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聽那兩個放屁!珍珠馬甲跟藍曼龍一樣,根本不是大型魚,哪用得著80的缸!要訣就三個:水溫水質和餵食
『貳』 珍珠馬甲 魚 死
問題出在水溫上面了
珍珠馬甲魚原先生活在水草豐茂的水域,
其適溫范圍在20~30℃,
最適生長水溫24~28℃,
pH值6.5~8.5,
硬度3~20°dGH。
水中不能放食鹽(珍珠馬甲魚對鹽度很敏感)。
最好的水質是帶有一點淡淡的腥味,一點沒有或很濃則 證明水中的生態系統沒有建立或已崩潰。
其他沒有問題,斑馬咬魚鰭是因為馬甲高溫下狀態不佳,所以才欺負它。
『叄』 珍珠馬甲魚能和藍星魚一起養嗎
可以,本人都是這樣養. 紅箭魚(上公下母) 紅劍魚,俗稱劍魚,拉丁名Xiphophorus helleri
體似紡錘形。自然界中的原始種體色呈淺藍綠色。雄魚尾鰭下緣延伸出一針狀鰭條。俗稱劍尾,雌魚無劍尾,劍尾魚是水族箱中不可缺少的品種。通過人工育種,其體色更加豐富,有紅、白、藍色等。其代表魚有紅劍、青劍、白劍、黑鰭紅劍、黑鰭白劍、鴛鴦劍等。 飼養特點體強壯,易飼養,無論是弱酸性水或弱鹼水都能適應。抗寒力較強。在20度的水溫中生長良好,適宜飼養水溫24~26度,其受驚後喜跳躍,彈跳力很強,為安全起見,最好在水族箱頂端加一蓋板。
註:圖示紅箭魚為上公下母
紅劍魚的習性
紅劍魚性情溫和,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雄魚在受驚嚇時、或氣流大時、還有打架時,愛跳躍。 發情時在雌魚前後穿梭,攔截雌魚求愛。
紅箭魚是一種美麗的觀賞魚類.原廠地在南美洲.在原產地此魚一般都長到7-8CM.人工飼養條件下.體形較大.一般都在12CM左右.紅箭魚體強壯比較容易養殖對食物不挑.雜食性.蚯蚓.紅蟲.人工飼料都可喂.水質一般弱酸或弱鹼都能適應.抗寒性較好適宜生長溫度在20-26度之間.最適合溫度是24度. 該魚受驚後喜跳躍.飼養是最好在水族箱頂端上加一蓋板. 此魚的壽命一般是5年.
繁殖特點:成魚一般7月齡性成熟.就可以進行交配產崽.紅箭魚的雄雌很容易區分.雄魚體細長體色鮮紅尾鰭形成棒壯交配器雌魚體態短肥臀鰭扁形.喜群居生活.繁殖水溫要求在23-25度.一般雌雄達配是1:3較好.那樣受精率高.雌魚體內受精.產出來的是幼魚籽 .臨產前的雌魚肛門處呈明顯黑色胎斑此時可將待產的雌魚撈入繁殖缸中保持繁殖缸周圍安靜.以免雌魚受到精嚇出現難產.雌魚一次可生產幼魚籽苗30-200尾.產籽的多少和雌魚體型和大小和平時主人的照料有關.一般產完一窩魚苗.隔30-50天又可以繁殖下一窩.剛出生的小魚苗躲在水草叢中.魚苗經過三個月的細心飼養.就可以區分雌雄了.此時的雄魚尾鰭下緣的箭尾開始發育.
註:紅箭魚很容易和月光魚雜交.如果家裡有月光魚時.平時養殖時請把它們分開飼養,以保證紅箭魚品種的純正.
