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凍風衣布膠漿跟PU尼龍布膠漿有什麼不同,我覺得防凍鳳布膠漿粘得比較結實。
2. 沖鋒衣膠漿膠漿太稠怎麼辦一般用於什麼樣的布料
可加純凈水開稀
適合:
防水尼龍布、風衣布等等
3. 請問風衣布料除了絲印油墨還有什麼材料可以印嗎要求不掉色
一般布料都可以的,但從成本上來說,可以採用膠漿純棉面料的纖維無需採用溶劑型的油墨。從色牢度來說油墨採用的是溶劑型樹脂(油性),對面料附著力更好,但是手感較硬。從環保角度來說膠漿好些。但有些印花途徑還是會用油墨的,比如熱轉移數碼印花一般是用油墨作為染料的。
4. 高遮蓋毛絨布膠漿是什麼高遮蓋毛絨布膠漿怎麼用
高遮蓋毛絨布膠漿
適用范圍:常規針織布,毛絨布,毛衣等。
特性:
1、高遮蓋,印兩次可遮住布底顏色;
2、手感柔軟度接近面料手感一樣柔軟;
3、乾爽不回粘,夏季高溫不塞網;
4、符合出口歐美的環保標准。
貯藏:在室溫條件下,保質期為6個月
包裝:25KG、20KG/桶
品牌:廣印牌
東莞市幸運印花材料有限公司
5. 反光風衣布膠漿是什麼反光風衣布膠漿怎麼用
反光風衣布膠漿
適用底材:風衣布、防水尼龍布、硅油布、塗層布、羽絨服面料等。
特性:
1、附著力強,抗刮,耐洗水;
2、手感柔軟,乾爽不回粘;
3、可加純凈水開稀,環保無氣味;
4、符合歐盟紡織品環保要求。
調配比例:
印淺色:白膠漿70-80% + 透明漿20-30% + 色種?%
印深色:白膠漿20-30% + 透明漿70-80% + 色種?%
6. 拉架棉布膠漿是什麼拉架棉布膠漿怎麼用
拉架棉布膠漿Cotton fabric printing paste
應用:拉架棉布、奧代爾、彈力針織布
賣點:
1. 耐水洗、洗衣機正常洗不掉
2. 高彈性、超柔軟、不回粘
3. 環保無氣味,符合歐盟紡織品環保要求
調配比例:
印淺色:白膠漿70-80% + 透明漿20-30% + 固化劑3% + 色種?%
印深色:白膠漿20-30% + 透明漿70-80% + 固化劑3% + 色種?%
工藝流程:
1. 絲網選用100-120目,用絲印硬方刀75度刮印, 以透明漿打底1-2次
2. 將白膠漿,透明漿,色種,固化劑攪拌勻印2-3次
3. 24-48小時自然乾燥,或150-180度焙烘1-3分鍾
注意事項:加入固化劑的膠漿必須在4-8小時內用完
包裝:白膠漿25KG/桶,透明漿20KG/桶
7. 防升華白膠漿可以印風衣布上面嗎牢度怎麼樣
可以印,但是要先用透明打底,然後20%打底漿+80%防升華白膠漿蓋面
這樣牢度好又可以防止分層
8. 什麼是抗粘硅油布膠漿,抗粘硅油布膠漿的重點作用有哪些
抗粘硅油布專用膠漿說明書
抗刮硅油布膠漿/抗粘硅油布膠漿Silicone oil cloth printing paste
適用底材:硅油布、絲光棉、天絲棉、羽絨服、風衣布、油光布等。
產品特性:抗刮性能好,附著力強,耐洗水,拉伸不翹邊。
品牌:廣印牌
包裝:25KG、20KG/桶
型號/品稱:GY-4939A彈性防水硅油布白膠漿、GY-4939B彈性防水硅油布透明漿、GY-4939C防水硅油布打底漿
外觀:GY4939A白色膏狀、GY4939B乳白色膏狀、GY-4939C乳白色糊狀
PH值:6.5-7.7
性質:水性
成份:樹脂聚合物、二氧化鈦、水、分散劑、消泡劑等
環保:符合歐盟紡織品環保要求
應用領域:服裝印花等
適合底材:硅油布、防水布(水滴在布上像荷葉一樣聚成水珠不被吸收一樣)...
