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至十度可以穿羽絨服。
常溫下,五度至十度穿羽絨服不會有太過異樣的感覺。十度至十五度會微熱。一般說來,天氣冷了,就可以穿了。並沒有限定是零下多少度,或者說具體的溫度,但是根據不同的氣溫還可以建議一些適穿的款式。零下十度以下就最好選擇一些長款的羽絨服。
在保護上肢的溫暖之外,也讓自己的腿得到保護,避免凍傷腿腳這樣的事件發生。中款在零度到零下十度來穿著比較合適,而且時尚,修身款式更是冬季展現女性魅力曲線的利器。短款羽絨服一般不建議零下穿著,若是一定要選擇短款,那麼選擇一些加厚版的短款。
保暖原理
羽絨為三維結構,質量好的羽絨服一般都是非常蓬鬆的,所以相同重量的羽絨可以比其他材質固定更多的空氣,大量的羽絨細絲交錯在一起固定住空氣,並形成隔熱的保護層,從而實現良好的保暖性能。
羽絨服裝規定填充羽絨標稱含絨量不能低於50%,而含絨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強。我們在日常的羽絨防寒服選購中,可以通過觀察服裝的蓬鬆度來判斷質量好壞。
❷ 羽絨服保暖的原理是什麼
因為羽絨與羽絨之間有相互的空隙,能夠形成一層與外界相隔的保暖層。羽絨很軟很輕,相互之間的空隙有一定量的空氣,由於空隙很小,造成其間的空氣對流較果不好,使得外面的冷空氣不容易到達到裡面。相反,裡面的熱空氣也不容易到外面。從而使得溫度得到保持。其實不僅是羽絨,一些毛類也可以達到這種較果。
羽絨的優勢:
1、熱傳導率:
熱量傳遞有三種方式,熱傳導、對流傳導和輻射傳導,我們日常保暖就是為了阻礙熱傳導,熱傳導率越低,熱量被牢牢鎖在身體周圍,保暖性就越好。羽絨最低(5.93),羊毛比羽絨高15%(7),棉花比羽絨高40%(9.72)。
2、保溫率 :
羽絨為81%,羊毛略低為75%,棉花只有63%!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越到寒冷的地方,羽絨服越受歡迎。
3、蓬鬆度:
同樣1立方厘米的纖維材質,如果膨脹後的體積越大,說明它越蓬鬆,蓬鬆度越高就能鎖住越多的空氣,保暖性越好。羽絨展開後的體積可以高達383立方厘米,是羊毛(101立方厘米)的三倍、棉花(77立方厘米)的五倍。
4、重量:
羽絨重量最輕,1立方厘米的羽絨重量僅1.14g,羊毛是1.32g,棉花為1.54g,比羽絨重35%!所以古人描述「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5、吸濕性:
一個成年人正常一晚上散發的汗水是100g,羽絨作為動物性的纖維,有非常多三角形氣孔並表層含有防水油脂,能迅速吸收人體汗液並發散,保持被子的潔凈和人體乾爽,羽絨吸濕性能比羊毛高15%,比棉被高50%。睡眠不盜汗、被子不板結、長期使用還可以防風濕等。
(2)羽絨服提高溫度擴展閱讀:
不是越重羽絨就越多
檢測人員拆解了一件羽絨服,裡面的填充物除了羽絨,還有羽毛、毛片、雜質等。充絨量的檢測就是要把羽絨和這些填充物分離開。對分離出的羽絨進行稱量,得出的重量就是羽絨服的充絨量。「一般來說,一件羽絨服里不是只有羽絨。」充絨量反映了羽絨服中有效羽絨的多少。
另外,羽絨服的重量還和羽絨服使用的面料有關。因此,羽絨服的重量不等於充絨量。也就是說,並不是羽絨服越重,裡面填充的羽絨就越多,因此,不能用羽絨服的重量來簡單判斷羽絨服的保暖性能。
蓬鬆度是國際上衡量羽絨製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有不少消費者認為,羽絨服的羽絨越多,保暖效果就越好。「這是一個消費誤區。」羽絨服的充絨量和含絨量代表了羽絨的「量」,而羽絨服的蓬鬆度才是決定羽絨質量中「質」的關鍵。
一件羽絨服的蓬鬆度越高,羽絨服內存儲的空氣就越多,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絨服內外的空氣流通。