『肆』 珍珠魚能長多大
珍珠魚的學名為珍珠毛足鱸(Trichogaster leeri)隸屬於攀鱸科(Anabantidae)。來源於熱帶魚三大發源地之一的東南亞,以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為最多。它全身銀灰色,體腹乃至各鰭邊都鑲嵌了珍珠狀的灰色圓斑,緩緩游動時全身閃爍著五光十色的珠光寶氣,顯得格外雍容華貴、柔和迷人,因而被贊為珍珠魚。其他中文名尚有珍珠馬甲魚、馬山克魚、馬三甲魚、彩石線鰭魚等。其英文名為Pearl gourami(珍珠哥拉美)或Mosaic gourami(馬賽克哥拉美)
珍珠魚一般經過10個月的生長,體長可達6厘米以上,達到性成熟年齡。可選擇胸部變紅,腹鰭變長,而且體態健壯、體色鮮艷的雄魚作親魚。在繁殖期間,雄魚有非常顯著的第二特徵,它的個體比雌魚大,而雌魚必須挑選腹部明顯膨大的個體。另外,最好選擇體長7~8厘米的二齡魚,其繁殖成功率最高,而體長超過10厘米的個體已過了青春期,繁殖成功率反而降低。繁殖前先把雌雄魚分開飼養半個月以上,用水蚤等活餌飼養。
『伍』 如何判斷熱帶小魚要產卵
大肚子,胎斑明顯到發黑 ,幾乎可以看到小魚眼睛 。如果母魚成功受精後黑斑處會越來越,那就證明小仔魚正在發育了。待到二十八至三十天後一般小魚就可以出生了。
母魚快生時表現可以為急游或待在一旁不動,最明顯的表現,你只要看到母魚肛門處凸出就可以撈出度隔開待生小仔魚了,母魚會有吃仔習慣記得生完分開。
一般來說,受精過的母魚可以在28天內生下幼魚,但在夏天會縮短懷孕其至三個星期左右,母魚要生回的時候一些特別的樣子,可以利用這些產前特徵將待產的母魚放置產子箱中:母魚的肚子脹得大大的,在胎斑處成方型。
一、雌魚受精到生產的過程:
1、每條母魚的肚子都會有一塊黑斑,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黑斑裡面有一個一個小卵子。
2、如果母魚成功受精後黑斑處會越來越大道(肚子越來越大)那就正明小仔魚正在發育了。
3、二十八至三十天後一般小魚就可以出生了
4、母魚會有吃仔習慣記得生完分開。
二、催產方法是:
換新水,並提高水溫1-2度,1-2天內就會生產了。但這種方法不要常用,魚換水太勤,且水內溫變化太大,魚會生病的。雌魚生產後,三天內不要換新水,否則它易生病。如果有條件,把它單獨放在一個缸內,否則魚寶寶出生後,會被其他大魚吃掉的,大魚越多,吃掉的概率就越高。
『陸』 珍珠馬甲魚怎麼養
珍珠馬甲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繁殖的熱帶魚品種之一。我認為,初學者過了最簡單的斑馬關後,需要通過的第二關就應當是珍珠馬甲(或者是藍曼龍)。珍珠馬甲繁殖對水質幾乎無要求,無需做水,中小型繁殖缸,裸缸,水溫27度,無需加氧和過濾,繁殖條件不高。
珍珠馬甲(或者是藍曼龍)的繁殖包括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親魚產卵;第二階段是仔魚養成。第一階段相對容易,第二階段則相對較麻煩。這主要是因為,雖然珍珠馬甲產量大(通常在1,2千粒,多時可5000以上),但魚卵小,仔魚小,仔魚成活率低,提高成活率是繁殖這種魚的難點。
珍珠馬甲產卵不需要很大的缸,中小缸即可;但仔魚孵化最好用比較大的缸。
我使用的是50*30*30cm的繁殖缸,比較大,產卵和養仔魚都夠了。