性能:乾燥後形成高彈性薄膜
產品優勢:能適應市場上98%防水硅油布(只要能透氣即可),附著力超強,抗刮,耐洗水,拉伸不翹邊。
用法:使用前把GY-4939C打底漿加入5%1002固化劑攪拌均勻,打底印2-3次,第一版必須用刀刮印3-6刀,讓漿層深入布紋。GY-4939A、GY-4939B用作蓋面,即可單獨使用也可復配使用,使用前加入3-5%1002固化劑攪拌均勻。
自然乾燥後用120度-150度烘烤3分鍾或150度壓燙30秒即可達到正常洗滌牢固度要求。
9. 防水塗層布膠漿和PU膠漿有什麼不同呢
防水塗層布膠漿和PU膠漿均可用在雨傘布、童車布、防水塗層布、風衣岸上、羽絨服、PU革、皮類等面料印花。含
PU成份的膠漿,手感耐度會更佳。以上僅供參考,可提供樣品,一切以自己測試為樣。
10. 服裝膠漿印花是什麼
膠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種,很簡單的講膠印就是藉助於膠皮(橡皮布)將印版上的圖文傳遞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也正是橡皮布的存在,這種印刷方式得名。橡皮布在印刷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它可以很好的彌補承印物表面的不平整,使油墨充分轉移,它可以減小印版上的水(水在印刷中的作用見後)向承印物上的傳遞等等。 以上也僅僅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我們現在通常說的膠印可能范圍更狹窄些,即有三個滾筒(印版、橡皮布、壓印)的平版印刷方式,在我國的南方把這種印刷方式稱為柯式印刷。
簡介
在中國膠印是一種有絕對統治地位的印刷方式,由於印 刷速度快,印刷質量相對穩定,整個印刷周期短等多種優點,書刊、報紙、和相當一部分商業印刷都在採用膠印。一提到印刷,人們馬上想到的是膠印,海德堡、羅蘭、三菱、大森等國外品牌對普通老百姓也耳熟能祥。
編輯本段三大原理
水油不相容原理
化學上所謂的相似相容原則決定,有輕度極性的水分子結構與非極性的油分子間分子極性不同,導致水油之間不能吸引並溶解,這個規則的存在使平面印 版為區分圖文和空白部分而使用水的構想成為可能。
表面選擇吸附原理
根據表面張力的不同,它所能吸附的物質不同,這也為平版膠印 的圖文分離提供了可能。
網點構像原理
由於膠印的印版是平的,那麼就無法依賴油墨的厚薄來表現印刷品上圖文的層次,但通過將不同 的層次拆分成很微小的肉眼覺察不到的網點單元,就能有效的表現出來豐富的圖像層次。 膠印
在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常識:水浸濕過的表面上,是不 容易被油沾染的,水和油總是相互排斥的。由於膠印的印版幾乎在同一個平面,那麼就需要找到一種能有效的區分空白部分和圖文部分的方法 ,水在膠印中的作用,我們稱之為"水油不相溶"原理。印刷過程中,先在印 版表面均勻的塗布薄薄的一層水層(實際上由於印版表面的選擇 性吸附,圖文部分是不會沾水的),然後在印版上塗布油墨的時候,就有效的保護了空白部分。
編輯本段膠印中油墨過度乳化的有效解決方法
膠印生產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油墨過度乳化的現象,不僅嚴重影響了生產速度和產品質量,甚至還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油墨過度乳化通常是由於供水量過大造成的,因此,操作人員一般會採取減小供水量、增加供墨量的方法來加以解決,但調節效果只能通過印刷來驗證,這無疑還要浪費一定的時間和材料。 光碟膠印
