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袖子要挑的針數是整件衣服的3分之1在加10-14針左右。
那麼挑袖山頂上的針數是袖子總針數的3分之1加8-10針,然後再數一下衣服袖隆一圈有多少行,是第2針辮子上數
在確定好袖山的最高處,也就是袖山的最中心,用灰線做記號。灰線的兩邊各挑了15針,要挑的總針數是84針,袖隆一圈是118行,袖山頂在第2針上挑針的,挑2針空1針,挑到30針時向右邊織一行,織到右邊的邊上時在袖隆的第2針上挑一針起來,在往返織到左
剛挑的第1針直接挑下不織,緊接著織第2針,在往左邊織,織到左邊時在左邊袖隆的第2針辮子上挑1針,也是第1針挑下不織,接著往右織,
衣服是粗線,每次挑1針時都要空1針的,如果是細線大概是挑2針或3針空1針。
⑵ 織男式毛衣袖子如何加針
你的毛衣袖子是從肩部往下織的對嗎,挑針時如果一邊挑一針,那另一邊也應挑一針,一邊挑兩針另一邊也要跳兩針的,這樣才會對稱。我織的時候挑的那一行是只挑不織,回過來一行才織的。
⑶ 手工怎樣從下往上編織男士插肩袖毛衣
編織毛衣先要確定衣服大小和花樣再進行編織
1,根據腰圍起針,編織兩寸左右的松緊針;
2,在打花針法時適當加幾針,這樣衣服會寬鬆些;
3,收袖扣逐步減針,將袖扣處留著;
4,把胸部和背部編織好,再編織袖子,袖扣處也用松緊針;
5,毛衣領最好打雙層的,不會變形,高度不宜太高。
⑷ 手工編織男人毛衣,一般肩留多少針
用線:布斯特羊絨線 26/2,2股7兩半。
用針:不銹鋼針13號織身、14號織螺紋、16號織四平針門襟和翻領。
成衣尺寸:之前用這個線(淺駝色)給老媽用12針2股織的基本沒縮水,這次用13號針2股織的密實了,長度竟然縮了一寸多。
縮絨前:衣長70cm、胸圍110cm、肩寬45cm、袖長59cm、領圍48cm;
掛肩高28cm((前30+後26)/2)、袖山高18cm、袖壯42cm(腋下身長42cm、腋下袖長42cm)。
編織密度: 48行*34針(縮絨前)
縮絨後:衣長64cm、胸圍110cm、肩寬47cm、袖長60cm、領圍45cm、下擺圍100cm;
掛肩高25cm、袖山高16cm、袖壯38cm(腋下身長39cm、腋下袖長44cm)。
編織密度: 52.5行*34針(縮絨後)
用線:下圖中純黑色羊絨
編織筆記及各部位計算方法:(已經調整了前後片的掛肩高度差)
平針樣片簡單水洗後的編織密度:10cm×10cm=34針*48行
(平針樣片縮絨後編織密度為:10cm×10cm=34針×52.5行)
單螺紋針編織密度:10cm×10cm=40針×50行(水洗前後基本沒有變化)
前、後片兩邊各有1針反針縫合用,所以有效針數均應該減此2針。
一、前片:寬55cm=55×3.4+12(12個雙反針算做12個正針)=199針
1、用14號針起199針,織單羅紋6cm=30行(也可織8cm=40行)。
2、換13號針織正身,兩邊各48針織6下2上,中間101針織平針(正針、下針)。織到總長42cm時開掛。
此時,總行數=30行螺紋(6cm)+173行平針(36cm)【按照縮絨後的密度應為:30行螺紋+189行平針】
或者,總行數=40行螺紋(8cm)+163行平針(34cm)【按照縮絨後的密度應為:40行螺紋+179行平針】
3、開掛(左右兩邊對稱減針)。
平收8針,重復【2-2-1、2-1-1】4次,2-1-4(此後掛肩兩邊不加不減一直平織到距掛肩頂部7cm,以後需均勻加針1.3cm寬)。
再平織10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2行】後開前領口門襟,此時為開掛後7cm=34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36行】。
4、開前領口門襟(左右對稱分片織)。
門襟寬3cm=11針、長11cm=52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1針×58行】(門襟尺寸可以按個人喜好自行調整)
前片中間收11針縫合門襟用,兩邊各加1針反針挑織門襟用。
5、開前領(左右片對稱織)。
此時為開掛後18cm=86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4行】
從中間開始平收針:2-8-1、2-3-2、2-2-1、2-1-6、4-1-3,此後平織到底(兩肩各52針平織)。
6、掛肩兩邊加針(這樣前後片縫合後,肩部不會顯得缺肉)。
開掛後22cm=106行時掛肩兩邊加針【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16行】
加針1.3cm寬=5針,7-1-5,平織4行【按縮絨後密度平織6行】
7、左右掛肩一次性平收、斷線。
此時前片掛肩總高度為29cm=138行=34行+52行+18行+34行。
【按縮絨後密度29cm=152行=36行+58行+22行+36行】。
二、後片:與前片等寬=199針
1、開掛前與前片編織方法相同。
2、開掛(左右兩邊對稱減針,減針方法也與前片相同)。
平收8針,重復【2-2-1、2-1-1】4次,2-1-4,此後兩邊不加不減一直平織。
3、收小燕子斜肩(小燕子斜肩減針數計算方法)
織到掛肩高18cm=86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4行】時,開始收斜肩。