從檢測經驗來看,羽絨服的蓬鬆度與羽絨服的厚薄無關。一件厚重的羽絨服,蓬鬆度可能不達標;一件輕薄的羽絨服,蓬鬆度的數值也可能表現突出。「蓬鬆度高的輕薄羽絨服也很保暖。」在充絨量、羽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鬆度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含絨量體現的是羽絨服中絨朵的含量。一般來說,絨朵是一件羽絨服中最保暖的部分。不少消費者認為,羽絨服含絨量達到100%,就是好貨。「這又是一個消費誤區,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可能達到100%。」何勇表示,如果一件羽絨服標明「含絨量100%」,那就是在欺騙消費者。
從檢測實驗的結果來看,即便是使用了最優質的羽絨,當中也會既有絨朵,又有絨絲。所以,不可能出現含絨量100%的羽絨服。一般來說,羽絨服的含絨量越高越好,含絨量達到95%左右,就已經是很優質的羽絨了。
❸ 羽絨服用多少溫度的水溫洗最合適
30度的溫水中。
先把羽絨服放入冷水中浸泡20分鍾,使羽絨服內外充分濕潤,再將專用的洗滌劑融入溫水中,然後把羽絨服放進去浸泡。水溫不要過高,30°C以下,和手溫差不多,漂洗也要用溫水。
不要用手搓衣服臟的地方,使用軟毛刷或舊牙刷,把重點部位和容易忽略的地方都刷到,之後用清水過兩遍。洗凈後應順著面料文理兩手對著將水擠壓出。
羽絨服在通風處陰干即可,在太陽下暴曬會加速羽絨服面料老化。晾乾後可用衣架進行拍打使羽絨服恢復蓬鬆。
具體清洗步驟如下:
1,把洗衣液或絲毛洗滌劑(中性)加入3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中。
❹ 羽絨服不穿時要如何保養才能保證穿的時候再暖和
羽絨服的保養:
用透氣的物品(如整理袋)包好,放入一粒樟腦球以防蟲蛀,然後存放於通風乾燥的衣櫃內即可,注意上面不要受重壓。
夏秋季節雨水多,雨季過後,最好把羽絨服拿出來晾一晾,防止霉變;如果發現有霉點,可用棉球沾酒精擦拭,再用干凈的濕毛巾擦洗干凈,晾透後再妥善收藏。但注意不能放在陽光下曝曬,否則新裝就有可能褪色成舊衣裳了。
如果要清洗羽絨服的話,注意水溫不要太高,並使用中性洗滌液,洗後晾乾時,可用衣架輕輕拍打,這能使填充物恢復蓬鬆度,同時也有利於填充物徹底干透,防止發霉。
清洗羽絨服最好選用專用的羽絨服清洗劑。由於它們呈中性,可減少對蛋白質纖維的破壞作用,且具有優良的洗滌力和保護調理作用,洗後能保持羽絨服面料的光澤與內部的蓬鬆。羽絨服清洗時,先將羽絨服在清水中浸濕,然後再放入20~30克羽絨服清洗劑,與4公斤溫水配成洗液中,浸泡20分鍾,用軟毛刷刷凈衣服上的污垢,然後用清水漂洗干凈。
總之,只要您精心保養,冬季來臨的時候,您就可以率先穿上嶄新的冬衣,享受舒適和溫暖了。
❺ 我們穿的羽絨服那麼蓬鬆,究竟是靠什麼來保暖的呢
羽絨服保暖靠的是製作羽絨服的布料、以及其中蓬鬆的羽絨對空氣所起的阻斷作用,避免了羽絨服中的空氣流動,從而產生良好的隔熱和保暖效果。雖然皮衣和棉衣也有很好的保暖效果,但是羽絨服顯得更輕巧,能夠減輕人體負擔的同時保暖性能也要好一點。
羽絨服的保暖原理也是一樣,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阻斷身體與外界空氣的熱傳遞,使身體與外界不會發生空氣流通,從而保障體內熱量不會流失。羽絨服的面料一般都比較細膩和封閉,有利於阻斷空氣,而羽絨服裡面蓬鬆的羽毛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間隙,也能對空氣流動和熱量傳遞起到很好的阻礙作用,所以穿上羽絨服後一般會覺得很暖和。
❻ 為什麼羽絨可以保暖怎樣進行保暖
由於羽絨是一種動物性蛋白質纖維,羽絨球狀纖維上密布千萬個三角形的細小氣孔,能隨氣溫變化而收縮膨脹,產生調溫功能,可吸收人體散發流動的熱氣,隔絕外界冷空氣的入侵。
從蓬鬆度的檢測上來分析,羽絨比蠶絲,棉花等保暖材料都要高一個等級,比如最低標準的450度蓬鬆的90鴨絨也要比蠶絲和棉花蓬鬆好,所以羽絨單純作為一個保暖材料,它的經濟價值遠遠高於其他保暖材料