為此,我們將油墨過度乳化作為一個課題進行了研究,通過查找國內外印刷機的資料,發現在處理這類問題時可以借鑒海德堡CP2000膠印機所採用的方法。相對於每一個墨區,潤版系統中安裝一個軸流風機,可使本區域內多餘的水分很快揮發。在這種做法的啟發下,我們設計了一套可調節的乾燥系統安裝在膠印機上,以使多餘的水分快速揮發,降低油墨過度乳化的幾率。 它可以根據墨區水量的多少,通過直流低速電機調節軸流風機與印版滾筒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多餘的水分快速揮發,有效地解決了由於水分過多造成的油墨過度乳化問題。該機構造價低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隨時從膠印機上拆卸下來,不影響膠印機的正常工作,也不會破壞膠印機的原有機構。 同時,在試驗中我們還發現,由於吹風效力,該機構還能夠去除由於紙張質量較差而產生的紙毛,從而進一步提高印品的質量。 字母帽衫膠印
膠印 膠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種,很簡單的講膠印就是藉助於膠皮(橡皮布)將印版上的圖紋傳遞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也正是橡皮布的存在,這種印刷方式得名。橡皮布在印刷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它可以很好的彌補承印物表面的不平整,使油墨充分轉移,它可以減小印版上的水(水在印刷中的作用見後)向承印物上的傳遞等等。 以上也僅僅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我們現在通常說的膠印可能范圍更狹窄些,即有三個滾筒(印版、橡皮布、壓印)的平版印刷方式,在中國的南方把這種印刷方式稱為柯式印刷。
編輯本段工藝常識
套准
即套印准確程度。這是印刷的常用術語,它是用來衡量膠印機印刷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 膠印
套准這個名詞,只適用於雙色和多色印刷。其含義是指,在印刷彩色印件時,將印版上各種不同顏色的圖文,准確地重疊在同一張印品上。並且使各種顏色的網點不變形,圖文不走樣,且色澤絢麗,富有立體感。 沒有準確的套印,就沒有印刷質量。要求彩色印品准確套印,是最起碼和最基本的條件。但是,絕對的套准從來是沒有的。根據紙張的幅面大小、網線的多少和對於印品質量要求的高低等,在印刷彩色網線印刷品時,紙張套印的准確程度,應當達到這樣的要求:紙張就印時位置的誤差,應小於兩個相鄰網點之間距離的一半。一般來說,約在0.05~0.10 mm的范圍之內。對於一些套印質量要求不太高的印刷品,可以放寬到0.15~0.25 mm。 為了便於在印刷時檢查套准情況,可以以規線套准情況為參考,再仔細觀察圖文套印情況,為了看清是否套准,往往藉助3~6倍的放大鏡進行觀察。
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是膠印印刷的基本原理之一,其是基於油水不相混溶機理之上的。油墨和水不相混溶是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但膠印印刷時,油墨和水必須同時處於同一印版的版面上,並保持平衡,這樣,就要求印版圖文部分保持充分的著墨量,同時又要保證印版空白部分不起臟,這種水和墨之間的平衡關系,即稱之為水墨平衡。掌握好水墨平衡,是保證膠印印品質量的前提條件。
編輯本段常用紙張
膠印機
膠印中所用的紙張種類很多,且各種紙張的性質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紙張,由於各廠的製造工藝不盡相同,而質量也會各有高低。現將膠印常用的紙張簡述如下。
常用紙張的種類
① 膠版紙(俗稱道林紙)它是專供膠印機進行多次套色印刷所普遍採用的紙張。膠印中往往用它來印製各種宣傳畫冊、書刊封面、地圖畫報和商標廣告等。 ② 銅版紙(也叫印刷塗料紙)它是在原紙表面上塗布一層白色塗料,經過超級壓光加工而製成的高級用紙。在膠印中,經常用它來印刷畫冊、畫報、日歷、年歷、商品樣本和精製插圖等。 ③ 白板紙 由於它質地堅硬,且有較大的厚度和重量,所以,一些包裝裝潢及商標印刷廠,經常用它來印刷各種包裝紙盒和商標等。 膠印機
④ 新聞紙(俗稱白報紙)由於它質地松軟,厚度薄、重量輕,所以在膠印中很少採用,僅用它來印刷報紙等。
常用紙張的特點