種魚:選擇種魚是第一步。當然要有公魚和母魚了。不同種類的魚,使用的公魚/母魚的比例是不一樣的,珍珠馬甲的比例是1:1,呵呵。
6月11日把公魚放入前面的大繁殖缸,6月12日早上把母魚放入另一個小缸中。
兩個缸緊靠在一起,這樣兩條魚可以相互看得見,醞釀一下感情。公魚顏色變得
更鮮艷,母魚好像沒什麼反應。
12日晚,將母魚撈入大缸,和公魚放在一起。
6月13日,公魚開始吐泡,開始追逐母魚。
6月14日中午開始,兩魚開始交配。 交配過程是:公魚在泡巢下面,母魚主動游過來,兩魚纏繞,在泡巢下產卵。然後公魚將母魚趕跑,自己清理戰場,把散落的魚卵收集起來,放到泡巢下面。這種交配從中午12點多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左右,差不多每10幾分鍾一次,總共大概有二十幾次。每次少則10幾粒,多則上百粒。
產卵的間歇,公魚不斷修理泡巢,珍珠繁殖時,公母魚都完全禁食,這樣可以專心產卵,親魚不會吃掉魚卵。我認為這應該是鱸型目的魚進化上較鯉型目(如斑馬魚)先進的一個證據。鱸型目的魚的腦神經系統中多了一道管理食慾的『門』,在繁殖時,這道門自動關閉;而鯉型目的魚則沒有這道門,它們只要飢餓就要吃東西,不管自己是不是在產卵。這說明鱸型目的魚的神經系統比鯉型目的魚更復雜,更先進。
中午11點左右,發現多數小魚均已孵出,從產卵到出小魚,不到24小時,這跟我的水溫高(29度)有關系,若水溫低的話,可能需36小時才出小魚。下面是已經垮掉的泡巢,和裡面許多的小魚。現在看來,小魚數量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大概有2,3千吧。如果母魚肚子足夠大的話,達到6,7千都是可能的。可以看到有一些沒受精的白卵,現在看來不算太多,屬於正常范圍。
『柒』 如何飼養珍珠魚的幼魚
由於珍珠魚軀體較大,性膽怯,喜棲息在濃密的水草里,所以飼養水族箱要足夠大,而且最好廣植一些水草,以供其藏匿、休息。如能同時用美麗的石塊堆成假山則更好。水草和假山既可提供珍珠魚隱身場所,又起到「以景襯魚」的作用。
珍珠魚平時性情溫順和善,不象一般攀鱸科魚類愛爭斗,適宜和小型熱帶魚混養,但其成魚不宜與體型纖小的諸如紅蓮燈魚等脂鯉科魚類混養,因它會追逐吞食這些小魚,更不能與性情兇猛的魚類混養,否則會因受驚嚇而導致體色黯淡無光,甚至不進食。值得指出的是,到了繁殖期的珍珠魚變得暴躁、好鬥,有攻擊雌魚的傾向,而平時雄魚之間也鮮有爭斗,因此繁殖時要分箱單養。
珍珠魚的幼魚膽小,對水質極敏感,如遇光線突然熄滅或開啟時,珍珠魚的雌雄一般在飼養5個月後才容易區別。雄魚背鰭、腹鰭均長而飄逸,鰭邊末端較尖;雌魚的背鰭、腹鰭相對較短,鰭邊末端鈍圓,身體略小,腹部較膨脹(見圖)。繁殖期間雄魚的下顎至魚腹部均呈現出艷麗的橘黃色或大紅的「婚姻色」,美麗眩目,而雌魚則不同,身體色彩淺淡,不及雄魚美艷可愛。幼魚會因受驚而四處亂竄。
隨著仔魚的成長,飼養要特別小心,因在這個時候,體長1.5~2.5厘米仔魚的附屬呼吸器官正在成長,如投喂魚蟲等活餌未經消毒,且投喂過量時,水質容易混濁變壞,或遇到水面上冷空氣的突擊,則會患上「肺炎」症而死亡。為此,水溫應酌量提高,同時水族箱內水量不宜太深,以免使仔魚遭受過大壓力。不過,珍珠魚的幼魚一般都能健壯成長。
珍珠魚在良好的水族箱環境中的壽命可在5齡以上。
『捌』 珍珠魚最多能活多少年
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