羽絲絨柔軟纖細如天然羽絨,具有極佳的手感和保暖性,纖細緻密的纖維層能鎖定空氣,產生穩定的靜止空氣層,起到保暖防寒之功效。充分的加硅處理和適度的捲曲使纖維有良好的手感,纖維長期使用後也不會相互纏結,仍保持優良的蓬鬆性。
其保暖性和蓬鬆性也可與天然羽絨媲美,同時它的化學纖維的本性又賦予它不霉變生蟎、易水洗易儲存的優勢;羽絲絨纖維細密度是市面上常見的四孔七孔等纖維的幾分之一;
羽絨是長在鵝、鴨的腹部,成蘆花朵狀的絨毛,成片狀的叫羽毛。由於羽絨是一種動物性蛋白質纖維,比棉花(植物性纖維素)保溫性高,且羽絨球狀纖維上密布千萬個三角形的細小氣孔,能隨氣溫變化而收縮膨脹,產生調溫功能,可吸收人體散發流動的熱氣,隔絕外界冷空氣的入侵。
❼ 羽絨服穿久了就不保暖了,怎樣恢復保暖
工具:衣架、電吹風、木棍。
1、在確保羽絨服乾燥的情況下,將羽絨服反面平鋪在床上,如下圖所示。
(7)羽絨服提高溫度擴展閱讀
保暖原理
1、羽絨為三維結構,質量好的羽絨服一般都是非常蓬鬆的,所以相同重量的羽絨可以比其他材質固定更多的空氣,大量的羽絨細絲交錯在一起固定住空氣,並形成隔熱的保護層,從而實現良好的保暖性能。
2、羽絨服裝規定填充羽絨標稱含絨量不能低於50%,而含絨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強。我們在日常的羽絨防寒服選購中,可以通過觀察服裝的蓬鬆度來判斷質量好壞。
3、鳥類的羽絨層都是十分豐滿的,在寒冷的冬季,它們可以這樣「裸身」過冬,就是利用羽毛保持空氣靜止,讓自身的溫度與外界隔絕安全防寒過冬的。
清洗注意事項:
如果羽絨服只是局部臟一點,就大可不必整件清洗。因為一般的羽絨服面料都不怕水,只要在臟污處滴幾滴衣領凈或洗滌靈,幾分鍾後用濕毛巾擦乾就能去污。如果一遍不幹凈,再多重復幾遍即可。
❽ 羽絨服什麼溫度穿
通常125克羽絨服適合5至12度穿著。
180-250g級別充絨量,也是我們日常較多人穿的羽絨服級別,適合氣溫-20°至-5°之間。酷寒級別(-30°至-15°) ,一般充絨量200-300g。還有,極限級別(-50°至-20°),適合南、北極,攀登雪山等特殊極限用途的,充絨量在300g以上。
充絨特點
羽絨是非常不容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的,因此羽絨在被面料包圍時,會形一個個成立體盒狀結構和雙層夾片結構的小空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充絨結構。
對於立體盒狀結構,它的優點就在於羽絨分布均勻,不會有冷橋效應,但是製作工序復雜,並且羽絨服裝的重量也會大大增加;而雙層夾片結構的優點在於衣服的重量輕盈,但是在縫合的位置容易出現缺絨的現象,易被風吹透,因此一般用在內穿羽絨服中。
一件羽絨服的結構空間越小,就說明充絨量越多或者羽絨分布越均勻,但各種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優點與缺點,所以不同結構適用於不同穿著方式的羽絨服。
❾ 把一隻溫度計放在人穿著的羽絨服里溫度計的溫度會不會上升
測量人體嗎?不會的,溫度計前面那個含汞的頭就是隔絕外面的
❿ 羽絨服為什麼能保溫
不管是出門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是晚上睡覺你會蓋上大大的棉被,都可以很快讓我們感覺到溫暖。按理說無論是暖氣爐子,還是空調火炕,他們都在不停地往外散發著熱量,從而讓我們感覺到溫暖。科學隊長把一件羽絨服拿到室外,用溫度計測量了一下羽絨服的溫度,發現跟屋子外面的溫度完全一樣。這可太奇怪了,衣服不發熱,但是穿上卻不會冷,這是為什麼呢?
圖片來源:Audrius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金屬散熱器。
同物體傳熱好壞的差異簡直大的超乎想像,比如銅的導熱效率要比水高出六七百倍,比軟木塞高將近一萬倍呢。導熱率高的材料適合用來製作散熱器。
看我看我:
歡迎把有趣的節目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