① 膠版紙 有單面膠版紙和雙面膠版紙之分。常用紙的重量以70g/㎡、80g/㎡、90g/㎡、100g/㎡和120g/㎡為最多。這種紅具有伸縮性小、質地緊密、不脫粉、不拉毛,以及紙張表面具有適當的平滑度等特點。 ② 銅版紙 有單面銅版紙和雙面銅版紙之分。常用紙的重量為80g/㎡、100g/㎡、120g/㎡、150g/㎡和200g/㎡。這種紙具有較高平滑度、不脫粉、不分層,以及塗層無氣泡孔等特點。 ③ 白板紙 有特級和普通、單面和雙面之分。常用紙的重量以200g/㎡、220g/㎡、250g/㎡、280g/㎡、350g/㎡和440g/㎡為最廣泛。它除了具有潔白平滑、薄厚均勻、質地緊密和不脫粉毛等特點外,還具有因折疊而不易斷裂的韌性。 膠印機
④ 新聞紙 可分為捲筒紙和平板紙兩種。其重量一般在51g/㎡左右。它的特點是:紙質松軟、吸墨性強,紙面平滑和不起毛。但由於紙質松軟,吸墨性強以及抗水性低,故在印刷時要嚴格控製版面水分,以防止套印不準和拉毛等。 ⑤ 書寫紙
編輯本段原材料的印刷適性
印刷適性是指:紙張、油墨、印刷過程(壓印和印刷速度)、印版、墨輥及橡皮布、印刷車間的溫濕度等,比較適合印刷的條件,以便獲得優質印刷產品。 油墨黏度是指流動時的黏滯程度,它是表徵油墨流體流動阻力大小的指標。膠印油墨的黏度主要取決於所用連結料的固有性質和顏料顆粒的大小、含量及其在連結料中的分散狀態。顏料含量高,油墨黏度大;顏料顆粒大,油墨黏度小;顏料分散度好,油墨黏度小。 膠印機
在膠印過程中,一定的黏度是保證油墨正常傳遞轉移的主要條件,也是決定油墨印跡牢度、清晰度和光澤度的重要條件。油墨黏度過大時,油墨的傳遞、轉移困難,易造成版面墨量不足,造成花版;黏度過小時,易產生浮臟,嚴重時會造成油墨過度乳化或使其不能保持正常的傳遞、轉移,並逐漸在墨輥、印版和橡皮布上堆積。當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起糊版。 油墨滲透性是指,轉移在印張表面的油墨墨層的滲透能力,它是表徵幽默在乾燥過程前期所顯現的滲透現象和性質的。在膠印過程中,油墨的滲透過程包括兩個過程,即發生在印刷壓力作用瞬間的即時快速滲透過程以及印刷壓力小時後的緩慢自由滲透過程。 在膠印過程中,印刷油墨的滲透性主要取決於連結料自身的性質,同時也與印刷壓力、印刷速度及其所用紙張的類型、表面性質等有關。一般油墨墨層在紙張上的滲透,因油墨類型不同,黏度不同,顯示出不同的滲透性質和滲透速度,通常氧化聚合結膜型油墨的滲透性,比滲透凝膠結膜型油墨的滲透性小。 膠印機
油墨的滲透性對印跡墨層的固著乾燥及墨層結膜後的色調再現、光澤性、耐摩擦性等,有著重要的意義。當油墨的滲透性和紙張的吸墨性過強時,容易引起粉化、透印等現象,使印跡墨膜的顏色、光澤度和耐摩擦性等顯著下降;當油墨的滲透性過小時,則會引起印張背面粘臟,嚴重時會使堆積成垛的印張互相粘成疊。
編輯本段色偏與混色
膠印印刷工藝過程中,時常發生印品與打樣樣張色彩不相符的偏紅、偏黃或偏青的現象,或者圖案畫面疊印後混色故障,輕者影響產品質量,嚴重的會使整批產品報廢,使企業遭受嚴重經濟損失。本文就這一問題結合自己多年從事膠印工藝工作的體會,總結整理出自己的見解,以期與同行商榷。 印品色偏和混色故障大致可歸納為4個方面的原因: 膠印油墨
(1)製版操作不規范引起的黃、品紅、青某一色印版網點過深或過淺; (2)油墨色彩調配不當或三原色油墨不相匹配; (3)印刷色序安排不合理; (4)印刷紙張本身存在較嚴重的色偏現象。
印版網點深淺故障引起的色偏
印版曬制過程中,曬版光源強度、光譜同印版感光膠感光特性不匹配,或曝光時間不當;顯影液pH值以及顯影時間長短掌握不恰當等,都可能造成印版網點過深或過淺。這樣的印版上機印刷,其畫面色偏就不可避免了。 故此,印版在上機前必須先對其質量進行鑒別,對印版網點的鑒別可藉助放大鏡分別對照黃、品紅、青、黑各色原版膠片,仔細察看相對應印版圖案同一部位的亮調、中調、暗調區域網點顯現情況,即亮調部位2%的小網點,印版上應能同等曬得出,印刷品上3%的網點應能印得出來。若印版上2%的小網點曬不出來,則說明印版曬淺了,不適用。用鑒別印版同膠片亮調部位2%小網點的方法,鑒別印版上同原版膠片同一部位暗調97%的網點。若印版上的這部位網點並糊,則說明這塊印版曬深了;若這部位網點間空白區域面積擴大了,則說明印版曬淺了,就應重新曬制。 膠印紙張
