶救助工作台帳,按上級民政部門和幫扶救助機構的要求,及時、准確填報有關幫扶救助工作報表。
9、開展集中捐送衣被活動和各種災害救助工作。
10、完成其他各種幫扶救助工作。
科室職責
組織擬訂全市社會救助政策和標准並監督實施;統籌全市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和《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貫徹落實;組織實施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城市低收入家庭資格認定和臨時救助工作;承擔上級和市本級財政投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等資金的分配和監管工作;參與受災人員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等相關工作;指導統一受理社會救助平台建設;承擔全市社會救助信息管理和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工作。
服務承諾
1、強化「上善若水」服務理念,播撒大愛,傳遞真情,讓發展成果惠及每名困難群眾。
2、組織開展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確保社會救助對象認定準確。
3、指導縣區建立低保對象在享受低保待遇期間長期公示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4、指導縣區對低保家庭實行分類和動態管理,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5、建立社會救助核查制度,主動接受並及時受理群眾對社會救助工作的監督、投訴和舉報。
6、加大查處力度,強化社會救助工作責任追究,維護社會救助工作的嚴肅性。
⑶ 民政局的救助站 專業技術崗位 待遇一般是多少
不知道你指的是區級的民政局還是市級的,我想應該是市級的吧。
這幾個單位的主要區別在工作內容上,一般來說,救助站、福利院和干休所是做一線的,即要接觸更多的服務對象,除了專業技術崗(比如會計、統計人員)、領導崗(即便就是領導崗,其編制也是事業編制的,民政局其下的事業單位目前只有民管局是參公,省級的工辦剛被批准為參公)和工勤崗(即合同工,合同工又分為2種,一為崗位合同工,即其工資來源被列入財政預算的,另外一種合同工就是單位自己招的,工資由單位自籌,工資一般低於崗位合同工)。社區服務中心更加偏向於行政事務類工作,即多為搞文字材料的。
相同之處就是都是純公益類事業單位,即沒有經營性收入。
對於同級的民政系統內,除了營收自支的幾個直屬事業單位的收入會高於其他單位,純公益類的事業單位收入都是一樣的,沒有差異。有時候民政系統內會內部調劑,即編制和人實際上班的地方時不同的,比如抽下面社區服務中心的人來局裡辦公,工資還是一樣的,差別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福利就參照辦公所在地(比如發條魚之類的)
從發展的眼光來說,能從事行政事務類工作的,更加容易被提拔,甚至參加交流競崗,成為領導級。
還有問題請留言。
社區服務中心也分好多崗的,一線可能會接觸服務對象多些。我曾經做過大學生社區幹部,在剛畢業那會兒。個人認為那樣的工作其實並不是難做,而是需要耐心,如果有心要學習,那裡的工作也是很能鍛煉人的,因為要處理各種復雜人際關系。民政工作都是圍繞人來展開的,不過如果樓主性格上比較不合適,比如學理工科的比較木訥和內向,那可能一線工作開展起來會比較難一些。最好能進入寫材料的崗位,當然這對自身的要求就比較高了,要練個好筆頭出來才會被上面發現並重用。我現在已經在民政局工作了。
哈哈,我怎麼會知道呢,這種事情要聽從領導安排的,根據單位的工作需要。作為新人,到了崗位之後,一要服從領導的安排,二要盡快熟悉本崗位工作,認真學習。不過因為民政系統內的業務條線很多,且業務線間的關聯性比較小,所以一般隔3年左右就會輪崗,即調離到新的業務線上去,以培養員工多方面的能力。所以什麼崗位不是關鍵,而是你要做好長期學習的准備,在單位里有作為才有地位
⑷ 民政局和救助站屬於一個單位嗎
救助站是民政局下屬的一個單位。救助站使用事業編制,是各地民政局的下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對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等方面的工作。
民政局是當地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為行政機關,使用行政編制。服務於社會民生方面的行政工作,民政局和救助站他們是統屬關系。
(4)民政救助站制服擴展閱讀:
民政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民政事業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擬訂民政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監督實施。
(二)承擔依法對本市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進行登記和監督管理責任。指導各區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三)擬訂本市社會福利事業發展規劃、政策和標准;擬訂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和福利彩票銷售管理辦法。指導福利彩票銷售及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組織擬訂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政策,組織、指導社會捐助工作。組織擬訂老年人、孤兒和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社會福利政策,指導相關權益保護工作。負責建設征地超轉人員管理工作。
(四)負責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養老服務工作。擬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政策、法規草案、標准和規劃並組織實施;
(五)提出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的建議。聯系街道辦事處工作。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六)統籌推進本市城鄉社區建設,擬訂城鄉社區建設的規劃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擬訂本市城鄉基層群眾自治建設具體辦法並組織實施。
(七)組織擬訂本市城鄉社會救助規劃、政策和標准;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負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負責特困人員供養工作。
(八)擬訂本市對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和保護政策,負責組織實施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和保護工作。
(九)擬訂本市婚姻管理、殯葬管理和兒童收養的政策,負責推進婚俗和殯葬改革,指導婚姻、殯葬、收養、救助服務機構管理工作。
