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羽絨服執行標准GB和FZ哪個更好
這兩個標准對應的產品不同,GB的標準是指運動服,FZ的標準是指休閑服。
標准號:GB/T 22853-2009(現 行)
中文名稱: 針織運動服
發布日期:2009-04-21 實施日期:2009-12-01
引用標准:GB/T 250;GB/T 251;GB/T 2910;GB/T 2911;GB/T 2912.1;GB/T 3920;GB/T 3921;GB/T 3922;GB/T 4802.1;GB/T 4856;GB 5296.4;GB/T 5713;GB/T 6411;GB/T 7573;GB/T 8170;GB/T 8427;GB/T 8629;GB/T 8878;GB/T 14576;GB/T 14801;GB/T 17592;GB 18401-2003;GB/T 19976;FZ/T 01026;FZ/T 01031;FZ/T 01053;FZ/T 01095;GSB 16-1523-2002;GSB 16-2159-2007;GSB 16-2500-2008;FZ/T 01057.1;FZ/T 01057.2;FZ/T 01057.3;FZ/T 01057.4;FZ/T 01057.5;FZ/T 01057.6;FZ/T 01057.7;FZ/T 01057.8;FZ/T 01057.10;GB/T 1335.1;GB/T 1335.2;GB/T 1335.3
起草單位: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紡織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針織品分技術委員會
標引依據:國家標准批准發布公告2009年第5號(總第145號)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針織運動服產品的號型、要求、檢驗規則、判定規則、產品使用說明、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准適用於鑒定針織運動服的品質。
標准號:FZ/T 73020-2012【現 行】
中文名稱: 針織休閑服裝
發布日期:2012-12-28 實施日期:2013-06-01
代替標准:FZ/T 73020-2004
引用標准:GB/T 251,;GB/T 1335.1,;GB/T 1335.2,;GB/T 1335.3,;GB/T 2910.19,;GB/T 2910.18,;GB/T 2910.17,;GB/T 2910.16,;GB/T 2910.15,;GB/T 2910.8,;GB/T 2910.14,;GB/T 2910.23,;GB/T 2910.101,;GB/T 2910.24,;GB/T 2910.5,;GB/T 2910.4,;GB/T 2910.6,;GB/T 2910.7,;GB/T 2910.9,;GB/T 2910.3,;GB/T 2910.13,;GB/T 2910.12,;GB/T 2910.1,;GB/T 2910.11,;GB/T 2910.10,;GB/T 2910.22,;GB/T 2910.2,;GB/T 2910.21,;GB/T 2910.20,;GB/T 2912.1,;GB/T 3920,;GB/T 3921-2008,;GB/T 3922,;GB/T 4802.1-2008,;GB/T 4856,;GB 5296.4,;GB/T 5711,;GB/T 5713,;GB/T 6411,;GB/T 7573,;GB/T 8170,;GB/T 8427-2008,;GB/T 8629-2001,;GB/T 8878,;GB/T 14576,;GB 18401,;GB/T 17592,;GB/T 19976-2005,;GB/T 23344,;FZ/T 01026,;FZ/T 01053,;FZ/T 01057.5,;FZ/T 01057.7,;FZ/T 01057.8,;FZ/T 01057.6,;FZ/T 01057.10,;FZ/T 01057.1,;FZ/T 01057.2,Tr
起草單位:國家針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歸口單位:全國紡織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針織品分會
標引依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70號;行業標准備案公告2013年第2號(總第158號)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針織休閑服裝的產品號型、要求、試驗方法、判定規則、產品使用說明、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准適用於鑒定以紡織針織面料為主要材料製成的針織休閑服裝的品質。