當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採用布魯納爾信號條來控制曬版質量,就能准確而便於操作。鑒別方法是藉助高倍v放大鏡,觀察印版上的布魯納爾信號條的第5塊 50%的細網測試塊中的各12個陰陽網點,其陰陽網點面積由大到小順序都應各出齊6個;第6塊的6個小格內2%的小網點要曬出來,若曬出的印版3%的網點存在,而2%的網點消失了,說明印版曬淺了。反之,不僅2%的網點存在,而且1%的小網點也存在,則說明印版過深。
油墨問題引起的色偏
印刷過程中,由油墨引起的色偏故障,多數是因為現有的各地所產的三原色油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色偏,譬如牡丹牌05-24中黃(偏紅0.16)、 05~32天藍(偏紅0.35),這對整個畫面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色偏影響,尤其是中間調影響更嚴重。但是少量的色偏可以從油墨配伍方面予以糾正。如長期以來華東地區選用的一組三原色墨,像上海油墨廠生產的05-28透明黃、05-14洋紅、05-32天藍以及天津油墨廠生產的GS-135洋紅、GS- 425天藍、GS-236中黃油墨都具有快乾、快固著、色彩鮮艷、色偏少、疏水性強、印刷適性好等特性,對高速、多色機用於塗料紙印刷精細產品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膠印
色序安排引起的色偏
膠印印刷品與打樣樣張相比較,有時盡管所使用的油墨、紙張及實地密度相同,但印刷品仍有偏黃、偏紅或偏藍或者疊印色墨混色現象發生。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是打樣機一般為單色濕壓干印刷,油墨吸附性、轉移率較適宜;二是機器結構、壓力、速度同實際印刷不盡相同;三是高速多色印刷時色序安排不合理。色序安排順序不合理不僅會引起色偏故障,還會使印品圖案色彩因濕壓濕疊印造成混色後果。
編輯本段多色機印刷色序安排應遵循的原則
1.先深後淺
根據4色版油墨明度差別順序安排,即暗深色先印,亮淺色後印。
2.先小後大
依據印版圖文面積安排。即印版圖文面積小的先印,圖文面積大的後印。
3.聯度大的色墨先印,教度小的色墨後印
按油墨粘度大小順序來安排,就是聯度大的色墨先印,教度小的色墨後印。如上海牡丹牌05型黑墨1188.2Pa,藍墨488.5Pa>品紅墨 477.1Pa>黃墨147Pa的順序安排。對於黏度大的色墨必須放在後色組印刷者,應先將其黏度適當調低,這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即會造成逆套印的混色弊病。
4.覆蓋力大的色墨先印,覆蓋力小的色墨後印
依據色墨的透明度和覆蓋力安排,也就是透明度低和覆蓋力大的色墨先隊透明度高、覆蓋力小的色墨後印,這樣能提高油墨疊印後的呈色效果。
5.弱色先印,強色後印
以原稿特點安排色序,單色機屬於濕壓乾的壓印方式,多採用黃、品紅、青、黑的色序,或用黃、青、品紅、黑的色序,這是基於多色單張紙色與色之間套印,至少間隔幾個小時才能套印下一色,這樣可能會造成紙張的伸縮。從有利於視覺對套印要求的角度講,第一色先印弱色黃墨,即使印張有所伸縮,對後色序青、品紅、黑版套印所產生的有限誤差影響也不甚明顯。雙色機印刷則多採取明暗色墨交替色序方式,即黃、品紅和青、黑色序,或者黃、青和品紅、黑的色序。 總之,只要膠印操作者能夠認真辯證地領會造成色偏和混色故障的主要規律性原因,有的放矢地採取相應預防措施,就能做到防患於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本段印版耐印率