斜肩高9cm=44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48行】,後領寬16cm=55針。
小燕子斜肩減針數=199-2×(8+12+4)-(55-2×3邊針)=102針/2=51針(每邊斜肩減針數)
後片寬 掛肩減針 後領寬
小燕子斜肩編織時,留1反2正3針邊針(反針用於縫合),每行的3邊針要多往返一次(這樣肩部縫合時不會扯緊)。
小燕子減針規律:【2-2-2、1-2-1、1-1-1】重復6次;2-2-3、1-2-1、1-1-1 總共44行減51針: 36行減42針 ; 8行減7針
然後,一次性平收55針(後領)。此時斜肩邊針的行數是真實行數的2倍。
三、袖子:袖口起針圈織
1、袖子尺寸:袖長=59cm、袖壯=42cm
2、袖子各部位針數計算:
袖壯42cm×3.4針=143針
袖口:23.5cm=95+1=96針(14號針織單羅紋,1針反針用做分界線,不計算在針數之內)
3、袖身從袖口到腋下的加針方法:
從袖口到腋下的袖身加針數:(143-95)/2=24針(在用作分界線的反針兩邊對稱加針)
袖腋下長42cm=6cm螺口+36cm袖身=30行+172行(×4.8行)
【按縮絨後密度=30行+190行(×52.5行)】
袖口到袖腋下的加針規律:因為172/24≈7.17,所以7-1-24、平織4行。
【按縮絨後密度:因為190/24≈7.92,所以7-1-8、8-1-16、平織6行。 】
4、袖山減針針數及計算方法:
袖山高17cm×4.8行=82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0行】
袖山頂部平收寬度13cm×3.4針=45針+2針縫合用的反針=47針
袖山每邊減針數=(143-47)/2=48針
袖山減針針數及計算方法:
袖山頂部的針與掛肩處行縫合時,按照編織密度計算針與行的對應數字,袖山其餘部分與掛肩縫合時採用「針對針、行對行」的正面縫合法,以確保縫合處平整美觀且無痕。
前掛肩=29cm=138行【152行】,後掛肩=18cm=86行【94行】
整個袖窿=29cm+18cm=47cm=224行【246行】
袖子腋下平收8針對應掛肩平收的8針,共16針。
袖山行數-2(平收的8針佔用2行)=80行【88行】
掛肩剩餘行數=80行×2【88行×2】=224行【246行】-N行,
從而,N=64行【70行】(這是袖山頂部13cm的平收針對應的掛肩行數)
因此,袖山頂部的平收針與掛肩處的行縫合時應遵循: 45針對應64行【70行】
袖山頂部的平收針與掛肩處的行縫合時=>7針對應10行【9針對應14行】。
袖山減針規律:2-8-1、2-2-3、m行減n針、2-2-3、2-47/2(平收)
n=(143-2×(8+6+6)-47)/2=28(袖山固定減針規律以外剩餘的減針數)
m=80行【88行】-2-6-6-2=64行【72行】(袖山固定減針規律以外剩餘的行數)
m行減n針=2-1-24、4-1-4【2-1-20、4-1-8】(在64行【72行】中減掉28針)
四、前後片及袖子的縫合方法
1、前後片縫合
斜肩邊針:38行×2=76行
前片兩肩:各52針
正面縫合,基本上是3行對應2針。
2、袖子的縫合
從腋下開始正面縫合,袖山與掛肩針以對針、行對行的方式縫合;距袖山平收部分4行時,預留4行橫跨4針縫合成圓角,此後將袖山餘下的平收針37針與前後掛肩剩餘行數均勻縫合即可(自己除一下算出行數和針數的對應比例)。
五、領子的編織方法(換16號環針)
1、前領口門襟
門襟寬3cm=11針、長11cm=52行,每行挑1針,下端加1針,共挑53針,織四平針20行(20個有效行)。
左右門襟相同,但是左門襟記得在中間行留扣眼。全織完後將門襟下端縫合與缺口縫合。
2、領子挑針
目標尺寸:長48cm、寬8.5cm
四平針樣片編織密度:1cm寬=3針×2(結果領子的實際編織密度為1cm寬=3.3針×2)
領口挑針總數:48cm=48×3(密度)=147(左右各加1針邊針)
針數分配:
前領:門襟7針+15針(16針減1針)+27針(46行挑27針=5行挑3針)+前後片縫合處1針,左右兩邊相同。
後領:57針-縫合掉的2邊針=55針,每9針減1針共計挑49針(後領適當減針以免領口外翻、發敞)。
3、機器領邊:
第1行:織1針,繞加1針,兩邊繞加1針。
第2行:全織反針。
第3行:全織1針正、1針反。
第4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5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
第13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4、領子的編織方法
第1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2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3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第4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5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6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重復第1行-6行,直至理想高度(8cm)。