2. 羽絨服要有什麼標志的才正正的是羽絨服
一看面料:面料的好壞最直觀、也是很有學問的。羽絨服面料應具備防絨、防風及透氣性能,其中尤以防絨性最為緊要。防絨性能的好壞,取決於所用的面料的紗支密度。一般來說,全棉防絨布面料表面有一層蠟質,耐熱性強,但耐磨性差;防絨尼龍綢面料耐穿,防絨性好,但怕燙怕曬。相比之下,選購TC面料的羽絨服較好。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羽絨服以尼龍塔夫綢和TC布為主,一般紗支密度在230T以上,250T為最佳,230T以下則很難保證絨毛不外鑽。在識別面為時,先看其薄厚,一般情況薄者為稀,厚者為密;其次是用手拍打,如有絨毛飛出,密度必在230T以下;再次是握住衣服某一部位稍加用力揉搓,如無細小的絨絲鑽出,密度當在250T;因尼友稠面料有一層塗料,其處理以亮、滑潤、均勻為好。
二看絨質:羽絨服填充料多以鴨、鵝羽絨為主。一般以選含絨量多的為好。按目前內銷產品填充料的規格標准,含絨量是50%,其中一半是像蒲公英樣的絨朵,另一半是6cm長的細毛片。也就是說填充料中允許有一定的毛梗子。
從絨色上看,羽絨有純白絨和花絨兩種,若選購淺色面料的羽絨服,應選內裝純白絨的,否則穿在身上有臟感。有的羽絨服為降低成本,採用雞撕絨或粉碎裂絨,所謂雞撕絨,就是從雞毛上把毛撕下除去毛梗,粉碎絨則是將毛梗粉碎的碎末。這樣的羽絨服可以通過掂分量、看蓬鬆度、摸手感分辨出來。
將蓬鬆的羽絨服放鬆鋪平,用手按壓,隨即松開,看羽絨服是否迅速恢復原狀。如果不能恢復原樣或恢復較慢,說明絨質較差,含絨量較低,其中可能摻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片。這種回彈性差的羽絨服,拎在手中有沉重感。
用雙手揉搓羽絨服,看是否有毛絨鑽出。如果有大量毛絨鑽出,說明面料不防絨。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線縫中溢出也是正常的。
用鼻子靠近羽絨製品,深呼吸數次,避免選購那些味重刺鼻的商品。但由於羽絨是動物的羽毛,有一定的氣味也屬正常。
三看做工:羽絨服做工要求較高,稍有疏忽即會影響質量。縫納密度應適宜,過疏易磨損開線,過密易致殘布料,且影響蓬鬆、保暖程度。縫納處因針眼而有一些飛絲帶出,在所難免,但如有較多、較長的毛片不斷鑽出,則屬質量問題。選購羽絨服時,要看縫合處是否結實,有無漏絨現象;拉鎖、銅扣是否完整、順暢;羽絨服里、面是否平伏等。
四看輔料:羽絨服輔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穿著效果。金屬扣松緊應適宜。拉鏈一般為鑄塑拉鏈,軌道應光滑,在選擇時要著重檢驗其回扣效果,即將拉鏈拉上一段後應沒有自然下滑的現象。
五要試穿:選購羽絨服裝一定要試穿一下,特別是胸圍要大小適中,內穿毛衣一件,一再穿上羽絨服,要感到既不緊也不松才適合穿著。
3. 好的羽絨服的挑選標准
1、到售後服務規范的大中型商場,購買知名企業生產的產品。
2、羽絨服上的各種標記應當齊全,有廠名、廠址、面料和里料的成分含量、羽絨的種類及含絨量、充絨量的指標等。
3、含絨量與充絨量適宜。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70%以上為宜;充絨量的多少,則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4、回彈性強。將蓬鬆的羽絨服按一下再松開,迅速回彈、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並感到羽絨服拎在手裡有沉重感。
5、羽絨製品面料、里料應具有防鑽絨性能。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縫線中溢出是正常的。
6、羽絨服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不要選購味道太重、刺鼻的產品。
(3)服裝工業常用標准羽絨服擴展閱讀:
羽絨服重要指標
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絨量(down content):含絨量是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面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
3、蓬鬆度(fill power):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
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蓬鬆度在國內不是一個硬性指標,而且測量的相對誤差也較大。