提高印版耐印率是減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產品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以下幾種方法可提高印版的耐印率。 1、嚴把印刷原材料入庫關。尤其要保證購進優質紙張和優質PS版。比如印書刊的52g/m2?60g/m2書刊紙,采購人員如果貪圖便宜購進非正規造紙廠家的劣質紙,紙張的白度、均勻度、平滑度、光潔度、表面張力、施膠度等各項技術指標均無法達到印刷的要求,紙張表面粗糙、紙灰大、細微沙粒多,這就容易磨損PS版的感光樹脂膠膜,使印版的耐印率降低。所以,要提高膠印印版的耐印率,首先就要從材料的進貨渠道抓起。不合格的原輔材料不進廠,不入庫。當前,印刷材料市場上品牌繁多,難辨好壞,印刷企業購進材料時應貨比三家,保證質量,購買優質的印刷材料。 2、要掌握正確的PS版曝光時間。特別要注意曝光量,不要過度曝光,以免影響印版的耐印率。一般情況下,四色分色片要求3%的小網點不曬丟失,98%的大網點不糊版;圖案、線條、文字清晰,細小的圖文不掉版,文字筆鋒飽滿明亮,不缺筆斷劃等。 3、PS版顯影液濃度應嚴格控制。配製顯影液時要嚴格按照生產廠家的使用說明書配製,將顯影液或者顯影粉、氫氧化鈉、水通過計量器具度量准確,切勿憑經驗,靠感覺來配製或稀釋顯影液。若曬版過程中曝光過量,PS版顯影液鹼溶液濃度過高或水溫偏高都會直接降低PS版的耐印率。 4、通過烘烤PS版來提高印版的耐印率。現在許多印刷廠家對長版活、印量較多的書刊、報紙等產品印刷採用烤版的辦法提高耐印率,即將PS版曬版之後經過除臟、塗擦烤版液、用對開電烘箱進行烤版。①烤版前一定要注意將PS版空白部分污物、臟點用修版膏清理干凈,否則經過烤版後難以清除掉臟點。②塗擦烤版液用的毛巾不幹凈,或者毛巾上面的纖維脫落在PS版的版面上也易帶臟。③烤版溫度在200~220℃,烤版時間一般在10~15分鍾左右,不宜過長,同時也要根據PS版版材感光樹脂膠膜的耐溫情況,來具體定出烤版的時間。如果烤出來的PS版感光膠膜呈淺咖啡色、褐紅色,象梅子熟透的顏色,說明烤版適當;如果烘烤的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將會把PS版感光樹脂膠膜烤糊,或使版基變軟。 5、曬版之前要檢查軟片的密度是否合適,硫酸紙上面的文字、線條、圖紋黑度要飽滿,不缺筆斷劃,大字和寬一些的線條黑度不夠應重新輸出,也可在電爐子上烤一下,能夠起到增黑作用。烘烤時要防止硫酸紙起皺,影響曬版吸氣不實。印刷批量大的書刊、商標、包裝裝潢產品無論是出軟片,還是出硫酸紙,文字的筆劃、線條盡量粗一些,相應地就會耐印些。密度和黑度達不到要求,不能遷就,返工重做,才能保障曬出來的PS版的耐印率。 6、水輥對印版的壓力不宜太大。在調試兩支水輥與印版壓力時最好不要用正式印刷的好印版,可採用廢舊的PS版來調試,以免損傷印版。同時印版滾筒內的襯墊紙厚薄要合適。水膠輥對印版的壓力過大,印版的圖文磨損也會隨之增大,耐印率就會降低。 7、裝版時應檢查印版背面襯墊紙是否存在起皺、打折、紙屑和小紙塊等情況,若有這些情況應拆卸下印版,將襯墊紙整理平實。 8、曬版、上機後修版時,殘留的修版膏不慎塗到PS版圖文部分的感光樹脂膜上,起到了一個減薄膠膜的作用,也會影響PS版的耐印率。另外,上版後版面上帶臟,往往採用擦布沾潤濕粉劑擦版來去臟。但是,用潤濕粉劑擦版時不要太用力,擦試的時間也不要過長,否則印版的感光樹脂膠膜被擦薄後不耐印。 9、印刷時使用較小的壓力。把印版裝上印版滾筒後,印版滾筒與橡皮滾筒之間的壓力不要過大,PS版加包襯紙張的厚度不要超過0.65mm,橡皮布加包襯的厚度不超過3.25~3.40mm(用千分尺測量)。裝版時要壓緊壓實,防止在膠印機運轉過程中產生相對滑移。另外,准確地調節和控制膠印機的著墨輥、著水輥與印版滾筒之間的壓力,避免版面直接磨損。 10、印刷過程中嚴格控制水墨平衡。注意控制墨層厚度,避免油墨鋪展到印版的空白部分。如果油墨過厚,油墨中色料、連結料、膠料的微小顆粒對印版磨擦作用加大,也會加快印版的磨損。保持正常的供水,在印版空白部分不粘油墨的前提下,使用最小的用水量潤濕版面,才能減少紙張變形、油墨乳化、套印不準、墨色沖淡等現象。如果版面水份過多,跟弱酸性水斗液(用於清洗油污)結合,對印版也有腐蝕作用。保持水墨平衡,同時也能避免因水墨不當引起的臟版、花版和掉版等現象。 11、防止印版表面氧化。在膠印機中途停機或午間吃飯與休息的時候一定要塗擦阿拉伯樹膠,以免印版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導致印版氧化而降低印版的耐印率。 12、防止雜物與版面產生磨損。還要注意不讓紙張輸送過程中雙張、多張和其它雜物把印版壓壞了。