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ETRO品牌故事有人了解嗎
ETRO是義大利奢侈品品牌,由創始人Gimmo ETRO先生以及其四位子女共同管理。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的女兒Veronica ETRO出任品牌女裝創意總監,兒子Kean ETRO 擔任品牌男裝創意總監。ETRO被譽為奢侈品里的貴族、最具文藝復興氣質的品牌。最有名的就是佩斯利印花和手工藝、面料。ETRO定製更是好萊塢明星擁躉的紅毯著裝。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非常感謝!
Ⅱ DSQUARED2的D二次方品牌故事
DSquared2 (D二次方) 是一對加拿大雙胞胎兄弟迪恩·卡登 (Dean Caten) 和丹·卡登 (Dan Caten)於1995年創立的義大利品牌 (難怪品牌是D的二次方啦!) 至今,越來越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在義大利提到DSquared2,就是代表一種個性與時尚的撞擊!!年輕人一旦愛上了DSquared2 就不會輕易的改變對該品牌的衷心愛戴!!
DSquared2 (D二次方) 和牛仔有不解之緣,最初 DSquared2 只有男裝,2002年因獲歌後+時尚風向標麥當娜的垂青,邀請 DSquared2 這兩位年輕的設計師為她設計了多達150套服飾。在《Don』t Tell Me》音樂錄影帶中麥當娜穿著DSquared2 扮成女牛仔勁舞,讓原本陽剛的 DSquared2 牛仔服展現別樣的性感。DSquared2 因而順勢在次年推出女裝系列,此品牌是麥當娜最最喜歡的牛仔休閑品牌。極盡所能地賣弄性感正是DSquared2 致力表達的!2006年春夏DSquared2 女裝更索性以牛仔帽、皮質流蘇等設計,讓女性展現曲線卻不失率性。
DSquared2 品牌更是受到眾多好萊塢明星的喜愛,其代表人物有布拉德·皮特,DSquared2 也因而在歐美年輕人中大受追捧,並且狂熱程度與日俱增。 中文名:D二次方
英文名:Dsquared2,寫法很多,常見的還有DSquared2、D2
國家:義大利
創建人:來自加拿大的雙胞胎設計師兄弟迪恩·卡登 (Dean Caten) 和丹·卡登 (Dan Caten)
創建年代:1995年 美國流行樂小天後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之所以選擇把自己的T台第一次獻給義大利當紅青年品牌「Dsquared2」,是因為和 DSquared2 品牌的設計師卡登兄弟的關系相當不錯,卡登兄弟還為阿奎萊拉的全球巡演設計了演出服。
初出道時,容祖兒的衣櫃是從日本運來的, ZUCCA、Tsumori Chisato、Undercover,一身日本的可愛打扮。5年後的容祖兒樂壇地位升級,就連家中的衣櫃都迅速升格,ZUCCA等被趕,入主的是Dsquared2和YSL等歐洲大品牌。 2011年12月 Dsquared2 官方網路旗艦店正式在中國上線,其網店由YOOX集團運營,支持本地配送,覆蓋中國100多個城市及地區。這個全新網路終端集合了社論,多媒體,電子商務等諸多內容。IPad, IPhone及Android智能機均可瀏覽網站。網站支持六種語言:分別為英語,法語,日語,義大利語,俄羅斯語和德語,即將發布西班牙語及中文版本。顧客可以在全球的35個國家內瀏覽全新官網。(即將加入阿根廷,印度,南非及中國)。
Ⅲ 尼諾·切瑞蒂的品牌故事
既沒有versace的艷麗色彩,也不像christian dior的大膽創新,cerruti引人入勝的是那份優雅氣派。令周潤發、邁克兒·道格拉斯、李察·基爾等著名影星都沉迷於其中。
視時裝如生活藝術的cerruti,更與電影結緣近半世紀。cerruti擅於以時裝帶出演員鮮明的形象,締造了無數經典角色,把發揮穿衣者個人風格的宗旨帶進電影世界。