4. 羽絨服執行標准Q/KSSZ2一2018是合格品嗎
這是安徽省某食品廠的食品安全企業標准。其完整的編號名稱為:
Q/FZL 0001S-2018《調味面製品》。
本標准規定了調味面製品的術語與定義、技術要求、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過程衛生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產品召回管理、保質期。
本標准適用於第三章定義產品的生產、銷售、檢驗。
標准編號Q/FZL 0001S-2018中各組成部分的含義:
Q/ —— 企業標准代號;
FZL —— 企業代號;
0001 —— 四位順序號;
S —— 食品安全標准標志;
2008 —— 年號。
5. 羽絨服一般用什麼面料
⑴、防水型塗層(覆膜)面料
這類面料有點類似於沖鋒衣面料,具有防水透濕的性能,一般用於高山專業型羽絨服。但不同的是,面料整體會比沖鋒衣面料更加輕薄柔軟一些。
另外因為羽絨服一般在寒冷環境下使用,針對的主要以冰雪的固態水的融水為主,因此面料耐水壓的要求不會像沖鋒衣那麼高,而且大多數採用防水面料製成的羽絨服是不用壓膠。
⑵、高密度防水面料
本身織物的密度就很高,一般在290T以上。然後再通過高溫融合表層織物以減小織物空隙的後期處理工藝,提高防絨性。
面料的輕薄、柔軟程度是所有羽絨服面料裡面最高的,同時具有防風、防潑水、透氣性能。
⑶、普通梭織面料加防絨布一般採用密度較低的尼龍或者滌綸,在製作羽絨服的時候,在面料里側添加防絨布,可以起到防絨的作用,防絨性能不錯。
(5)服裝工業常用標准羽絨服擴展閱讀
大部分的戶外羽絨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風性。透氣是戶外服裝的統一要求,但是卻往往會忽視羽絨服面料透氣的重要性。一件不透氣的羽絨服在高山上產生的結果往往是致命的。
增強羽絨面料的防絨性有三種方式:
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塗層,通過薄膜或塗層來防止漏絨,當然首要的前提是透氣的,並且不會影響面料的輕薄和柔軟程度。
二是將高密度織物通過後期處理,提高織物本身的防絨性能。
三是在羽絨面料里層添加一層防絨布,防絨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衣的品質。
羽絨服的面料的輕薄程度將直接影響一件羽絨服的整體重量,而且柔軟的面料,對於本身就臃腫的羽絨服而言,會增強羽絨服穿著的舒適度。
另外一方面,輕薄柔軟的面料有助於更好的發揮羽絨的蓬鬆度,因此保暖性也會更高。
6. 羽絨服的最新執行標準是什麼
衡量羽絨的重要指標(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絨量(down content):含絨量是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面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 (3)、蓬鬆度(fill power):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蓬鬆度在國內不是一個硬性指標,而且測量的相對誤差也較大。 羽絨服面料基本要求(1)、防風透氣:大部分的戶外羽絨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風性。透氣是戶外服裝的統一要求,但是很多驢友卻往往會忽視羽絨服面料透氣的重要性。一件不透氣的羽絨服在高山上產生的結果往往是致命的。 (2)、防絨:增強羽絨面料的防絨性有三種方式,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塗層,通過薄膜或塗層來防止漏絨,當然首要的前提是透氣的,並且不會影響面料的輕薄和柔軟程度。二是將高密度織物通過後期處理,提高織物本身的防絨性能。三是在羽絨面料里層添加一層防絨布,防絨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衣的品質。 (3)、輕薄柔軟:在裝備輕量化的今天,羽絨服的面料的輕薄程度將直接影響一件羽絨服的整體重量,而且柔軟的面料,對於本身就臃腫的羽絨服而言,會增強羽絨服穿著的舒適度。另外一方面,輕薄柔軟的面料有助於更好的發揮羽絨的蓬鬆度,因此保暖性也會更高。 (4)、防水:主要針對專業型羽絨服,在酷寒環境下直接外穿的,羽絨服的面料要直接代替沖鋒衣使用。
7. 國家標准羽絨服的含絨量該怎麼標
我國羽絨服的國家標准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
決定購買一件羽絨服的時候,一定要先看看衣領上系著的產品標簽,含絨量低於50%的就要注意了,已然不符合國家羽絨服裝規定的最低標准。
(7)服裝工業常用標准羽絨服擴展閱讀:
含絨量常見誤區:
含絨量不等於充絨量。
含絨量表現著羽絨服裝填充物的質量好壞,是個強制性的規定。而充絨量為填充物的薄厚既重量。
在保證「含絨量」的條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200克以上,這樣羽絨服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
但從市場調查的情況來看,很多品牌的羽絨服「含絨量」都達到90%左右,但「充絨量」遠遠低於100克,所以消費者在選擇羽絨製品時一定要注意甄別上述兩個「絨量」的概念。
正規的品牌正品羽絨服,標稱含絨量80%的,意思就是80%朵狀羽絨(鵝鴨),另外的20%是填充用小羽毛(鵝毛片8公分左右,鴨毛片6公分左右)。
這個毛片不是常看到的做羽毛球、羽毛扇那種刀翎,而是二層或三層的毛片,專門用作填充,也可以單獨填充羽絨枕、羽絨被、羽絨墊等等。
國內市場上很多從事羽絨服翻新及生產劣質低檔羽絨服的,多用填充用絨,毛片作假,絨用回收絨、飛絲、掃地毛的現象比比皆是,摸上去軟軟的,毛片不用完整的小羽毛,而用刀翎切割打卷軟化,越是雜牌子這種添假現象越嚴重。
購買時應當注意,羽絨服並不是軟的就好,摸不到小羽毛的很多都是假貨。
8. 羽絨服標簽上安全執行標准GB/T1272-2010C類能穿嗎
可以,
中國國家標准用統一的代號「GB」,即國標二字的漢語拼音略語,其中內部標准代號為「GBn」。紡織工業部標準的代號為「FJ」,指導性技術文件的代號為「FJ/Z」,參考性技術文件的代號為「FJ/C」。編號是採用順序號加年代號,使用阿拉伯數字,中間加一橫線分開。
如GB2-79,代表第2號國家標准,1979年批准發布。日本國家標準的代號為「JIS」,其中紡織標准另加「L」作為代號,後編以順序號。聯邦德國國家標準的代號為「DIN」,法國國家標準的代號為「NF」,英國國家標準的代號為「BS」,蘇聯國家標準的代號為「ΓΟСΤ」,其中紡織標准不另加代號,直接編以順序號。
美國國家標準的代號為「ANST」,其中紡織標准另加「L」作為代號。美國紡織方面的國家標准中,大都採用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和美國紡織化學家和染色家協會 (AATCC)的標准。
美國還有一個聯邦標准,代號為「FS」,其中纖維產品另加代號「L」,絲綢、呢絨另加代號「V」,針織品另加代號「JJ」,服裝與制服另加代號「BBB」,布匹另加代號「CCC」,紡織產品另加代號「DDD」,紡織試驗方法另加數字編號「196」。
這些國家紡織方面的國家標准最多的達500多個,少的也有200多個。也有一些國家聯合成立某一專業的國際標准組織,如國際人造纖維標准化局(BISFA)、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國際毛紡織工業組織(IWTO)等,都頒發了一些有關的紡織標准。
9. 服裝安全技術類別 C類和B類有什麼區別 哪個差 一般羽絨服是哪類的
1,對應的衣服種類不同。
B類型是可以直接皮膚類的產品,C類是不可直接皮膚的產品,C類通常都是用在外套類型的服裝,根據我國強制性國家標准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紡織品服裝提出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中,第四章產品分類,第一節有明確規定產品分為3類:
A類:嬰幼兒用品;對應類型為尿布、尿褲、內衣、圍嘴、睡衣、手套、襪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對應類型為文胸、腹帶、背心、短褲、棉毛衣褲、襯衣、(夏天)裙子、(夏天)褲子、襪子、床單。
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對應類型為毛衣、外衣、裙子、褲子、窗簾、床罩、牆布、填充物、襯布。
2,安全技術標准不同。
不同級別也意味著對一些有害物指標的限量完全不同,A級最嚴,如對甲醛的要求,A級的標準是≤20mg/公斤,而B類則是≤75mg/公斤,C類為≤300mg/公斤。
因此,綜合所述,C類比B類差,羽絨服屬於外套,通常適合C類。
第五章第二節規定,嬰幼兒用品應符合A類產品的技術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產品的技術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產品的技術要求,其中窗簾等懸掛類裝飾產品不考核耐汗漬色牢度。
嬰幼兒用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其他產品應在使用說明上標明所符合的安全技術要求類別(例如:A類、B類或C類)。產品按件標注一種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