5、領子的收針方法
特別簡單,正針織正針、反針織反針,邊織邊收針。
六、善後
藏線頭,用縮洗劑縮絨,平鋪晾曬。
⑸ 男色毛衣袖子怎麼織
從肩部開始織,很據線的粗細取針數,大致5-10厘米寬,然後每行逐漸加針數,加到高度有25-30厘米厚成環形織,5六行後減針,減4-5次後直接織,離手臂差5厘米左右開始織上下針做邊,收針即可。
⑹ 毛衣袖子的編織方法
1、織毛衣要用毛線,毛線有純毛線有混紡的毛線,有晴綸毛線,有駝絨毛線,有羊絨毛線等,根據需要來選擇。
⑺ 男生毛衣衣袖從下往上編織,要起多少針,什麼時候加針啊
男生毛衣衣袖從下往上編織,要起60針,打2寸長一上一下針(俗稱羅旋口)後加針就可以了。
⑻ 毛衣衣袖從下往上織怎麼織
毛衣袖子的織法可以從上往下織(從肩部到袖口),也可以從下往上織(從袖口到肩部),兩種織法很相似,只是加針減針的順序不同而已。下面說說:毛衣袖子從下往上怎麼織(分片織)。
1、毛衣袖子從下往上可分片編織,也可圓筒編織,在此說說分片織的方法,從袖口開始起針,編織袖口邊約1寸半長,然後加針(約8針)。
(8)男款衣袖子編織擴展閱讀:
實驗法計算毛衣尺寸
毛線一般是按針數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三是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
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因此要根據花型的密度適當地加針或減針。
有一個比較直觀、准確的計算方法,就是試驗法:用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需要的花樣編織3.3厘米後,用尺子量具體的尺寸,然後以此為標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具體的方法是將人的身同分為高、中、矮三個類型:
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寬為97厘米左右(2.9尺),身長為77厘米左右(2.3尺);
高(1.70米以上)女套祖,身寬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
中1.65-1.75米)男套祖,身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
中(1.60-1.70米)女套祖,身為80厘米(2.4尺),身長為63厘米(1.9尺),
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寬為83厘米(2.5尺),身長為65厘米(1.95尺);
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寬為73厘米(2.2尺),身長為60厘米(1.8尺)。
開衫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長要加3.3厘米左右(1寸),風雪衣和外套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13.3厘米左右(4寸),身長則根據個人愛好,可織成短、中、長等樣式。
參考資料來源:毛衣網路
⑼ 如何織毛衣的袖子步驟圖解
方法/步驟
袖口挑起的總針數=前片針數-20至30針(即:前片針數-30≤袖口挑起的總針數≤前片針數-20)
先織袖山,首先挑起肩線兩邊各十幾針,先挑起的針數=(袖口挑起的總針數-腋下平收的針數)÷3
比如:前片150針,袖子要120針,腋下留了12針,則要先挑起(120-12)÷3=36針,即以肩線為中心,前後片各先挑出18針
邊織邊挑,如
第1行:以肩線為中心,前後片各挑出18針;(共36針) 第2行:返回編織完36針,再挑出2針;(共38針)
第3行:返回編織完38針,再挑出2針;(共40針)
第4行:返回編織完40針,再挑出2針;(共42針)
一直到袖山有2.5寸至2.7寸就整圈挑起圈織(小孩袖山不要超過2寸)
不管是插肩袖還是一般袖,都可以這樣的:
一般的袖子,前後片縫好後,袖攏不就是一個圈了嗎,數下針數,就是袖子的總針數了,例如是120針,就用它的三分之一針即40針好了,袖子的中縫兩邊各20針挑起來織,織到兩邊就各挑起來一針,最後的袖窩留的平收的幾針一起挑起,就是120針了,很簡單,很平整,還有彈性,不會因為縫的松拉,或都緊拉而不舒服。
袖下的編織順序和方法
作品作品衣片衣片是由下往上編織編織,為了花型和方向的一致,袖子也應由下往上編織。本作品袖子的編織前後沒有差別,沒有花型,左右側加減針相同。
袖下加針順序是按袖下計算方法而來的,因為沒學編織制圖和計算只能簡單說明,在普通袖的作品中要把增加的針數平均在袖下的行數里,所以按編織圖所示編織至104行88針。可在一行內左右同時加針,加針方法用扭針,注意左右加針方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