由antonio cerruti 創立的cerruti,於一八八一年在義大利北部比耶拉區創立,推出走高雅路線的時裝,當中以男士西裝最為人樂道。antonio cerruti視時裝為生活藝術品,致力為時裝注入優雅的生活品味。於一九五○年,antonio的孫兒nino cerruti當時只得二十歲,便已繼承家族生意,憑其獨到的眼光,cerruti於六七年在巴黎開設新店,即今日的cerruti總店。(右圖:nino cerruti曾多次為電影擔任服裝設計,與沙朗史東更是合作無間。)
七六年開始製作女裝,繼而生產名為nino cerruti的香水,多年努力使cerruti能於百花齊放的時裝界佔得重要一席。時至今日,優雅氣派仍是cerruti的標記,創辦者antonio認為時裝應 重穿衣者的個人風格,貴族明星至今仍愛穿其服裝出席隆重場合,便知它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左圖:cerruti擅以簡約的服飾,突出角色的型格,如《風月俏佳人》中的李察基爾,戲中他是位集權力與財富於一身的年輕企業家,他所穿的服飾便突顯其穩重性格。)
Ⅳ Ralph Lauren的品牌故事
1968年,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男裝公司成立,並推出第一個品牌POLO RALPH LAUREN」,這是針對成功的都市男士所設計的個人化風格服裝,介於正式與休閑之間的款式,方便他們出入各種都會休閑場合。
1971年,拉爾夫·勞倫(RalphLauren)再推出女裝品牌ph Ralph Lauren」,Ralph Lauren的女裝真正符合了美國精神——一種不因潮流而改變、永恆並具個人風格的穿著感。
其後,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陸續推出POLOJEANSCOMPANY」牛仔系列、POLOSport」年輕休閑系列、以及專為上流社會女性打高爾夫球而設計的RalphRalphGolf」。無論品牌如何更新,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的服裝,永遠流露出一股自由舒適而華貴內斂的氣息。
Ⅳ 菲拉格慕有什麼品牌故事
品牌初期
Salvatore Ferragamo 1898年出生於義大利的Bonito,在十四個兄
弟姊妹中,排行十一。由於家庭環境貧困,早年已開始當造鞋學徒幫忙添補家計。在當時的義大利南部,鞋匠被視為最卑微的工作之一,但Ferragamo卻充滿理想,要把這個被人輕視的工藝發揚光大,於是在九歲時就立志要創制出結合美觀和實用的完美鞋子。十三歲,他已擁有自己的店鋪,製造出第一雙量身定做的女裝皮鞋,從此開始締造他時尚王國的第一步。
1914年,Ferragamo來到美國,先和兄弟姊妹們一起開了一家補鞋店,繼而又到了加州,當時正值加州電影業
急速發展, Ferragamo從此和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被譽為電影巨星的專用鞋匠,例如他設計的羅馬式涼鞋便在多出電影中出現過,包括Cecil B. DeMille的經典之作《十誡》(Ten Commandments)。
四十年代後期及五十年代,義大利時裝迅速發展,Ferragamo工廠的生產量每天高達三百五十雙鞋,多位影視名人,如 Greta Garbo、蘇菲亞·羅蘭、奧黛麗·赫本、伊娃·貝隆和瑪莉蓮·夢露等都對Ferragamo設計的鞋趨之若鶩,甚至有傳言說Garbo曾一次訂購七十雙他設計的鞋。
由於許多明星在銀幕下開始穿著Ferragamo的產品,於是訂單大增,但Ferragamo並未滿足,他繼續試圖找出製造永遠合腳的鞋的秘訣,甚至為此在大學修讀人體解剖學,同時旁聽化學工程和數學課程,發掘護理皮膚及使用不同物料的新知識和新方法。Ferragamo製造的鞋子耐穿,著重自然平衡,而皮鞋最終必須以手工製成。
品牌後期
1927年,眼見義大利缺乏資深的鞋匠,於是Ferragamo決定返回故鄉,並在佛羅倫斯開設他的店鋪,員工多達六十人,在當時稱得上是第一位大量生產手工鞋的人。
然而而,1929年華爾街股災之後,Ferragamo亦於1933年宣布破產,迫於無奈之下,惟有集中於發展家鄉市場。