(十)承擔外地來京上訪人員和非正常上訪人員的接濟服務管理工作。
(十一)擬訂本市行政區劃管理政策。負責本市行政區域的設立、命名、變更和政府駐地遷移的審核工作。負責全市行政區域界線的管理工作。負責各區邊界爭議調處工作。
(十二)負責本市社會工作人才登記管理和繼續教育工作。負責本市志願服務行政管理工作。
(十三)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四)有關職責分工。
1.與市衛生健康委的有關職責分工。市衛生健康委負責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本市老齡事業發展,承擔老年疾病防治、老年心理健康與關懷服務等老年健康工作。市民政局負責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本市養老服務工作,擬訂本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政策、法規草案、標准和規劃並組織實施,承擔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救助工作。
2.與市醫保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市民政局負責享受醫療救助人員的身份認定工作。市醫保局負責醫療救助政策的制定並組織實施。
救助站是指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的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站。全國共有救助機構2031個,其中獨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有261個,全國救助機構床位近10萬張。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民政部[2003]24號
第二條
《救助管理辦法》規定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是指因自身無力解決食宿,無親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正在城市流浪乞討度日的人員。
雖有流浪乞討行為,但不具備前款規定情形的,不屬於救助對象。
第三條
流浪乞討人員向救助站求助時,應當如實提供本人的下列情況:
(一)姓名、年齡、性別、居民身份證或者能夠證明身份的其他證件、本人戶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
(三)流浪乞討的原因、時間、經過;
(四)近親屬和其他關系密切親戚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
(五)隨身物品的情況。
第六條
受助人員不得攜帶危險物品進入救助站,隨身攜帶的物品,除生活必需品外,由救助站保管,待該受助人員離站時歸還。
第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制定救助站受助人員的作息、衛生、學習等制度。受助人員應當遵守救助站的規章制度。
第十條
救助站應當根據受助人員提供的有關情況,及時與受助人員的家屬以及受助人員常住戶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該地的公安、民政部門取得聯系,核實情況。
救助站發現受助人員故意提供虛假個人情況的,應當終止救助。
參考資料:網路——民政局
網路——救助站
⑸ 民政局救助站管理員主要做些什麼
救人的吧
⑹ 民政局救助站是干什麼的
救助管理工作職責:
(一)負責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工作,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及時提供救助。
(二)本著自願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對救助人員進行救助。
(三)向求助的流浪乞討人員告知救助對象的范圍和實施救助的內容。
(四)向求助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
(五)幫助受助人員與其親屬或者流出地民政部門聯系。
(六)文明接待,熱情服務,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核實登記、建檔工作。
(七)對未成年人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特定流浪乞討對象,實施主動救助和幫教。
(八)對在站內突發急病的求助流浪乞討人員及時送醫院救治。
(九)對救助對象實施的救助和服務項目,均不收取任何費用。
⑺ 有人認為民政救助站工作鎖碎,難干,你怎麼看的
一、 救助管理工作職責:
(一)負責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工作,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及時提供救助。
(二)本著自願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對救助人員進行救助。
(三)向求助的流浪乞討人員告知救助對象的范圍和實施救助的內容。
(四)向求助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
(五)幫助受助人員與其親屬或者流出地民政部門聯系。
(六)文明接待,熱情服務,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核實登記、建檔工作。
(七)對未成年人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特定流浪乞討對象,實施主動救助和幫教。
(八)對在站內突發急病的求助流浪乞討人員及時送醫院救治。
(九)對救助對象實施的救助和服務項目,均不收取任何費用。
每份工作都有其瑣碎的一面,需要細心和耐心
⑻ 民政局救助站是干什麼的
救助站是明政局的下屬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
救助站是指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的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站。全國共有救助機構2031個,其中獨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有261個,全國救助機構床位近10萬張。主要負責對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
1.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
2.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處;
3.對在站內突發急病的,及時送醫院救治;
4.幫助與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聯系;
5.對沒有交通費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單位的,提供乘車憑證。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