由於戰爭關系,皮革受到限制,但這反而助長了Ferragamo的設計意念,他利用編染椰葉纖維和賽璐玢兩種質料製造鞋面,鞋底則是用木和水松製成高跟松糕鞋和凹陷型鞋跟,並繪畫或刻上顏色鮮艷的幾何圖案,或鑲嵌上金色玻璃的裝飾。Ferragamo在1936年設計出凹陷、漂亮的水松木鞋跟,是因為當年在鐵片的短缺下,他不能繼續用鐵片加入鞋的拱位處。其實,這些鞋跟並不是甚麼新穎的概念,但他的設計卻令這些款式流行起來,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深得女性的歡心。
1947年,Ferragamo以其透明玻璃鞋被譽為「時裝界奧斯卡」的Naiman Marcus Award,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製鞋設計師;他得獎的作品設計細致,鞋跟處凹陷成F型,並鋪上金色羊皮,鞋面則有透明的尼龍線。1948年 Ferragamo繼續帶領潮流,極細而尖的高跟鞋成為華麗的腳上時裝,創出另一新時尚。Ferragamo在1957年出版了自傳《夢想的鞋匠》 (The Shoemaker of Dreams),在那時他已創作超過二萬種設計和注冊三百五十個專利權。1960年,Ferragamo與世長辭。
在Ferragamo的妻子Wanda和他六個孩子的帶領下,Salvatore Ferragamo鞋子王國的業務現已發展至時裝成衣、首飾和皮革。Ferragamo的產品已遍布世界。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Ⅵ 求一個有故事的服裝品牌案例
1、Gucci的品牌案例
Gucci作為經典及優質的義大利品牌,已顯赫全球七十多年。在過去數十年間,Gucci由家族產業演變成市營公司。今日,Gucci更成為一間在紐約及阿姆斯特 丹聯交所均有上市的公司,由不少私人或機構性質的投資者共同擁有。
公司創辦於1921年,這年適逢Guccio Gucci剛從海外吸取工作經驗回歸家鄉義大利,並於佛羅倫斯開設其首間店鋪。主要以售賣以卓越佛羅倫斯手工藝製造的皮具用品。
在短短數年間,佛羅倫斯的專門店吸引了不少國際間獨具品味的顧客,這空前的成功驅使Gucci的業務迅速擴展,並於1938年在羅馬的Via Condotti開設分店。
Gucci的成功終於在1998年獲正式肯定,公司獲得由European Business Press Federation (U.P.E.F.E.)從4,000間公司中選為「European Company of the Year」。
此獎項反映了Gucci的卓越的經濟及財政表現,以及公司富策略性的部署和優越的管理質素。
2、Ferragamo的品牌案例
公司的創始人Salvatore Ferragamo(薩瓦托·菲拉格慕)在他的時代圓了為王孫貴族、紳士淑女製鞋的夢。用義大利的傳統工藝加上現代科技使工藝更上台階。Ferragamo及其兒女成功建立的時裝王國實踐了「裝飾男女,從腳到頭」的座右銘。
Salvatore Ferragamo公司總部是位於佛羅倫薩中心的一幢文藝復興的古堡。設計的衣服、手袋、皮革製品、披巾、領帶、珠寶等產品都會隨季節的不同而異。以高品質為基礎,配合個人演繹,讓人感到舒適、自然和高雅的,便是恆久款式。
一條色彩繽紛的批巾,一條誇張的領帶,可將日常的服飾改變成晚裝的形象;一件小小的裝飾品,顯示本人的愛好、特點、感情及顯出個人魅力;同時布料與織造亦是非常重要的,不同質料可改變設計的意念及其用途。
3、DAKS的品牌案例
一八九四年,Simeon Simpson在倫敦市Whitechapel區開設了一家高級時裝公司,為講究衣著的人士度身縫制高級時裝,打開了DAKS Simpson歷史的第一頁。在他心目中的服裝,是剪裁適體、線條自然、瀟灑不凡。
隨著業務蒸蒸日上,Simpson於一九零零至一九二零年間將服裝店的業務日濺擴充,並開設多所廠房投入生產。
一九三零年代初,Simeon的兒子Alec看準時機生產高質素的成衣系列。 一九三四年,Alec發明及推出腰位配備牢固力的褲子,其突破性的腰位設計獲多年的專利權。
現時,這種設計仍往往被冠以(DAKS腰帶)的稱號。集團更以英文字DAD(父親)及SLACKS(西褲)的縮寫創立了稱為DAKS的品牌。褲子的質量,布料及用色方面,其它貨色均難塑其項背。
沒多久,Alec再推出廠為這種褲子配套的上衣,成為著名的DAKS套裝。
與此同時,集團推出了一系列腰部也採用該獨特設計的女裝,亦大受歡迎並取得極大的成功。到了五十年代中期,集團三份一的生產均為外銷,因此,DAKS被公認為主要的出口商。
DAKS亦先後獲頒授皇家認證,包括一九五六年的愛丁堡公爵皇家認證、一九六二午的英女皇皇家認可證及-九八三年的威爾斯親皇皇家認證。
一九七六年,DAKS推出其招牌格子,套用於衣服及配飾上,成為DAKS的國際標記,時至今天,DAKS已擁有全線男女裝系列、皮具配飾、領帶及絲巾等。
4、阿瑪尼服裝品牌故事
1970年,喬治·阿瑪尼與建築師賽爾焦·加萊奧蒂(Sergio Galeotti)合辦公司,而後於1975年創建了"Giorgio Armani"公司並注冊了自己的商標。1974年,當喬治·阿瑪尼的第一個男裝時裝發布會在完成之後,人們稱他是「夾克衫之王」。
1984年,創立低價位品牌安波羅·阿瑪尼。時至今日,阿瑪尼公司的業務已遍及了一百多個國家。除了高級時裝Giorgio Armani之外,還設有多個副牌,如成衣品牌Emporio、女裝品牌Mani、休閑服及牛仔裝品牌Armani Jeans等。
其中產品種類除了服裝外。還設有領帶、眼鏡、絲巾、皮革用品、香水等。Emporio Armani是非常成功的品牌,"Emporio"的義大利語的意思是指百貨公司,即"Armani百貨公司",這是Armani的年輕系列的牌子。
阿瑪尼系列品牌緊緊抓住國際潮流,創造出富有審美情趣的男裝、女裝。
同時以使用新型面料及優良製作而聞名。不同於大多數長期經營的時裝設計師,追溯阿瑪尼18年來的經營歷史,很少有可笑的或非常過時的設計。他能夠在市場需求和優雅時尚之間創造一種近乎完美、令人驚嘆的平衡。
5、傳純服裝品牌故事
傳純的設計師何山流一在其16歲時開始進駐服裝行業,擁有近9年的成衣設計,定製,到銷售歷程。傳純的(chuanchun)前身叫CC,雙C,但無論怎麼變,消費者只是認可是否為何山流一所設計的,而不在乎服裝叫什麼名字。
從2003年開始建立自己的公司到現在,設計師何先生已在時裝界縱橫了9年,享有盛名並被認為是當今「美國時尚」的代表人物。何山流一的作品純凈、細致剪裁,在典雅、中性色調的布料中,展現一種簡潔利落的時尚風貌,這也是傳純的設計哲學。
傳純(chuanchun)風格的本質也具有國際化的特徵。就象紐約,他並不是一座典型的美國城市,而是一座典型的國際都市,香港也是一樣。居住在這些城市的人會對我的設計做出回應,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和需求都十分相似,而且現代的人不論居住在哪兒,都有其共通性。
傳純的成功是源於四維世界的設計師何山流一的對「清純優雅、長壽永存」概念的表達,使服裝透露出傳承清純的主張思想,隨處讓你感受到傳純(雙C)的色彩空間和時尚之風。
每一季的傳純新款服裝和內衣都會為忠愛「她」的消費者送去無數的驚喜。
在汲取香港和紐約每季度的流行訊息的設計師的精心策劃下,再融合都市女性不斷追求淑女的夢幻情結,渴望像戲劇般華美、被人欣賞被人寵愛的浪漫情懷和時尚潮流的需要,何山流一精心推出了一系列易於搭配的精美,簡約,純靜的服飾。
Ⅶ 威絲曼的品牌故事
巴黎,一個古老與現代並存的古城,標志性建築埃菲爾鐵塔(La tour Effile)高高地聳立在恬靜的塞納河畔,盧浮宮博物館(La Louvre)和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譽滿全球,香榭麗舍(Champs-Elysées)更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大街,到處都充滿著浪漫、自由、藝術的氣息。
W.S.M,源自巴黎,融合法國時裝的典雅、浪漫與巴黎女人的精緻、摩登。憑借對法式品位的優雅詮釋,一躍成為國際知名女裝品牌,成為精緻、優雅的代表,活躍於世界時裝舞台。
Ⅷ h&M的品牌故事是什麼
H&m在瑞典出來的
H&M於1947年由Erling Persson在瑞典Västerås市創立。如今,H&M在全世界1500 多個專賣店銷售服裝、配飾與化妝品。位於瑞典Västerås市Stora Gatan大街的老H&M店是世界上第一家H&M專賣店。H&M品牌名是由「Hennes」 (瑞典語中「她」的意思) 女裝與男裝「Mauritz」品牌合並,各取第一個字母而成「H&M」自2004年起,不斷推出與頂級大設計師聯名系列,一個個便宜又頗具設計師特色的聯名設計系列成為H&M每年一度的招牌菜。2008年,H&M與大設計師聯名的新高潮是川久保玲×H&M的圓點衣和不對稱剪裁系列,在H&M東京店上市時引發了混亂的瘋搶,上海H&M店裡的幾件也在10分鍾之內賣光。
斯黛拉·麥卡特尼曾經說,之所以選擇與H&M合作,是為了滿足那些喜歡她的時裝卻買不起的人們。H&M則回應:「我們受到知名設計師青睞的秘訣,是H&M的顧客群更廣泛。」08年11月,H&M又宣布了2009年的合作對象是英國著名設計師馬修·威廉姆森 (Matthew Williamson)。
H&M設計師工作的地方叫「白房子」,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中心一棟低調的大樓里,這里幾乎囊括了全瑞典成熟的老設計師與嶄露頭角的設計新銳。不在倫敦的跳蚤市場或巴黎的布料集市挑揀時,H&M設計總監瑪格麗塔·范·登·博施 (Margareta van den Bosch) 就會在H&M「白房子」里坐陣,統領著H&M 100多位設計師為「H&M飯」們編織著平價時尚夢。
瑪格麗塔·范·登·博施 (Margareta van den Bosch) 所帶領的H&M設計團隊像對待容易腐爛的水果一樣對待H&M時裝,保持新鮮、流動。一件H&M時裝從設計到出現在店面只要20天,全球超過1500家H&M店每天都在以如此速度更新(比這更快的只有西班牙品牌快速時尚品牌ZARA,但ZARA的售價要比H&M高30%-50%,店面數量少於H&M;GAP的同類衣服的周期則需要一個月)。
這些飛速呈現的H&M時裝有著模糊的邊界——看上去似乎跟當季大牌發布的流行趨勢有些像嘛。但瑪格麗塔說抄襲是嚴厲禁止的,H&M的設計團隊總是像停不下來的螞蟻一樣在街頭、音樂會、影視劇等一切可能的地方尋找靈感,有時候,他們甚至不相信T台。H&M還有著另外一些禁忌:產品絕不允許出現性字眼,絕不過分前衛。「只有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才是真正的時尚。」
H&M做廣告的錢也沒少花,凱特·莫斯、麥當娜都曾是H&M代言人,但這些產品本質之外的花銷並沒有轉嫁到H&M產品的價格上。這是種聰明卻難拿的策略,H&M既讓大眾接受,又准確抓住了自詡清高的精英們感到顫栗的要點,拉攏他們。
當代的時尚偶像美國新任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瑪,大選日穿Narciso Rodriguez,平常日子穿H&M。
要麼買最好的,要麼買最便宜的,沒有中間道路可走。可H&M又出人意料地將兩端擰結在一起,看上去,H&M就像個年輕姑娘,她的熱情活力、八面玲瓏、亦正亦邪,仍讓那些老派人感到迷惑。可H&M創意總監瑪格麗塔·范·登·博施 (Margareta van den Bosch) 並不同意這個比喻,她不願意將范圍限定在男性或女性,而是「一種人,一種追求又便宜又好的產品的人。」說的其實不是H&M,而是H&M的顧客。
H&M為什麼可以這樣便宜?總裁斯特芬·帕森(Stefan Persson) 至今也沒忘了1967年H&M第一次海外擴張的場面,那家店開在倫敦,這位創始人的兒子當時29歲,他拿著一摞ABBA的唱片在街道上招攬誘導顧客。
這件小事總是出現在宣講H&M企業文化的開頭,它意味著事畢親躬、勤儉持家。如今ABBA樂隊解散了,H&M卻熱得發燙,它已是全球擴張速度最快的服裝品牌之一,市值超過60億美元,可公司成員想坐頭等艙?除非有緊急情況;打車,也是不被贊許的行為;據說1990年代為了削減管理開支,斯特芬·帕森禁止管理層使用手機,如今也只有少數職位可以享用手機特權。
H&M買最便宜的布料,不擁有自己的工廠,所有代工加工點都選在勞動力最便宜的地區,比如中國、土耳其,H&M坦率承認這一點。1997年H&M發布承諾,所有商品全部標注生產地。當時正值奢侈品牌苦心營造神話的輝煌時期,這項宣言遭到排斥,斯特芬·帕森說:「為發展中地區帶來積極影響的方法,就是到那裡去,買他們的東西,給他們工作。」
(以上是復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